JJG 812-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G 812-1993
中文名称:干涉滤光片
标准类别:国家计量标准(JJ)
英文名称:Interference Filter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3-02-13
实施日期:1993-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87835
相关标签:
干涉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综合>>计量>>A60光学计量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
书号:155026-1495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元
出版日期:2004-04-22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何玉莉
起草单位:上海市测试技术研究所
归口单位:上海市技术监督局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标准简介
JJG 812-1993 干涉滤光片 JJG812-199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的、波长范围在330~750nm的干涉滤光片的检定。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812—1993
干涉滤光片
Interference Filter
1993-02-13发布
1993-06-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JJG812—1993
干涉滤光片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Regulation of
Interference Filter
JJG 812—1993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02月13日批准,并自1993年06月0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
上海市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
上海市测试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何玉莉
参加起草人:
童佩玲
JJG812-1993
(上海市测试技术研究所)
(上海市测试技术研究所)
技术要求
检定条件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附录1
附录2
干涉滤光片的特性参数
干涉滤光片检定记录
JJG812—1993
附录3
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背面)格式......
(1)
(1)
(2)
(2)
(4)
(6)
(9)
JJG812—1993
于涉滤光片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波长范围在330~750nm的干涉滤光片的检定。概
干涉滤光片是利用多光束干涉原理,在光学基底上镀制多层金属和(或)介质膜层而制得的。当白光通过干涉滤光片后,即变成具有一定带宽的单色光,可用它来检定波长和获得近似单色光。
外观要求
1.1干涉滤光片表面没有明显的麻点、擦痕、斑点、裂纹等。1.2胶合面没有明显的气泡、灰尘、霉斑、脱胶、龟裂等。1.3干涉滤光片应有相应的编号。最大透射比不小于表1允差。
中心波长(或峰值波长)偏差不超过表1允差。半宽度不大于表1允差。
截止区域背景光透射比不大于表1允差。中心波长≥400nm时,短波限:350nm;长波限:800nm。中心波长<400nm时,短波限:280nm;长波限:800nm。波形系数不大于表1允差。
最大透射
比tmax /%
中心波长
(或峰值波
长)偏差
半宽度
截止区域
背景光透
射比t/%
波形系数
波长均匀性△;/nm
直径或宽度
直径或宽度
≥30mm
波长均匀性不超过表1允差。
(一)检定环境
JJG 812—1993
定条1
8周围没有会引起干涉滤光片膜层腐蚀的气体。9室温15~25℃;相对湿度不超过70%。(二)检定设备
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其波长范围不小于280~800nm)。分光光度计的光谱带宽在全波段范围内不大于2nm。用来检定1、2级干涉滤光片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技术指标应符合JJG682一199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A级仪器的要求。用来检定3级干涉滤光片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技术指标应符合JJG682一199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级仪器的要求。60~100W的白炽灯和黑色屏幕。11
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干涉滤光片的检定项目按表2要求进行。表2
检定项目
外观要求
最大透射比
中心波长偏差
(或峰值波长偏差)
半宽度
背景光透射比
波形系数
波长均匀性
检验波长用
获得单色光用
注:“十”表示该项目要做,
外观要求检查
新制造
”表示该项目不做。
使用中
用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醚的混合液清洁滤光片表面,以黑色屏幕为背景,在白炽灯下2
目测,按第1条要求进行检验。
14作干涉滤光片的透射特性曲线JJG812-1993
14.1把清洁后的干涉滤光片装人滤光片架或紧贴在吸收池架子上,使干涉滤光片的中心与测试孔的中心对齐(用手拿干涉滤光片的两侧,不可触摸透光表面)。再将装有滤光片的架子放入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内,先让分光光度计的测试光束,全部通过滤光片架或吸收池架的参比孔内的空气层,调节分光光度计的透射比示值为100%,再将装有滤光片的测试孔推人光路中,使测试光束的中心与干涉滤光片的中心重合,测试光束全部垂直地通过干涉滤光片(见图1),并将分光光度计的带宽置于2nm。十涉滤光片
测试光束
14.2用自动记录式和带微机的分光光度计测试时,可按说明书操作,选择合适的扫描速度,让波长从350nm到800nm(或280nm到800nm)进行扫描。仪器自动作出t一入曲线。
14.3用非记录式分光光度计测试时,可按说明书用手调节波长。每隔5nm测一点,在中心波长入。土8nm范围内每隔1nm测一点,从350nm到800nm(或280nm到800nm)每改变一个波长,测一次透射比,每次测试都要用参比孔作空白来调节分光光度计的透射比到100%,记下每次波长入、透射比的数值,作出一入曲线。15最大透射比的检定
从一入曲线上找出最大透射比max。16中心波长或峰值波长偏差的检定16.1用来获得近似单色光的干涉滤光片的中心波长的偏差是将本次所测之值减去滤光片出厂时标称值之差。
16.2在一入曲线上找出对应于0.5tmax的二点的波长入1和入2(见附录1)。16.3按式(1)计算中心波长入。:=
16.4用来检定波长的干涉滤光片的峰值波长的偏差,是指本次所测之值减去上一次检定值(新制造的是指出厂标称值)之差。3
JJG812—1993
16.5从t一入曲线上找出入max(见附录1)。17半宽度的检定:
17.1在t一入曲线上找到对应于0.5max的二点的波长入1和入2(见附录1)。17.2按式(2)计算半宽度△.5:0. 5=2—
18背景光透射比的检定
在z一入曲线上,除透射主峰外,找出从350nm到800nm(或280nm到800nm)范围内背景光最大的透射比t。(见附录1)。19波形系数的检定
19.1在t一入曲线上找到对应于0.1max的二点的波长入3和入4(见附录1)。19.2按式(3)计算波形系数n:入4入3
n= 2 -
20波长均匀性的检定
20.1用平行移动滤光片的办法,使测试光束分别打到偏离干涉滤光片中心距离为d的上下左右4个点上(见图2~5),并使光束全部垂直地通过干涉滤光片,在入max土5nm范围内,每次都按第14.2或14.3款进行测试,得到4个峰值波长入maxs,入max入maxz,入maxy,其中d的大小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干涉滤光片直径或宽度
20~30
20.2在5个峰值波长入maxs,入maxx,入max,入maxz,入maxy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之差即为△;。用△;来表示波长均匀性。五
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21按本规程检定合格的干涉滤光片,发给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22对新制造的用来检定波长的干涉滤光片,半年检定一次,2年后每年检定一次。23用以获得单色光的干涉滤光片每年检定1次。24每次送检时,应带上一次的检定证书。4
注:图2~5中的d单位均为mm
JJG812—1993
干涉滤光片中心
光束中心
附录 1
图中:Tmax
入max
JJG812—1993
干涉滤光片的特性参数
AAAAmas
最大透射比;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对应于透射比为0.5tmax的2个波长入,和入2之和的一半的波长,称为中心波长;
最大透射比所对应的波长,称为峰值波长;对应于透射比为0.5tmx的二点的波长间隔,称为半宽度;对应于透射比为0.1tmax的二点的波长间隔;△入0.1与△入o.5之比值,称为波形系数;不允许有次峰的波长范围,称为截止区域;截止区域的短波限;
截止区域的长波限;
截止区域内背景光的最大透射比。附录2
送检单位:
型号:
温度:
检定员:
核验员:
波长/nm
测试点居中
JJG812-1993
干涉滤光片检定记录
制造厂:
编号:
相对湿度:
证书或通知书编号:
检定日期:
表1干涉滤光片的透射特性记录
测试点偏上
测试点偏下
测试点偏左
测试点偏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