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HJ/T 64.2-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4.2-200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HJ/T 64.2-2001

中文名称: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现行

实施日期:2001-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28127

相关标签: 大气 固定 污染源 测定 石墨 原子 吸收 光度法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采样、分析测试方法>>Z25废气排放污染物分析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标准价格:12.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HJ/T 64.2-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64.2-200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64.2—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镐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cadmium-Graphitic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2001-07-27 发布
2001-11-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T64.2—2001
本标准是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配套标推分析方法之一本标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656
1范围
1.1适用范围
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中镉及其化合物的测定。1.2测定范围
HJ/T64.2—2001
当采样体积为10m时,将滤膜制备成10ml.样品进行测定,检出限为3×10-8mg/m2,测定范围0. 5~~10 ng/m2。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3定义
本标准中大气固定污染源中的镉及其化合物:系指经滤简或滤膜采集的颗粒物中能被硝酸-高氯酸浸出的镉及化合物。
4原理
用玻璃纤维滤筒和过氯乙烯滤膜采集的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溶液加热浸取制备成样品溶液。根据特征谱线强度,确定样品溶液中的浓度。5试剂
本标准中除另有说明外,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分析纯试剂和去离子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5.1硝酸(HNO),p=1.42 g/mL,优级纯。5.2硝酸溶液(V/V),1%:用硝酸(5.1)配制。5.3硝酸溶液,1+1:用硝酸(5.1)配制。5.4高氯酸(HClO),p=1.67g/mL,优级纯。5.52氨水,0=0.90g/mL,优级纯。5.6镉标准储备液,500.0g/mL:称取0.5000g镉(含量不低于99.99%)于烧杯中,加人硝酸(5.3)5ml,加热,直至溶解完全,然后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混匀。5.7镉标准溶液,10.00μg/ml:移取10.00ml镉标准储备液(5.6)至5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5.2)稀释至刻度,混匀。
5.8镉标准使用溶液,0.10ug/mL:用移液管吸取1.0ml镉标准储备液(5.7)至100ml.睿量瓶中,用硝酸溶液(5.3)稀释至刻度,混匀。5.9氯化钯-酒石酸氨溶液:称取50mg氯化钯.1000mg酒石酸溶于100mL氨水(5.5)中。氯化钯、657
HJ/T 64.2—2001
酒石酸均用优级纯试剂。
6仪器
般实验室仪器和:
6.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相应的辅助设备。6.2总悬浮颗粒采样器。按GB/T15432—1995执行。6.3烟尘采样器。按GB/T15432—1995执行。6.4玻璃纤维滤筒和过氯乙烯滤膜。7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7.1样品的采集
7.1.1无组织排放
采样时间及采样监控点位置的确定,按照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规定进行。操作步骤按GB/T15432一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进行采样。7.1.2有组织排放
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及操作步骤,按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有关规定进行。采样频次和时间,按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规定进行。
7.2样品的保存
采样结束后,将滤筒或滤膜取出,编号后,放人干燥洁净的器血中,并按采样要求,做好记录。8分析步骤
8.1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6个100mL容量瓶,分别加人镉标准使用溶液(5.8)0.0.5、1.0、2.0、5.0、8.0.10.0mL,然后用硝酸溶液(5.2)稀释至刻度。
根据选定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条件,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对镉浓度(ug/I.),绘制标准曲线,并算出校准曲线的回归直线方程。仪器参数可参照仪器说明书进行选择。以下条件仅供参考:波长:228.8nm
光谱通带:1.3nm2
灯电流:5.0mA
进样量:10μl
氟气流量:内0.5L/min
外 2. 5 L/min
干燥温度与时间:120℃,20s2
灰化温度与时间:700℃,20s
原子化温度与时间:2000℃,10s8.2样品的测定
滤筒样品:将滤简剪碎,置于150mL锥形瓶中,用少量水润湿,加30mL硝酸(5.1)和5mL高氯酸(5.4)(以酸液浸过样品为宜,不足加人硝酸),瓶口插人一短颈玻璃漏斗,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沸腾,蒸至近干时取下冷却。再加10mL硝酸(5.1),继续加热至近干(如果样品消解不完全,可加人少量硝酸(5.1)继续加热至样品颜色变浅)。稍冷,加少量水过滤,每次转移洗涤液时应用玻璃棒将絮状纤维挤压于净,浓缩滤液至近干。冷却后,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即为试样溶液。滤膜样品:将滤膜剪碎,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10mL硝酸(5.1)浸泡过夜。再加2ml.高氯酸(5.4),瓶口插人一短颈玻璃漏斗,其他步骤同滤简的处理方法,所用酸量均减半。注:对于过氯乙烯滤膜,建议加硝酸(5.1)后过夜,以免有机物过多加人高氯酸(5.4)后发生爆炸。8.3空白溶液的制备
取同批号空白滤膜或滤简(每种至少两个),按8.2的操作步骤,制备空白溶液。658
8.4样品溶液的测定
HJ/T 64. 2-2001
按校准曲线绘制时的仪器工作条件,注人硝酸溶液(5.2),将仪器调零,分别注入空白溶液(8.3)和样品溶液(8.2),记录吸光度值。9计算和结果表示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9.1浓度的计算
根据所测的吸光度值,在校准曲线上查出或由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溶液(8.2)和空白溶液(8.3)中镉的浓度,并由下式计算大气污染源中镉的含量,mg/m2。V(a - b) y S.
滤膜:c(Cd,mg/m\)
Va × 106
滤筒:c(Cd,mg/m°):
式中:
镉及其化合物(换算成镉)浓度,mg/m2;a----样品溶液中镉浓度,ng/mL;6
空白溶液中镉浓度,ng/mL;
V——样品溶液体积,mL;
V(a - b)
Vnd X 106
Va—换算成标准状态下(0C,101325Pa)的采样体积,m~;S,—-滤膜总面积,cm\;
测定时所取滤膜面积,cm2。
其中:
式中:
V.采样体积,m;
t-——采样时的环境温度,C;
P一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
9.2排放速率的计算
根据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有关条款确定排放速率。10精密度和准确度
四个实验室石墨炉法测定含1.05mg/kg和4.0mg/kg镉的标准参考物。10.1精密度
精密度分别为8.4%和7.9%。
10. 1.1 重复性
重复性相对标偏差分别为13.6%和9.6%。10.1.2再现性
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7%和23.1%。10.2准确度
相对误差分别为2.8%和3.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