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9839-200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839-200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9839-2005

中文名称: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5-07-26

实施日期:2006-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06066

相关标签: 工业 燃油 燃气 燃烧器 通用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燃烧器、锅炉>>27.060.10液体和固体燃料燃烧器

中标分类号:机械>>活塞式内燃机与其他动力设备>>J98锅炉及其辅助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26831

页数:15页

标准价格:13.0 元

计划单号:20020730-T-522

出版日期:2005-12-09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5-07-26

起草人:解钦远、陈尚彬、陈光明、郝能智、仲崇欣、李军

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江西航海仪器厂、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燃油和燃气燃烧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输出功率不小于60kW的机械通风的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的设计、制造和验收。本标准不适用于自然通风的燃烧器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GB/T 19839-200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19839-200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GB/T 19839-200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839-200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839-200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839-200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839-200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内容

ICS 27.0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839--200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industrial oil and gas burners2005-07-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01~01实施
本标摊山中国船舶工业渠风公司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GB/T 19839—2005
本标雅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江汇西航海仪器厂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本标雁主要起草人:解钦远、陈尚彬、陈光明、郝能智、仲崇欣、李军。范围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9839--2005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燃洒和燃气燃烧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忙存等。
木标谁用下输出功率不小于)W的机械通风的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以下简称燃烧器)的设计、制造利验收。本标准不适用于自然通风的燃烧器的设计、制造和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谁的条款。凡是注山期的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据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理用于本标推,然血,鼓励根据本标达成协议的各力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升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R/T1236---2000直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il1SO5801:1997)GB/T2423.)一2001电工电了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力法试验A:低温(idtIFC60068-2-1:1990)
GB3/T2423.2一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H:高温(idtJEC60068-2-2,1974)
GB/T2423.31993电T电子产品基本坏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eqVIEC68 2 3:1984)
G13/T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尧防护等级(cgVIFC47-1:1988)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压力雾化式燃烧器pressurealomizing burner適过洒压作用瘦燃洒穿化燃烧燃烧器:3.2
转杯式燃烧器rularytupburmer
通过转杯高速旋转作用和一次风冲刷作用间使燃油雾化燃烧的燃烧器。3.3
低压空气耍化式耀烧器Inw-pressreairatomizingburnen深用压力不于C.02Ma.耗量为全部助燃空气量的(60--100)%的空气使燃油雾化燃烧的燃烧器。
高压介质雾化式燃烧器high pressure medium alumizing burner采用压力不低于0.30MPa的压缩空气或蒸汽使燃油雾化燃烧的燃烧器。按露化介质种类不同分为压缩空气雾化式燃烧器和蒸汽雾化式燃烧器两类。GB/T19839--2005
油,气双燃料燃烧器dnal fuel (gas and oil) hurner既可单独以燃油为燃料,又可单独以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器,有些燃烧器还可实现燃油、燃气的混合燃烧。
燃料最大流量axmumffe
燃烧器在单位时间内能实现正常燃烧的最大燃料耗量。3.7
ninimun flow of fuet
燃料最小流量
燃烧器在单位时问内能实现正常燃墟的最小燃料耗量,3.8
正常燃烧normalcombustion
在规定的条件下,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的性能和参数变化均狂预定范围内的工炸状态。在此状态下火焰应无强烈蛛动、脱火和骨黑烟或冒黄烟现蒙。3.9
前(预)扫气pre-pure
燃烧器在点火燃烧前,向炉膛强制送风吹扫可燃气体的过程3.10
后扫气post-purge
燃烧器燃烧火焰熄灭后,向炉强制送风吹扫可燃气体的过程。3. 11
点火火焰建立安全时间sefetytimeforestablishignitionflame第一安全时间 frirst safety time燃烯器在点火火焰形成前,允诈点火燃料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的最长时间润隔。3.12
主火火焰達立安全时间sefety time For estabiish inain flane第二安全时间 second safety time燃烧器在主火火焰形成前,允诈土火燃料控制阀处卡开启状态的最长时间间隔。3.13
火焰熄灭安全时间 sefely lhnle For extinction of flarne第三安全时间 third safety tirne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主火火焰灭后,允许主火燃料控制阀仍处于开启状态的最长时间间關。3.14
连续调节sequent regulation
在燃烧器负荷调节范围内,进人燃烧器的燃料最和助燃空气最可按比例平滑控制的调节方式。3.15
位式调节 siage regulation
在燃烧器负荷调节范围内,进人燃烧器的燃料量和助燃空气量可按比例跳跃控制的调节方式。3.16
负荷调节比turndownratifntload在止常燃烧条件下,单台燃烧器的燃料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3. 17
锁定tock-uu;lockup
GB/T19839—2005
燃烧器因故障中断运行程序后,木经人1复位不能再按释序重新白动启动运行的科安全切断状态。
查位 re-setting
已动作的电器的所有呼动部分回复到源始位置状态的过程。包括人工和自动复位。3. 19
耍化黏度atomizingviscosity
保证达到燃油正常燃烧要求时.进人雾化器的燃所允许的最人黏度:3.20
雾化介质耗期alomizingmediumconsumptiom燃烧器在燃油最大流量下达到正常燃烧要求时,所耗雾化介量与燃油量的质量分数。3.21
燃烧器旋口 circle cxit of hurner燃烧器输出的油雾或燃气与助燃空气混合及开始着火燃烧的出日部位。3.22
结焦coking
粘附在燃烧器旋口或炉膛内壁的燃油,经高烘烤脱氢分解后形成的坚硬焦化炭。3.23
炉膛压力combustionchamberpressure燃烧器在正常燃烧状态下所测定的炉膛内的烟气压力:3.24
冷态 cold state
燃烧器处于无火焰时的运行状态。3.25
热态heat state
燃烧器处有火焰时的运行状蕊。3.26
模拟信号simulated signal
在燃烧器性能试验中,模仿实际运行工况参数信号向自动化系统输人的等效信号。4要求
4.1结构和外观
4.1.1结构
4.1.1.1燃油燃烧器-般应包含的主要部件有:燃油雾化器,电磁阀,燃油定量泵,燃油流量调节装置,风机,调风器和配风幕,空气、燃油联动调节装罩,点火装置(无辅助点火燃料喷嘴的燃烧器仅含电火花引燃器),火焰监测器和控制箱等,高压介质雾化燃烧器还成有雾化介质控制阀和雾化介质压力检测开关等。燃吊重柴油汕,重油的燃烧器,还应有燃油如热器和油温调节器等,4.1.1.2燃气燃烧器一般应包含的卡要部件有:燃气喷嘴燃气阀系组件,燃气流量调节阀,风机.调风器和配风器,空气、燃气联动调节装置,点火装置(无辅助点火燃料喷嘴的燃烧器仅含电火花引燃器),燃气压力检测开关.助燃空气压力检测开关,火焰监测器,主燃气控制阀白动检漏装置和控制箱等。GB/T 19839---2005
4.1.2外观
燃烧器壳体表面应涂覆与工作条件相适应的防护装饰面漆,漆层应究整,均勾光洁,不应有划伤,起泡或脱落。
4.2介质管路密性
4.2.1从燃油定量录出到雾化器人11的燃油管路,在1.25倍设计压力的液压下持续15min.应无燃油泄漏。
4.2.2从燃气阀系人口到出口的燃气管路,在空压力达到1.25错设让压力后,在15min内管路为的压降感符合如下要求:
a>额定功率不火于2000kW的燃烧不大于50Pa:b)额定功率天于2000kW的燃烧器不大于25Pa4.2.3从雾化介质控制阀人1「到雾化器出1的高下雾化介质竺路,在1.25俯设计压力的液床下持续15inin,应无试验介质泄漏。
4.3空气动力性能
当燃烧器出口静压达到配套炉炉膛乐力的1.1倍时,燃烧器出空气量应能满足燃烧器负荷调节范围内最人流量燃料正常燃烧的要求。4.4控制
4.4.1运行控制
4,4.1.1燃油燃烧器在自动和手动操作下做能止常运行。其运行顺序一般席符合下列帮本要求:风机启动→前扫气→电极产生电火花→建立点火火焰+建立主火火焰→正常燃烧(白动或于动调节燃烧负荷)→主火火焰熄灭·-后扫气→停机。对丁高压介质雾化式燃烧器:在进人前扫气程序时,还应通人穿化介质;主火火焰熄灭利后扫气程序之间,应设置主油枪清抖程序。对无辅助点火燃料喷嘴的燃烧器,不设翟“建立点火火焰”程序1刘于癫定功率不人于860kW的燃烧器,可不设置“后扫气\程序。4.4.1.2除供需双方另有约定外,燃气燃烧器只宜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其运行顺序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房动条件验证一风机度动一→脑打气~电极产生电火花·一建立点火火焰-立主火火焰→烂常燃烧(白动战手动调节燃烧负荷)→主火火焰熄灭(含土火火焰故障)→后扫气→停机。刘丁额定功率大丁8们kw的燃烧器,在“启动条件验证程序中,应包括对土燃气控制阀的国动检程序:对无辅勘点火燃料喷嘴的燃烧器,不设置“建立点火火焰”程序。4.4.2油温控制
在燃烧器负荷调节范闹内任·工况下,燃油实际期热温度与设定值的止,负偏差,宜分别控制在12%和6%之内。
4.5安全保护
4.5.1控制箱的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4.5.1.1控制箱不间极性的导电部件之间和所有导电部件与箱壳之间的纯绝缘应能承受表1所列介电强度压,min内无击穿或内络现象,4.5.12控制箱在受介电强度电压前的绝缘施不小子0MQ.在承受介电强度电底后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2,
表 1 介电强度电压
额定电压
介范强度电压
单位为伏特
4.5.2点火工况
GB/T 19839--2005
燃烧器在进入点火程序前·应确保空气、燃料调节装置的开度均处于其调节范国的最低点,否则,则不应进人点火程序。
4.5.3扫气和扫气时间
燃烧器在自动或手动操作下,应能在点火前进行定时的前扫气,在感火后进行定时的后扫气(4.4.1.1规定可不设置后扫气程序者除外)。前扫有时间应能保证送风量为炉膜及烟道穿积的4倍以f.且不少于 20 s,后扫气时间成不少于 15 %。4.5.4安全时间
安全时间的设定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限值。表2安全时间限值
燃烧器型式
压力雾化式
转杯式
高压介质雾化式
燃气燃烧器
无辅助点火燃料喷嘴
有辅助点火燃料喷嘴
无辅助点火燃辉喷嘴
有辅助点火燃料喷嘴
单位为秒
火火焰建立安全时问主火火焰建立安金时间火焰熄灭安全时间
当主燃气低位热值低于300ckcal/n°时.此值可延至3 s。4.5.5安全联锁和报蓄
4.5.5.1白动控制状态下·燃烧器至少应具备如下安个联锁和报警功能:2
a)对燃油燃烧器,当发生点火失败或在正常燃烧后发生火焰故障时,燃烧器应进入锁定状态,并发出商、光报警信号:bzxZ.net
b)刘燃气燃烧器,当发生下列情况时,燃烧器应进人锁定状态,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燃气控制阀被检测为泄漏;
助燃空气压力低:
一—燃气压力低:
点火失败;
…正常燃烧后发生火焰故障
对额定功率不大于865kW的燃气燃烧器,可不设置“燃气控制阀被检测为泄漏”时的安全联锁和据警功能。
4.5.5.2控制系统进人锁定状态后,未经人T.复位-燃烧器应不能重新启动。4.6 燃料流量稳定性
燃烧器在合同所确定的负荷调节范围(以下相冏)内,任一工说下进人燃料喷嘴的燃料流量的波动范制应在七5%之内。
4.7燃烧性能
4.7.1点火
燃烧器应能在表2所列点火火焰建立安全时间内建立起稳定的点火火焰,在表2所列主火火燎建立安全时间内建立起稳定的主火火焰,4.7.2燃烧稳定性
燃烧器在其负荷调节范围内燃料正常燃烧时,燃油烟气中的以:含量(休积分数,以下相同)变化GB/T 19839--2005
应不超过土0.5%,燃烟气中的C0含量变化应不超过十1.5%。4.7.3燃烧充分性
燃烧器在其负荷调节范围内燃料最大流量下正常燃烧时,燃烧烟气中的(2和CO含量应符合如下要求:
a重柴油和重油:0≤4.0%,c0≤0.100%:b)煤油和轻柴油:0≤3.5%.C0≤0.050%;燃气:03. 5,00, 020%
4. 7. 4氨氧化物(NO,)生成量
燃烧器在其负荷调节范围内燃料最大流量下正常燃烧时,烟气中按过剩空气系数为1.2时折算出的溢度型氮氧化物(NO,)含量应符合如下要求:a)燃油:NO,400 mg/m*:
h)燃t.0,s200mg/m
4.7.5火焰尺寸
燃烧器在其负荷调节范围内燃料最大流量下正常燃烧时,火焰的最大长度和最大宜径应小于配套炉的炉膛尺寸,具体尺寸由供、需双方确定。4.7.6负荷调节
燃烧器在其负谢节范围内变换燃烧负荷时,应无脱火.熄火、冒黑烟发生,火焰应无明显偏斜和振慰。除位式澜节燃烧器外,遗节过提的火焰变化版莲续,懿定:燃烧器的负荷调节比由合同确定。4.7.7续焦和积炭
燃烧器在其负衙调节范围内连续运行时,旋口的结焦和积炭不应影响正常燃烧,亦不应使炉内壁产注结焦,
4.8自振动
燃烧在最火燃烧负荷下运行时.其摄动速度游不大于6.3mm/s。4. 9运行可靠性
燃烧器按“启动运行--婷止燃烧”连续进行不少于10个周期(每个周期不少于5min)的运行不少于48:的连续燃烧运行后,各系统应无异常现象。4.10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控制箱、电动机等装置的外充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942.2—1993中规定的IP22,接线盒、开关等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942,2--1993中规定的IP44,4.11环境适应性
4. 11. 1概述
在 4. 11. 2~4. 11, 4 规定的条件下,燃烧器应能正常,L作。4.11. 2环境空气温度
电控设备为0℃-~40℃,其他设备为—15℃~40℃4.11.3环境空气相对湿度
环境空气温度低于40℃时为(80士3)%.环境空气温度为10℃时为(70士3)%4.11.4电源电压和频率变化
电源电压变化在额定值的一10%~一6%之内和电源频率变化在额定值的士5必之内。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GB/T 19839—2005
a)正常气候条件:温度为(15~~35)℃相对概度为(20~-80)大气压力为(86~16)kPa:b)电源电压偏差为额定值的一10%~十6%,频率偏差为额定值的±5%:)检验场所通风良好。
5.2结构和外观
结构和外观用耳测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41的要求。5.3介质管路密性
对燃油管路采用0号或10号轻柴油作为试验介质.对高压雾化介质管路采用消水作为试验分质。将被试管路出口用盲板法兰或螺纹封头密封,启系统中所有开关阀,从督路人口压入试验介质,升压至设计压力的1.25倍后,保压15min.检查管路中各部件的泄漏情况。对燃气管路采用压缩空气作为试验介质。除只留-个进气口外,将燃气管路上所有开口密封,开店管路中所有开关阀.注人压缩空气,升压至设计压力的1.25倍后·关闭进气阀,保压15 min,检查哲路内的压降情况
如果对全段管路试验有困难时可分段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5. 4空气动力性能
试验装置一般选择GB/T12360nn中18.2给出的B型试验操作按GB/T1236—2000中第20章的要求进行,静压、流量和温度的测最分别按GB/F1236一2000中第7章、第27章和第8章的要求进行。測试时,燃烧器风道中的调节风门均应处于全开状态。型式检验时,改变试验装置风道上的流量控制装置开度·在全关,全开范围内室少测试出人体均布的10个点的静压和流量,并作出空气动力妞能曲线。出广试验时,可仅在要求静压的工作点上测该点的流量。试验条件下测得的静压和流量应换算为0℃:,1,0133×10°Pa状态下的数值,作为实测值。结果应符介 4. 3的要求。
5.5控制
5.5.1运行控制
·般在玲态条件下进行该项目的模拟试验。使燃烧器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向控制系统输入相应的模拟信号,通过观察控制箱面板上相关程序指示灯的亮熄以检查燃烧器是否按设定序进人正常燃烧状态:进人正常燃烧状您后,输入负荷调节模趣信号,观繁空气科燃料调节装罩是香随调节信孕的变化进行粮成的调节,输人停止燃烧模拟借号,通过观控谢箱面板上相奖理摩指示灯的亮,爆以模套燃烧器是香按设定程序机。
使燃烧器处于手动控制状态下,操作开笑电器和负调节器,观察燃烧器是否按操作要求进人相应的运行状态,
上述结果应符合4,4.的要求。
5.5.2油温控制
整定油温控制值比加热器人目油温高出30℃,当加热器出口油温与控制值的正负偏差分别不超过12℃和6℃时,便燃烧器分到在最小和最大喷油量下各运行(5~10)min,观察并记录加热器出口温度表的油溢示值。每种状态下至少记录3次,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状态下油温的实溯值。结果应符合4.4.2的要求。
GB/T19839—2005
5.6安全保护
5.6.1控制箱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按下述方法对控制箱进行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试验:a)断开控制箱内的中间继电器、火焰放大器、程序控制器等器件与主电路的连接。b)在进行介电强度试验之前,先用500V兆欧表测最主电路不同极性导电部件之间利所有导电部件与挖制箱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用介电强度试验装置分别在不尚极性导电部件之间和所有导电部件与控制箱壳体之问施加试验电压,试验电压按表1选取,试验电压频率为(25~100)Hz。试验前.应采取切实的安全防护措施。试验时,施加的电压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值的50%开始,然后稳定或分段(每段升压不超过全值的5%)增加至全值。电压自半值增加至全值的时间不应少于10s,全值电压试验时间应维持1min.
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试验电源,并将带电部分对地放电;试验结束后·亦应将带电部分对地放电。d)介电强度试验结束后,应立即按5.6.1b)要求测试绝缘电纽。结果应符合4.5.1的要求。
5.6.2点火工况
在进行5.5.1试验时,观察进人点火程序时助空气和燃料调节装置所处位置。在进人前扫气程序时,断开伺服电动机接线,观察燃烧器能否进人点火程序。结果应符合4.5.2的要求。5.6.3扫气和扫气时间
在进行5.5.1中自动控制状态下的试驗时,当燃烧器进入前扫气程序时,观察风门是否处于其谢节范国的最大位,并用秒表测出在此位置1的停留时间间隔,此为前扫气时间的测量值;当停止燃烧时,用秒表测出从火焰熄火到风机断电之间的时问间隔,此为后扫气时间的测量值,对具有油枪清扫程序的燃烧器,后扫气时间应从清扫程序结束后开始计时。每扫气时间在相同条件下至少测试3次,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扫气时间的实测值。结果应符合 4. 5. 3 的要求。
5. 6.4安全时间
在点火燃料电磁阀和主燃料电磁阀(或气动阀的动力源电磁阀)线圈上并联电压表。在自动控制状态下启动燃烧器,当运行牟点火程序时,不输人点火火焰模拟信号,用秒表溯出点火电磁阀线圜上的电压表从(220士20)V(以下同)示值出现到消失的时间间隔,此即为第一安全时间的测量值:第二次启动燃烧器,当运行至点火程序时,输入点火火焰模拟信号,不输人主火火模拟信号,用秒表测出主火电磁阀线圈上电压表示值出现到消失的时间间隔,此为第二安全时间的测量值:第三次启动燃烧器,当运行至点火程序时,先后输人点火火焰租主火火焰模拟信号,当运行室正常燃烧状态后,除所有火焰模拟信号,用秒表测从火焰模拟信号撤除起到主火电磁阀线圈上电压示值消失的时间间隔,此为第二安全时间的测量值。每一个安全时间率少测试3次,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安全时间的实侧值。结果应符合 4,5.4 的要求。5.6.5安全联锁和报蓄
5.6.5.1在自动控制状态,启动燃烧幕,运行至相应程序时,按燃烧器类别分别输入4.5.5.1中a)、bh)两项所列故障状态的模拟信号,观察燃烧器是否进人锁定状态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在一种故障状态下发生锁定和报警后,应行复位,消声和撤除该故障状态模拟信号,再重新肩动燃烧器,进行另一个故障状态的试验。结果应符合4.5.5.1的要求。5.6.5.2燃烧器进人锁定状态后,不经复位即启动燃烧器,观察燃烧器能否启动。结果应符合4.5.5.2的要求。
5.7燃料流稳定性
GB/T 19839—2005
5.7. 1试验一般可在冷态下进行,试验过程中,燃料温度变化应不超过士5℃,某一工况下燃料压力的波动应不超过土10%。试验用燃油可用自配调合油,该燃油症试验温度下的黏度与雾化黏度要求值的偏差应不超过士20。对高压介质雾化燃烧器,试验时应同时通人筹化介质,在某一工况下雾化介质的压力波动麻不超过。
5.7.2在袖雾化器出口套上软管,开启燃烧器,待各工况参数稳定后,使雾化器喷油;待油流稳定后,迅速将软聲我人测量容器中并我始计时·达到预定时扭后,迅速将软暂移出测量容器。用计量器具测出该段时间内燃油的数量·并换算成每小时的流量数值。5.7.3对燃气流量进行试验时,可将燃气喷嘴装入风机空动力性能试验装置中,用压缩空气代替燃气,按5.4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换算为0℃,1.0133×10°Pa状态下每小时的流量数值。5.7.4有条作时,也可在爆烧器喷嘴燃料供给管路的适当位置宽装流量计进行测量。5.7.5对连续调节的燃烧器,至少应测试小火位、大火位两种工况下的流;对位武调节的燃烧器.应测试各段火位的流量。相间条件下,每工况的流量至少试3次,计算出每闷次测量值的差值,取其最大差值作为燃料流量变化量的实测值。对燃油流量按5.7.2或5.7. 4的规定测试,对燃气流量按5.7.3或5.7.4的规定测试。结果应符合4,6的要求。5.8燃烧性能
5.8.1概述
试验可在试验炉上或实炉上进行。试验用油应是燃烧器适用燃猫品种中度最人者,燃气应是辫烧器适用燃气品种巾低位热值最小者:试验应在所有工况参数达到要求的条件下进行5.8.2点火
使燃烧器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每隔(3~5)nin进行一次自动点火,共进行不少于10次的点火,观察每次点火是否均能建立起稳定的点火火焰和主火火焰,并用秒表分别测试从燃料控制阀开启到建江起点火火焰和主火火焰的时间间隔是否分别在第一安全时闻和第一安全时问之内。结果应符合4.7.1的要求。
5.8.3燃烧稳定性
使燃烧器在其负荷调节范围内燃料最小流景下燃烧运行,调节助燃空气至火焰止常,在烟气温度变化不超过二5℃时,每髓(5~10)min用烟气分析仪测试~次烟气中的02含谢,其进行不少于3次测试,计算出每两欲测试值的差值,取其最大值作为CO2含量变化值的实测值,结果应符合4.7.2的要求.
5.8.4燃烧充分性
使燃烧器在具负荷调节范围内燃料最大流量下燃烧运行,调节炉膛压力至合同规定值的1.1倍:并调节助燃空气至火焰正常。待燃料炉负荷这到额定负荷的(80~100)%且烟气温度变化不超过5℃时每隔(5~-10)T1in1用烟气分析仪测试--饮树气成分,共进行不少于3次的测试,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测试项目的实测值。结果应符4.7.3的要求。5.8.5氮氧化物(NO,)生成量
在进行5.8.4试验时,用烟气分析仪测试烟气中的N0.含量.取不少于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推为实测值。结果应符合4,?,4的要求。如果因燃料中所含的可燃含氮化命物所形成的燃料型N门,使实测值超过4.7.4的要求时,应从实测值中扣除燃料型NO,的含量后,作为试验结果。燃油燃烧烟气中燃料型NO,含量按公式(1)讨算:15
A = 7x(V, - 0. 2V,)
GB/T19839--2005
式中:
A——燃油燃烧烟气中燃料型N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燃油中化合态氮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干克(mg/kg)V,~燃油燃烧理论烟气量的数值,单位为立方米每千克(m/kg)V2——燃油燃烧理论空气量的数值,单位为立方米每下克(m°/kg)。燃气燃烧烟气中燃料NO.含量按公式(2)计算:156
B= 7X(V. 0. 2V.)
B—·燃气燃烧烟气中燃料型NO.含量的数镇,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b—燃气中化合态氮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V一燃气燃烧理论烟气量的数值,单位为立方米每立方米(m/m)V4\…--燃气燃烧理论空气量的数值,单位为立方米每立方米(m*/m)。(2
燃料中化合态鼠含量数值可由燃料成分分析取得。燃料燃烧理论烟气量和理论空气童可由有关燃料性质表中查得,惑对燃料股分进行扑析后由燃烧化学方程式计穿取得。5.8.6火焰尺寸
在进行5.8,4试验时,在炉体外通过观察孔用卷尺测量或拍摄照片后测算火焰尺寸。结果应符合4.7.5的要求。
5.8.7免荷调节
按照“小火→大火→小火\的调节顺序,使燃烧器进行木少于两个周期(每个周期间不少于15min)的连续燃烧运行,观察火焰状态,并按5.7的规定测试负荷调节范画内燃料最大和最小流量,测试次数不少于3次,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件为各流量的实测值,由实测值计算出负荷调节比。结果应符合 4. 7. 6 要求。
5.8.8结焦和积炭
在手动控制下便燃烧器点火燃烧后,调节各工况参数,使负循调节范围内各工况下的火焰达到正常状态后,按照“小火大火→小火”的顺序调节燃烧负荷,每隔(10~15)min完成一次循环,进行不少于10次的连续循环运行后,停止燃烧,检查各部位结焦和积炭情况。结果应符合4.7.?的要求,5.9自振动
试验在燃烧器最大燃烧负荷下进行,用振动速度測试仪测试其振动速度。对于带风机的燃烧器,测试风机电动机定子两端轴承部位垂直、水平和轴向3个方向机壳上的振动速度:对下不催风机的燃烧器,测试壳体点助燃空气人口、出口处的振动速度。取各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振动速度实测值,结果应符合4,器的要求。
5. 10运行可靠性
在手动控制下按照“启动→点火小火→大火→小火→停止”的操作顺序,连续进行不少于10个周期的运行,每个周期不少十5min,运行中检查各系统有无异常现象发生。若无异常现象,则进行不少于18 h的连续燃烧运行,其间小火,中火、大火状态交替变换,在大火状态下累计运行时间不少于1h试验过程中监视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试验结束后检查各系统。结果应符合4.9的要求。5.11电器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试验按GB/T4942.2-1993中8.1和8.2的规定进行,结巢应符合4.10的要求。5.12环境适应性
5. 12. 概述
试验在冷态下进行,对产品性能测试所需外部信号可用模拟信号代替。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