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10.12-199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25陶瓷建筑制品
中标分类号:建材>>陶瓷、玻璃>>Q31建筑卫生陶瓷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6570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6, 字数:7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3-29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国家建材局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归口单位: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所有用于浸水和冰冻条件下检验陶瓷砖抗冻性的试验方法。 GB/T 3810.12-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GB/T3810.12-199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_91.10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10.12—-1999
idtIS010545-12:1995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Test methods of ceramic tiles-Part 12:Determination of frost resistance1999-11-01发布
2000-01-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3810.12—1999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0545-12:1995《陶瓷砖一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同。标准的等同转化工作遵循了忠实性、范围有限性和继承性的原则。本标准与GB/T6955--1986《陶瓷墙地砖抗冻性能试验方法》的主要技术差异是:由-15℃士2℃保持2h后放入不低于10℃的清水中融化2h改为在一5℃以下保持15min后在5℃以上的水中保持15min。由冻融50次循环增加到100次循环。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6955一1986。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国家建材局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建材局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国家建材局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运升、沈朝洪、赵瑞芳、王博、王平。GB/T3810.12-1999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织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本国际标准ISO10545-12是由ISO/TC189陶瓷砖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的。ISO10545包括下列部分:其标题名称为陶瓷砖。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
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
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
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
第15部分: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
第17部分:摩擦系数的测定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Test methods of ceramic tiles--Part 12:Determination of frost resistanceGB/T3810.12—1999
idtIs010545-12:1995
代替GB/T6955--1986
本标准规定了所有用于浸水和冰冻条件下检验陶瓷砖抗冻性的试验方法。2原理
陶瓷砖浸水饱和后,在5℃和一5℃之间循环。所有砖的面须经受到至少100次冻融循环。3设备和材料
3.1能在10℃士5℃条件下工作的干燥箱。能取得相同试验结果的微波、红外线或其他干燥系统均可使用。
3.2用称量精确到试样质量的0.01%的天平。3.3能用真空泵抽真空后注入水的装置。能使装砖容器内的压力降低到60kPa士4kPa的真空度。3.4能冷冻至少10块砖的冷冻机,其最小面积为0.25m2,并使砖互相不接触。3.5鹿皮。
3.6水。温度保持在20℃士5℃。3.7热电偶或其他合适的测温装置。4试样
4.1样品
使用不少于10块整砖,其最小面积为0.25m2,砖应没有裂纹、釉裂、针孔、磕碰等缺陷。如果必须用有缺陷的砖进行检验,在试验前应用永久性的染色剂对缺陷做记号,试验后检查这些缺陷。4.2试样制备
砖在110℃土5℃的干燥箱(3.1)内烘干至恒重,即相隔24h,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值小于0.01%。记录每块砖的干质量(m1)。bzxZ.net
5浸水饱和
5.1砖冷却至环境温度后,将砖垂直地放在真空干燥箱(3.3)内,砖与砖、砖与干燥箱互不接触。真空干燥箱连接真空泵抽真空,抽到压力低于60kPa士2.6kPa。在该压力下保持把水(3.6)引入装有砖的真空干燥箱内浸没,并至少高出砖50mm。在相同压力下维持15min,然后恢复到大气压力。用手把湿麂皮(3.5)拧干,然后将鹿皮放在一个平面上。依次将每块砖的各个面轻轻擦干,记录每块砖的湿质量m2。5.2初始吸水率E,用质量百分比表示,由式(1)求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01批准2000-01-01实施
式中:m1---每块干砖的质量,g;每块湿砖的质量,g。
6步骤
GB/T3810.12—1999
m2 - ml ×100
(1)
在试验时选择一块最厚的砖,该砖应视为对试样具有代表性。在砖一边的中心钻-个直径为3mm的孔,该孔距砖边最大距离为40mm,在孔中插一支热电偶(3.7),并用一小片隔热材料(例如多孔聚苯乙烯)密封孔。如果用这种方法不能钻孔,可把一支热电偶放在一块砖的一个面的中心,用另一块砖附在这个面上。在冷冻机(3.4)内欲测的砖垂直地放在支撑架上,用这一方法使得空气通过每块砖之间的空隙流过所有表面。把装有热电偶的砖放在试样中间,热电偶的温度定为试验时所有砖的温度,只有在用相同试样重复试验的情况下这点可省略。此外,应偶尔用砖中的热电偶作核对。每次测量温度应精确到±0.5℃。
以不超过20℃/h的速率使砖降温到-5℃以下。砖在该温度下保持15min。砖浸于水中或喷水(3.6)直到温度达到5℃以上。砖在该温度下保持15min。重复上述循环至少100次。如果将砖保持浸没在5℃以上的水中,则此循环可中断。称量试验后的砖质量(m3),再将其烘干至恒重的试样称出质量(m)。最终吸水率E2用质量百分比表示,由式(2)求得:
Ez = ma= m × 100
式中:ms试验后每块湿砖的质量,g;一试验后每块干砖的质量,g。
(2)
100次循环后,在距离25~30cm、大约3001x的光照条件下,用肉眼检查砖的釉面、正面和边缘。如果通常戴眼镜者,可以戴眼镜检查。在试验早期,如果有理由确信砖已遭受损坏,可在试验中间阶段检查并及时作记录。记录所有观察到砖的釉面、正面和边缘的损坏情况。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报告;
b)经鉴别的合格砖,如需要砖的背面也要检验;c)用作试验砖的数量;
d)初始吸水率E,;
e)最终吸水率E2;
f)记录试验前的缺陷及经冻-融试验后砖的釉面、正面和边缘的所有损坏情况;g)100次循环试验后砖的损坏数量。2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GB/T3810.12—199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话:68522112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字数7千字2000年3月第一版2000年3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000
书号:155066·1-16570
定价6.00元
标目403—4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