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内容
ICS67.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982—2008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Determination of residues of zearalanol,β-zearalanol, α-zearalenol,-zearalenol,zearalanone and zearalenone in foodstuffs of animal origin-LC-MS/MS method
2008-06-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7-03实施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GB/T 21982—2008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涛、于静、严矛、代汉慧、李晓娟、国伟、陈冬东、李建中、李淑娟、磨英章。1
1范围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塞醇、-玉米赤醇、α-玉米赤囊烯醇、-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宝米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CB/T 21982—2008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醇、β-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感烯酮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牛肉、猪肉、牛肝、牛奶和鸡蛋中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醇、玉米赤每烯醇、P-玉米亦莓烯醇、下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残留量的定性确证和定量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1992,neqISO3696:1987)3方法提要
样品经β-葡萄糖皆酸/硫酸酯复合酶水解后,采用乙醚提取,经液液分配、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和确证,外标法定量。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4.1甲醇:高效液相色谱级。
4.2乙:高效液相色谱级,
4.3无水乙醚。
4.4三氯甲烷。
4.5氢氧化钠。
4.6三水合乙酸钠。
磷酸;纯度大于85%。
4. 8 冰乙酸。
4.9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氟化钠(4.5)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4.100.05mo1/L乙酸钠缓冲溶液:称取6.8多乙酸钠(4.6)用900mL水溶解,冰乙酸调pH值至4.8.定容至1[.
4.11磷酸-水溶液(1+4,体积比):取10mL磷酸和40mL水混合。4.12甲醇-水溶液(1+1,体积比):取50mL甲醇和50mL水混合。4.13-葡萄糖苷酸/硫酸酯复合酶:96000U/mLβ-葡萄糖苷酸酶,390U/mL硫酸酯酶(H-2,FormHelix pomatia).
4.14标准站:玉米亦莓醇(zearalanol,CAS:26538-44-3)、P-玉米赤霉醇(β-zearalanol,CAS:42122-68-4)1
GB/T21982—2008
a-玉米赤鑫烯醇(a-zearalenol,CAS:36455-72-8),P-玉米赤烯醇(β-zearalenal,CAS:71030-11-0)玉米赤霉酮(zearalanone,CAS,5975-78-0)、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CAS:17924-92-4),纯度均大于等于99%,
4. 15 标准储备溶液:分别准确称取适量标准品(糖确至 0. 000 1 g),用乙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的标准储备溶液,一18℃以下冷冻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4. 16 混合中间标准溶液:准确移取各 1 mL 标准储备液(4. 15)于 10 mL 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μg/mL的混合中间标准溶液,0℃~4℃冷避光保存,有效期1个月.4.17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根据需要用乙腈把混合中间标准溶液(4.16)稀释成适合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现用现配。
4.18固相萃取柱:N-乙烯吡咯烷酮和二乙烯基苯共璨物填料,OasisHLB,6mL,500mg,或相当者。使用前依次用 5 mL甲醇和 5 mL 水预淋洗。4.19微孔滤膜.0.20μm,有机相型。4.20氮气.纯度大于等于99.999%。4.21氩气纯度大于等于99.999%。5仪器和设备
5.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配备电喷雾离子源(ESI)。5.2组织捣碎机。
5.3天平:惠量为0.0001g和0.01g。5.4均质器,10000r/min,
5.5振荡器
5.6恒温振荡器。
5.7离心机:4000r/min.
5. 8 pH 计:测量精度±0, 02 pH 单位。5.9 氮吹仪。
5. 10涡旋混合器。
5. 11 旋转蒸发仪。
超声消洗器。
浓缩瓶:100mL.
5.14具塞离心管:50 mL。
5. 15刻度试管:10 mL。
6试样制备
在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6. 1 肌肉和内脏
从原始样品取出有代表性样品约500名,用组织捣碎机充分捣碎混勾,均分成两份,分别装人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并标明标记,将试样置于一18℃以下冷冻避光保存。6.2牛奶
从原始样品取出有代表性样品约500,充分混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人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并标明标记。将试样置于0℃~4℃冷载避光保存。6.3鸡鲨
从原始样品取出有代表性样品约500g,去壳后用组织搞碎机搅拌充分混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并标明标记。将试样置于0℃~4'℃冷避光保存。2
7分析步骤
GB/T 219822008
称取 5 g试样(精确至 0. 01 g)于 50 mL 具塞离心管中,加人 10 mL 乙酸钠缓冲溶液(4. 10)和 0. 025 mL β-葡萄糖苷酸/硫酸酯复合酶(4.13),祸旋混勾,于 37℃水裕中振荡12 h。7.2捷取
水解后加人15mL无水乙醚,振荡提取5min后,以40001/min离心2min,将上清液转移至浓缩瓶中,再用 15 mL无水乙醚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40℃以下旋转浓缩至近干。加入 1 mL 三氯甲烷溶解残渣,超声波助溶2min后,转人10mL离心管中,再用3mL氢氧化钠溶液(4.9)润洗浓缩瓶后转移至同一离心管中,涡旋混匀,以4000r/min离心2min,吸取上层氢氧化钠溶液。再用3ml氢氧化钠(4.9)重复润洗、萃取一饮,合并氢氧化钠萃取液,加人 1 mL磷酸-水溶液(4.11),混勾后待净化。7.3净化
将样品提取液(7.2)转人 HLB 固相苯取柱(4.18)。用 5 mL水,5 mL 甲醇-水溶液(4.12)淋洗,弃去;再用10 mL甲醇进行洗脱,收洗脱液。整个固相萃取净化过程控制流速不超过 2 tmL/ min。洗脱液在40℃以下用氮气吹干。残留物用1.0mL乙睛溶解,涡旋混匀后,过0.2μm微孔滤膜,供仪器检测。
7.4混合基质标准潜液的制备
称取 5份5g空白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分别加人相应体积的混合中间标准溶液(4.16)或混合标准T作溶液(4.17),配制成浓度为1,5,10,50和100μg/kg的混合基质标准溶液,然后按7.1\加人10mL乙酸钠缓冲溶液.”操作。8测定
8.1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CAPCELLPAKCis50mmX2.0mmt内径),2μm,或相当者。a)
柱温:40℃。
流速:0.2 mL/min,
进样量:5 μL-.
流动相及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表1流动相及梯度洗脱条件
8.2质谱条件
参见附录 A。
8.3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
8.3.1定性测定
乙睛/
按照上述条件测定样品和混合基质标准溶液,如果样品的质量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混合基质标准溶液一致;定性离子对的相对丰度与浓度相当的混合基质标推溶液的相对丰度一致,相对丰度偏差不超过表2的规定,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相应的被测物。3
GB/T 21982—2008
相对商子丰度
充许的相对偏差
8.3.2定量测定
表 2 定性测定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50%
>20%至50%
≥10%至20%
按照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按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分析混合基质标准溶液(7.4),得到浓度与峰面积的工作曲线。样品溶滤中分析物的响应值成在工作曲线范用内。在上述液相色谱-质谱质谐条件下,β-玉米赤莓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玉米赤烯酮的保留时间依饮为3.18,3.25.3.61.3.724.32.4.38min。混合基质标推溶液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图参见图B.1。9结果计算
试样中分析物的残留含量,按式1)或用检测仪器的数据处理机计算:X =GxV
m × 1 000
式中:
X—试样中分析物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c—从混合基质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样液中分析物的含量,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V——样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tnL);m
最终样液所代表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名)。10测定低限
本标准的测定低限为0.001mg/kg。11回收率和精密度
参见表C. 1。
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ESI-):毛细管电压:3.0kV;
源温度:120℃;
去溶剂温度:350℃:
锥孔气流:氮气,流速100L/h;去溶剂气流:氮气流速600L/h,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质谱条件
碰撞气:气,碰撞气压2. 60×10-* Pa扫描方式·负离子扫描;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多反应监测条件见表 A,1。表 A, 1多反应监测条件13
中文名称
β-玉米赤霉醇
P-玉米亦醇烯醇
玉米赤霉醇bzxZ.net
玉米赤霉烯醇
玉米赤霉酮
玉米赤霉烯酮
用下定量。
英文名称
g-zearalanol
B-zcaralenol
zearalanol
a zearalenol
zearalanone
zearalenone
母离子
子离子
驻留时间/锥孔电压/
GB/T 21982—2008
碰撞能量/
保图时间/
1)非商业性声明:表A.1所列参数是在WuleryQuattroPreriur质谱仪上完成的,此处列出试验用仪器型号仅是为了提供参考,并不涉及商业目的,鼓励标准使用者尝试采用不同厂家或型导的仪器。5
GB/T 21982—2008
耐录B
(资料性录)
混合基质标准样品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图日-玉米醇
321. 1>277. 2
1. 00 2. 0D 3. 00 4. 00 6.00 6. 00 7.00 8.00 9. 00P-五米赤零略
321. 1 >303, 2
1. 00 2. 00 3, 00 4. 00 6. 00 6. 00 7.00 8. 00 9. 008-五米春毒烯醇
319. 1>275. 1
1. 00 2. Do 3. 00 4. 0d 5. 00 B. D0 7. 00 B. do 9. aa8-玉米赤潭爆摩
319. 1301, 1
1. 00 2. 00 3.00 4. 00 5. 00 6.00 7. 00 8, 00 9, 00玉米森醇醇
321.1>277.2
1. 0 2.00 3.00 4.00 5.00 6. 00 7. 00 8. 00 9.00玉米赤幕醇
321.1>303.2
1. 00 2. 00 3. 00 4. 00 5. 00 6. 00 7. 00 8. 00 9.00心-五米赤露烯整
319. 1>276. 1
4. 00 6. 00 6. 00 7. 00 8. 00 9. 001. 002. 003. 00
α-来赤幕烯临
1. 002. 00
玉米赤毒丽
319. 1> 301. 1
4. 00 5.00 6. D0 7. 00 8. 00 9. 004.32min
319.1>276.1
L002.003.004.005.0o6.007. 008.009.00玉米赤霉酮
319. 1> 301. 1
1. 002. 003. 00 4. 006. 006, 007, 008. 009. 004.38min
玉米赤厚烯
317. 1>174.9
1. 00 2. 00 3. 00 24 00 5. 0 6. G0 7. 0p 8. 00 @ 00玉米麻霉烯酮
317. 1>273. 1
1. 002. 003.D04. DD5. a 6.00 7. 008. 009. 00±/mim图B.1混合基质标准样品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图(添加浓度为0.001mg/kg)
食品名称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添如回收数据
表 C. 15 种动物源食品中玉米亦雾醇、B-玉米赤需醇征-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靠烯酮的添加回收率(n=10)化合物
玉米赤醇
8-玉米赤睾烯醇
玉米赤霉醇
α玉米森蛋烯醇
玉米赤莓丽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笋醇
2-玉米赤霖烯醇
玉米赤攀醇
添加浓度
(μg/kg)
回收率范围/
86. 0-108. 0
86.3109.7
89. 4 ~ 108. 7
91.0~109. 0
86, 9~ 107. 7
89. 1~106. 8
86. U~107, 0
86. 3~104. 7
88. 9 ~108. 5
84.0~104.0
83.9~109.6
83. 7~-1c9. 1
86.0~~107.0
85.2105.8
88. 7~104. 0
87.0~104. 0
90. 8~ 109. 4
84. 0109. 6
85. 0~107. 0
95. 7~109, 6
84.8~108.0
86. 0~~106, 0
86. 5 ~109. 7
87, 9-~108. 9
87, 0~108. 0
85. 4~105, 9
83.8-97. 6
GB/T219B2—-2008
最大相对标准偏差/
GB/T 21982--2008
食品名称
化合物
世玉米赤霉烯醇
玉米赤霖酮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醇
9-天米赤季婦醇
玉米亦霉醇
2-玉米赤燕烯醇
玉米赤群酮
玉米亦霉烯酮
β-五米赤霉醇
9-玉来赤都烯醇
表 C.1 (续)
添加淤度/
(μg/kg)
回收率范围/
84. 0 ~106. 0
86. 7~105. 4
84,0-109.7
85, 0~108, 0
B4. 6~109. 3
84. 3~108.7
84. 0-110. 0
89. 8~-106. 8
85, 0109. 7
89,0~106.0
89, 6-106, 0
87. 6~104. 8
87. 0~ 108. 0
87, 1~103. 0
87. 0--104, 7
90. 0~108. 0
92, 1~108. 5
88.5~106,1
90.0110.0
89. 7~106. 7
88. 4--104, 5
89. 0109, 0
92. 5--106,1
87. 8~105. 5
89, 0~106.0
87.4~101.2
90.2--104.3
86.0~107.0
90, 4~108, 6
86. 5~105. 1
89, 0~ 103. 0
87, 0~-103. 3
86.9~107.3
最大相对标准储差/
食品名称
化合物
玉米赤震醇
玉米未草醇
玉米赤霉酮
玉米赤幕烯醇
8-米赤露醇
-玉米赤基婚醇
玉米赤霉醇
2-玉来赤蒙烯醇
玉米赤群酮
玉米赤霉烯酮
表C.1(续)
添加浓度/
(μg/kg)
回收率范国/
87, 0~105. 0
88, 2 ~104 4
90, 7104, 5
87. 0~-109. 0
91. 6 ~109. 7
91. 2 ~98. 7
90.0-~102.0
89. 8~108. 0
89, 2-~107, 6
86. 0~108. 0
88. 9~ 107. 2
92. 9 ~109. 2
88.0~105, 0
88,6~104.5
85.8--103. 5
89, 0~108. 0
88. 7 ~~ 106. 5
89. 9~105, 1
88.0~103 0
88. 3~109. 6
89. 2--103, 8
91. 0 ~ 99. 0
86,1~104.6
91. 9 ~107. 0
87.0107,0
89. 3~104. 2
87.3~104.6
92.0~109.0
B8, 4 ~109. 3
89, 3 107, 2
GB/T 21982--2008
最大相对标准偏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