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73-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73-2007
中文名称: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测规范
标准类别:气象行业标准(QX)
英文名称: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Anemometer for Wind Farm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6-22
实施日期:2007-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57574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9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07-10-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19-01-09
起草人:李国森、宋丽莉、植石群、黄远铮、沙奕卓
起草单位:广东省气象局
归口单位: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
提出单位:中国气象局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中国气象局
标准简介
QX/T 73-2007 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测规范 QX/T73-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测风仪器的检测条件、检测流程、检测项目、检测技术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风电场测风仪器的检测。
标准内容
ICS07.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73—2007
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测规范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Anemometer for Wind Farm2007-06-22发布
中国气象局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气象行业标
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测规范
QX/T73—2007
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政编码:100081
网址:htp://cmp.cma.gov.cn
发行部:010-68109198
北京京科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1/16印张:2字数:51下字
2007年9月第一版2007年9月第一次印刷+
统一书号:135029-5389
9定价:10.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白本社发行部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406301
检测设备要求
3检测项目和方法
检测结果处理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风速检测记录表
风向传感器检测记录表
检测报告(正面)
风速仪阻塞修正系数的测量方法风速仪阻塞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用检测数据计算测试结果
相当风速查算表
:空气密度修正系数查算表
QX/T73—2007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均为标准性附录。本标准由广东省气象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国森、宋丽莉、植石群、黄远铮、沙奕卓。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QX/T73—2007
1范围
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测规范
QX/T73—2007
1.1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测风仪器的检测条件、检测流程、检测项目、检测技术和方法。1.2本标准适用于风电场测风仪器的检测。2检测设备要求
2.1风洞
2.1.1工作段内气流的稳定度(60s)应不大于0.5%。2.1.2工作段内气流的端流度应不大于1%。2.1.3工作段内气流的均勾度应小于0.5%,2.1.4风速在(0.2~30)m/s范围内应连续可调,步进值不大于0.2m/s。2.1.5风速传感器的迎风面积与风洞工作段的横截面积之比应不大于5%。2.2标准器
2.2.1皮托管
皮托管的系数K值应在0.990~1.010之间。2.2.2微差压计
2.2.2.1微差压计的测量范围至少为(0~630)Pa。2.2.2.2微差压计的示值允许误差为土0.8Pa。2.2.3风向传感器校准器
(0~360)刻度盘的分度值为1°2.2.4秒表
计时允许误差为士0.8s/15min。2.3试验室
2.3.1试验室的大小应能保证风洞两侧与墙壁或障碍物相距不小于1m,直路风洞进出风口应宽散,与前后墙壁的距离应大于集风口的直径,不得放置任何障碍物,工作时应关闭门窗,关闭空调。2.3.2试验室应具备较好的保温性能,试验时室内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2.3.3试验室内要配备大气压力、气温和湿度测量仪器,其示值允许误差分别为士2hPa、士0.5℃和±10%RH。
3检测项目和方法
3.1测风仪的基本性能按送检仪器技术指标要求3.2测风仪感应部分应符合下列要求3.2.1测风仪转动部分(如风杯、风叶、风向标等)转动时应平稳、灵活。用手轻拨转动部分时,不得有阻涩现象。
3.2.2在转轴呈水平状态时,风速传感器转动部分(如风杯、风叶等)应随遇平衡。3.2.3测风仪各部件安装牢靠,符合要求,连接良好。3.2.4测风仪外观良好,无明显变形。3.2.5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测风仪不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测。3.3检测步骤
QX/T73—2007
3.3.1安装好皮托管,皮托管总压孔应对准气流来向。3.3.2皮托管探头轴线距工作段顶壁距离不小于100mm。3.3.3皮托管支杆应垂直于来流轴线,牢固地安装在风洞工作段的中段洞壁上。3.3.4调整好微差压计的水平状态和零位并读取零位示值,读数读到0.1Pa(或0.01mmH,0)。3.3.5读取室内气压、温度和湿度量值。其中,气压估读到0.1hPa,温度估读到0.1℃,相对湿度估读到1%。
3.3.6进行启动风速的示值检测。3.3.7进行2m/s~30m/s的示值检测(风向部分不进行此项检测)。3.3.8复读室内温度、气压、湿度量值和微差压计零位。3.4风速仪检测方法
3.4.1风速传感器在风洞内的安装位置应在皮托管探头后下方,传感器感应部分的几何中心应在风洞工作段水平中心轴线上,风速传感器靠皮托管探头最近部分距皮托管探头静压孔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
3.4.2测量风速传感器的启动风速:调节风洞气流速度缓慢增加,在测风仪处于计数状态下,感应器出现计数最低值时的风洞气流速,标记为该风速传感器的启动风速。3.4.3启动风速大于被检仪器规定值的测风仪不再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测。2.4.4具有转动部分的风速传感器经过修理和长期存放后,测量启动风速前要在10m/s的风速下吹动(1~2)min。
3.4.5对于2m/s~30m/s范围内的检测点及其顺序一般为2,5,15,25,30,20,10(m/s)。检测点的调速范围:2m/s可调2.0m/s~2.5m/s,30m/s可调28m/s~30m/s,其它各点均为士1m/s。检测点的风速上限也可根据送检者的要求确定,但不得高于测风仪的上限。3.4.6每个检测点的气流速度调节好后要稳定1min以上才能进行示值读数。3.4.7在测量启动风速和进行示值检测时,对于人工读取微差压计的设备,读数应读到0.1Pa。若气流速度有波动,在测风仪计数/读数期间,对微差压计的读数要等时距地进行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读数。
3.4.8测风仪的读数应读到(或估读到)0.1m/3。3.4.9风速传感器的迎风面积与风洞工作段的横截面积之比大于5%的,要进行阻塞修正。(见附录D,附录E)。
3.4.10风速传感器检测记录的格式按附录A。3.4.11示值检测结束后进行的第二次微压计零位读数与第一次零位读数相差超过0.3Pa时,全部测量结果无效,启动风速的测量和示值检测均需重新进行。3.5用测量数据计算测试结果按附录F3.6风向传感器检测
3.6.1检测风向传感器的启动风速:将风向传感器安装在风洞的实验段,分别使风标与风洞轴线夹角成十20°、一20°,从静止状态开始,缓慢增加风速,当风向标启动并向风洞轴线方向转动,当夹角≤5°时,停止加速,读风速值
3.6.2按上述操作再重复三次,并取四次测试中之起动风速最大值作为本次检测结果。3.6.3启动风速大于被检仪器规定值的风向传感器不再进行以下检测。3.6.4经过修理和长期存放的风向传感器,测量启动风速前要用手转动风向标,正反向各10圈。3.6.5把风向传感器固周定在检测度盘的中心。3.6.6分辨率不大于10°的,检测从0°开始,每隔10°一个检测点,共36个检测点。3.6.7分辨率大于10°的,检测从0°开始,每隔一个分辨度为一个检测点,检至360°结束。3.6.8读取每一个检测点的标准度盘刻度值和风向传感器示值,并计算出差值,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2
本次检测结果。
3.6.9风向传感器检测记录的格式见附录B。4检测结果处理
出具检测报告,给出检测结论,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见附录C。QX/T73—2007
4.1符合送检仪器技术指标要求的,检测证书背面按附录C中(背面A)、(背面B)和(背面C)出具。2不符合送检仪器技术指标要求的,按附录C中(背面D)出具。4.2
QX/T73—2007
标准器:皮托管NO.
检测依据
相对湿度
风速传感器阻塞修正系数
仪器编号
送检单位
检定点顺
检测人
微压计读数
复核人
附录A
风速检测记录表(示例)
微差压计NO.
空气密度修正系数
皮托管系数
微压计系数
工作液体的密度修正系数
总修正系数
实测风压
相当风
检测日期
实测风速
风速传感器
指示风速
启动风速
标准器:风向校准器NO.
实验室气温
仪器编号
送检单位
检测点
启动风速
测试点
检测人
标准值
复核人
附录B
风向传感器检测记录表
检测依据
相对湿度
风向启动风速
20°(1)
测试值
20° (2)
风向准确度
测试点
检测日期
340(1)
标准值
QX/T73—2007
340°(2)
测试值
QX/T73—2007
Applicant
计量器具
Name of Instrument
Type/Specification
Serial No.免费标准bzxz.net
Manufacturer
Test Regulation
(测试专用章)
计量检定机构授权证书号:
Authorization Certificate No地址:
Address:
传真:
附录C
测试报告(正面)
测试单位名称
(Name)
测试证书
TEST CERTIFICATE
证书编号:
Certificate No.
批准人
Approvedby
检验员
Checked by
检定员
Tested by
测试日期
Date of Test
电话:
Telephone:
邮编:
Post Code:
电子邮箱:
E-mail:
证书编号:
(背面A)
测试结果
测试说明
DESCRIPTIONOFTEST
1.本次测试所使用的标准仪器及设备可溯源至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或标准。QX/T73—2007
All standards and equipments used in the test are traceable to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2.测试所使用的主要计量器具:Mainstandards and equipmentsused forthetest名称
3.测试的环境条件:
型号/规格
Ambient conditionsforthetest:温度:
Temperature:
湿度:
Humidity:
气压:
AirPressure:
4.备注:
出厂编号
Serial No.
不确定度
Uncertainty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