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8910.6-2006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6部分: 冲击钻
GB/T 8910.6-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8910.6-2006

中文名称: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6部分: 冲击钻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11-08

实施日期:2007-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03437

相关标签: 手持 便携式 动力 工具 手柄 振动 测量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手持工具>>25.140.01手持工具综合

中标分类号:机械>>工艺装备>>J48气动工具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8662-6:199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1, 字数:16千字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31292-T-604

出版日期:2007-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6-11-08

起草人:潘顺芳、顾菁

起草单位: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8662-6:1994,规定了手持式电动工具驱动冲击钻手柄部位振动测量的实验室测量方法,确定了被测冲击钻在特定负载状态下运转时,手柄部位振动大小的型式试验程序。本标准旨在使用测试结果对不同类型或同类型但不同型号的冲击钻进行比较。 GB/T 8910.6-2006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6部分: 冲击钻 GB/T8910.6-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5.14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910.6-2006/IS08662-6:1994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6部分:冲击钻
Hand-held portable power tools--Measurements of vibrations at the handle-Part 6:Impact drills
(ISO8662-6.1994,IDT)
2006-11-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象
2007-04-01实施
GB/T8910.6—2006/IS08662-6:1994GB/T8910《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手柄振动测量方法》目前包括以下14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铲和铆钉机;
第3部分:凿岩机和回转锤;
第4部分:砂轮机;
第5部分:路面破碎机和建筑工程用镐;第6部分:冲击钻;
第7部分:冲击、脉冲、棘轮扳手、螺丝刀和螺母旋具;第8部分:抛光机和回转式轨道、特殊轨道磨光机;第9部分:捣固机;
一第10部分:冲剪和剪;
第11部分:打钉机;
一第12部分:带式锯和锉、摆式或回转式锯;一第13部分:模具用砂轮机;
第14部分:采石用工具和针束除锈器本部分为GB/T8910的第6部分,需与第1部分结合使用。本部分等同采用ISO8662-6:1994《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手柄振动测量方法第6部分:冲
击钻》。
本部分与ISO8662.6—1994的差异如下:1)编辑性修改,将带有要求性质的注改为本部分中的条文。这种修改的地方页边用竖线标出,以便于使用理解。
2)原文4.2中的“传感器包括它安置的总质量应小于5g”改为“传感器包括其安装件的总质量应不大于5g”。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AS/TC68)归口并负责解释。本部分由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顺芳、顾菁。GB/T8910.6--2006/ISO8662-6:1994言
作为对GB/T8910.1规定的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手柄振动测量总则的补充,GB/T8910的本部分规定了冲击钻于柄振动测量的型式试验方法。它规定了工具型式试验的操作规程和其他性能方面的要求。
冲击钻用于在压强为50MPa材料上钻孔。用于型式试验的混凝土墙应至少具有40MPa的压强。这种方法几乎等同典型作业环境。它规定了明确的运行条件并由此得到理想的可重复性。由于采用少量混凝土,由此产生的粉尘量低而对测量场所儿乎没有损害影响。GB/T8910的本部分涉及工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凸轮提升机构或用犬牙离合器产生冲击力,并将冲击力传递到输出轴和钻头。冲击钻通常由电力驱动。对冲击钻,冲击能量的幅度是由进给力确定的。Ⅱ
1范围
GB/T8910.6—2006/ISO8662-6:1994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手柄振动测量方法第6部分:冲击钻
GB/T8910的本部分规定了手持式动力驱动冲击钻手柄部位振动测量的实验室测量方法,确定了被测冲击钻在特定负载状态下运转时,手柄部位振动大小的型式试验程序。本部分旨在使用测试结果对不同类型或同类型但不同型号的冲击钻进行比较。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5621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性能测试方法(egvISO2787:1984)GB/T8910.1一2004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手柄振动测量方法第1部分:总则(ISO8662-1:1988.IDT)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3测量的量
根据GB/T8910.1—2004中3.1的规定,被测量的量是加速度;根据GB/T8910.1—2004中3.3的规定,以计权加速度来表示
缺乏直接耦合手段时,应当用频率分析或其他方法来进行测量。4使用仪器
4.1通则
有关仪器的技术要求见GB/T8910.1—2004的4.1~4.6的规定4.2传感器
有关传感器的技术要求见GB/T8910.1-2004中4.1的规定。在塑料制成的手柄上,如果其塑料本身能起到机械滤波器作用,传感器包括其安装件的总质量应不人于5g。
4.3传感器的固定
传感器和机械滤波器的固定应符合GB/T8910.1—2004中4.2的规定(见图1)。对于塑料手柄,可不必使用机械滤波器(见GB/T8910.1-2004中4.3)。小型传感器可用合适的黏合剂粘结在平面上。如果手柄上有一软的弹性罩盖,该罩盖应予拆除(见GB/T8910.1--2004中4.3)
GB/T8910.6—2006/IS08662-6:1994传感器
主手柄
图1传感器的定位和固定以及测量方向的示例4.4辅助仪器
应使用有效值(r.m.s)读数的仪表来测定电动冲击钻的电源电压。应使用精密压力表来测量气压或液压。应使用适当的测量装置来测定水平进给力(见6.3和图2)。4.5校准
校准应按GB/T8910.1—2004中4.8的规定进行,5测量方向和位置
5.1测量方向bzxZ.net
测量应在与钻头轴线平行的方向即向(见图1)上进行。5.2测量位置
测量位置应设在操作者正常握持并施加进给力的主手柄上。传感器应尽可能放置在靠近拇指和食指之间的位置(见图1)。6操作规程
6.1通则
测量应在经良好保养和润滑的新制冲击钻上进行,钻头轴线
测试期间,冲击钻应以额定值,例如额定电压或压力运行,应按制造商的要求使用。操作应平稳、规范(见6.3)。
测试时,冲击钻性能参数的设定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钻头特性(见6.4)就测试而言,操作时,工件应放置得:使操作者成站立状态,水平操作冲击钻,垂直于墙面施力(见图2)。
6.2加载装置
测量时,操作者应向抗压强度至少达到40MPa(混凝土凝固28天后),最大骨料颗粒直径为4mm的非加强型混凝土墙钻孔。墙体强度应按GB/T17671的规定测定。2
6.3进给力
虽直灌主塔
进给力读数装置
水平拉力装或测力平台
图2操作者作业位置
进给力将保证冲击钻在其正常性能水平下平稳运转。GB/T8910.6-—2006/ISO8662-6:1994对所有的冲击钻,进给力FA应保持在150N~180N的范围内。测试期间,进给力F必须受控并且其值显示于操作者。注:不仅是进给力,手柄上的握持力也对振动有相当的影响,特别对自重较轻的冲击钻。目前还不可能通过简单装置测量握持力。
6.4钻头
就冲击钻的振动测试而言,应使用具有直径8mm、作业长度至少80mm的混凝土用新钻头。GB/T8910.6--2006/IS08662-6:19947测量程序和规范的有效性
7.1动力源
应使用有效值读数的仪表测量电动冲击钻的电源电压。气动冲击钻的气压测量应按照GB/T5621的规定,并保持制造商规定的压力值。测量期间工具的冲击频率可由振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电子滤波器或其他适当方法得到。7.2测量程序
应由三名熟练的操作者对被试工具各自完成一组测试。一组测试应包括5次钻削操作。在混凝土墙上钻削所必需的时间可根据经验确定并用于这组测试中,但时间不应少于8S。读数应从钻头钻入10mm时开始并至少持续8s。钻入深度达到钻头的可用长度的80%应停止读数。
7.3测量的有效性
测量必须持续进行直到得到一个有效的测试组,例如当获得的5个连续计权值的变异系数(见7.4)小于0.15
7.4变异系数
一组测试的变异系数(Cv)被定义为一组测量数值的标准偏差S,-与该组数值的均值X的比,公式表示为:
其中:
式中:
n测量次数;
X,—第次测量值。
7.5结果的表示
>(X -x)2
振动测量的结果是用三个熟练操作人员各自得到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得出的加速度总算术平均值。8测试报告
除GB/T8910.1—2004中第7章的规定外,测试报告还应给出如下信息:a
钻头直径;
钻头长度;
电源电压、气压或液压,或与动力源有关的其他数据;c
冲击钻的冲击频率和转速;
进给力;
测试所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振动测量结果(见7.5);
显示手柄位置和加速度器位置的简图。附录A列出了一个测试报告的范本。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冲击钻的测试报告范本
本测试按照GB/T8910.1和GB/T8910.6进行基本信息
测试者:
日期:
被测动力工具
类型:
型号:
质量/kg:
所插入的钻头
直径/mm:
操作条件
冲击频率/Hz:
进给力/N:
测量设备
加速度测量仪-制造商,类型:
加速度测量仪-质量/g:
机械滤波器-制造商,类型:
机械滤波器-质量/g:
放大器-制造商,类型:
分析仪-制造商,类型:
带式记录仪-制造商,类型:
传感器和机械滤波器的固定
批准者:
制造商:
序列号:
长度/mm:
GB/T8910.6—2006/ISO8662-6:1994压力/MPa或电压/V:
测试运行时间/s:
如有传感器和机械滤波器情况下,固定它们的方法说明信号处理
包含在专用分析仪里的信号类型和确定计权加速度方法的表述。附加规定
如使用频谱记录仪,记录每个倍频程波段或1/3倍频程波段中心频率的修正系数。如适用,可给出与测量相关的其他数据。注:应提供频率分析的示例。
GB/T8910.6—2006/ISO8662-6:1994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应根据下表用计权值表示:单计权有效值(r.m.s)值—操作者A测试序号
算术平均值:
标准偏差:
测试序号
算术平均值:
标准偏差:
测试序号
算术平均值:
标准偏差:
总算术平均值:
计权值——传感器位置1
单计权有效值(r.m.s)值
操作者B
计权值——传感器位置1
单计权有效值(r.m.s)值-
计权值
一操作者C
传感器位置1
GB/T 8910.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手柄振动测量方法第6部分:冲击钻
GB/T8910.6—2006/ISO8662-6:1994*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6千字
2007年4月第一版
2007年4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9242定价14.00元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6199901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