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5094.4—2005/IEC 61346-4:1998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GB/T 5094.4—200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094.4—2005

中文名称:/IEC 61346-4:1998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5094.4—2005/IEC 61346-4:1998.
1范围
GB/T 5094.4以“项目"为基础按其寿命周期的历程说明用于GB/T 5094.1《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中的一些概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509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5094.1---2002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1部分:基本规则(idt IEC 61346 1:1996)
GB/T 5094.2—2003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⒉部分:项目的分类与分类码(idt IEC 61346-2:2000)
ISO/IEC JTC1/SC18/WG1 N1632﹑工作草案:多媒体和超媒体的技术报告:模型与框架
3总则
3.1.演变历程
IEC 61346-1(2002年等同采用为GB/T 5094.1—2002)有两个前期标准;IEC 60750,1983(1985年已采用为GB/T 5094)和其前面的IEC 60113-2:1971。IEC 60750;1983中的字母代码表1的主要部分来源于IEC 60113-2;1971。这些标准的应用范圉随着时间增长不断扩大。
虽然,三个IEC标准准确的应用范围可以讨论,但图1仍可粗略地表明它们的目标和范围。

标准图片预览

GB/T 5094.4—2005/IEC 61346-4:1998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GB/T 5094.4—2005/IEC 61346-4:1998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GB/T 5094.4—2005/IEC 61346-4:1998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GB/T 5094.4—2005/IEC 61346-4:1998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GB/T 5094.4—2005/IEC 61346-4:1998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标准内容

ICS29.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部分代替GB/T5094—1985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
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Industrial systemsinstallations and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products-Structuring principles and reference designations-Part 4:Discussion of concepts(IEC61346-4:1998,IDT)
2005-03-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5-08-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演变历程
IEC60113-2:1971
IEC60750:1983
3.4IEC61346-1.1996
寿命周期概要
“项目”的寿命周期
功能面与功能面参照代号(A)
功能要求规范FR1(B)
位置面与位置面参照代号(C)
元件型式规范CTI(D)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系统设计的功能面明细表PL1与结构设计的位置面明细表PL2(E)产品规范PS1(F)
产品面安装明细表PL3(G)
运输规范(H)
安装J)
试车(K)
验收,专用记录1L1(L)
运行(M).
可替换的电动机样件(N)…
可替换的电动机型式与供应商CT2、PS2(P)工艺改进(R)
位置扩展(S)
后继阶段(T)
停业(U)
拆除(V)
寿命周期终结(X)
6关于“项目”概念的说明
6.1“电动机”的不同含义
“项目”的定义
7关于不同寿命周期的说明
关于概念“面”的说明
关于分解与构建的说明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10关于参照代号特征的说明
11关于参照代号集的说明
11.1项目事件与项目名称的比较11.2成分结构与组群的比较
11.3举例
..............
12关于转移的说明
GB/T5094.4—2005/1EC61346-4.1998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分为四个部分:GB/T5094《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第1部分:基本规则;
一第2部分:项目的分类与分类码;一第3部分:应用指南:
一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本部分为GB/T5094的第4部分,等同采用IEC61346-4:1998《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4部分:概念的讨论》(英文版)。本部分与GB/T5094的其他各部分一起,共同代替GB/T5094一1985《电气技术中的项自代号》。本部分由全国电气信息结构、文件编制和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参加起草的单位还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四院、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聚业、郭汀、高惠民、于明、任不德、张瑛、陈泽毅、李荐。1范围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一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
第4部分:概念的说明
本部分以“项目”为基础按其寿命周期的历程说明用于GB/T5094.1《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中的一些概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509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5094.1-2002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1部分:基本规则(idtIEC613461:1996)GB/T5094.2—2003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号第2部分:项
目的分类与分类码(idtIEC61346-2:2000)ISO/IECJTC1/SC18/WG1N1632工作草案:多媒体和超媒体的技术报告:模型与框架3总则
3.1演变历程
IEC61346-1(2002年等同采用为GB/T5094.1—2002)有两个前期标准:IEC60750:1983(1985年已采用为GB/T5094)和其前面的IEC60113-2:1971。IEC60750:1983中的字母代码表1的主要部分来源于IEC60113-2:1971。这些标准的应用范围随着时间增长不断扩大。虽然,三个IEC标准准确的应用范围可以讨论,但图1仍可粗路地表明它们的目标和范围。应用领域
股技术信息
一般技术文件
带补文件的简图
IEC61346-1:1996
IEC60750:1983
113-2:1971
寿命周期
维修/改进
图1参照代号标准的应用范围
结束/再循环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3.2IEC60113-2:1971
项目代号(IEC60113-2中使用的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只不过是分立元件的分类、代码加顺序号,顺序号用以区分同类元件。由于顺序号对较复杂的设计不适用,IEC60113-2考患了在元件码前增加分层代号的方法,从而获得一种简单的结构形式。那时的信息只包含在文件中,项目代号的用途是使文件内部和文件之间有可能相互参照,别是从电路图到明细表和接线表、接线图。寿命周期的看法还不普遍,当时直接的需要是编制设备生产和使之投人运行所用的文件。那时,计算机处理的能力有限,需要有效地利用存贮空间,同时,至少在智能上,处理仍旧只涉及“面向穿孔卡的技术”,即固定的数据格式和“灵活”应用可用格式,并且存贮空间的大小很重要。3.3IEC60750:1983
就IEC60750来说,分层结构不只被看作是元件字母代码的补充,而且被看作较复杂设计文件管理的基本工具,这已为大家所公认。人们的观念有了转变一一认识到结构比元件编码变得更重要。因此,项目代号除了用于电路图外,还广泛用于其他文件。这些文件通常考虑作为信息的最重要载体。
计算机处理的能力已得到改善,“面向穿孔卡的技术”已让位于“面向关联的技术”。3.4IEC61346-1:1996
目前,就IEC60750的修订版来说,项目代号(参照代号)的应用范围已进一步扩大。参照代号可用作信息管理强有力的工具,已成为共识。信息不一定只包含在编好的文件中,而是可以被“分解”存人数据库,如果需要,文件(包括图形)也可以一并存人数据库。可以把它们视为进人数据库的“窗口”。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有必要使用参照代号系统作为“导航工具”。还迫切需要把应用范围扩大到电气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工艺加工设备、软件等。计算机处理能力已得到惊人改善。人们认识到“面向关联的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间题,而“面向项自的技术”正成为有效的方法。注;在“面向项目系统设计”和“面向项目编程”中的术语“项目”与现在上下文中的术语有关但不相同。为了加强功能性、互换性和互通性,合乎逻辑和简明要地描述事物现在更为重要,而不是利用计算机能力去灵活识别事物。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已变得很突出,那就是参照代号应有可能在“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内使用。自然,可以轻松地说:你可以在整个寿命期内使用它们,为什么不可以呢?但是,真正要注重的是参照代号必需具备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所以,考察“项目”的寿命周期是有益的。
4寿命周期概要
为了编写具体的寿命周期历程,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应用领域。这里被选定的是处于生产流程中的电动机的寿命周期历程。
对此决不可以这样解释,在该历程中所描述的现象只适用于该领域。也可以选择印制电路板设计或其他项目的寿命历程。每一个应用领域中出现的现象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因此,若这里描述的不是“你的领域”,则请用你的想像力去阅读。寿命周期是以某种生产流程(如造纸厂、水厂或诸如此类的工厂)中驱动水泵的一台电动机为基础的。为简单起见,我们假定了此成套设备是只由个厂商设计、施工和试车的,但所有的元件都是从其他厂商那里采购的。成套设备被直接交付到最终的用户,工程公司把数据库中提取的信息提供给所有的用户,而采购者把这些信息存入自已的成套设备维修系统。从原理看,这是一种简化,因为我们可不必过多操心各种文件。如果要求,无疑可把这方面的讨论放到如下的内容之上。2
5“项目”的寿命周期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以下描述明确了在项目寿命周期期间可能发生的若干种可能的状态。寿命周期历程被分成两个并行的部分(也见图2)。
5.1~5.20阐述寿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参照图2,阶段用字母A~X标识。5.1功能面与功能面参照代号(A)在过程设计和整个系统设计工作中,首先产生需要控制流量,因而需要泵,进而需要发动机的想法。这是项目发生的时刻。它属于项目的“发动机”级。没有必要说明它是否是电动机、柴油发动机或其他种类的发动机。
为了与其他同类项目相区别,应给子它标识。为此自的,功能面参照代号将是有用的,因为此阶段只与功能面有关。
开始时,生产流程的设计多半不很固定。例如泵送这一需要就可能在不同的流程段上挪动位置。这也就可能导致需要改变功能面参照代号。5.2功能要求规范FR1(B)
工艺设计从工艺的观点确定泵必需的额定值·由此确定发动机的额定值,在此阶段还决定了发动机的种类为电动机。这样就产生了它的第一个结果:功能要求规范。在本文中,为便于查阅,我们称该规范为FR1。注:本规范和下面讨论的其他种类的规范可能由一种文件或其一部分构成,或者由几种文件构成。这里,它是一组合乎遂辑的组合,更被关注的是这一点,而不是如何以文件的形式来完成。除了文字规范外,项目还可用一个或多个符号表示,例如在概略图中,项目可用参照代号标识。5.3位置面与位置面参照代号(C)整个系统进一步的设计工作是确定何种电源电压适用于成套设备。工艺过程和土木工程对环境条件、尺寸限制等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功能要求规范逐步趋于完整,我们可以假定我们正到达本阶段的最终状态。我们还假定位置的标识系统已经确定。由于位置的标识系统现已确定,就有可能根据位置面用位置面参照代号为项目编址。5.4元件型式规范CT1(D)
由于成套设备中大量电动机的存在,需要优化不同电动机的数量,以限制备件的数量。其结果是:规定使用的电动机未遵循FR1规范,但是必须从标准规格有限的数量中挑选出“量大的”一种。该电动机的性能在供采购用的元件型式规范中规定。为了本文参照的需要,我们称此规范为CT1。规范CT1总的来说不是所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它规定电动机的型式,并需供查阅,因为它同时适用于成套设备中大量的电动机。即使没有必要使元件型式规范适用于种种项目,也有必要使功能要求规范适应现有标准规格。这意味着:即使每种型式只有一个项目,原则上也要有CT1。5.5系统设计的功能面明细表PL1与结构设计的位置面明细表PL2(E)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时,电动机即将出现在电路图、明细表(即装置表、设备表等,一现存若干种名称)、接线表或接线图中。为了控制电动机,在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构和标识问题,但我们在这里不详细研究这个问题)中也将对它进行处理。功能面和位置面参照代号二者均在采用。位置面代号可用来控制CAD系统以产生接线表和电缆表。
为了本文参照的需要,我们把这样的明细表称为PL1,在该明细表中,功能面参照代号被用来选择项目和分类(而位置面参照代号被用作辅助信息)。我们把这样的明细表称为PL2,在该明细表中,位置面参照代号被用来选择项目和分类(而功能面3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参照代号被用作辅助信息)。
5.6产品规范PS1(F)
确定了电动机的供应商,这往往意味着实际使用的元件性能会稍稍偏离规定。这样一来,我们从供应商那里获得适用于实际使用的电动机产品规范。为了本文参照的需要,我们称此规范为PSI。重要的是,该规范必须根据项目供应商产品目录中供应商名称和产品标识号(零件号、产品序号、订货号等,即供应商协会内使用的统一标识产品的号码)来表示。有时(对专用电动机而言)必须由电动机厂商提供一套特定的信息(文件)。实际上,所含信息的某些部分往往重复出现在前面提到的明细表PL1和PL2中。但这将引起信息重复,可导致以后发生问题。
现在项自产品已落实,我们第一次和真正的实际项自发生联系。但请注意,这仅仅表示我们提出了含有两种数据的参考资料:供应商名称和产品标识号。5.7产品面安装明细表PL3(G)
泵连同电动机应安装在现场规定的机械组件中。为此,生产工艺(安装工艺)为这一装配工作缩制文件。电动机在装配图中用投影图形表示,面在安装明细表中作为一个项自列出。为了本文参照的需要,我们称此明细表为PL3。请注意,以位置面结构为依据的PL2明细表,可能会用作编制该表的根据,但实际上不是同一种表。在这里,必须把项目与组件的产品面结构相联系。因而在该文件中,它主要用产品有关的参照代号来表示。可以增加其他参照代号作为辅助信息,但不是必需的。5.8运输规范(H)
所有的元件,包括电动机应运往现场,并临时存放。这确实需要许多有关运输、包装、现场后勤等其他标识。但是该话题在这里不予研究以压缩篇幅。5.9安装(J)
泵和电动机基本上按照步骤G提供的信息在现场安装就位。必要时文件应予修改。项目的功能面和(或)位置面参照代号标在成套设备的标牌上,标牌在实际电动机的旁边,最好应靠近它。标牌是规定型式的电动机设备所在地点的一种现场文件,但是,该电动机型式的实际样品是升么样则往往不重要。
5.10试车(K)
泵和电动机基本上按照步骤AF提供的信息按其功能投人使用。必要时文件应予修改。成套设备的用户文件(信息)此时从供应商转移到采购方。对项目要按照采购方的维修信息系统进行维护。
5.11验收、专用记录IL1(L)
进行验收试验,整个程序进行至正常运行中。若验收试验未做过,这时正需用记录来证明哪一个实际的电动机用于该实际项目。可以采用供应商的序号(若有的话)或用户自已的登记号来进行。这种记录必须通过牢固粘贴电动机上的标牌表示清楚在成套设备的维修系统中,要为每一个实际电动机建立一套文件。为了在本文中参照,我们称专用记录为IL1,标以登记号。专用记录必须根据项目来表示。5.12运行(M)
运行试验,例如额定负载试验、最大负载试验、运行时间试验等应汇总在运行记录中。此信息的一部分可能涉及到项自,但绝大部分数据要涉及到和实际电动机有关的专用记录。5.13可替换的电动机样件(N)
按照已确立的维修策略,实际电动机要定期用同型式的电动机替换,而用过的电动机不是修理就是报废。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这意味着如此更换时,项目将要涉及到标识另一实际电动机的其他登记号。5.14可替换的电动机型式与供应商CT2、PS2(P)实际使用的电动机尽管进行了维修,终究是要损坏的。所用电动机的型式市场上不复存在,供应商不复存在,因而成套设备的所有者需有所准备。在研究了初始规范FR1和CT1的要求和运行记录中获得并确认的经验后,进而缩制新的规范,并据此从新的供应商那里购得电动机。我们把新的元件型式规范称为规范CT2,而把供实际购买电动机的产品规范称为规范PS2。其结果是:项目将不仅涉及新的目录号,而且将涉及另一个供应商名称和产品标识号。5.15工艺改进(R)
进一步运行后,决定对工艺加以改进。一种结果是:在所考虑的工艺部分,即现有泵的前面增加另一个泵。这样,电动机的运行条件便有所改变。由于属于同一类的项目常常采用连续编号,这将可能导致需要改变所研究项目的功能面参照代号。5.16位置扩展(S)
大楼扩建后,楼内运行的工艺的位置面参照代号系统也要改变。结果,可能位置面参照代号也要改变。5.17后续阶段(T)
电动机运行的各阶段,直到生产作业终止。5.18停业(U)
成套设备运行多年以后,最终停止作业。运行记录终结。
5.19拆除(V)
工艺成套设备被拆除。电动机被分解以便于材料回收。这是最后的实际电动机寿命周期的终结。5.20寿命周期终结(X)
成套设备的信息,包括被研究的电动机的应用文件要归档多年。而后将信息删掉(或者用作更经济的成套设备的设计输入)。
这是项目寿命周期的终结。
图2示出寿命周期历程的图解。
功能规范PR
元件规范CS
产品规范PS
专用记录让
项日“电动机”
日常所说的“电动机”
图2寿命周期
已有的。在使用中
计划的,历史记录等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6关于“项目”概念的说明
6.1“电动机”的不同含义
在上述寿命周期的历程中,术语“电动机”用于通常叙述。而在评述的正文中,则代之以术语项目、元件型式、产品型式、实际电动机。这要强调的是,术语“电动机”实际使用时有不同的含义:a)电动机:具有功能规范FR1、FR2等的项目;电动机:具有规范CT1.CT2等的元件型式b)
c)电动机:具有规范PS1、PS2等的产品;d)电动机:具有专门记录IL1、IL2等的实际电动机。我们想用参照代号去标识这些可能性中的哪一种?d)?我们可以把实际电动机更换为另一个面不改变参照代号,回答必须是:否!c)?产品规范是十分通用的,也适用于被交付到其他买主的电动机,这时回答是,否!b)?如果元件型式规范适用于成套设备中多台电动机,回答必须是:否。如果只适用于一个电动机,回答可能是:也许。
a)?是。
那么,第一种含义的“项目”是什么?根据以上情况和结论,应把项目描述为自产生时刻起直至被删除时刻的信息核心,描述成其他东西是难以理解的。
它“包含”整个寿命周期历程。其他成套的信息,包括“临时”获取的信息,最好通过标记与项目联系起来,因为这些成套信息现在和今后要被替换成其他的信息(陈旧信息可作为历史记录下来)。我们正在研究的项目只存在“模型领域”中。(一套描述文件一般也是一种“模型”。)它与“现实领域项目”有联系,但此种联系不是固定不变的。与项目联系最密切的信息是需求信息(关于过程的前后关系)、现正在使用以满足这些要求的何种元件型式和单个产品(样品)的参考材料、以前为此目的所用的何种产品型式和单个实际产品的历史记录以及也与过程前后相关的工作记录。(如果需要,这些都可能涉及。)6.2“项目\的定义
对上述寿命周期历程可能有一种反对论点,认为它不具代表性,因为它过多地集中于事物变化时的状态。实际上,寿命时间的99%以上处于稳定状态。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考虑寿命周期时强调的重要论点之一正是变化的那些事物。参照代号系统就要设计成能够处理变化要做到这一点,其方法就是把参照代号系统建立在与实际尽可能接近的概念上。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平常的语言,由于使用同一概念的同义词,更糟的是,使用不同概念的同音异义词,而经常把真实的概念隐藏起来。为了发现它们,我们必须研究片刻,并且当我们从事此工作时,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语言。在国际事物中,这一问题当然更为突出,因为不同语言所用的概念彼此并不完全相符。这就是为什么在现代计算机系统设计中信息模型化已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变化可用来显示事物是如何真实的相互依赖的。从以上寿命周期的历程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图2):我们需要用参照代号标识的项目“电动机”(参见横向围)与我们用日常生活语言(处于稳定状态)可能称作的“这台电动机”是不相同的(参见竖向围框)。
在GB/T5094.1中,项目术语的定义是:“在设计、工艺、建造、运营、维修和拆除过程中所面对的实体。”
类似的定义出现在其他文件中(ISO/IECJTC1/SC18/WG1N1632):项目:内容和结构的包容体;
结构:如何组织信息的说明。
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这里超媒体参考资料是很恰当的,因为“计算机化的明细表”(有适当的接口)系统可视为超文本格式。在创造此字以前说明该内容需要很长的词语。干扰观察的恰恰是在寿命周期内项日的参照代号可能需要改变。(这种情况不经常发生,但确有发生,这意味着,在计算机系统中,最好不要把参照代号用作关键字。在这样的系统中,最好使用内部标识符,并对系统的用户完全保密。参照代号仅标识外部。)如果至少用两个参照代号标识项目,并且代号是连续变化的,则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变动。7关于不同寿命周期的说明
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项目的寿命周期问题。而后我们已遇到其他两种寿命周期,不应把它们与项目的那个寿命周期相混。就电动机而言,我们有以下三种寿命周期:一项目的寿命周期:它有较大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存在对项日的需求。其寿命期从出现项目的想法开始,终止于对项目不再关注时。一产品型式的寿命周期:它属于电动机制造商公司。其寿命周期开始于认识到本公司有开发新一代产品的需要之时,结束于该代产品被淘汰。一一单台电动机型式样品的寿命周期:该寿命周期为供应方和使用方共有。它始于制造,结束于拆除和回收利用。bZxz.net
由于这一缘故,像作为寿命周期一个阶段的“拆除”这一术语使用时使要注意,因为它只可能涉及实际的样品。
8关于概念“面”的说明
如果我们承认项目是一套信息的话,那么我们会如何去理解“面”这个概念呢?我们用通常的语言说:“这是一种功能”或者“这是一种产品”。向时,术语“功能通常定义(不仅在GB/T5094.1中)为:“项自的作用,或者“任何事物、活动方式特有的机能,由此,项目实现了其用途”。很明显,这些定义中的术语“项目”指的是“现实领域的项目”,而我们所说的功能就是其功能。(一套信息也可能有用途、作用和性质,但那不是我们定义的对象。)讨论中的困难之一源于与参照代号有联系的功能、产品和位置这几个字的误用或混滑。必须认识到项目不能只是一种功能、一个产品、一个位置或诸如此类的概念,但是:“实际的项目”可能需要或具有与它所起作用(即与其他有效的实际项目的相互作用)有关的性质,因而项目含有这方面的信息,一一“实际的项目”可能需要或具有与它周围的结构(即与周围的组件的相互作用)有关的性质,因而项目含有这方面的信息;
一“实际的项目”可能需要或具有与其所在位置有关的性质,因而项目含有这方面的信息,等等。如果项目含有上述各种信息,则它在功能面、产品面和位置面都令人关注,并且可以称它属于功能面、产品面或位置面结构。
有一件事很重要:面只与项目和其周的事物如何相互作用有关。它们与项目本身无关。这意味着,例如项目在产品面令人关注,不是因为它由产品实现,面仅仅是因为对较高层次的产品组件而言它令人关注。
试比较一下上面的寿命周期历程中的G。“电动机”是产品面结构中的一个零件,因为它被装人组件中(作为一个结构元件),而不是因为它是产品。上述情况当然同样适用于其他面。位置面参照代号和任何其他代号一样,可同样完全正确地用作电阻器的标识,只要被安装的电阻器占有可寻址的位置。这并不表示“电阻器就是地址”。如果调节螺旋装置(人工控制的装置)在其所处的单元内具有某种功能,则可给子它功能面参照代GB/T5094.4—2005/IEC61346-4:1998号。这并不表示“螺旋装置就是功能”注:项目本身在GB/T5094.2中研究,该部分研究了项目的分类,而不考虑它们结构上的用途,参见图6。寿命周期历程中另一个重要的观察结果(见5.1、5.3、5.5和5.7)是不可能泛泛声称某一方面的参照代号(例如功能面参照代号)是主要标识,而其他的是辅助性的标识。参照代号仅仅是项目在属于特定面的那一方面的标识。如果我们观察整个寿命周期,又系统地要求它适用所有的学科,我们就不能给任何面以任何原则上的优先。对系统的设计者来说,功能面是最重要的,而对制造工程来说,则对此很少关注,产品面结构才更重要,等等。
在以前的参照代号标准中,系统设计方面曾被给于优先,但对这一事实未作任何说明。如果标准仍将有效,并要系统设计(电气技术)以外的其他学科的人们认可,这是不能接受的。9关于分解与构建的说明
9.1分解
5.1所述的导致项目“发动机”产生的生产流程需求的分解,可能是有价值的较准确的研究。图3示出分解过程的图解。
分解大体上是一个步进过程,始于“自上而下”的功能面分解,接着为“自下而上”的产品面合成。功能分解由如下五步说明:
&)阐述所需技术项目的功能性,即阐述它对它周围事物的实际作用(“接口”)。b)
决定此功能性是否可用现有的或计划中的产品来实现。如果不能实现,则将它分解为一组子项目。这是一个创作过程,它以专门技能为基础并被设计者的意图所支配,以尽可能顺利地获得可实现的项目。d)
阐述各个子项目之间的功能关系。它们作为一个群体应和初始项自一样具有与其周围事物完全相同的功能接口。子项目(事件物)的标识隶属于初始项目以及项目相互关系的描述。如同a)那样,阐述每个子项目的功能性。e
必要时继续对子项目进行分解,直至发现这些子项目可以用计划中或现有的产品来实现。功能
可实现否?
子项目的发生
子项目的名称
子项目
子项目
子项目
图3功能面分解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