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 173-200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020信息技术(IT)综合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L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A 173-1998
采标情况:IEC 61643-21-2000 ≠ IEEE Std C62.36-2000 ≠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4.0 元
出版日期:2003-05-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邱传睿、安乾栋、魏建国、李永毅
起草单位: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归口单位: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用防雷保安器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感应过电压过电流损害的防雷保安器的制造、维修、检验。 GA 173-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A173-200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3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173—2002
代替GA173-1998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Lightningprotector for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2002-1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03-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防雷保安器的分类
防雷保安器的分级
技术要求
电气性能试验方法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A173—2002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前言
本标准为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的修订稿,主要修订内容为:GA173—2002
1)标称导通电压U。和额定电压U。的关系;2)串联型交流电源防雷设备的漏电流;3)电源防雷保安器分级中,冲击通流容量增加40kA一级;4)电源防雷保安器分级中,冲击通流容量增加10kA、1kA(8/20μs)两级。
本标准中大部分试验电路采用了IEC61643-21;2000和1EEEStdC62.36—2000两标准中的电路图。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替代GA173一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本标准由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提出。本标准由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传睿、安乾栋、魏建国、李永毅。本标准于1998年5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GA 173—2002
GA173--1998自1998年6月1日实施,迄今已有两年多。该标准在规范使用用于公共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设备、保证防设备质量、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在发生雷电时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GA173-1998依据的主要国际文件有:IEC/TS61312-3(1996-10)《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三部: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和\ITU一TKI1(1990)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原则》。”当时,未见[EC以及国际上专门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防雷保安器”的产品标准。1998年,IEC公布了1EC61643-1(1998-02)《低压供电系统浪涌保护器:性能及试验方法》,2000年,IEC公布了IEC61312-3(2000-07)《浪涌保护器的要求》。为了适应公共计算机信息系统对雷电防护的需要,有必要调整GA173-1998的结构,建立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标准。1范围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A173—2002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用防雷保安器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感应过电压过电流损害的防雷保安器的制造、维修、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23.1一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dtIEC68-2-1:1990)
GB/T2423.2—2001
60068-2-2:1974)
GB/T2423.3—1993
68-2-3:1984)
GB/T2423.17—1993
11:1981)
GB/T2423.21—1991
2-13:1983)
GB/T2828—1987
GB/T2829-2002
GB/T34821983
GB/T3483—1983
GB/T9043—1999
GB/T10193—1997
GB/T10194—1997
IEC1051-2:199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dtIEC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eqvIEC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egvIEC6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neqIEC6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验)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导则
通信设备过电压保护用气体放电管通用技术条件电子设备用压傲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idt1EC1051-1:1991)电子设备用压敏电阻器第2部分:分规范浪涌抑制型压敏电阻器(idtGB/T16927.1—1997
3术语和定义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IEC60-1:1989)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浪涌surge
沿线路传送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其特性是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3.2
GA1732002
浪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用来限制瞬态过电压及泄放相应的瞬态过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应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3.3
防雷保安器lightningprotector用来限制雷电瞬态过电压及瞬态过电流的装置。防雷保安器是浪涌保护器的一种。3.4
额定电压U。maximumcontinuousoperatingvoltageU。可以连续施加在防雷保安器上的交流电压有效值和直流电压最大值。该值即额定电压值。3.5
冲击放电电压UmpsparkovervoltagewithvoltageimpulseU在防雷保安器的输入端子间或输人端子与接地端子间施加1kV/μs的冲击电压时,在施加冲击电压的端子间的峰值电压。
标称导通电压UnominalconductivevoltageU.在施加恒定1mA直流电流时,不含串联间隙的防雷保安器线路端子和公共接地端子间的放电电压。含串联间隙的防雷保安器,在增加直流电压时若发生放电,将直流电流调整到1mA时防雷保安器的端电压。
标称放电电流I,nominaldischargecurrentI防雷保安器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能通过规定次数、规定波形的最大限度的冲击电流峰值。又称冲击通流容量。本标准中,电流波形为8/20us。3.8
最大放电电流ImaximumdischargecurrentI防雷保安器不发生实质性破环而能通过电流波形为8/20μs的电流波1次冲击的电流极限值。文称极限冲击通流容量。它应是标称放电电流1。的2倍以上。3.9
压UrresidualvoltageUm
放电电流通过防雷保安器时,防雷保安器规定端子间出现的电压峰值。3.10
限制电压U,measuaredlimitingvoltageU施加规定幅值、规定波形的冲击波时,在防雷保安器规定端子间测得的电压峰值。限制电压是残压的特例。
漏泄电流,leakagecurrentI
并联型电源防雷保安器在施加75%的标称导通电压U,时,流过电源防雷保安器的电流。3.12
插入损耗a。insertionlossa。
由于在传输系统中插入一个防雷保安器所引起的损耗。给定频率时,在被测通道防雷保安器接入线路前后在防雷保安器插入点处测得的功率之比。这个插人损耗通常用分贝(dB)表示。3.13
数据传输速率(bit/s)
datatransmissionrate(bit/s)
通道防雷保安器接人传输数字信号的被保护系统传输线后,插损不大于规定值的上限数据传输速率。
传输频率fetransmissionfrequencyfcGA173—2002
通道防雷保安器接人传输模拟信号的被保护系统传输线后,插损不大于规定值的上限模拟信号频率。
电压调整率AU%percentagevoitageregulationAU%串联型防雷保安器接入电源线路后,防雷保安器的电压降落和输人电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3.16
交流续流followingcurrent
含并联间的电源防雷保安器被雷电过电压击穿放电,雷电过电压消失后电源防雷保安器并联间仍让来自馈电回路的交流电流流通的现象叫交流续流。防雷保安器的分类
根据用途,防雷保安器分为电源防雷保安器和通道防雷保安器两大类。分类见表1。表1防雷保安器按用途分类表
交流电源防雷保安器
保安器
单相交流电源防雷保安器
三相交流电源防雷保安器
直流电源防雷保安器
交直流两用电源防雷保安器
通道防雷保安器
同轴通道防雷保安器
非网轴通道防雷保安器
根据接人电路的方式,防雷保安器分为串联型防雷保安器和并联型防雷保安器。分类见表2。4.2
表2防雷保安器按接入电路的方式分类表中联型单相交流电源防雷保安器(额定电压申联型交流电源防雷
串联型电源防雷保
串联型防雷保安器
并联型防雷保安器
保安器
值U。为220V)
串联型三相交流电源防雷保安器(额定电压值U。为380V)
串联型直流电源防蕾保安器
申联型通道防雷保安器
并联型单相交流电源防雷保安器(额定电压并联型交流电源防雷
并联型电源防雷保
保安器
值U.为220V)
并联型三相交流电源防蓄保安器(额定电压值U.为380V)
并联型直流电源防雷保安器
并联型通道防雷保安器
4.3根据防护原理,防雷保安器分为电压开关型、电压限制型、综合型三类。4.3.1电压开关型防嘴保安器在无雷浪通时为高阻抗,但在响应電浪通时,阻抗突然变为零。电压开关型防雷保安器使用的元件有空气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可控硅整流器、三端可控硅开关等。4.3.2电压限制型防雷保安器在无雷浪涌时为高阻抗,但阻抗随着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增加而减少。通常这种非线性设备使用的元件有压敏电阻器和瞬态抑制二极管。这种防雷保安器亦称“箱位型防雷3
GA173—2002
保安器”。
4.3.3综合型防雷保安器既含有电压开关型元件,又含有电压限制型元件,并呈现电压开关特性和电压限制特性。
根据设备安装方法,防雷保安器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动式两类。4.4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防雷保安器的分级
防雷保安器根据其标称放电电流和限制电压的大小分为1、2、3、4、5五个级别,以适应不同安全防护需要。
单相交流220V电源防雷保安器分级见表3。表3单相交流220V电源防雷保安器分级表级别
标称放电电流为40kA的产品
限制电压
标称放电电流为20kA的产品
标称放电电流为10kA的产品
标称放电电流为5kA的产品
三相交流380V电源防雷保安器分级见表4。2
≤1500V
≤500V
表4三相交流380V电源防雷保安器分级表级别
标称放电电流为40kA的产品
限制电压
标称放电电流为20kA的产品
标称放电电流为10kA的产品
直流电源防雷保安器分级见表5。表5
标称放电电流为20kA的产品
限制电压
标称放电电流为10kA的产品
标称放电电流为5kA的产品
通道防雷保安器的分级见表6。
标称放电电流为10kA的产品
限制电压
技术要求
标称放电电流为5kA的产品
标称放电电流为3kA的产品
标称放电电流为1kA的产品
6.1电气要求
直流电源防雷保安器分级表
≤150V
≤120V
≤80V
通道防雷保安器的分级表
≤700V
≤120V
≤190V
≤500V
≤80V
≤330V
≤30V
防雷保安器中采用的压敏电阻器必须符合GB/T10193—1997和GB/T10194—1997的要求,采用的气体放电管必须符合GB/T9043--1999的要求。其他主要防护器件必须采用有行业标准的优良4
GA173—2002
产品。电源防雷保安器应采取措施防止防雷保安器中气体放电管续流和压敏电阻器劣化。6.1.1防雷保安器应装有端子,通过螺丝钉、螺帽、插头、插孔或其他等效的方式实现电气连接。端子的设计应能承受相应的电流数值并适应最大或最小截面积的电缆连接。其结构应便于处理故障和维修。
电源防雷保安器的技术参数见表7。通道防雷保安器的技术参数见表8。表7电源防雷保安器的技术参数表技术参数
并联型单相交流
电源防蓄保安器
并联型三相交流
电源防雷保安器
并联型直流电源
防雷保安器
申联型单相交流
电源防雷保安器
申联型三相交流
电源防雷保安器
串联型直流电源
防雷保安器
非同轴通道防雷
保安器
同轴通道防雷保
标称放电电流1
(测试电流波
形8/20(s)
限制电压U(测试
电流波形8/20μ5、
标称导
U.≥1.2U.
U.≥1.2U.
潮泄电
≤20μA
表8通道防雷保安器的技术参数
标称放电电流1,
(测试电流波
形8/20μs)
限制电压U(测试
电压波形
10/700μs)
钟击敏电
标称导通
电压U,
U.≥1.2U.
电压U
(测试电压
波形kV
≤600V
冲击放电电压
Um(测试电压波
形1kV/μs)
≤1500V
≤1800V
≤1000V
插损a.(在最大数
据传输速率或题
率内测试)
电压调
驻波比
6.1.3电源防雷保安器可设断路装置(既可设在外部也可设在内部)。装有断路器的电源防保安器,其运行应有指示。断路装置动作或电源防雷保安器故障时,应有灯光报警。若产品设计将保安器与外部断路装置成为一个整体,在型式试验和验收试验时应将电源防雷保安器和断路装置一起试验,并保证在试验过程中断路器不得动作。6.1.4单独使用压敏电阻器的电源防雷保安器,应有失效显示功能。6.1.5电源防雷保安器绝缘介质应具有一定的绝缘击穿强度。有电位差的两部件间表面应有足够的防爬弧距离。
6.2机械要求
防雷保安器应提供安装方法以保证机械稳定性。6.2.1
6.2.2端子、插头和插孔等应当与防雷保安器固定,插头和插孔应当符合我国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端子应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电气或机械连接都应当在正常使用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6.2.3承受电流的部件及连接包括用作防护导体的部件应当是铜或其他抗腐蚀性能优于铜的金属或被覆金属。
GA173—2002
6.2.4用作连接防护导体的端子的紧固螺丝和螺母应能防止突然的松动。可以使用复合封料或树酯以防止端子在运行时松动。
6.3环境要求
6.3.1防雷保安器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靠工作:工作温度:-5℃~+40℃;
相对湿度:小于90%(温度+25℃);气压:不低于70kPa(相当于海拔高度3000m以下)。6.3.2直接用于室外暴露环境的防雷保安器应有防晒、防雨功能。6.3.3防雷保安器的金属部件经盐雾试验后,色泽应无明显变暗或镀层不应有均匀连续轻度膜状腐蚀,镀层腐蚀面积应小于3%,主金属应无腐蚀。6.3.4防窗保安器的塑料部件应有抗热功能,高温时不得变形。6.4安全要求
6.4.1防雷保安器的设计应防止人员直接接触保安器导电金属部分,确保人身安全。6.4.2电源防雷保安器的外壳应为不燃或阻燃材料。在施加持续时间为1min的试验火焰时不应起燃。
6.5外观要求
防雷保安器金属零部件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表面缺陷,镀层外观必须光滑细致,没有斑点、凸起和未镀上的地方。塑料零部件表面应平整,有光泽,无裂纹、肿胀、疏松、气泡等缺陷。端子、螺帽、插头、插孔应良好。
7电气性能试验方法
7.1试验要求
7.1.1防雷保安器电气性能试验均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7.1.2试验时,应按照产品的安装程序对防雷保安器进行固定和电气连接。不应外部冷却和加热。用厂家规定的连接电缆对被测保安器进行电气连接。这些连接线或电缆的全部长度都是被测保安器的一部分。
试验中不允许维修和拆卸被测保安器。电源防雷保安器所有外部开关、断路器、熔丝、短路装置和类似的装置应按照产品规定的正常运行情况布置。7.1.3模拟试验波形应符合下列要求:8/20μs冲击电流波必须符合GB/T16927.1一1997的规定。波形的公差为:a)
峰值土10%
——波头时间士20%
半峰值时间士20%
可以容忍小的过冲和振荡,但任何振荡的峰值不得大于波形峰值的5%。电流归零后,任何极性的翻转不得大于波形峰值的20%。
测量限制电压时,允许冲击波峰值上出现过冲和振荡。若该振荡频率大于500kHz或过冲持续时间小于1μs时,应划一条平均曲线,并且为便于计量,该曲线的最大幅值定义为该试验的电压峰值。在防雷保安器端子上测限制电压值时,测量精度为土3%,测量设备带宽至少为100MHz。b)10/700μs冲击波,必须符合GB/T3483—1983的规定。波形的公差为:—峰值±3%
—波头时间土30%
一半峰值时间士20%
允许示波器在测试端测得的冲击波峰值上出现过冲和振荡,但任何振荡和过冲小于波形峰值的6
GA173—2002
3%。若该振荡频率大于500kHz或过冲持续时间小于1μs时,应划-条平均曲线,并且为便于计量,该曲线的最大幅值定义为该试验的电压峰值。在防雷保安器端子上测电压值时,测量精度为士3%。测量设备带宽至少为10MHz。试验发生器的短路电流不得大于被试设备标称放电电流的20%c)上升速率为1kV/μs的斜角波,波形的公差为:峰值士3%波形应在图1的阴影线之间。
标称上升速率
TTTTTTTTTTT
00.9TIT11.1TI
0.9T2T21.1T2
图11kv/us速率斜角波偏差图
在防雷保安器端子上测电压值时,测量精度为士3%。测量设备带宽至少为100MHz。7.2电气试验程序
7.2.1电源防雷保安器按下列顺序进行:a)并联型电源防雷保安器:标称导通电压U.一漏泄电流I一冲击放电电压Uip一限制电压U,-标称放电电流I一标称导通电压U.一漏泄电流1n。b)串联型电源防雷保安器:标称导通电压U.一电压调整率△U%(直流电源防雷保安器免测)冲击放电电压U一限制电压U一标称放电电流1,一标称导通电压U。。7.2.2道防雷保安器按下列顺序进行:插损a。一驻波比(仅适用于天线馈线同轴防雷保安器)一标称导通电压U.一冲击放电电压Um限制电压U,一标称放电电流I.一标称导通电压U。。7.3试验方法
7.3.1电源防雷保安器标称导通电压U.按下列方法测试:仪表准确度不低于2.5级,试验前被测防雷保安器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放置至少24h,在规定的1mA测量电流条件下对防雷保安器每一线路端子与接地极间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测量,每一方向测量两次,每次时间间隔为15min,测量时间不得超过5s,并应符合6.1.2的规定、并联电源防雷保安器标称导通电压U。测试电路图见图2。申联电源防雷保安器和通道防雷保安器标称导通电压U。测试电路图见图3。7.3.2电源防雷保安器漏泄电流1.按下列方法测试:并联型电源防雷保安器漏泄电流1,测试电路见图2。在测完标称导通电压U。后,将0.75U.值施加到防雷保安器每一线路端子与接地极间,测流过线路端子与接地极间的电流。仪表准确度同7.3.1的要求。测试结果应符合6.1.2的规定。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