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145-200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91.220施工设备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施工机械设备>>P97建筑工程施工机械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2-15000
页数:12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2004-04-22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刘子金、赵宏学、肖飞、王爱军、钱冠龙、陆正
起草单位:建设部机械设备与车辆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建筑机械研究所
归口单位:建设部机械设备与车辆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建筑机械研究所
提出单位: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标准简介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自1987年以来,已在国内土建、桥梁、水利电力等工程中广泛推广应用,为更好地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确保生产质量及作业发安全,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钢筋套筒挤压机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运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带肋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施工用的钢筋套筒挤压机。 JG/T 145-2002 钢筋套筒挤压机 JG/T145-200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91.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 145—2002
钢筋套筒挤压机
Sleeve squeezing machine for rebars2002-11-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2003-01-01实施
JG/T145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自1987年以来,已在国内土建、桥梁、水利、电力等工程中广泛推广应用,为更好地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确保生产质量及作业安全,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机械设备与车辆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建筑机械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德州宙力液压机具有限公司、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高碑店栋梁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子金、赵宏学、肖飞、王爱军、钱冠龙、陆正。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负责解释。I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钢筋套简挤压机
Sleeve squeezing machinefor rebarsJG/T145—2002
本标准规定了钢筋套筒挤压机(以下简称挤压机)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运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带肋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施工用的钢筋套筒挤压机。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499—1998
GB/T3766—2001
GB/T7935—1987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neqISO6935-2:1991)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T13014—1991
GB/T14048.1—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eqvIEC947:1988)JG/T5011.12—19923
建筑机械与设备涂漆通用技术条件JG/T5012—1992
JG/T5050—1994
建筑机械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建筑机械与设备可靠性考核通则JG/T5079.2—1996
JG/T5082.1—1996
建筑机械与设备噪声测量方法
建筑机械与设备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GJ108—19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钢筋套筒挤压机sleevesqueezingmachineforrebars用于将特制钢套筒挤压变形而使钢筋与钢套筒咬合连接成一体的专用设备。2径向钢筋套筒挤压机sleeveradialsqueezingmachineforrebars3.2
沿套筒径向挤压的挤压机。
3.3轴向钢筋套筒挤压机sleeveaxial squeezingmachineforrebars沿套筒轴向挤压的挤压机。
3.4钢筋套筒挤压接头sleevesqueezedcouplersforrebars通过挤压力使连接用钢套筒塑性变形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的接头。3.5
泵站pumpingstation
挤压机的动力源,一般由电动机、液压泵、阀、油箱等组成。压接器
squeez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11-09批准2003-01-01实施
JG/T145—2002
挤压机的执行机构,用于压接钢筋套筒。3.7压模squeezedies
安装在压接器上用于挤压钢套筒的专用模具。3.8最大加工钢筋直径
maximaldiameterof rebarsformachine挤压机所能挤压连接的最大钢筋的公称直径。4分类
4.1主参数
挤压机的主参数为最大加工钢筋直径。主参数系列为25、32、40、50mm。2型号及标记
挤压机的型号由类组型代号、特性代号、主参数代号和更新、变型代号组成,OOAD
更新、变型代号:用大写印刷体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表示主参数代号:最大加工钢筋直径,mm特性代号:J———径向
Z—轴向
类组型代号:GJ—钢筋挤压机
4.3标记示例:
a)可挤压连接的最大加工钢筋直径为32mm的径向钢筋套筒挤压机,其标记为:挤压机GJJ32JG/T145
b)可挤压连接的最大加工钢筋直径为40mm的轴向钢筋套筒挤压机的第二次变型产品,其标记为:
挤压机GJZ40BJG/T145
5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5.1.1作业地面应坚实平整,作业过程中地面不得下陷;电源应符合整机对电源的要求,电压的波动不应超过士10%。
5.1.2挤压机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1.3
所有标准件、外购件、外协件均应有合格证,必要时进行抽检,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所有零、部件应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零、部件连接应可靠。
同一制造厂家的同一型号产品的零部件应有互换性。主要焊缝质量应符合JG/T5082.1的要求。挤压机外形的长、宽、高尺寸误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2%。挤压机的整机质量误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5%。5.1.10操作装置应方便、灵活、可靠。5.2电气系统
电动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电器元件的性能应符合GB/T14048.1的有关规定。电器元件应排列整齐、连接牢固。JG/T145—2002
5.2.4挤压机带电部分与保护接地电路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25.2.5非导线金属均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2。导线穿过金属孔洞时应有绝缘保护套管或其他保护措施。
5.2.6电气系统应具有防水措施。5.3工作性能
5.3.1各机构应工作平稳,不得有泵站吸空、油缸爬行及不正常的响声等现象,5.3.2挤压机应符合JGJ108中的有关规定,5.3.3挤压机空载时耳边噪声不应大于71dB(A),工作时耳边噪声不应大于80dB(A)。5.4液压系统
5.4.1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中的有关要求5.4.2液压系统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不应超过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1.1倍,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得大于泵站的额定工作压力。
5.4.3液压管路应排列整齐,系统中不得有渗、漏油现象。5.4.4液压系统各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有关要求5.4.5在泵站额定工作压力下的流量误差不大于额定流量的10%。5.4.6泵站在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下停机30s,压力下降值不大于20%。5.5安全性能
5.5.1液压系统中应设有溢流阀。5.5.2模具应设置防止弹出和坠落的防护装置。5.6可靠性
可靠性考核应符合JG/T5050的规定,5.6.1挤压机的可靠性试验时间不应低于200h。5.6.2挤压机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应低于60h。5.6.3挤压机的可靠度不应低于90%。5.7整机外观质量
5.7.1涂漆应符合JG/T5011.12的要求5.7.2金属表面应有必要的防锈处理;铸件表面应光洁平整。5.7.3产品标牌应字迹清楚,不得有刻痕、脱漆;安装应牢固、端正。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试验环境温度应在(一20~十4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0%(温度为20℃)。6.1.2试验用电源应符合整机对电源的要求,6.1.3试验用钢筋应符合GB/T1499或GB/T13014的规定。6.1.4试验用的仪器、仪表、量具等其精度应在标定周期内,试验过程中应使用同一仪器和工具。6.2整机参数测量及外观质量检验6.2.1对整机外形、整机质量进行测量,结果记人附录A标准的附录)表A1。6.2.2对整机外观质量进行目测检验,结果记人表A1。6.3电气系统安全性试验
6.3.1绝缘电阻测量:用500V兆欧表测量带电部分与保护接地电路间绝缘电阻6.3.2接地电阻测量:切断电源,在可触及的金属零件上随机选取测点。将测点和接地端子分别用导线(电阻R)与稳流电源(JWL-30或等效电源)连接。开启稳流电源,调节电流至25A时读取电压值V。按公式(1)计算接地电阻值,结果记入表A2。3
式中:R—接地电阻值,2;
JG/T145—2002
R=V/25-R
V——电流调节至25A时读取的电压值,V;R1—连接导线电阻值,2。
6.4液压系统试验
6.4.1在泵站额定工作压力下测量泵站的流量,测量三次,结果记人表A3。.(1)
6.4.2在泵站和高压软管接口处泵站端安装油堵后开机,关闭卸荷阀,在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下停机30s,观察压力下降情况,测量三次,测量结果记入表A3。6.4.3将压接器与泵站连接牢固,开机后使压力升至1.1倍的系统额定工作压力,反复10次,观察各处有无渗、漏油现象,结果记人表A3。6.5空载试验
挤压机在空载状态下,测量输人电压、电流、功率、电动机输出转速等参数,结果记人表A4。6.6负载试验
挤压机在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下,测量输入电压、电流、功率、电动机输出转速等参数,结果记人表A5。
6.7噪声试验
6.7.1测量要求:
a)样机周围10m内,不得有大的振动和干扰;b)测点离地面1.5m,水平方向离样机1.0m;c)在样机周围选择不少于4点进行测量;d)其他按JG/T5079.2。
6.7.2测量工况:空载、系统额定工作压力6.7.3测量结果记人表A6。
6.8可靠性试验
6.8.1挤压机的可靠性试验可在施工现场考核,即在规定条件下由专人监督进行现场可靠性考核试验,也可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考核。6.8.2在可靠性试验期间,允许按正常维修保养规定更换易损件如高压软管等,不列人故障,但要详细记录维修保养情况,出现故障要立即排除,记录故障情况及排除时间,不允许带故障进行试验和无故对整机进行调整。
6.8.3挤压机进行挤压作业,每小时加工数量不得少于10个,每个计时时段不少于1h;可靠性考核时间为计时时段连续累计200h。
6.8.4根据对人身安全的影响程度、零部件的损坏程度、整机性能影响程度以及修复的难易程度将故障分为:
a)致命故障:在正常作业的情况下,结构或部件损坏,可能致人伤亡的故障,b)严重故障:在正常作业的情况下,结构或部件损坏,导致设备严重损坏的故障。c)一般故障:在正常作业的情况下,已影响整机的使用性能,必须停机检修,一般只用随机工具更换或修理,修复时间不超过2h,而又不经常发生的故障d)轻度故障:紧固件及管接头松动,调整不当及维修保养不够等产生的故障,修复时间不超过30 min。
6.8.5根据故障分类,用故障危害度系数对故障次数进行统计,其故障危害度系数见表1。4
故障类别
故障名称
致命故障
严重故障
一般故障
轻度故障
JG/T145—2002
表1钢筋套筒挤压机的故障危害度系数示例
电气系统绝缘性能丧失、机身变形、压接器破裂电动机烧坏、压模碎裂、泵站损坏,不易修复的电器元件烧坏、泵站压力或流量不足,容易修复的一般连接件松动,接头渗、漏油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按公式(2)计算:MTBF=to
式中:MTBF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h;
累计工作时间,h。
故障危害度系数。
.····..··.·(2)
为计算方便,累计工作时间按挤压机加工的接头数量进行统计,按公式(3)计算:to
式中:m
试验时所使用的钢筋规格数;
Cn:/p:
每种规格钢筋累计连接接头总数量,个;每种规格钢筋要求的每小时应连接接头的数量,个;见表2。表2
主参数系列/mm
挤压机每小时连接接头数量
钢筋直径/mm
在规定的可靠性试验期间出现的当量故障数,其值应按公式(4)计算:rh
式中k;
出现第i类故障的次数;
一第i类故障的危害度系数。
当r<1时,令r=1。
挤压机的可靠度按公式(5)计算:R=
式中:R
可靠度;
挤压机修复故障的时间总和,h。to、tl均不包括正常保养时间。将试验结果计入表A7。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3)
...........(4)
(5)
7.2型式检验
JG/T145—2002
7.2.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的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动,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超过两年,恢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7.2.2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
7.2.3采用随机一次抽样方法,样本数为二,抽样基数不限。7.2.4判定规则如下:
a)表3中外观检验允许修整;
b)可靠性试验中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c)其余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对该项加倍抽检,仍不合格时,则判定为不合格。:出厂检验
挤压机在出厂前由产品质检部门按出厂检验要求逐台进行,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
出厂检验允许对检验项目进行调整,所有项目均合格后方可出厂。表3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整机参数测量及外观质量检验
电气系统安全性试验
液压系统试验
空载试验
负载试验
噪声试验
可靠性试验
检验方法
判定依据
5.1.8、5.1.9、5.7
5.2.4、5.2.5
注:出厂检验时只对整机外观质量和保护接地电路绝缘电阻进行检验。8
标志、包装、储运
8.1标志
型式检验
挤压机的标牌和商标应清晰,永久固定在明显的位置上,标牌应记入下列内容: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及型号;
c)产品主要参数;wwW.bzxz.Net
d)整机质量;
e)出厂编号;
f)出厂日期。
8.2包装
包装应符合JG/T5012的规定。
8.3储运
8.3.1挤压机应存放在无雨淋、无腐蚀的环境中2长期停用后(六个月以上),在使用前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8.3.2
3在出厂运输时,应水平放置。
出厂检验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外观质量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结论:
压力下降值
渗、漏油情况
JG/T145—2002
(标准的附录)
挤压机试验记录表
整机参数测量及外观质量检验记录表出厂编号
记录人员
实测值
设计值
表A2电气系统安全性试验
出厂编号
记录人员
绝缘电阻
导线电阻R1
25A时电压值V
接地电阻R
液压系统试验记录表
出厂编号
记录人员
测量值
试验日期
试验仪器
试验日期
试验仪器
试验日期
试验仪器
不注油
平均值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试验项目
输入电压
输人电流
输人功率
电动机输出转速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试验项目
输入电压
输人电流
输人功率
电动机输出转速
JG/T145—2002
空载试验记录表
出厂编号
记录人员
负载试验记录表
出厂编号
记录人员
实测值
实测值
试验日期
试验仪器
平均值
试验日期
试验仪器
平均值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背景噪声
最大值
平均值
结论: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故障内容
结论:
故障性质
JG/T145—2002
噪声试验记录表
出厂编号
记录人员
表A7可靠性试验
出厂编号
记录人员
故障危害度系数
修复时间/h
试验日期
试验仪器
试验日期
试验仪器
作业时间/h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