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8693-2008 纺织品 纱线的标示
GB/T 8693-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8693-2008

中文名称:纺织品 纱线的标示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8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92692

相关标签: 纺织品 纱线 标示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20纱线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8693-1988;GB/T 8694-1988

采标情况:ISO 1139:1973 MOD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3060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1096-T-608

出版日期:2008-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8-02-13

起草人:斯颖、翁效明

起草单位: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 209/SC 1)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单纱、并绕纱、股线和缆线等纱线构成的两种标示方法,包括以特克斯制(Tex制)表示的线密度、长丝纱线中的单丝根数、捻向和捻数,以及股数。 GB/T 8693-2008 纺织品 纱线的标示 GB/T8693-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59. 080.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693—2008
代誉 GB/T 8693—1988,GB/T 8694—1988纺织品
纱线的标示
Textiles—Designation of yarns(IS0 1139:1973,MOD)
2008-06-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雅
纺织品纱线的标示
GB/T 8693—2008
中国标谁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r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谁出版社案皇岛印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 11. 75字数 20 千字
并本 880×1230 1/16
2008年9月第一版21108年9月篇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3060
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1139:1973《纺织品纱线的标示》。本标推与 ISO 1139:1973 的主要差异如下;一在规范性引角文件中,引用了国际标推对应的我国标摊:GB/T 8693--2008
增加ISO2:1973&纺织品纱线及有关产品抢向的标示》的内,作为规范性附录A。本标准代替GB/T8693—1988《纺织纱线的标示》和GB/T8694—1988&纺织纱线及有关产品抢向的标示》,将GB/T8694纳入GB/T8693中,本标推与GB/T8693-1988的主要差异如下:以GB/T 8693 为主,将 GB/T 8694-1988(egV ISO 2:1973)的内容作为 GB/T 8693 的谢录A:
-增加了引言;
一扩大了适用范围,规定了纱线的两种标尔方法(由单纱到股线和由股线到单纱的标示方法);增加了纱线、单纱、并绕纱、股线和缆线等术语和定义,将原附录A条款作为篇4章;
删除了原附录 B。
本标推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推由全国纺织品标推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推起草单位: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谁主起草人:斯题、翁效明。本标推所代替标准的厉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8693—19881
GB/T8694
11988。
GB/T 8693—2008
用特克斯制(Tex制)表示纱线的线密度时,人们希望用标推化的方式来标示纱线的结构,并已习惯采用缩写形式表示纱线的成,包括线密度值,捻向和懿数,股数等。股线和(或)缆线的最终线密度,一般不同于各组分线密度的总和,尤其在强捻的情况下。即使组成股线和(或)缆线的纱线具有相同的向、捻数及股数等,最终产品的最终线密度也会与各组分的线密度总和有所不同。
纱綫的标示是出于两种是的:
a)作为纱线通用的标示方法,其中的线密度及捻数值作为名义值:h)用于表示纱线的分析结果,将试验得出的线密度及捻数值作为实际值。帝易中使用的密度和捻数值是名义值,除非被明确地说明是实际值。线密度和数的名义值照充差和数值的规定,由相关标雅规定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砸定。本标推中规定了纱线的两种标示方法,即:a)来源于单纱线密度的标示方法:可作为单纱到股线的标示方法;b)来源于最终纱线的线密度的标示方法,可作为股线到单纱的标示方法。用在上述两种标示方法中的符号是一致的,不同点在于符号的排列顺序,单纱到股线的标示方法使用乘号“×”,股线到单纱的标示方法使用斜线“/”。希望有可能最终用一种方法代替其他方法来标示纱载的结构。
1范围
纺织品
纱线的标示
GB/T 8693—2008
本标准规定了单纱、并绕纱、股线和缆线等纱线构成的两种标示方法,包括以特克斯制(Tex制)表示的线密度、长丝纱线中的单丝根、捻向和抢数,以及股数江:本标推未涉及某些特种纱线,如花式、膨体纱或包芯纱;不包括纱载的其他特征,如纤维成分、后处理及卷装型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雅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F7./T01035纺织材料标示线密度的追用制(特克斯制)(FZ/T01035—1993,er1VISO1144:1973)
FZ/T01036纺织材料以特克斯(Tex)制的约整值替代传统纱支的综合换算表(FZ/T01036-1993.eqvIsO2947:1973)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3.1
纱线yarn
所有类型和结构的纱和线的统称。3.2
单纱singleyarn
晟基本的连续纱线,包括以下产品:)通常经加捻抱合在一起的诈多短纤维的短纤纱;b)无抢或有捻的一根或多根连续的长丝纱;c)仅一根长丝的单丝;
d)两根或更多根长丝的复丝。
并绕纱multiple 钾uund yarn
两根或多根纱不加捻地并合卷在一起的纱。3.4
股线foldedyarn
由两根或多根单纱经一次合股加捻形成的纱线的通用术语。3.4.1
两股线 twofold yarn
山两根单纱捻合而砭的股线。
GB/T 8693—2008
多股线maltifoldyarn
自两根以上的单纱经一次合股加抢形成的股线的通用术语。3.4.2. 1
三股线threefoldyarn
由三根单纱经一次合股加捻形成的胺线。(见图1)由
fourfold yary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四股线
由四根单纱经-次贫胺形成的股綫3.5
Ctbled
由两根或彩榔
(或者为般
继薄是由挖合在
注在渔业亭
谓的并懿。
纱线标示
纱线的简要技术播
线密度(见3.7))
单丝根数;
每次加抢的捻向;
每次加捻的捻数;
股线的组分数:
缆线的组分数。
线密度linear density
(见图2)
微存加报
懿猛以卡部分或全部内蓉
瞻成的纱线。(见图3)
慰的捻数,这就是所
白身又附瑾了、
纱线单位长度的质量。以特克斯(tex)或者其倍数或分数单位表示(见F7/T01035)。3.8
最终线密度resultant linear densily经过加抢、合股或并捻工序得到的最终产品的线密度。注1:当对最终产品进行附血的化学或物理处理,影响到了最终线密疫时,需加以说明,注2:要注意到最终产品的线密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不同生产工艺的影询,差议优先使用最终线密度。3.9
拾度twist
抢向 direction of twist
纱线中纤维的倾斜方向。详见附录A。3.9.2
捻数 amount nf twist
加捻纱线的每米捻回数。
名义值nominal
公称的或名义上的数
品,出相关标准选择特竞期
注:通常是指本色
线密度值。
实际值
艺设计计算和商业贸易上
GB/T 8693--2008
,遵照商业处差。对于不同类型的纺织Tex制)中单纱的名义线密度(见FZ/01035FZ/TU1036)。綫密度
按规定试验程序测得的数值
最终线密度的符号,置于其委
长丝的符号
无抢的符号。
丝根数
4以单纱线密度为基础的绒线标示单纱到股线的标示法)纱线特征按下列顾序标示。
白、染色馨>的纱线密度值采用本色纱线的在此标示方法中,最终线密度可附新在标示后,与前的部分用分号隔开。4.1单纱
4.1.1短纤纱
a)线密度;
b)捻向;
c)抢数。
示仞:40 tux Z 660。
4.1.2无单丝
a)线密度;
b)符号*f\;
GB/T 8693—2008
c)数字\1\
d)符孚\to\。
示例:17 dtex f1 to.
4.1.3加捻单丝
a)无捻单丝的线密度;
b)符号“f\;
α)数字\1\:
d)捻向;
e)捻数。
示例+17 dtex [1 S 200;R 17. 4 dtex.4. 1. 4无捻复丝
a)线密度:
b)符号“f\,
c)并合的长丝根数;
d)符号“to”。
示例: 133 dtex f 40 to。
4.1.5加捻复丝
a)线密度:
b)符号\f\;
c)捻合的长丝根数;
d)捻向;
e)抢数。
示例:133 dtex 140 S 1000;R 136 dtex.4.2并绕纱
4. 2. 1组分相同的并绕纱
a)所用单纱的标示(按照 4,1),b)乘号\×\;
)并合的单纱根数;
d)符号\to\。
示例:40texS155×2to。
4.2.2组分不同的并绕纱
a)所用单纱的标示(按照4.1),用加号“十连接并加上括号:b)符号\to”。
示例:(20 tex S 420 +80 tex Z 80) t0。4.3股线
4.3. 1组分相同的股线
a)所用单纱的标示(按照 4.1);
b)乘号\×\;
c)合的单纱根数;
d)合股捻向;
e)合股捻数。
示例:34 tex S 600X2 Z 400;R 69. 3 tex.4
4.3.2组分不同的股线
所用单纱的标示(按照4.1),用加号“十\连接并加上括号;a)
合般抢向,
合股抢数,
示例: (25 tex S 420+ 60 tex 7. 80)S 3G0; R 89. 2 tex.4.4缆线
4.4.1组分相同的缆线
所用股线的标示(按照4.3):
乘号“×”;
并捻的股线根数:
缆线拾向;
缆线拾数。
示例 ;20 tex 7. 700×2 S 400 ×3 Z 200;R 132 tex组分不同的缆线
GB/T8693—2008
所用单纱的标示(按照4.1)与股线的标示(按照4.3),用加号“+\连接并加上括号;a)
缆线捻向;
缆线抢数。
示例:(20 Lux Z 700X3 $ 400+34 tex S 600)z 200;R. 96 tex。5以最终线密度为基础的纱线标示(股线到单纱的标示法)纱线特征按下列顾序标示。
在此标示方法中,单纱线密度可附加在标示后,与前面的部分用分号隔开。5.1、单纱
5.1.1加捻单丝
a)符号“R\;
b)最终线密度;
符号\\;
数字“1\;
抢向;
捻数。
示例:R 17.4 dtex f1 S 800;17 dtex。5.1.2加捻复丝
符号\R\;
h)最终线密度;
符号“f\,
捻合的长丝根数;
捻向:
捻数。
示例:R 136 dtex F40 S 1000;133 dtex。5.2股线
5.2.1组分相同的股线
a)符号R\;
GB/T8693—2008
最终线密度;
合股捻向;
d)合股捻数;
e)斜线分隔号“/\;
f)股线中的单纱根数;
g)单纱捻向;
h)单绞捻数。
示例R G9. 3 tex Z 400/2 S 600;34 tex。5.2.2组分不同的股线
a)符号\R\;
b)最终线密度;
c)合股捻向;
(l)合股数;
斜线分履号\/\;
f)所用单纱的捻向和捻数,用加号“十”连接并上括号。示例:R89.2tex$360/(S420+z80);25tux+60tex.5.3缆线
组分相同的缆线
a)符号\R\;
b)最终线密度;
c)缆线抢向;
rl)缆线抢数;
斜线分隔号\}\;
缆线中的殿线根数;
g)组分相同股线的标示[按照5.2.1e)~h)」。示例:R 132 tex Z 200/3 S 400/2 Z 700;20 tex.组分不同的缆线
a)符号\R\;
b)最终线密度;
c)缆线捻向;
)缆线抢数;
e)斜线分隔号\/\;
并工序中所用纱线的捻向和捻数,用加号“十”连接,其中股线与其所用单纱的捻向和捻数由“/”分隔开,并加上括号。
示例:R 96 tex z 200/(S 600+S 400/3 Z 700);34 tex+20 texX3。6缩写标示
如果不需要,可省略纱线的抢向、捻数以及长丝绞中的长丝根数。当表示无捻纱时:应使用无捻符号,见 6.1 和6.2 的说明。
6.1第4章巾的示例可缩写成如下式:4. 1.1 短纤纱:40 tex
-4.1.2无捻单丝:17dtexto
-4.1.3加搭单丝:17l1.ex;R17.4d1cx-4.1.4无抢复丝:133dtext0
-4.1.5加抢复丝:133dtex;R136dtex-4.2.1组分相同的并绕纱:40 tex×2to-4.2.2组分不同的并绕纱:(20 tex+60 t.ex)t4.3.1组分相同的股线:34tex×2;R69.3tcx-4.3.2组分不同的股线:(25tex+601ex);R89.2tex-4.4.1组分相同的缆线;20tex×2×3;R132tcx4.4.2组分不同的缆线:(201ex×3/34tex);R96 tex6.2第5章中的示例可缩写成如下形式:5.1.1加捻单丝:R17.4dtex;17dtex-5.1.2加捻复丝,R136 cl1.ex:133 dtex-5.2.1纽分相同的股线:R69.3tex/2;34tex-5.2.2组分不同的股线:R89.2tex;25tex+60tcx5.3.1组分相同的缆线:R132tex/3/2;20tcx5.3.2组分不同的缆线:R96tex;34tcx+20tex×3GB/T 8693—2008
GB/T 8693—2008
A.1范园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纺织品纱线及有关产品挖向的标示本附录规定了标示纺织纱线向的方法,适用于条子和粗纱等纺纱半制品,以皮单纱、股线、缆线、绳索和缆绳。
A.2单纱和半制品捻向的标示
单纱、条子和粗纱的捻向用人写字母“S\和“Z\表示:a)“S\捻。当产品处于垂直位置时,如某纤维或长丝其轴心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与字母“S\的中部相一致,则该产品具有“s\捻(见图A1)。b)“7\。当产品处于垂直位置时,如果纤维或长丝其轴心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与字母Z的中部相一致,则该产品具有“2\翁(见图A.2),注:如特殊情说箭要时,也可用小写字母“s\和“2\表示。图A.1
4.3复合纱线和有关产品抢向的标示图A.2
当两根或多根纱线抢合制成股线、缆线、绳索或缆绳时,字母“S\和“2\用来表示最后加抢的方向,注:字母“S\和\2\也可用来表示缆于金属丝或其他纱芯上的纱线随靠方向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33060
GB/T 8693-2008
定价:
80006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