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598.13-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598.13-2008
中文名称:电气继电器 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 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8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363655
相关标签:
电气
继电器
量度
保护装置
试验
脉冲
群抗
扰度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电工器件>>29.120.70继电器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5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9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2748-T-604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06-25
起草人:李全喜、李抗、范伟、耿岩、葛荣尚、曹树江、王磊、赵国刚、金全仁、杨惠霞
起草单位: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代替GB/T14598.13—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1部分: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0255-22-1:2007,规定了对1MHz和100 k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一般要求,这些试验适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所用的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本部分与GB/T14598.13—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以IEC61000-4-18为基础;———只有一端接地的屏敝通信线试验时,增加了耦合电容;———明确了通信端口的试验程序;———通信电缆的试验长度固定为10m;———去掉了图4中试验发生器端子的接地;———提出了“端口”的概念,并按不同的端口规定试验的严酷等级及试验电压;———详细描述了试验配置;———试验的严酷等级为固定级(相当于原标准的3级);———按照装置的不同功能规定验收准则;———去掉了附录A。 GB/T 14598.13-2008 电气继电器 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 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4598.13-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12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598.13--2008
代替GB/T14598.13—1998
电气继电器
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 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Electrical relays-
Part 22-1:Electrical disturbance tests for measuring relays andprotection equipment--1 MHz burst immunity tests(IEC60255-22-1:2007,MOD)
2008-06-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
2009-03-01实施
GB/T14598.13-2008
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EC60255-22-1:2007《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英文版)。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本部分在采用IEC60255-22-1:2007制定国家标准时,保留了GB/T14598.13—1998中100kHz脉冲群试验的内容,并采用了IEC61000-4-18:2006中100kHz脉冲群试验的规定。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c)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14598.13-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1部分:1MHz
脉冲群干扰试验》。
本部分与GB/T14598.13—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以IEC61000-4-18为基础;只有一端接地的屏傲通信线试验时,增加了耦合电容;明确了通信端口的试验程序;
一通信电缆的试验长度固定为10m;去掉了图4中试验发生器端子的接地;一提出了“端口”的概念,并按不同的端口规定试验的严酷等级及试验电压;详细描述了试验配置;
一—试验的严酷等级为固定级(相当于原标准的3级);——一按照装置的不同功能规定验收准则;去掉了附录A。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测控有限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珠海万力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继电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全喜、李抗、范、耿岩、葛荣尚、曹树江、王磊、赵国刚、金全仁、杨惠霞。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598.13—1998。
1范围
电气继电器
GB/T14598.13-2008
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4598的本部分以IEC61000-4-18为基础,参考了该出版物的适用部分,规定了对1MHz和100k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一般要求,这些试验适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所用的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包括与这些装置一起使用的控制、监视和过程接口设备。试验目的是验证被试装置在受到激励,并受到由诸如在高压变电站或电厂中发生的断路器或隔离刀闸的断开或闭合等引起的重复的阻尼振荡波骚扰时能否正确工作。本部分的各项要求适用于新的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本部分所规定的所有试验仅为型式试验。本部分的目的是规定:
所用术语的定义;
一试验严醋等级;
一试验设备;
—试验配置;
一试验程序;
一验收准则;
试验报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459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4047-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idtIEC60255-6:1988)IEC61000-4-18:2006电磁兼容第4-18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auxiliaryequipment
辅助设备
为被试装置正常工作提供所需信号和用来验证被试装置性能的设备。3.2
辅助电源端口auxiliarypowersupplyport被试装置的交流或直流辅助激励量输人接口。3.3
脉冲群burst
数量有限且清晰可辨的脉冲系列或持续时间有限的振荡。I
GB/T14598.13--2008
[GB/T4365--2003,定义161-02-07]3.4
通信端口communicationport
使用低功率信号并与被试装置固定连接的通信和/或控制系统的端口。3.5
被试装置EquipmentUnderTest;EUT被试验的装置,可以是一只量度继电器或一台保护装置。3.6
functionalearthport
功能地端口
被试装置上除了以电气安全为目的之外的与大地连接的端口。3.7
输入端口inputport
用于对被试装置输人激励量或控制,以实现其功能的端口,如电流电压变换器、状态输人等。3.8
输出端口outputport
用于输出被试装置所产生的预定变化的端口,如触点、光耦、模拟量输出等。3.9
端口port
被试装置与外部电磁环境的特定接口(见图1)。[IEC61000-4-18:2006,3.10]
辅助电源端口
输入端口
被试装置
功能地端口
翰出端口
通信端口
图1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端口4试验严酷等级
被试装置相应端口的试验电压见表1。通信端口如果与电缆无固定连接,或按制造厂的功能规范,连接电缆总长度始终小于3m,则该通信端口不适用于1MHz和100kHz试验。表1:
被试装置端口的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kV士10%峰值)
被试端口
辅助电源
输人/输出
功能地
振荡频率1MHz或100kHzb
共模试验
a在更为严酷的环境中,可能要求电流、电压变换器的输人的差模试验电压为2.5kV。b采用IEC61000-4-18:2006关于100k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要求。2
差模试验
5试验设备
试验发生器及其特性和性能应符合IEC61000-4-18:2006的规定。耦合和去耦网络应按图2、图3和图4进行布置。6试验配置:
一般的试验配置应符合IEC61000-4-18:2006的规定。GB/T14598.13—2008
为被试装置正常工作提供所需信号和用于验证被试装置正常运行的所有辅助设备,必须去耦,以防止受试验电压的影响。
试验发生器与耦合去耦网络之间的连接导线应尽可能的短,被试装置与耦合去耦网络之间的测试线不应超过2m。
被试装置和试验导线应放置在距接地基准板上方0.1m高的绝缘支座上。除置于被试装置下方的接地基准板之外,被试装置和其他所有导电结构(如屏蔽室的墙)的最小距离应为0.5m。被试装置试验时各盖板及门板应安装在正常工作位置。当被试装置专门安装于一个机柜内时,试验可施加于机柜内的被试装置。机柜、试验导线和系统内部电缆宜被安放在一个距接地基准板上方0.1m高的绝缘支座上。被试装置的所有预期接地部分应接地。共模和差模的试验配置见图2、图3和图4。对于通信端口,按图5进行试验配置,两台被试装置间带屏蔽电缆或不带屏蔽电缆的长度应为10 m。
对于只有一端屏蔽接地的电缆,非接地端的屏蔽层应通过0.5μF的耦合电容连接到被试装置的外壳上。
7试验程序
试验应在GB/T14047-1993规定的基准条件下进行。被试装置的延时应设置为它们预期应用的最小使用值。试验进行时,应将辅助激励量施加到相应电路上,其值应等于额定值。输入激励量的值应在动作值上、下给定暂态误差的两倍之内。试验电压应按下述施加:
a)每个独立端口和地之间(共模),按图2接线;b)每个独立端口和所有对地耦合在一起的其他独立端口之间(共模),按图3接线;同一端口端子之间(差模),按图4接线;电缆连接的通信端口和地之间(共模),按图5接线。试验应对通信电缆单独施加,即一根电缆d)
对应一次试验。需要多根电缆才能保证被试装置通信电路正确动作的情况,应对保证通信电路正确动作的最少数量的电缆进行试验。独立端口应由制造厂描述并包括在试验报告中。试验电压应按两种极性分别施加,端口的每种组合施加时间至少2s。被试装置的动作时间超过2s时,试验电压施加时间应长于被试装置的实际动作时间。两次完整的试验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应为1S。8验收准则
验收准则在表2中给出,在试验中宜监视这些功能。如果被试装置符合表2给出的验收准则,且试验结束后仍符合有关的性能要求,则被试装置脉冲群3
GB/T14598.13--2008
试验合格。
命令与控制
人机接口和可视报警
数据通信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
被试装置的标识与配置;
试验条件;
试验的配置文档;
表2验收准则
规定限值内性能正常
规定限值内性能正常
验收准则
试验期间性能暂时下降,试验后自行恢复。存储数据无丢失试验期间性能暂时下降或功能丧失,试验后自行恢复。存储数据无丢失误码率可能增加,但传输数据无丢失一被试装置的动作条件,例如继电器的整定以及输人激励量值;一试验严酷等级;
试验结论(合格/不合格)。
试验发生器
耦合去耦网络
辅助设备
接地基准板
L-—高频阻塞电感器,1.5mH;
C——高额耦合电容器,0.5μF;1,2,3,4——被试装置输人、输出端口。图2
被试装置
绝缘支座
独立端口与地之间的共模试验
辅助设备
耦合去耦网络
接地基准板
L-高频阻塞电感器,1.5mH;
C-高额耦合电容器,0.5μF;
1,2,3,4—被试装暨输人、输出端口。试验发生器
绝终支座
被试装置
GB/T14598.132008
图3每个独立端口与所有其他独立端口对地耦合之间的共模试验试验发生器
耦合去耦网格
辅助设备
L——高频阻塞电感器,1.5mH;一高频耦合电容器,0.5μF;
1,2,3,4——被试装置输人、输出端口。C
接地基准板
图4差模试验
绝缘支座
被试装置
GB/T14598.13—2008
被试装置2
绝缘支座
试验发生器
电缆1(屏酸),
电缆2(屏蔽)
电缆3(非屏蔽)
接地基准板
绝缘支座
被试装置1
带屏蔽电缆和不带屏蔽电缆的通信端口的试验配置GB/T14598.13-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电气继电器
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4598.13—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68517548
电话: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10月第一版
印张0.75bzxz.net
字数13千字
2008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3403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4.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