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287.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8287.1-2008
中文名称: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内和户外支柱绝缘子 第1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30
实施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941800
相关标签:
标称
电压
高于
系统
用户
户外
支柱
绝缘子
玻璃
试验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绝缘>>29.080.10绝缘子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8绝缘子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4028
页数:36页
标准价格:26.0 元
计划单号:20060163-T-604
出版日期:2008-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1-03-21
起草人:陈月娥、姚君瑞、杨明、陆洲、李大楠、杨山、王卫国、危鹏
起草单位:西安双佳高压电瓷电器有限公司、西安电瓷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0)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8287的本部分适用于交流标称电压高于1000V、频率不超过100Hz的电气装置或设备用户内和户外支柱瓷或玻璃绝缘子及其元件。本部分不适用于复合绝缘子或户内有机材料支柱绝缘子。 本部分的目的是:———定义所使用的术语;———规定支柱绝缘子的电气和机械特性;———规定特性值的验证条件;———规定试验方法;———规定接收准则 GB/T 8287.1-2008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内和户外支柱绝缘子 第1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 GB/T8287.1-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0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287.1-2008
代替GB8287.1-1998,GB12744-1991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
户内和户外支柱绝缘子
第1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Indoor and outdoor post insulators for systems with nominal voltagegreater than 1 000 V
Part 1:Test on insulators of ceramic material or glass(IEc 60168:200l Tests on indoor and outdoor post insulators ofceramicmaterialorglassforsystemswithnominal voltages greater than 1 ooo V,MoD)2008-06-30发布
2008-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言
1总则,
1.1目的和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绝缘子....
2.1绝缘子结构和绝缘子用材料
2.2支柱绝缘子的特性值
2.3绝缘子的标志
3试验分类、抽样规则和程序
3.1试验分类
3.2质量管理
3.3型式试验的一般要求
3.4抽样试验的一般要求
4电气试验程序
4.1高电压试验的一般要求
4.2标准大气条件和电气试验修正因数4.3湿试验的人工雨参数
4.4电气试验安装布置
4.5雷电冲击干耐受电压试验
-型式试验
4.6操作冲击湿或干耐受电压试验一一型式试验
4.7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一一型式试验(仅适用于户内支柱绝缘子)4.8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一一型式试验(仅适用于户外支柱绝缘子)4.9人工污移耐受电压试验一一型式试验(仅适用于户外支柱绝缘子)4.10击穿试验一一抽样试验
4.11逐个电气试验.
5机械和其他试验程序
5.1尺寸检查一一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5.2机械破坏负荷试验一
5.3负荷下的偏移试验-
一型式和抽样试验
一特殊型式试验
5.4温度循环试验一一抽样试验
5.5逐个热震试验(仅适用于钢化玻璃绝缘件)5.6孔隙性试验一一抽样试验(仅适用于支柱瓷绝缘子)5.7镀锌层试验
5.8逐个外观检查
5.9逐个机械试验
5.10逐个超声波探伤检查
6支柱绝缘子试验项目
6.1型式试验,
GB/T 8287.1-2008
6.2抽样试验
6.3逐个试验.
6.4支柱绝缘子试验项目汇总
附录A(资料性附录)
A.1检验方法
支柱绝缘子的形状和位置偏差检验方法A.2检验时要采取的措施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未装配的绝缘子元件逐个试验方法.B.1均匀弯矩试验方法
B.2不均匀弯矩试验方法
B.3施加弯曲负荷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IEC60168:2001技术差异及其原因,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EC60168:2001章条编号对照.GB/T8287.1-2008
GB/T8287.1-2008
GB/T8287《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内和户外支柱绝缘子》目前包括二个部分:第1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第2部分:尺寸与特性。
本部分为GB/T8287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0168:2001《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内和户外支柱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英文版)。
本部分和IEC60168:2001的技术性差异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附录C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附录D给出了本部分和IEC60168:2001章条对照表。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c)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参考文献。本部分整合了GB/T12744-1991的技术条件部分和GB8287.1-1998的内容。本部分与GB8287.1一1998的主要差异有:一一文本格式、编排、章条等完全按照IEC60168:2001,和GB8287.1一1998完全不同;一将支柱绝缘子的主要表征特性由额定电压改为冲击电压;一机械型式试验的试品数量由原来的三只改为一只;一抽样试验的规则和程序按照正EC体系,不再采用计件二次试验程序。试品数若大于或等于3时,机械破坏试验也不再采用AOL=2.5%的计量二次试验程序,一一尽管叠装式圆柱形支柱绝缘子在我国极少使用,但考虑到IEC60168列入了此类绝缘子,为了保持标准文本的完整性,本部分仍旧列入了此类绝缘子;一取消了GB8287.1-1998中II级产品爬电距离上限不做规定的表述;一孔隙性试验用燃料由品红乙醇溶液改为次甲基染料甲醇或乙醇溶液:一本部分的适用范围延伸到了特高压,以适应特高压产品的发展。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双佳高压电瓷电器有限公司、西安电瓷研究所、唐山高压电瓷有限公司、苏州电瓷厂有限公司、西安西电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绝缘子避雷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月娥、姚君瑞、杨明、陆洲、李大楠、杨山、王卫国、危鹏。本部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8287.1-1987,GB8287.1-1998Ⅲ
1总则
1.1目的和范围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
户内和户外支柱绝缘子
第1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GB/T 8287.1-2008
本部分适用于交流标称电压高于1000V、频率不超过100Hz的电气装置或设备用户内和户外支柱瓷或玻璃绝缘子及其元件。
直流系统用支柱绝缘子可参照本部分执行。本部分不适用于复合绝缘子或户内有机材料支柱绝缘子。本部分的目的是:
一一定义所使用的术语;
一一规定支柱绝缘子的电气和机械特性;一一规定特性值的验证条件;
一一规定试验方法;
一规定接收准则。
支柱绝缘子特性值在GB/T8287.2-××××中规定本部分不包含特殊运行条件下支柱绝缘子的选择要求。注1:污条件下绝缘子的选择见IEC60815。注2:本部分不包含无线电干扰试验,其试验方法见JB/T3567一1999注3:若本部分用于空心支柱绝缘子时,也应考虑IEC62155的要求。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neqIEC60071-1:1993)GB/T494-1998建筑石油沥青(neqASTMD3121995)GB/T2900.8电工术语绝缘子
GB/T4585一2004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试验(idtIEC60507:1991)GB/T8411.1一2008陶瓷和玻璃绝缘材料第1部分:定义和分类(IEC60672-1:1995,MOD)GB/T8411.3一XXXX陶瓷和玻璃绝缘材料第3部分:材料性能(IEC60672-3:1997,MOD)GB/T8287.2一2008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内和户外支柱瓷或玻璃绝缘子第2部分:绝缘子的特性(IEC60273:1990,MOD)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IEC60060-1:1989)IEC60071一1:2006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理和规则JB/T3567一1999高压绝缘子无线电干扰试验方法(IEC60437:1997,MOD)JB/T4307一2004绝缘子胶装用水泥胶合剂JB/T5889一1991绝缘子用有色金属铸件技术条件JB/T5891一1991绝缘子用黑色金属铸件技术条件JB/T8177一1999绝缘子金属附件热镀锌层通用技术条件JB/T9674-1999超声波探测瓷件内部缺陷1.3术语和定义
除以下术语和定义外,GB/T29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1.3.1
绝缘子insulator
GB/T8287.1-2008
本部分所使用的术语“绝缘子”是被试验的对象,除非另有规定,它是装配好的并带有金属附件的完整支柱绝缘子。在本部分中,术语“支柱绝缘子”指支柱绝缘子或支柱绝缘子元件。注1:术语“近似圆柱形”包含直径可能有变化的圆截面元件。注2:对冷凝严重的户内装置,可以使用户外支柱绝缘子或特殊的户内支柱绝缘子。1.3.2
批lot
提交验收的一组绝缘子,这些绝缘子应是同一制造厂制造、具有相同结构,并在相同生产条件下生产。一批或多批绝缘子可以一起提交验收,提交验收的批可以是订货量的全部或其一部分。1.3.3
雷电冲击干耐受电压drylightning-impulsewithstandvoltage支柱绝缘子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耐受的干雷电冲击电压。1.3.4
50%雷电冲击干闪络电压50%drylightningimpulseflashovervoltage支柱绝缘子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具有50%闪络概率的干雷电冲击电压值。注:本部分使用的术语“闪络”包括跨越绝缘子表面的闪络以及相邻绝缘子间由空气火花引起的破坏性放电。在其它部位(例如,对其它结构或对地)偶尔出现的破坏性放电本部分不予考虑,1.3.5
操作冲击干或湿耐受电压dryorwet switching-impulsewithstandvoltage支柱绝缘子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耐受的干或湿操作冲击电压。1.3.6
50%操作冲击干或湿闪络电压50%dryorwetswitching-impulseflashovervoltage支柱绝缘子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具有50%闪络概率的干或湿操作冲击电压值1.3.7
工频干或湿耐受电压dryorwetpower-frequencywithstandvoltage支柱绝缘子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耐受的工频干或湿电压。1.3.8
工频干或湿闪络电压dryorwetpower-frequencyflashovervoltage支柱绝缘子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得的干或湿闪络电压的算术平均值1.3.9
击穿电压puncturevoltage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引起支柱绝缘子击穿的电压。1.3.10
机械破坏负荷mechanicalfailingload支柱绝缘子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验时达到的最大负荷。1.3.11
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
通常承受运行电压的两部件间沿支柱绝缘子瓷或玻璃绝缘件表面轮廓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之和,注1:水泥或其它非绝缘胶合材料表面不构成爬电距离的组成部分,2
GB/T8287.1-2008
注2:如果绝缘子表面覆盖有高阻层,则该部分应作为有效绝缘表面,其距离应包括在爬电距离内注3:高阻层的表面电阻率通常约10°2,但也可能会低至10°2,注4:如果支柱绝缘子整个表面均覆盖高阻层(也称为稳定化绝缘子),则表面电阻率和爬电距离问题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注5:按此定义规定的爬电距离在GB/T8287.2一××××中作为最小公称爬电距离。1.3.12
规定特性specifiedcharacteristic规定特性有:
电压、机械负荷数值,或相关标准中规定的任何其它特性值。经供需双方协议的任何其它特性数值。规定的耐受电压和闪络电压是指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值(见4.2.1)。1.3.13
端面平行度parallelismoftheendfaces由测量金属附件两端面间距离测得的支柱绝缘子高度的最大差值。注:此高度差通常在直径为250mm的圆周上测量。1.3.14
上下安装孔中心圆轴线间最大偏差eccentricity支柱绝缘子顶部和底部金属附件安装孔中心圆中心间垂直于绝缘子轴线的偏差。1.3.15
上下安装孔角度偏差angulardeviationofthefixingholes支柱绝缘子顶部和底部金属附件相应安装孔间的角度偏差,以度数表示。2绝缘子
2.1绝缘子结构和绝缘子用材料
2.1.1绝缘子结构
支柱绝缘子和支柱绝缘子元件按其结构划分为不同类型。本部分所包含的结构类型有1)外胶装棒形支柱绝缘子,其特点是沿每一支柱绝缘子元件整个高度方向均为固体绝缘材料,即典型的不可击穿绝缘子(见图1):2)外胶装空腔圆柱形支柱绝缘子,其特点是支柱绝缘子元件内腔中具有和绝缘子主体整体烧制而成的陶瓷隔层(见图2)
3)内胶装棒形支柱绝缘子,其特点是经固体绝缘材料的最短击穿距离至少等于两金属附件间外部电弧距离的一半,即不可击穿绝缘子(见图3);4)内胶装棒形支柱绝缘子,其特点是经固体绝缘材料的最短击穿距离小于金属附件间外部电弧距离的一半(见图4);
5)针式支柱绝缘子,其特点是支柱绝缘子元件由金属附件和一个或多个绝缘件构成,且绝缘件固体绝缘材料的厚度较外部尺寸小(见图5);6)叠装式圆柱形支柱绝缘子,其特点是支柱绝缘子元件由金属附件和多个绝缘件叠装构成,且单个绝缘件固体绝缘材料的厚度较外部尺寸小,但整个装配件为不可击穿型(见图6)。注:术语“圆柱形绝缘子”也包括截锥形绝缘子。上述各类支柱绝缘子的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逐个试验在第6章中详述,并汇总于表3、表4和表5。2.1.2绝缘子用材料
本部分所述支柱绝缘子的绝缘材料有:一陶瓷材料,电瓷
退火玻璃,内部机械应力已经热处理消除的玻璃;3
一钢化玻璃,经热处理在其内部形成可控机械应力的玻璃。注:有关陶瓷和玻璃绝缘材料定义和分类的更多信息可参见GB/T8411.1一2008。GB/T8287.1-2008
绝缘件材料应符合GB/T8411.1一2008和GB/T8411.3一200×的规定。绝缘子的金属附件应符合JB/T5889一1991或JB/T5891一1991的规定。绝缘子的水泥胶合剂应符合JB/T4307一2004的规定。绝缘件和附件与水泥胶合剂接触部分表面均勾涂敷的沥青缓冲层,其沥青应符合GB/T494一1998的规定,注1:其它适宜的水泥胶合剂也可以使用。注2:沥青应加溶剂配制后使用。适宜的沥青清漆也可以使用。2.2支柱绝缘子的特性值wwW.bzxz.Net
适用时,支柱绝缘子有下列特性值:a)规定雷电冲击干耐受电压;
b)规定操作冲击干耐受电压(仅对户内绝缘子);c)规定操作冲击湿耐受电压(仅对户外绝缘子);d)规定工频干耐受电压(仅对户内绝缘子);e)规定工频湿耐受电压(仅对户外绝缘子);f)规定最低击穿电压(仅对2.1.1规定的第4类和第5类绝缘子);g)规定机械破坏负荷;
h)规定主要尺寸,包括爬电距离:i)人工污移耐受特性。
注:现有许多系统的设备最高电压为300kV~420kV,经验表明在这些系统中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对支柱绝缘子设计已不是一个临界因素。因此,对要用于这些系统中的支柱绝缘子,仅当供需双方有协议时,才进行操作冲击试验。
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下列特性:负荷下的偏移;
无线电干扰特性(JB/T3567一1999)。这些特性的适宜性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关,应参照GB311.1一1997或IEC60071-1:2006确定。2.3绝缘子的标志
每个支柱绝缘子上均应标有制造商名称或商标、制造年份以及支柱绝缘子参考标记。这些标志应清晰并不易抹去。
只要不造成混淆,也可以使用GB/T8287.2一××××中的型号。3试验分类、抽样规则和程序
3.1试验分类
试验可分为如下三类:
3.1.1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用来验证主要由绝缘子设计决定的主要特性,通常所有试验应在一只绝缘子上进行,并且对某一新设计或新制造工艺仅进行一次,仅当设计、材料或制造工艺改变时才重新进行试验。若这些改变仅影响到某些特性时,则仅重复与那些特性有关的试验。某一新设计的支柱绝缘子如果有等同设计支柱绝缘子试验报告,则不需进行全部电气和机械型式试验。电气等同设计和机械等同设计的含义分别列于3.3.3和3.3.4。
型式试验结果可由买方认可的试验证书确认,也可由具有资格的机构认可的试验证书确认。机械型式试验证书的有效期为自签发之日期起10年。电气型式试验证书长期有效。提交型式试验的绝缘子应已经过逐个试验和抽样试验(不包括机械抽样试验),并且满足规定要求。3.1.2抽样试验
GB/T8287.1-2008
抽样试验用来验证绝缘子随制造过程或部件材料质量变化的特性。若抽样试验作为接收试验,支柱绝缘子样品应从满足相关逐个试验要求的批中随机抽取。3.1.3逐个试验
逐个试验用来剔除有缺陷的元件并在制造过程中对每个绝缘子进行。注:在某些情况下,将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逐个试验作为整体对某一新设计的绝缘子进行试验,称为“定型试验”。
3.2质量管理
为了证实绝缘子的制造质量,并考虑到本部分的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以采用某一质量管理程序。
注:有关质量管理的详细信息列于相关国家标准。推荐GB/T19001作为绝缘子的质量管理体系。3.3型式试验的一般要求
3.3.1型式试验用绝缘子的选取
通常提交试验的绝缘子应经过逐个试验和抽样试验(不包括机械抽样试验),并且满足规定要求,经过型式试验,并且这些试验可能会影响其机械和(或)电气特性的绝缘子不应再使用。3.3.2尺寸检查
在其它试验之前,应按5.1条检验型式试验用支柱绝缘子的相关尺寸。注:经供需双方协议,只要认为试品的差异不影响试验结果,型式试验也可以使用尺寸变化超出图样或本部分规定偏差的绝缘子。这也适用于釉缺陷面积大于5.8允许值的绝缘子。3.3.3电气型式试验
表3(6.4)所列的电气型式试验,应在提交试验的一只支柱绝缘子上进行并仅做一次。电气型式试验时,在电气等同设计支柱绝缘子上得到的结果可以扩展用于由它所代表的所有支柱绝缘子。所代表的绝缘子是指由相同材料制造、且与被试绝缘子相比满足下列要求的绝缘子:a)电弧距离相同或较大;
b)主体公称直径相同或较小:
c)金属附件的数量和大致位置相同;d)公称伞间距相同,偏差在土5%之内;e)公称伞伸出相同,偏差在土10%之内;f)伞形相同。
注1:户外圆柱形支柱绝缘子通常有电气等同设计,其它结构的支柱绝缘子,特别是针式支柱绝缘子不存在电气等同设计。
注2:金属附件的形状和尺寸对电气等同设计的影响可能需要予以考虑。注3:绝缘子运行条件下的闪络和耐受电压可能与标准试验条件下的闪络和耐受电压不同。这种影响已被雷电冲击试验所证实,特别是在设备电压很高时尤为明显,而且周围条件、支柱绝缘子以及与其连接的金属件的布置的影响在操作冲击时大得多,这是由于试验标准布置和运行时的安装布置间的电场分布存在差异所致。因此,检验规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时可以要求试验安装布置尽量重现运行条件。安装布置细节应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
注4:电气等同设计概念主要用于本部分中所包括的试验。在污移性能方面,电气设计等同还应满足绝缘子的爬电距离相等或较大、伞间距对伞伸出之比相等或较大二个条件。3.3.4机械破坏负荷型式试验
机械强度型式试验应在一只支柱绝缘子上进行,并且仅做一次,通常是弯曲破坏负荷试验。若要求提供更多信息,经供需双方协议,下列试验中的一项或多项也可作为型式试验,试品根据试验项目另外选取:
一拉伸试验;
一扭转试验:
一压缩试验。
GB/T8287.1-2008
机械破坏负荷型式试验时,在机械等同设计支柱绝缘子上得到的结果可以扩展用于由它所代表的所有支柱绝缘子。所代表的绝缘子是指由同一工厂、相同材料、相同制造方法制造,且与被试绝缘子相比满足下列要求的绝缘子:
a)主体公称直径相同:
b)绝缘件与金属附件间的连接结构相同;c)与绝缘件相连部位金属附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d)公称高度相差不超过土20%。注1:对机械等同而言,由于要求影响支柱绝缘子机械强度的所有因素(材料、制造方法和尺寸)均应相同,因而弯矩强度(PXh)、拉伸强度和扭转强度值也应与由它所代表的支柱绝缘子相同。这些机械强度特性值中的个或多个低于(并且不大于)支柱绝缘子的型式试验值时,能否确定为机械等同设计应有供需双方协议。注2:当应用机械等同设计概念时,可能需要考虑不同高度对支柱绝缘子压缩强度的影响。注3:机械等同设计的支柱绝缘子可以有不同的安装结构,如GB/T8287.2一××××表4A所示。注4:在确定机械等同设计时,可能需要考虑由于伞伸出和伞间距改变而带来的公称外径出现明显差别的影响。3.4抽样试验的一般要求
3.4.1抽样试验的抽样规则和程序试验抽取支柱绝子的数量应符合表1。买方有权从符合逐个试验要求的批中选取试品,经过抽样试验,并且这些试验可能会影响其机械和(或)电气特性的绝缘子不应再使用。表1抽样试验样本数量
批量(n)
n≤100
100样本数量
按协议
如果该百分数或算得的数不是整数,则应选取比其大的下一个整数。
3.4.2抽样试验重复试验程序
如果仅有一只支柱绝缘子或金属附件不符合抽样试验中的任何一项要求,则应重新进行抽样试验,试品数量为首次的两倍。重复试验项目应包括先前不符合要求的试验项目,以及该项试验以前可能对其试验结果有影响的试验项目。
如果有两只或多只支柱绝缘子或金属附件不符合抽样试验中的任何一项要求,或重复试验中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则认为整批不符合本部分,并拒收。如果能够清楚地识别不合格的原因,制造商可以选该批,剔除有该缺陷的绝缘子。选后的批或其一部分可以再次提交试验。
此时试品数量为首次的三倍,重复试验项目应包括先前不符合要求的试验项目,以及该项试验以前可能对其试验结果有影响的试验项目。重复试验中如果有任一绝缘子不符合要求,则认为整批不符合本部分要求。
注:若锌层试验不合格是由于先前的试验中机械负荷超过了逐个试验负荷所致,则可以用未装配的金属附件或该批中的其它支柱绝缘子进行重复试验如果抽样试验中有一只或多只支柱绝缘子尺寸不符合5.1或相关图样规定的允许偏差,经供需双方协议,重复试验程序可由尺寸偏差逐个检验代替。还可以达成使用尺寸超出充许偏差的支柱绝缘子元件或支柱绝缘子的协议。此时,制造商应在每只支柱绝缘子元件上标出偏差的大小和位置,如果可能,应将超差元件组装成完整的支柱绝缘子。这些元6
GB/T8287.1-2008
件以及从整只支柱绝缘子上测得的超差(如果有的话)均应做出标记,以便买方在交付后组装成同样的支柱绝缘子。
4电气试验程序
本章给出了支柱绝缘子电气试验程序和要求,其适用性列于第6章。注:试验程序的完整细节参见GB/T16927.1-1997。4.1高电压试验的一般要求
a)雷电和操作冲击电压以及工频电压的试验程序应按GB/T16927.1一1997。b)雷电和操作冲击电压应用其预期峰值来表示,工频电压用峰值除以√2表示。c)试验时的自然大气条件与标准值(见4.2.1)不同时,有必要使用4.2.2修正因数进行修正。d)高电压试验开始前绝缘子应保持清洁和干燥。e)应采取特殊措施避免绝缘子表面发生冷凝,特别是相对湿度较高时。例如,绝缘子应在试验场地环境温度下放置足够时间,以便试验开始前达到热平衡。除非经供需双方协议,相对湿度超过85%时不应进行干试验。f)多次施加电压的时间间隔应足够长,以避免闪络和耐受试验中先前施加电压的影响。4.2标准大气条件和电气试验修正因数4.2.1标准参照大气条件
标准参照大气条件应符合GB/T16927.1一1997。4.2.2大气条件的修正因数
修正因数应按GB/T16927.1一1997确定。如果试验时的大气条件与标准参照大气条件不同,则应计算空气密度修正因数(K)和湿度修正因数(K),并确定其乘积作KXK。试验电压作如下修正:耐受电压(雷电冲击、操作冲击和工频):施加试验电压=K×规定耐受电压一一闪络电压(雷电冲击、操作冲击和工频):测得的闪络电压
记录的闪络电压三
注:对湿工频电压试验和湿操作冲击电压试验,湿度不做修正,即K=1,K。4.3湿试验的人工雨参数
应使用GB/T16927.1一1997规定的标准湿试验程序。人工雨特性应符合GB/T16927.1一1997的要求。注:若对水平或倾斜安装的绝缘子试验时,淋雨方向应由供需双方协议。4.4电气试验安装布置
支柱绝缘子电气试验安装布置取决于是否要求进行操作冲击试验(见第2.2条),以及是否再现运行条件。支柱绝缘子的各项电气试验都应使用下列条款叙述的适用安装布置之一。4.4.1不要求操作冲击试验的支柱绝缘子标准安装布置支柱绝缘子应直立安装在一个用倒扣槽钢制成的水平接地金属支架上。支架宽度大约和被试支柱绝缘子安装面直径相等,长度至少应等于支柱绝缘子高度的二倍。对于高度不超过1.80m的支柱绝缘子,支架应高出地面至少1m,对更高的支柱绝缘子,支架应高出地面至少2.5m。将一圆柱形导体固定于支柱绝缘子顶部,导体应保持水平并和接地支架长度方向垂直。导体的长度至少应为支柱绝缘子高度的1.5倍,且至少应自支柱绝缘子轴线向两侧伸出1m。导体直径应约为支柱绝缘子高度的1.5%,最小为25mm。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导体和接地支架之间,高电压端应与导体相连。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