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076.6-1994 钽铌化学分析方法 钽中硅量的测定
GB/T 15076.6-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076.6-1994

中文名称:钽铌化学分析方法 钽中硅量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of tantalum and niobium -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ontent in tantalum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4-05-09

实施日期:1994-01-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9710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77.120.70镉、钴及其合金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化学分析方法>>H14稀有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YB 942(3)-1978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6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94-01-02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05-0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宋允嘉

起草单位: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钽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钽中硅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其氢氧化物中硅含量的测定。 GB/T 15076.6-1994 钽铌化学分析方法 钽中硅量的测定 GB/T15076.6-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铌化学分析方法
铅中硅量的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antalum and niobium-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ontent in tantalumGB/T 15076.6-94
第一篇方法1阴离子交换分离硅钼蓝分光光度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钼中硅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其氢氧化物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5%~~0.07%。
2引用标准
GB1.4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GB1467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一般规定GB7729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分光光度法通则3方法原理
试料用氢氟酸、硝酸溶解,将含硝酸和氢氟酸的试液Lc(HNO,)=0.35mol/1.,c(HF)=1.1mol/L)经阴离子交换分离主体。以硼酸掩蔽氟离子,在pH1~2硅与钼酸铵生成硅钼杂多酸,在硫酸溶液(c(H,SO,)=0.6mol/L)中以1-氮基-2-酚-4-磺酸还原为硅钼蓝,于分光光度计波长8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4试剂
配制试剂及试验均采用经二次离子交换、亚沸蒸馏的纯水。4.1
硼酸,特纯。
4.2硝酸钠溶液(50g/L),优级纯。4.3
硝酸(1+1),特纯。
氧氟酸(1+1),特纯。
4.5硝酸(1+25,特纯。
4.6钼酸铵溶液:称取10g钼酸铵[(NH,)Mo,O24·4H20,特纯】于200ml.烧杯中,加100ml.水,加热溶解,加入0.5mL氨氮水(p0.90g/mL,特纯)混匀。贮于塑料瓶中。4.7 硫酸(1+1)。
4.8草酸溶液(50g/L)。
4.9还原剂溶液:称取0.3g1-氨基-2-萘酚-4-磺酸于400mL烧杯中,加20mL无水亚硫酸钠溶液(70g/国家技术监警局1994-05-09批准502
1994-12-01实施
GB/T 1 5076. 6--94
L,用时现配)溶解,加入180mL无水亚硫酸氢钠溶液(100g/L,用时现配),混匀。此溶液有效期1周。4.10硝酸铵-氟化铵-氟化氢铵溶液:称取240g硝酸铵、18g氟化铵、14g氟化氢铵于1000mL塑料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混匀。4.11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2140g预先在1000℃灼烧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高纯二氧化硅于30mL铂埚中,加2g无水碳酸钠(特纯),于喷灯上熔融至透明,继续熔融2min,冷却。将铂置于250mL塑料烧杯中,加入100mL沸水浸取,搅拌至熔块完全溶解,用热水洗出埚,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贮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00μg硅。4.12硅标准溶液:移取10.00mL硅标准贮存溶液(4.11)于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贮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0μg硅。5 仪器与装置
5.1分光光度计。
5.2离子交换柱。
5.2.1离子交换柱的制备:用内径8~10mm,长220~250mm的聚乙烯管,将一端拉成长为600~700mm的毛细管,另一端做成漏斗形,制成容量为13~15ml的离子交换柱。在柱内靠近毛细管一端填入约8mm厚的聚乙烯细丝,将7~7.5mL以水膨润的淤浆状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苯乙烯型,强碱200×8)注入交换柱,排净气泡,控制毛细管出口高度调整流速为1.0~1.5mL/min。5.2.2离子交换柱的处理与再生:先用氢氟酸(4.4)将离子交换柱浸泡24h,再以40mL氢氟酸(1十4)、30mL硝酸(4.5)依次淋洗交换柱。用含2mL氢氟酸(4.4)和1mL硝酸(4.3)的20mL水溶液按6.4.2~~6.4.4操作检查柱子是否合格。该试液与不流经柱子的试剂空白用2cm吸收血以水为参比测得的吸光度之差应不大于0.012。否则用氢氟酸(1+4)及硝酸(4.5)重复淋洗直至合格。使用后的离子交换柱用100mL硝酸铵-氟化铵-氟化氢铵(4.10)淋洗,再用50mL硝酸(4.5)淋洗,可再使用。6分析步骤
6.1测定数量
称取两份试料,独立测定,取其平均值。6.2试料
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1g。表1
硅含量
0. 0005~~0. 0020
>0. 0020~~0. 0100
>0. 010~~0. 025
>0. 025~~0. 070
6.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4测定
吸收皿
[.作曲线编号
6.4.1将试料(6.2)置于60mL塑料瓶中,加入1mL硝酸钠溶液(4.2)、1mL硝酸(4.3)、3ml氢氟酸(4.4),盖上瓶盖,置于水浴上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取下,冷却。加入15mL水,混勾。6.4.2将试液流过已处理的离子交换柱(5.2)中,用30mL硝酸(4.5)分3次洗涤塑料瓶并淋洗交换503
柱,流出液均收集于120mL塑料瓶中。GB/T 15076.6—94
6.4.3加3g硼酸(4.1),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混勾,继续加热5min,取出,立即加入10mL钼酸铵溶液(4.6),混匀,放置10min。依次加入5mL硫酸(4.7)、10ml草酸溶液(4.8),2mL还原剂溶液(4.9),混匀,冷却。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15min。6.4.4按表1将部分溶液移入相应的吸收皿中,以水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8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6.4.5减去随同试料的空白溶液的吸光度,按表1从相应的工作曲线上查出硅量。6.5工作曲线的绘制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6.5.1工作曲线1
6.5.1.1移取0,0.10,0.30,0.50.0.70,1.00mL硅标准溶液(4.12)于-组塑料瓶中。6.5.1.2加入3.3mL硝酸(4.3)、3mL氢氟酸(4.4),补加水至50mL,以下按6.4.3和6.4.4条操作。6.5.1.3减去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以硅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6.5.2工作曲线Ⅱ
移取0,1.00,2.00,3.00,4.00,5.00,6.00,7.00mL硅标准溶液(4.12)于一组120mL塑料瓶中,以下按6.5.1.2和6.5.1.3条操作。7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按下式计算硅的百分含量:
Si(%)=
式中;mi-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硅量,ug;一试料的质量,g。
8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允许差。表2
硅含量
0. 0005 ~ 0. 0010
>0. 0010~~0. 0025
>0. 0025~0. 0070
>0.0070~0.0150
>0.015~~0.040
>0. 040~~0. 070
充许差
第篇方法24-甲基-戊酮-[2]萃取分离硅钼蓝分光光度法9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锟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锯中硅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其氢氧化物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5%~0.07%。
10引用标准
GB/T 15076.6--94
GB1.4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GB1467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一般规定GB7729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分光光度法通则11方法原理
试料用氢氟酸、硝酸溶解。在含硝酸和氢氟酸的试液(c(HNO,)=5mol/L,c(HF)9mol/L)中,用4-甲基-戊酮-(2]萃取分离主体。以硼酸掩蔽氟离子,在pH1~2硅与钼酸铵生成硅钼杂多酸,在硫酸溶液【c(HzSO,)=0.6mol/L]中,以1-氨基-2-蔡酚-4-磺酸还原为硅钼蓝,于分光光度计波长8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12试剂
配制试剂及试验均采用经二次交换、亚沸蒸馏的纯水。12.1硼酸,特纯。
12.2硝酸(p1.42g/mL),特纯。12.3氢氟酸(el.14g/mL),特纯。12.44-甲基-戊酮-23(简称MIBK):在500mL塑料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水、40mL硝酸(12.2)、40mL氢氟酸(12.3),混匀。加入200mLMIBK,振荡2min,静置分层。奔去水相,将有机相于塑料瓶中。用时处理。
12.5硝酸钠溶液(50g/L),优级纯。12.6钼酸铵溶液:称取10g钼酸铵[(NH,)Mo,Oz4·4H,0,特纯】于200mL烧杯中,加100mL水,加热溶解,加入0.5mL氮水(e0.90g/ml,特纯),混匀。于塑料瓶中。12.7硫酸(1+1)。
12.8草酸溶液(50g/L)。
12.9还原剂溶液:称取0.3g1-氨基-2-萘酚-4-磺酸于400mL烧杯中,加20mL无水亚硫酸钠溶液(70g/L,用时现配)溶解,加入180mL无水亚硫酸氢钠溶液(100g/L,用时现配),混匀。此溶液有效期一周。
12.10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2140g预先在1000℃灼烧1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高纯二氧化硅于30mI铂甘中,加2g无水碳酸钠(特纯),在喷灯上熔融至透明,继续熔融2min,冷却。将铂埚置于250mL塑料烧杯中,加入100mL沸水浸取,搅拌至熔块完全溶解,用热水洗出,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贮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00μg硅。12.11硅标准溶液:移取10.00mL硅标准贮存溶液(12.10)于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贮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0μg硅。13仪器与装置
13.1分光光度计。
13.2塑料萃取瓶:在60mL塑料瓶口上焊接一个长度为100~150mm的塑料毛细管。14分析步骤
14.1安全措施
处理有机相及萃取时,应戴医用手套,以防氢氟酸烧伤。14.2测定数量
GB/T15076.6—94
称取两份试料,独立测定,取其平均值。14.3试料
按照表3称取试样,精确到0.0001g。表3
硅 含 量,%
0. 0005~0. 0020
>0. 0020~0. 0100
>0. 010~0. 025
>0, 025~~0. 070
14.4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14.5测定
吸收皿+cm2
工作曲线编号
14.5.1将试料(14.3)置于60mL干燥的塑料瓶中,加入1mL硝酸钠溶液(12.5),2ml.硝酸(12.2)滴加总量为2mL的氢氟酸(12.3)溶解试料。将塑料瓶置于沸水浴上加热2min,取下,冷却。14.5.2将试液吸人塑料萃取瓶(13.2)中,再吸入15mLMIBK(12.4),振荡2min,静置分层,将水相放入原塑料瓶中,弃去有机相。再分别以15,10,10,5mLMIBK(12.4)重复萃取4次,最后--次萃取将水相放入120mL塑料瓶中,加人45mL水。14.5.3加4g硼酸于塑料瓶中,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溶解10min,混匀,继续加热5min,取出,立即加入12mL钼酸铵溶液(12.6),混匀,放置10min。依次加入5mL硫酸(12.7)、10mlL草酸溶液(12.8)、2ml还原剂溶液(12.9),混勾,冷却,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15min。14.5.4按表3将部分溶液移入相应的吸收皿中,以水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8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14.5.5减去随同试料空白溶液的吸光度,按表3从相应的工作曲线上查出硅量。14.6工作曲线的绘制
14.6.1工作曲线1
14.6.1.1移取0,0.10,0.30,0.50,0.70.1.00mL硅标准溶液(12.11)于组120ml塑料瓶中。14.6.1.2加入2mL硝酸(12.2)、2mL氢氟酸(12.3),补加水至50mL,以下按6.5.3~~6.5.4条操作。14.6.1.3减去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以硅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14.6.2工作曲线1
移取0,1.00,2.00,3.00,4.00,5.00,6.00,7.00mL硅标准溶液(12.11)于一组120ml.塑料瓶中。以下按14.6.1.2~-14.6.1.3条操作。15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表述
按下式计算硅的百分含量:
Si(%)=m;X10-6
式中:m—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硅量,g。mo---试料的质量,g。
16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4所列允许差。506
附加说明:
0. 0005~~0. 0010
>0. 0010~0. 0025
>0.00250.0070
>0. 0070~0.0150
>0.015~0. 040
>0. 040~0. 070
GB/T15076.6—94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宁夏有色金属治炼厂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允嘉。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发布的部标准YB942(3)-78《钮中硅量的测定(硅钼蓝吸光光度法)》作废。5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