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标准(DB) > DB32/T 1290-2008 油菜抗菌核病鉴定方法与抗性评定技术规程
DB32/T 1290-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1290-2008

中文名称:油菜抗菌核病鉴定方法与抗性评定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12-18

实施日期:2009-02-18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504130

相关标签: 油菜 菌核病 鉴定 方法 抗性 评定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09-02-18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标准简介

DB32/T 1290-2008 油菜抗菌核病鉴定方法与抗性评定技术规程 DB32/T1290-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DB32T1290-2008油菜抗菌核病鉴定方法与抗性评定技术规程ICS 65.020.20
备案号:24162-2009
江苏省地
2023-10-09
方标准
DB32/T1290—2008
油菜抗菌核病鉴定方法与抗性评定技术规程
Rules for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rapeseed to sclerotinia stem rot2008-12-18发布
2009-02-18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1290--2008
为探索有效的病菌接种方法,建立品种的抗性鉴定圃,特制定油菜品种的抗菌核病鉴定方法及评定技术规程。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本标准参考了NY/T794-2004《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怀谷、张洁夫、李伟1范围
DB32/T1290——2008
油菜抗菌核病鉴定方法与抗性评定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油菜抗菌核病鉴定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油菜(包括选育品种/系、地方品种、特殊遗传材料、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DH群体)、杂交油菜、转基因油菜、其它栽培油菜种、野生油菜、油菜野生近缘种对油菜菌核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794-2004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抗性评价evaluationofresistance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3.2
人工接种artificialinoculation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放于植物体感病部位并使之发病的过程。3.3
病情级别diseaseratingscale
人为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3.4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3.5bZxz.net
相对抗性指数 relative resistance index是在有感病对照品种的对比下,较准确的反映品种本身抗病性的相对强弱的指标。4病原物接种体制备
4.1接种菌株的分离
从油菜田随机采集病株上的菌核,每茎杆采1粒,带回室内切成小块,用1%NaC10消毒5min后:直接放入马铃薯蔗糖琼脂平板上,25℃培养5天~6天。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如培养形态、菌核产生DB32/T1290-—-2008
观察等确认为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后,进行菌尖纯化。通过油菜幼苗期致病性测定,筛选强致病力菌株,冷冻保存备用。所用菌株需定期进行致病力测定(隔年)。4.2油菜菌核病菌接种体制备
接种所用分离物应为当地致病力强的分离物。叶片接种鉴定的接种体为菌丝块,茎杆接种鉴定的接种体为带菌牙签。
4.2.1菌丝块接种体制备
将保存的菌核病菌菌丝接种到马铃薯蔗糖琼脂平板上,25℃培养3天~4天,使菌落长至平板的3/4。
4.2.2带菌牙签接种体制备
先将牙签在沸水中煮沸15min,捡出放入马铃薯蔗糖培养液中,120℃灭菌20min,然后呈放射状排列于培养血中,中心接种菌核病菌的菌丝块。25℃培养6天,使牙签上长满菌丝。5抗性鉴定圃设置
5.1鉴定圃选址
田间鉴定圃应设置在油菜菌核病适发区,选择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和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鉴定圃内不施用任何杀菌剂5.2鉴定对照品种和诱发行品种选择抗病品种对照采用中双9号、中等感病品种对照采用中油821。5.3种植要求
油菜的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一致,或适当调整播期以使植株接种期和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湿度与温度)相遇。
鉴定材料顺序排列,重复2次,每50份~100份鉴定材料设1组抗病和感病对照品种材料。鉴定小区行长1.5m,株距0.3m,行距0.5m。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5.4接种
5.4.1叶片接种鉴定
5.4.1.1接种期
叶片接种于油菜初花期进行。
5.4.1.2接种方法
用打孔器(直径为0.5cm),沿马铃薯蔗糖琼脂平板上菌丝生长边缘取菌丝块,菌丝面朝下接种于每株中部叶片的中部,每品种20个叶片。菌丝块上面加一层打湿的薄脱脂棉。接种后控制温度在20°C~25°C,湿度90%以上。3天后降至80%5.4.2茎杆接种鉴定
5.4.2.1接种期
秸杆接种于油菜初花期进行。
5.4.2.2接种方法
用医用尖头镊子在油菜主茎距地面40cm打孔,插入带菌牙签。每行10株。以不带菌牙签接种作对照。
DB32/T1290--2008
接种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接种后若遇持续干旱,应及时进行田间浇灌,以满足病害发生所需条件。
6病情调查
6.1调查时间
叶片接种鉴定于接种后5天调查,茎杆接种鉴定于接种后7天~21天调查。6.2调查方法及项目
调查时观测记载每份鉴定材料群体的发病状况,调查项目为发病率和严重度。根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材料进行调查,记载病情级别,计算出病情指数,并计算相对抗性指数。6.3发病程度记载及标准
6.3.1叶片接种鉴定的的发病率和严重度记载及标准6.3.1.1调查方法
调查每份鉴定材料所有接种叶片病害发生的普遍率。根据病害症状描述,调查和记载每个病叶的严重度。
6.3.1.2病情分级
病情严重度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表1叶片接种鉴定油菜菌核病病情级别划分及其症状描述严重度分级
无可见发病症状
症状描述
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10%以下
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10%~30%
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30%~50%
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50%以上
6.3.2茎杆接种鉴定的发病率和严重度记载及标准6.3.2.1调查方法
调查每份鉴定材料所有接种茎发病情况,根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材料进行调查并记载病情级别。
6.3.2.2病情分级
田间严重度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3。表2茎杆接种鉴定油菜菌核病病情级别划分及症状描述严重度分级
6.4病情指数计算
无可见发病症状
病斑长1mm~2mm
病斑长2mm~3mm
病斑长3mm~4mm
病斑长4mm以上
症状描述
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按公式(1)。3
式中:
DI:病情指数
X:病害分级标准各级级值
a:各级严重度的调查单元数
ZX:调查单元总数
aar:最高级值
6.4抗性评价
ZX,·amax
DB32/T1290—2008
当对照材料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3级以上),该批次抗菌核病鉴定视为有效。根据供鉴材料和对照的病情指数,计算供鉴材料的相对抗性指数,相对抗性指数计算按公式(2)。RRI=n|DI/(100-DI)1X1nDI/(100-DI)式中:
DI:供鉴材料病指
DIa:对照病指
油菜对菌核病抗性评定标准见表3。表3油菜对菌核病抗性评价标准
相对抗病指数
7抗性综合评价
7.1抗性评价
抗性评价
高抗(R)
中抗(MR)
低抗(LR)
低感(LS)
中感(MS)
高感(HS)
(2)
依据鉴定材料在叶片和茎杆接种条件下发病程度综合确定其对菌核病的抗性水平,在叶片接种和茎杆接种鉴定结果不一致时,以茎杆接种的结果为准。7.2重复鉴定
初次鉴定中表现为高抗、中抗的材料,次年用相同的病原菌进行重复鉴定。当两年抗性鉴定结果不一致时,以记载的严重病情级别为准。8鉴定记载表格
油菜抗菌核鉴定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表格格式见表4。抗性鉴定记录保存2年。()
無日: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