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标准(DB) > DB 21/T 1532-2007 农区鼠害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DB 21/T 1532-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 21/T 1532-2007

中文名称:农区鼠害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43KB

相关标签: 农区 鼠害 监测 综合 防控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 21/T 1532-2007 农区鼠害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DB 21/T1532-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备案号:
辽宁省地
方标准
DB21/T1532-—2007
农区鼠害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规范2007-07-01发布
2007-08-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前言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植物保护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文航、朴春树、曲昌明、张贵锋、孙慕君。DB21/T1532—2007
DB21/T15322007
农区鼠害是威胁农业生产和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生物灾害。近年来,受气候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人为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省农区鼠害呈遂年上升趋势,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许多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等鼠传疾病迅速蔓延,也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鼠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鼠传疾病的发生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生产安全、农民身体健康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我们制定了本标准,旨在规范农区鼠情监测与鼠害防治行为,指导植保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科学监测与防治,提高鼠情监测技术水平和灭鼠效果,实现防灾、防病、保粮、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
本标准的各项指标是在现有国际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单位的相关标准,全面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充分结合我省地域特点、环境气候特点以及鼠种特点而提出的。1范围
农区鼠害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规范DB21/T1532—2007
本标准规定了农区(农户、农田)鼠害监测及防控调查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鼠情监测调查、鼠害统计分析、预测预报、农区综合灭鼠等。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控的各级农业部门、基层鼠情监测点及广大农民开展灭鼠活动使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害鼠造成的危害,在农业上一般指鼠形动物造成的危害2.2
夹夜法
使用相同型号的若干数量鼠夹,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放置一夜10h~12h)捕鼠进行相对数量调查的方法。
捕获率
总捕鼠数与连续放置的总有效夹数的百分比。空翻夹、留在夹上的鼠毛等非致命部位不计在内。2.4
鼠密度
在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鼠的数量,分为绝对鼠密度和相对鼠密度。通常以害鼠相对密度调查法测定,以捕获率表示。
相对鼠密度
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鼠类显示的相对数量或活动量的百分率。2.6
种群的结构
种群内各生物学类群个体各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或百分率)。其内容包括雌雄性比、怀孕雌鼠比、成幼比、各年龄组比例等。2.7
种群数量的预测预报
通过对其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及外在环境特征,预测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动情况以及将造成的危害损失情况,以确定防控对策。
发生面积
害鼠相对密度达到防控指标以上的面积。2.9
发生程度
DB21/T1532—2007
指鼠害发生量、危害损失和发生面积的综合衡量标准。按照全国统一的五级方法统计,分为一级轻发生,二级中偏轻发生,三级中等发生,四级中偏重发生,五级重(大)发生。2.10
内增长力
在一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下,种群所固有的内在增长能力。2. 11
孕鼠率
指已怀孕的雌鼠数占总捕获雌鼠数的百分比。2.12
年龄结构
指害鼠中幼体、亚成体、成体I、成体IⅡI、老年体分别占总捕获鼠数的百分比。2.13
繁殖强度
指害鼠在单位时间内繁殖个体的能力。2.14
毒饵站
指在进行灭鼠时,用于盛装毒饵、能够让害鼠在其中取食毒饵、达到灭鼠目的的装置。3鼠情监测调查
3.1调查工具
3.1.1鼠夹类型
采用大号或中号铁板夹。
3.1.2鼠夹规格
长×宽为18cmX8.5cm或12cmX6.5cm的鼠夹。3.1.3饵料
生花生米或葵花子。
3.1.4计量用具
游标卡尺、常规直尺、钢卷尺、普通天平、量筒等。3.1.5解用具
医用解剖刀、解剖剪,放大镜,酒精灯、消毒剂、脱脂棉等。3.1.6防护用具
防护服、口罩、帽子、医用手套。3.2监测方法
3.2.1调查时间
每年在3月份~10月份实施调查,每月调查集中在5日~10日进行,选择晴朗天气,晚放晨收。3.2.2样方选择
农田在作物布局比较单一或环境差异较小的地区,面积在200000m以上,选择3个样方,每个样方10000m:农户选择2~3个村作为一个样方,每个样方50户。3.2.3置夹地点
农田置于田埋、地、土坎、渠道、沟边、地角、路旁、农田夹荒地等鼠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农户置于猪圈或养殖场所、房后屋檐、厨房、仓房等处。3.2.4置夹方法
农田每个样方置夹50个,夹距10mX20m特殊地形可适当调整夹距。鼠夹与垄沟垂直:农户每个样方置夹不少于100个,每户不少于2夹。鼠夹与墙基、鼠道方向垂直。2
3.2.5收夹后的处理
3.2.5.1捕获鼠的处理
用乙醚熏蒸5mn,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测量鉴定,解剖后深埋处理。3.2.5.2鼠夹和解剖工具的处理
用来苏尔或医用酒精浸泡、清洗,在阳光下曝晒。3.3监测内容
3.3.1鼠密度
DB21/T1532—2007
将调查数据填入附录A的表A1、A2。捕获鼠数为捕获鼠的夹数(对夹住鼠足、尾、皮的鼠夹列为捕获)。捕获率按式(1)计算。
D×100%
式中:
捕获率,单位为百分比(%;
D—捕获鼠数,单位为只:
Q有效夹数,单位为个。
3.3.2鼠种
将鼠体仰放糖瓷盘内,取其自然姿势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将所有标本记录按环境类型分别统计,计算出各个鼠种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例,占总鼠数的50%80%的鼠种为优势鼠种,50%以下、5%以上的鼠种为常见种,小于1%的为稀有种。将数据填入附录A的表A3。3.3.3鼠类繁殖状况
3.3.3.1调查方法
利用解剖工具解剖害鼠腹部,记录孕鼠数、胎仔数、睾丸下降数等。将调查数据填入附录A的表A4。3.3.3.2孕鼠率
按式(2)计算。
式中:
孕鼠率,单位为百分比(%:
孕鼠数,单位为只;
雌鼠数,单位为只。
3.3.3.3平均胎仔数
按式(3)计算。
式中:
=×100%
平均胎仔率,单位为百分比(%;Z,—总胎仔数,单位为只;
一孕鼠数,单位为只。
3.3.3.4睾丸下降率
按式(4)计算。
×100%
DB21/T1532—2007
式中:
-辜丸下降率,单位为百分比(%G睾丸下降鼠数,单位为只:
M—雄鼠数,单位为只。
3.3.4种群年龄结构
以白齿或体重为基本指标,参照体长、体重等确定鼠类的年龄结构(详见附录B的表B1),将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5。
4鼠害统计分析
4.1统计指标
包括总发生面积、总发生程度、防控面积、实际损失、挽回损失。4.1.1总发生面积
各生态类型鼠害发生面积为该类型害鼠捕获率农田达5%以上(农舍3%的面积。总发生面积为各生态类型鼠害发生面积之和。
4.1.2总发生程度
各生态类型鼠害发生程度为各大样方鼠害平均发生程度。鼠害发生程度划分为5级,其划分标准见附录B的表B2。总发生程度按式(5)计算。8=
式中:
6——总发生程度;
N.各大样方鼠害平均发生程度;I
大样方个数。
4.1.3实际损失
在作物受害期,根据作物类型,选择3ha~6ha的面积样方,调查危害损失情况。4.1.3.1作物受害率
采用平行线跳跃式取样方法调查作物受害率。受害率按式(6)计算。=×100%
式中:
作物受害率,单位为百分比(%:N
受害株数,单位为株;
调查株数,单位为株。
4.1.3.2作物损失率
采用目测法判断作物的单株危害损失(0~100%。损失率按式(7)计算。n
式中:
作物损失率,单位为百分比(%:单株危害损失率,单位为百分比(%:OL×100%
(5)
N—受害株数,单位为株;
M——调查株数,单位为株。
4.1.3.3鼠害损失的计算
4.1.3.3.1理论损失的计算
按式(8)计算。
式中:
9,——理论(自然)损失;
S——灭鼠前各级鼠害发生面积;损失率:
C单位产量。
4.1.3.3.2实际损失的计算
按式(9)计算。
式中:
gj实际损失;
9,= (s,9j= (s,S,—灭鼠前各级鼠害发生面积;n
损失率;
C单位产量。
4.1.4防控面积
防控面积为取防控措施的面积之和。4.1.5挽回损失
挽回损失为理论(自然)损失减去实际损失的差值。4.1.6灭鼠效果
按式(10)计算。
式中:
灭鼠效果:
投饵前的捕获率:
号—投饵后的捕获率。
4.2统计方法
×100%
将4.1.1至4.1.6的各项统计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65预测预报
5.1预报依据
5.1.1种群发生基数
农田春季捕获率3%以上,秋季捕获率4%以上,具备中等以上发生条件。5.1.2种群繁殖情况
DB21/T1532—2007
(8)
(9)
DB21/T1532—2007
种群繁殖提早,参与繁殖的个体增多,雌性比例增大,孕鼠率和平均胎仔数增多等因素,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5.1.3种群年龄结构
种群中幼体、亚成体、成体、老体比例相当,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中(成体+老体)/(亚成体+幼体)比例在0.8以上,3个月后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种群中(成体+老体)/(亚成体+幼体)比例在0.4以下,3个月后不利于种群数量增长。5.1.4环境因子
高温和暴雨对鼠害发生不利;作物播种期、成熟期是鼠害发生严重的时期。5.2预报内容
5.2.1发生期预测
根据早春害鼠繁殖的早晚、种群年龄结构及组成,冬季和早春气温的高低,农事情况以及历年鼠情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害鼠数量高峰期。5.2.2发生量预测
根据害鼠越冬基数、开春后的密度、繁殖强度、种群年龄结构以及气候、食物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发生高峰期鼠密度。
5.2.3发生程度预测
根据鼠密度、危害损失率、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结合食物、气候、天敌、鼠的内桌增长力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鼠害发生程度的级别。6农区综合灭鼠
6.1技术原则
坚持以生态、物理控制为基础,以化学药剂灭鼠为重点,农田与农户同步,分区分类治理。低密度区(鼠密度5%以下)以生态调控为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综合控制。中密度区(鼠密度5%10%采用生态调控与化学防控相结合,在鼠密度相对较高的地段化学投饵灭鼠。高密度区(鼠密度10%以上)以实施统一化学灭鼠为主,辅以生态控制和其它措施。6.2防控指标
6.2.1农田防控指标
春季田间捕获率≥3%秋季田间捕获率≥4%6.2.2农户住宅防控指标
农户住宅区捕获率≥2%鼠传疾病常发地区≥1%6.3防控时期
农田3月~6月、9月~11月:农户住宅区全年防控。6.4防控技术措施
6.4.1农业防治
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耕作制度及农田生态特点,结合农区基本建设、农事活动和耕作制度的改革等农业技术措施,造成害鼠不适宜的栖息、生存环境。包括耕翻与平整土地,整修田、沟渠,清除田间杂草,合理布局农作物,及时收获,精收细打,合理利用草原,防止草场退化等。6.4.2物理防治
采用鼠夹、鼠笼、粘鼠板等器械或人工设置陷阱灭鼠。6.4.3生物防治
利用猫、猫头鹰、蛇、狐、鼬等鼠类天敌动物或生物制剂降低鼠类种群数量。6.4.4化学防治
6.4.4.1杀鼠剂的选择
DB21/T1532—2007
选择溴敌隆、大隆、杀它仗等第二代抗凝血型杀鼠剂以及杀鼠灵、杀鼠迷、敌鼠钠盐等第一代抗凝血型杀鼠剂。禁止使用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甘氟、毒鼠强、毒鼠硅等急性剧毒杀鼠剂。6.4.4.2毒饵配制
6.4.4.2.1饵料
玉米碴、玉米面、稻谷或豆饼等。6.4.4.2.2添加剂
3%5%的食糖或0.01%~0.1%糖精、0.5%~1%食盐、0.5%味精等引诱剂。2%的红、蓝墨水或1%的家用染料,如甲基煮蓝、曙红、普鲁士蓝等警戒色6.4.4.2.2.1配制方法
县以上农业部门开展统一灭鼠配制毒饵。将杀鼠剂母液或母粉加水与饵料、添加剂混合均勾,晾干后使用。杀鼠剂浓度见附录B的表B3。6.4.4.3毒饵投放
6.4.4.3.1投放地点
稻田投饵按自然田块,在田上或沟渠边及稻田附近的鼠类活动场所投饵一圈,形成保护圈:旱田以耕地为中心设保护区,重点投药保护。住宅区对猪栏、牛圈、粮仓、厨房以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重点投药。
6.4.4.3.2投放方法
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投放毒饵。稻田、旱地耕作区,一般每5m一堆,每堆3g~5g,每亩投饵量200g:住宅区域按每15m放2堆~3堆,每堆10g~20g进行投饵。6.4.4.3.3毒饵补充
按照“多吃多补、少吃少补、不吃不补”的原则补充毒饵。6.4.4.4毒饵站灭鼠
6.4.4.4.1.1简易毒饵站制作
用口径为5cm8cm的PVC管或去掉两端的饮料瓶制成,也可采用其它易于存放毒饵且老鼠能够顺利通过的方式制作毒饵站。在室内,毒饵站的长度可在30cm左右,直接放置在地面,用小石块稍作固定即可:在农田,毒饵站的长度在45cm左右(不算用来遮雨的突出部分),用铁丝把两端固定,距地面2~3cm避免雨水灌入。
6.4.4.4.2放置地点
农田沿田或于鼠洞附近放置;住宅区在猪栏、牛圈、粮仓、厨房、后屋檐等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沿墙边或鼠道放置。
6.4.4.4.3放置数量
农田每亩放置1~2个,住宅区每户放置2个。6.4.4.4.4投饵量
每个毒饵站内放置毒饵20g~30g,放置3d后,根据害鼠取食情况补充毒饵或调整毒饵站位置。6.4.4.5安全防护
毒饵配制人员要戴口罩和手套,用工具进行操作,禁止吸烟、吃东西、用手擦嘴、揉眼。配制结束后,配制人员须洗手洗脸,更换衣服,然后离开现场。毒饵配制要在远离家畜、家禽和水源的地方,按照规定的配方和操作规程,现用现配,用多少配多少。投放毒饵要按照规定用量,禁止徒手接触毒饵:剩余毒饵要集中保管和处理。6.4.4.6抗凝血型杀鼠剂中毒后的救治脱去污染衣物,清水净身:盐水催吐、1:5000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用50%硫酸镁或硫酸钠40ml导泻:解毒用120mg维生素K葡萄糖液点滴,其他症状对症治疗。7
DB21/T1532—2007
A1农田鼠密度调查
按表A1填写,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鼠害监测调查
表A1农田鼠密度调查表
生态环境”
作物种类
生态环境是指平原、山区、半山区、丘陵等。农户鼠密度调查
按表A2填写。
置夹总数
表A2农户鼠密度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时间
鼠种调查
按表A3填写。
调查人:
调查时
调查地
调查地点
生态环
调查户数
置夹总数
表A3鼠种调查表
鼠种名
生态环境。www.bzxz.net
所占比
生态环境是指平原、山区、半山区、丘陵等。A4:鼠害繁殖情况调查
按表A4填写。
优势鼠种
有效夹数
有效夹数
单位为只、百分数
捕获鼠数
捕获率
单位为只、百分数
捕获鼠数
捕获率
单位为克、毫米、
百分数
捕获率
后足长
所占总捕获数比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