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3/T 726-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 33/T 726-2010
中文名称:狮头系列金鱼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404KB
相关标签:
狮头
金鱼
养殖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 33/T 726-2010 狮头系列金鱼养殖技术规范
DB33/T726-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65.150
國标准
DB33/T7262010
代替DB33/T726-2008
狮头系列金鱼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breeding of carassius auratus var.2010-07-30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08-30实施
DB33/T726—2010
本标准替代DB33/T726-2008《狮头系列金鱼亲鱼培育及繁殖技术规范》,与之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一增加了鱼种培育、成鱼饲养、出池、包装运输的内容。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杭州余杭奇奇观赏鱼合作社、杭州余杭区乔司镇老虎金鱼养殖场、杭州名冠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湖州唐氏特种养殖基地。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凡、相建勇、蒋静、陈坚、黄宗伟、叶键、余金虎、王力、柏张春、唐文斌1范围
狮头系列金鱼养殖技术规范
DB33/T726—2010
本标准规定了狮头系列金鱼(Carassiusauratusvar.)的养殖条件、亲鱼培育、亲鱼选择、人工繁殖、孵化、鱼苗培育、鱼种培育、成鱼饲养、疾病防治、出池和运输等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狮头系列金鱼的水泥池养殖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
术语和定义
渔业水质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狮头系列金鱼
具背鳍,头部肉瘤隆起并向下延伸至鳃部,包裹眼晴的金鱼系列品种。3.2
婚姻色
鱼类生殖期来临时,发生色泽变异,或者颜色变深,或者出现鲜艳的色彩,生殖季节结束婚姻色即自动消失。
在生殖季节雄鱼鳃盖或胸鳍分布白色坚硬的锥状体。3.4
先排出部分池水,再补充等量新水,水质符合GB11607要求,新老水温差小于2℃。3.5
只有一叶尾鳍。
两叶尾鳍正常展开时夹角小于90°。3.7
DB33/T7262010
两叶尾鳍上缘连合一起。
尾鳍较大,且鳍片质软、不能正常舒展平整。3.9
两只眼球大小不一或只有一只眼。4养殖条件
4.1环境
无空气污染、水污染和严重噪声污染,交通、电力设施便利,有良好的水源。鱼池建于通风、日光充足处。
4.2设施
4.2.1养殖池
采用砖混水泥抹面结构,池四周墙体厚15cm,池间隔墙厚8cm,要求池底与池壁光滑平整。池底靠近排水渠侧,距池壁25cm~30cm边处设一圆形排水口,池底面向排水口略倾斜,坡度比为1:100面积以12m2~16m为宜、池深以30cm~40cm为宜。4.2.2集鱼坑
靠近池底排水口处设锅底形集鱼坑,直径60cm,集鱼坑低于池底面5cm~10cm。池底向集鱼坑倾斜。集鱼坑与池底用水泥砂浆抹光。4.2.3进水、喷水系统
每池与排水口相对的池壁顶部设一进水口,每个池进水口配置闸阀或水龙头。进水管用管径50mm~70mm的PVC管或镀锌钢管,进水管道与蓄水池或水泵相接。进水管侧面打一直径1.2mm~2.0mm的小孔,作喷水用。
4.2.4排水系统
每池设一个排水口,位于集鱼坑底部或集鱼坑一侧。池底排水管直径50mm~70mm,上口略低于池底,下口与池底排水管相连,接入排水沟。排水管上口适配高度为30cm~50cm的PVC管,低于池面沿20mm~30mm。
4.2.5蓄水池
蓄水池容积按能够满足高温季节用水高峰时的用水量设计,蓄水池底部高于养殖池面,墙体为钢筋砖混结构,池底用钢筋网整体浇,池壁预设出水口和排污口,并适配闸阀。4.2.6增氧系统
用管径32mm~40mm的PVC管作充气管道,沿池边架设,每池设3个~5个充气口,配置橡胶管与砂滤头,充气管道与增氧泵相连。4.2.7防护网
养鱼池上空及四周用聚乙烯网片及毛竹支架或钢架设置成封闭式防鸟网,防鸟网顶距池面高度2.0m。
4.2.8生产器具
DB33/T726—2010
水泵、气泵、操作盆(各种规格的脸盆)、天平(精度0.1g)、温度计(精度0.5℃)、溶氧仪、可折叠围网、捞海等其它小型网具、工具等。4.3养殖用水
4.3.1水源
无污染江河水或地下水、自来水。江河水经蓄水池沉淀、杀虫、消毒,地下水、自来水经曝气后使用。
4.3.2水质
水质清新,pH值6.8~7.8,D0≥4.0mg/L,其它各项指标符合GB11607要求,亲鱼培育
5.1场所
见本标准4.2.1。
5.2消毒
5.2.1设施、工具消毒
放鱼前2周~3周,清池,用100mg/L高锰酸钾溶液或20g/m漂白粉溶液泼洒,24h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工具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清毒,24h后用清水冲干净,日光曝晒后使用。5.2.2池水消毒
漂白粉1g/m~3g/m水体浓度全池遍洒,3d后待毒性消失使用。5.3放养
5.3.1时间
10月~11月。
5.3.2来源
从本场留种的种鱼中筛选或由其它养殖场引进。引进前需经检疫,引进后隔离暂养1个月。5.3.3放养密度
一龄种鱼10尾/m~20尾/m;二龄种鱼4尾/m~6尾/m。5.4饲料与投喂
5.4.1饲料种类
足类、枝角类等天然饵料和专用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在35%以上。5.4.2投饲方式
5.4.2.1冬季培育
DB33/T726—2010
投喂适量的配合饲料或天然饵料,每天9:00时左右投喂一次,投喂量以投喂后2h内吃完为宜,并视天气、水温等情况灵活调节。
5.4.2.2春季培育
投喂天然饵料为主,每天8:00时~10:00时,投喂一次。投喂量以2h内吃完为宜,并视天气、水温等情况灵活调节。
5.4.2.3产后培育
亲鱼产后,根据体质恢复情况,投喂适量的天然饵料或配合饲料,每天9:00时前投喂一次。15d后,每天投喂两次,7:00时~8:00时投喂天然饵料或配合饲料,15:00时~16:00时投喂配合饲料,每次投喂量以投喂后1h内吃完为宜,并视天气、水温等情况灵活调节。5.5日常管理
5.5.1巡池
每天早晚池二次,检查水质变化、残饵情况、吃食状况、有无发病征兆,并做好养殖日志。5.5.2水质管理
5.5.2.1冬季
5.5.2.1.1水色
以油绿色为宜。
5.5.2.1.2水深
30cm~40cm
5.5.2.1.3兑水或换水
当透明度低于10cm,进行兑水,兑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3~1/2。当水体表面有浮沫时,选择晴天中午彻底换水,换水时洗刷池壁、池底。5.5.2.1.4防冻保温
水温降至5℃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适当增加放养密度,保持水位,减少新水刺激;水温低于5℃时,傍晚在水面上遮盖芦帘、草帘等,翌日9:00时后,揭开芦帘、草帘。雪天过后立即换水。5.5.2.2春季
5.5.2.2.1水色
以嫩绿色为宜。
5.5.2.2.2水深
20cm~30cm
5.5.2.2.3兑水或换水
根据水温、水质情况,一般3d~4d兑水或换水一次,兑水量为池水总量的的1/3~1/2。5.5.2.2.4流水刺激
产前一个月内,每周注水一次,产前一周内,隔天注水一次。5.5.2.2.5遮荫或喷水
DB33/T726—2010
水温≥30℃时,池面用遮阴网或芦帘等进行遮荫,或进行喷水增氧和降温,以防晒伤烫尾。5.5.2.3产后
产后一周内以兑水为主,兑水量为池水总量的的1/3~1/2。5.5.2.4夏秋季
5.5.2.4.1水色
以嫩绿色为宜。
5.5.2.4.2水深
夏季25cm~30cm,秋季20cm~30cm。5.5.2.4.3兑水或换水
视水温、水质变化情况而定。夏季至初秋时以换水为主,一般1d~2d,9:00时前或16:00时后换水一次;秋季中、后期以兑水为主,换水为为辅,一般2d~3d兑水一次,每次兑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2~2/3,3d~5d于10:00时前或15:00时后换水一次。6亲鱼选择
6.1外部形态
头型方正、肉瘤丰厚,不松散;体表完整无伤。各鳍条完整、对称,自然伸展:体色纯正鲜艳,身体短粗,泳姿平衡。
2年龄、规格
年龄2龄~3龄,体长15cm以上。6.3雌雄鉴别
性成熟时雌雄亲鱼特征有明显差别,见表1。表1雌雄鱼鉴别特征
泄殖孔
短圆,腹部膨大突出,用手触摸有柔软感无
大而圆,凸出
略长,腹部用手触摸较硬
小而狭长,针状或三角状
DB33/T7262010
6.4成熟度判别
鱼体出现婚姻色,雄鱼出现追星。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腹部朝上,轻托尾部时,两侧卵巢下垂轮廓明显,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鱼轻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7人工繁殖
7.1时间、水温
4月。水温稳定在16℃以上,以20℃~22℃为宜。7.2产卵前准备
7.2.1操作盆
采用大塑料盆、糖瓷盆等作为亲鱼产卵、受精的操作盆。7.2.2鱼巢
以细叶水草作鱼巢较为适宜,使用前用5%~10%的食盐水或1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h~2h。也可用棕片,以相同浓度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h~2h,再用沸水浸洗,晒干后使用即可。7.3人工授精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7.3.1雌雄配比
1:(1.5~2)。
7.3.2授精时间
繁殖季节,气温、水温适宜,亲鱼发情达到高潮,已有较明显雌雄个体追尾、雌鱼开始排卵时。7.3.3授精方法
遮阳操作。操作盆内盛水适量,鱼巢放入盆水中,雌雄鱼分别捞入操作盆。左右手分持雌雄亲鱼各1尾,雌雄泄殖孔略朝上,用大拇指先挤压雌鱼腹部采卵,随即挤压雄鱼腹部取精,轻轻搅动水体,使其充分受精,并均匀粘附到鱼巢上。附卵量以卵之间不相互重叠为宜。直径35cm左右的细叶水草或张长×宽为15cm×35cm的棕片附卵500~2000粒。30min后待受精卵吸水膨大,将附卵鱼巢移至5mg/L~10mg/L的亚甲基兰溶液内浸泡3min~5min后,移至孵化池内孵化。8孵化
8.1孵化池
见本标准4.2.1
8.2水质要求
清澈透明,D0≥4.0mg/L,其它要求见本标准4.3.2。孵化用水应用80目以上筛绢过滤8.3水深
15cm~25cm。
8.4孵化密度
2000粒/m左右。
8.5孵化管理
DB33/T7262010
静水孵化,受精卵孵化第二天,池中添加少量浮游动物进行水质调控。鱼苗出膜后,可将鱼巢从池内移出,即转入苗种培育。孵化过程中,如遇暴雨,则在孵化池上加盖遮避物。如遇持续低温、阴雨,可向孵化池水中泼酒0.3mg/L~0.5mg/L亚甲基兰溶液鱼苗培育
9.1时间
4月上旬~5月上旬。
9.2场所
孵化池原池培育。
9.3放养密度
1000尾/平方米左右,放养量一般为实际出苗数9.4饲料与投喂
9.4.1开食时间
鱼苗孵出3d~4d,卵黄囊消失,鱼苗散开能水平游动时,可进行人工投喂,9.4.2饲料种类
7d内以熟蛋黄为主,适当添加少量轮虫、枝角类等天然活饵料。7d后,以枝角类、桡足类等天然活饵料为主。
9.4.3投饲方式
9.4.3.1蛋黄投喂
熟蛋黄用60目网布包裹,在水面捏碎轻拍,使蛋黄呈雾状均匀悬浮水中,或化成浆沿池四周泼洒投喂。第一天,每万尾鱼苗投喂半个熟蛋黄,以后逐步增加到1个熟蛋黄。每日8:00~9:00、14:0015:00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以鱼苗吃饱,体内肠道可见蛋黄,但不沉淀到池底为宜。阴雨天减。
9.4.3.2天然饵料投喂
枝角类等天然活饵料直接投喂,投喂量以池四角能见活的浮游动物为准。每天8:00~9:00投喂一次。兑水、换水后及时投喂。
9.5水质管理
9.5.1水质要求
水质清新,D0≥4.0mg/L,其它各项指标符合GB11607要求9.5.2兑水加水
DB33/T7262010
出膜15d后,每5d~7d兑水一次。将包好纱绢布的塑料框或竹框、木框等置于池中,用虹吸管吸除框中池水,再缓缓加入经消毒、过滤及曝气后的等量新水。随鱼苗生长,逐步将水位由15cm加深至25cm。
9.5.3调水换水
池中保持适当的浮游生物量维持水质相对稳定。暴雨时刚孵化出鱼苗的培育池上及时加盖遮挡物。鱼苗培育20d~30d,至全长2.0cm~3.0cm时,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换水。可与筛选同步进行,换水温差≤2℃。
9.6筛选
鱼苗培育至全长2.0cm~3.0cm时,用白瓷碗、白匙等工具进行第一次筛选。剔除小尾、单尾、夹尾、歪尾、连尾、裙尾、有棘突以及身体弯曲畸形的残次个体。10
鱼种培育
10.1时间
5月中旬~6月上旬。
10.2场所
鱼苗培育池原池培育。
10.3放养密度
按规格大小分池稀养。放养密度100尾/m~150尾/m。10.4饲料与投喂
10.4.1饲料种类
天然饵料为主,人工配合饲料为辅。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2%35%。10.4.2投喂方式
每日8:009:00投喂一次枝角类或桡足类等天然活饵料,投喂量以2h内吃完为宜;14:00~15:00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一次,投喂量以0.5h内吃完为宜。视天气、吃食情况适当调整。10.5水质管理
10.5.1水质要求
水色清绿色或嫩绿色,透明见底,其它各项指标符合GB11607要求10.5.2水深
20cm~30cm。
10.5.3兑水换水
根据水温、水质情况,一般每2d~3d兑水一次,每次兑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5~1/3。水质变坏,水色呈红褐色、乳白色、深绿色或池底积聚较多污物时,及时换水。换水时间一般投喂前或投喂2h后,换水时洗刷池壁、池底。温差≤2℃。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