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标准(DB) > DB 34/T 247-2002 中小规模猪场生猪饲养规程
DB 34/T 247-200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 34/T 247-2002

中文名称:中小规模猪场生猪饲养规程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44KB

相关标签: 猪场 生猪 饲养 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 34/T 247-2002 中小规模猪场生猪饲养规程 DB34/T247-200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
方标准
DB34/T2472002
中小规模猪场生猪饲养规程
(出版稿)
2002-08-08发布
2002-08-08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日纯伴网
http://foodmajate.net/
1范围
2杂交模式的选择
3哺乳仔猪饲养饲养管理
4肉猪的饲养管理
5猪场选址和布局
6兽医防疫卫生制度
7消毒制度与程序
8主要疫病控制
http://foodm
DB34/T247—2002
DB34/T247—2002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参照相应国家标准,总结各地实践经验,考虑我省现有养猪水平和市场消费趋势,制定的中小规模商品猪场生猪饲养规程地方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委畜牧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畜牧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瑞莲
http://foodmate.net/1范围
中小规模猪场生猪饲养规程
DB34/T2472002
本规程规定了自繁自养商品肉猪生产场和直接从场外购进仔猪育肥的肉猪场的饲养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年出栏500-5000头育肥商品猪的猪场。2杂交模式的选择
商品肉猪生产场应选择杂种猪育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效益,降低成本。2.1主要杂交形式
应以三元杂交为主。即选择3个生产性能和纯度高的亲本品种(系),按规定程序进行2次杂交后,所生后代全部育肥。
2.1.1外三元
参与杂交的3个亲本都是外来瘦肉型良种猪。常见杂交模式为:大约克早×长白舌长大F1早×杜洛克★
杜长大
(早)
全部育肥
饲料要求条件较高,产品适合销往大中城市和出口。2.1.2内三元
以国内地方良种为母本,2个父本均为国外引进瘦肉型良种公猪。常见杂交模式为:地方良种早×大约克舌
Fi早X长白
全部育肥→
第二父本公猪也可用杜洛克等良种。产品能满足一般城乡市场需要,要求饲养条件较外三元低。
2.1.3二元杂交
以国内地方良种为母本,父本为国外引进瘦肉型良种公猪。常见杂交模式为:本地良种早×大约克舌
全部育肥一
父本公猪也可为长白、杜洛克等良种。商品猪只需供给一般性饲料,适于在饲料原料较缺乏地区农户散养。产品只适合在欠发达地区内销。
2.1.4其他多元杂交和配套系
金品秋伴风
DB34/T247—2002
参与杂交亲本越多,良种繁育体系越复杂,技术要求越高。结合我省商品猪生产实际,目前不宜大面积推广。
3哺乳仔猪饲养饲养管理
3.1应注意让仔猪吃足初乳,及时补料、补铁、补硒。3日龄,每头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溶液1ml,于另侧颈部肌肉注射铁100-150mg。也可选用性血素或富铁力(含铁、含硒)肌肉注射。7-10日龄开始诱食。3.2做好保温。哺乳仔猪舍温度应不低于20度。3.3保持圈舍卫生、干燥、空气新鲜。4肉猪的饲养管理
4.1肉猪饲养阶段划分
肉猪的饲养可以体重60kg为界,划分为前后二个阶段,60kg以前为前期,60kg至出栏为后期。4.2品种类型划分
4.2.1无论三元或二元,参与杂交生产杂种肉猪的亲本品种都是外来瘦肉型良种,可称为“纯杂”瘦肉型商品猪
4.2.2以地方良种为母本,与两个外来瘦肉型良种公猪杂交产生的后代称为内三元杂种商品肉猪4.2.3以地方良种为母本,与一个外来良种公猪杂交产生的后代,称为二元杂种商品肉猪4.3各类型肉猪的饲养水平
纯杂瘦内型
每公斤食消化
(兆焦/兆卡)
粗蛋白质
含量(%)
赖氨酸(%)
采食量(kg)
4.4肉猪的管理
内三元
纯杂瘦肉型
内三元
纯杂瘦肉型
内三元
纯杂瘦肉型
内三元www.bzxz.net
12.97-13.39
12.55-12.97
0.72-0.82
不限量
不限量
不限量
12.13-12.55
11.72-12.55
11.30-11.72
不限量
不限量
不限量
4.4.1应小群圈养,每群10-20头,保证每头猪有适宜的占地面积。小、中猪每头不小于0.5平方米大猪不小于1平方米,密度不要太大。4.4.2加强卫生工作,每天清扫栏舍1-2次,粪便及时运出舍外;应训练猪群吃、睡和排便三点定位:饮水器应安装在地势较低处,做到栏舍清洁、卫生、干燥。4.4.3防止猪群打架。群养猪常因并圈合群、营养和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引起咬斗,不要随便合群做到猪舍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发生咬斗应及时制止,被咬伤的猪要及时剔出隔离。4.4.4及时去势。小公猪可在断奶前2周进行,小母猪可在生后35-45日龄或体重10kg左右时用“小桃花”去势。去势前应停食。晚熟瘦肉型杂交母猪育肥可不去势。4.4.5适时出栏,不要养大肥猪。2
ht
5猪场选址和布局
DB34/T2472002
5.1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无污染处,距离主要公路、铁路、居民区或公共场所500米以上5.2场区布局应严格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分开,最好相距200米以上。饲料仓库和种猪舍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处。兽医室、隔离舍、粪场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5.3场内道路布局合理,清道(饲料)污道(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5.4猪舍按种猪舍→产房→育成舍→育肥舍依次排列,舍间距离应不少于25米,5.5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入口处应设与大门同宽、机动车轮周半长的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处应设更衣换鞋消毒淋浴室。
6兽医防疫卫生制度
6.1应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种时,应做好引种前疫情调查,坚持从非疫区引种。新引进的猪应隔离饲养30d左右,及时注射猪瘟疫苗。6.2猪场内不得饲养家禽、犬、猫及其他动物,职工家中不得养猪。6.3严格控制参观,经批准许可者须经洗澡、换鞋、穿工作服、洗手、消毒。6.4生产区的消毒池消毒液应常年更换保持有效。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应穿工作服、胶靴经消毒后进场,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杜绝跨跃、翻墙等形式不经消毒进入生产区6.5不准带可能染疫的畜产品和其他物品进场,不准外来车辆进入生产区,本场职工车辆应在生活区指定处存放。
6.6场内兽医不准对外诊疗疾病。已出场猪不准运回场区。场内职工不准从场外购买生肉。6.7严格控制生产区职工外出。一经外出,必须消毒更衣后方可回岗。生产区内,职工不串岗,工具不互相借用。
6.8维修人员在更衣、换鞋、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6.9应坚持每天打扫卫生,保持圈舍、道路和环境清洁;应定期消毒,每月1-2次。6.10应坚持“全进全出”,每次空栏1周。对空栏及时进行严格的清扫、冲洗和消毒搞好饲料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喂不洁霉变饲料和油水,不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副产品。6.11
6.12应针对本场情况制定和认真执行免疫程序,定期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搞好灭鼠、灭蚊蝇等工作。6.13有条件的场应开展对主要传染病及免疫监测工作。6.14发生烈性传染病应及时诊断、上报、调查疫源,根据疫病种类,做好隔离、治疗消毒和紧急防疫或淘汰等工作,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6.15出场猪应出具经县以上动物防检机构或其委托单位出具的检疫证明。种猪应包括免疫证明。7消毒制度与程序
7.1大门入口处消毒池应放入2%氢氧化钠消毒液用于消毒进入车辆,用具等。一切人员进场均应经侧门消毒室,脚踩消毒液并洗手后在室内经紫外线消毒5-10分钟。7.2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间前应更换场区专用工作服、鞋,坚守自已的岗位,严禁串岗。7.3空栏常规消毒程序
7.3.1应彻底清扫,清扫后用水冲洗干净。7.3.2用2%火碱(氢氧化钠液喷酒、刷洗地面、墙壁、饲槽、栏架),消毒后经过1-2h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7.3.3若为密闭式猪舍,在经过以上方法消毒后,应关闭全部门窗,按每立方米空间福尔马林(甲醛)30ml加高锰酸钾15g点火薰蒸消毒,经12-24h,打开门窗,除去甲醛气味。8主要疫病控制
8.1根据本地区主要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生规律制定免疫程序。3
DB34/T2472002
8.2驱虫
8.2.1母猪产仔前1-2周驱虫1次,公猪每年驱虫2次。
仔猪断奶转群(下床转入生长舍)前驱虫1次。8.2.3
http://foodmate.ne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