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5-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15-2003
中文名称:保铃棉栽培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89KB
相关标签:
栽培技术
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34/T 315-2003 保铃棉栽培技术规范
DB34/T315-2003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
方标准
DB34/T315—2003
保铃棉栽培技术规范
2003-01-24发布
2003-01-2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15—2003
在本标准起草之前,本省尚没有有关保铃棉裁培技术方面的规范文本,本标准根据保铃棉1997年引进我省后,经试验示范和2000年以来的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出与常规棉不同的特征、特性和需肥特点,并参照安徽省1996年颁布的地方标准“沿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沿江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规程”和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的《棉花的抗虫性与抗虫棉》一书的部分章
节内容,提出保铃棉栽培技术规范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突出保铃棉与常规棉的区别。本版本为第一版本。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安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德平,赵德荣,蔡宗辉,周盛银,季成文,盛海平,居仁宏。I
1范围
保铃棉栽培技术规范
DB34/T3152003
本标准规定了保铃棉栽培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适用于采用棉花育苗移栽的栽培技术种植保铃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B34/T124.1沿江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规程。DB34/T124.3沿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棉花的抗虫性与抗虫棉》,张宝红,丰嵘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8。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保铃棉
保铃棉是指从美国引进的通过安徽省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保铃棉系列品种。3.2搬钵奠苗
是指就地搬动苗钵,切断主根,暂缓主茎生长,刺激侧根生长,防止高脚苗的一项措施3.3化学调控
是指对生长旺盛的棉花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安”进行化学调控,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3.4打顶
是指在棉花生长后期的有效花铃期内,摘去主茎顶端的一叶一心,控制棉花后期主茎的无效生长。4规范要求
4.1播种育苗
4.1.1苗床准备
采用营养钵育苗,苗床应选择无病田或无病士,按苗床、大田1比20留足。提前1个月施入腐熟农家肥翻耕拌匀,熟化床王,制钵前3~5天施入氮、磷、钟复合肥,便营养土细碎、松软、肥沃。4.1.2备种
育苗移栽每亩用种量0.5公斤左右。4.1.3播期
播期掌握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初。不同棉区和茬口的适宜播期为:淮北棉区的春棉、套栽棉4月中旬,麦茬棉5月上旬初为宜;沿江棉区套移栽棉4月中旬,接茬移栽棉4月下旬为好。4.1.4制钵播种
选择直径为6~7厘米,长10厘米的制钵器制钵,每床钵子制好后,应尽量选择在晴天播种,每钵播种12粒。程序一般是:营养土消毒杀菌→制钵一→浇透底水一→钵面喷药条菌→播种→盖细土11.5厘米→盖土后再喷药杀菌→拱架盖膜,绷紧压实。禁止先播种后浇水或播种盖土后再浇水。4.2苗床管理
DB34/T3152003
4.2.1播种后出苗前严禁揭开薄膜,增温保湿促全苗。4.2.2齐苗至第一片真叶期管理。苗床出苗达70~80%,两片子叶平展、转绿应及时通风晒床、间苗、降湿,促稳长,防病害,防高脚苗。床要晒到表土发白,苗要炼到红茎达半。这一阶段的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5~30℃。
4.2.3两叶期以后的管理。自标是促稳长,育壮苗。薄膜管理要做到日揭夜盖,上午89时揭膜,下午45时盖膜做到暖床过夜,阴雨天全天盖膜。禁止齐苗后将薄膜收回,夜晚、阴雨不盖膜。。4.2.4搬钵苗。棉苗在23叶期或移栽前15天左右进行一次搬钵奠苗,一般在苗床的一头开始,就地搬动苗钵,小苗放中间,大苗放两边,空钵不要扔,搬钵后要补土、补水、补肥,下午4~5时盖膜增温。
4.2.5栽前炼苗。移栽前一周,可进行日夜炼苗,但降温、下雨时应盖上薄膜。4.2.6施送嫁肥。移栽前3~5天,每50公斤水加0.5公斤尿素浇施棉苗。4.3移栽
4.3.1苗龄
苗龄在4~5叶时即可移栽。
4.3.2移栽密度
保铃棉的种植密度应根据不同茬口和地力水平配置相应的密度,一般田块2500株左右,肥力水平较高或套栽棉每亩可栽2000株,但不要低于2000株。沿江棉区每亩2000~2500株;淮北棉区每亩2500~3000株:肥力水平较差或丘陵岗地每亩3000株以上。4.3.3移栽质量
棉苗移栽前应进行一次害虫防治,苗床在移苗前一天适当浇水。移栽前大田要施入基肥,移栽时应做到打洞、移栽、浇水、复土在当天完成,大小苗分栽。4.4大田管理
4.4.1查苗补缺
棉苗移栽活棵后,要查苗补缺,对死苗空缺的地方,一定要补栽保铃棉,禁止补栽非抗虫棉。4.4.2施肥
保铃棉的总施肥量,一般每亩比常规棉增施10%左右。总施肥量的大小要根据其产量目标的大小来确定。如产量目标为100公斤,则每亩总施肥量为: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饼肥50~75公斤,磷肥50公斤,尿素40公斤,钾肥15~20公斤,硼肥1公斤。农家肥、磷肥、硼肥一次性作基肥施入;钾肥50%作基肥,另50%和饼肥在花铃期施入;尿素分基肥、苗肥、花铃肥、盖顶肥四次施入,比例分别为20~25%、5~10%、50%、15~20%。其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花铃肥,增施盖顶肥。4.4.3抗旱Www.bzxZ.net
保铃棉花铃期不能受早,遇早要及时灌水,采用小水沟灌,切忌大水漫灌,不要等天下雨。特别在夜温高于28℃的高温干旱时期,要及时在傍晚时灌水,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棉花的蕾铃脱落。4.4.4化学调控
保铃棉在长势旺或雨水较多时应适当进行化控。缩节安每亩用量一般应掌握在:苗期0.5克兑水10~12公斤,蕾期1克兑水12~15公斤,花铃期1.5~2克兑水25~28公斤,打顶后2~3克28~30公斤。均勾地喷在棉花的顶部,每次每亩的用水量要喷完。4.4.5打顶
保铃棉打顶不宜过早,应适当推迟打顶,增结秋桃。保铃棉的打顶时间一般根据棉花的生育进程(长成的果枝数)和当地打顶时间的临界期,北棉区的果枝数应达到16台以上,沿江棉区的果枝数应达到18台以上,一般比当地常规品种迟5~7天打顶。4.4.6叶面喷肥
保铃棉叶面喷肥的次数比常规棉要增加1~2次,从8月中旬至9月下旬,每隔810天1次,喷施45次。喷肥的品种主要有12%的尿素水溶液和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
4.4.7乙烯利催熟
DB34/T315—2003
对保铃棉后期贪青晚熟的棉田或麦茬棉需要及时让茬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催熟(生长正常和有早衰趋势的棉田不宜使用)。一般准北棉区在棉花拨杆前1520天左右,沿江棉区在10下旬,每亩用40%的乙烯利水剂150~200毫升兑水25~26公斤,选择晴天(晴天的日最高温高于20℃的时间不少于2~3小时)均匀地喷到棉花叶片和棉铃上,若喷药后6小时内降雨,需要重喷。4.4.8病虫害防治
保铃抗虫棉不是无虫棉,保铃棉只高抗棉(红)铃虫的低龄幼虫,对其它棉花害虫仍要按常规进行防治,要特别注意对棉花蚜虫、蓟马、盲蝽、红蜘蛛、斜纹夜蛾的防治。5
需要注意的问题
5.1保铃棉不宜同棉铃虫喜食作物,如西瓜、玉米等间作套种,防止棉铃虫在其喜食作物上取食长大后,转株危害。
5.2保铃棉在枯萎菱病轻病由种植,应采用无病土育苗,在重病由不置种植。5.3保铃棉不宜自留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