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76-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76-2003
中文名称: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 第4部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99KB
相关标签:
无公害
优质
香椿
生产
技术规范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34/T 376-2003 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 第4部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DB34/T376-2003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76—2003Www.bzxZ.net
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
第4部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2003-11-26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日纯伴网
2003-11-26实施
DB34/T3762003
为规范香椿栽培技术,确保香椿生产的质量和食用安全,促进当地名优特农产品的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和相关的科技成果及当地农民种植香椿的先进经验制定: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共分8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均可成为独立标准本标准是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的第4部分,其它部分为:第1部分:育苗与栽培技术;
第2部分:分类与分级:
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
第5部分:保鲜与腌制技术:
第6部分:太和贡椿;
第7部分:太和贡椿生产的环境要求;第8部分:加工厂卫生要求。
标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太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太和县农技推广中心、太和县林业局、太和县城关镇。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玉振、王效然、扬灿田、陈立国、王洪德、张德贺、彭艳、王庆礼。本标准自2003年11月26日首次发布实施。金是伙伴网
1范围
DB34/T376-2003
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
第4部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优质香椿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优质香椿日光温室栽培的种植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8407.1—2001
DB34/T278—2002
DB34/T375—2003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日光温室
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无公害优质香椿第一部分:育苗与栽培技术规范无公害优质香椿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利用日光照射升温与保温的一种前棚面呈弧园形,后棚面呈斜坡形,阴面筑有保温墙的塑料大棚式温室。
3.2苗木假植
即苗木从苗圃起出后,先将苗木根部暂时集中埋在地沟中,适当覆盖、保温、通过自然休眠的过渡措施。
4大棚选址及环境条件
4.1环境要求
大棚选址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1规定的要求4.2选址
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开阔地带。当形成温室群时,棚与棚南北之间距离不应低于7m,东西间距离不应低于4m。4.3型式
日光温室型式宜选择采光面大、透光率高、室内升温快、保温性好的鸟翼形大棚。(见附录A)5栽培
5.1育苗
育苗与苗圃管理应符合DB34/T278—2002规定要求5.2栽培
5.2.1苗株选择
苗株应选择长势健旺、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根幅20cm左右,无病虫害的苗株,宜选择当年生苗,苗高0.61m,干粗1cm以上;也可选择2年生苗,苗高1一1.5m,干粗1.5cm以上。5.2.2.整地与施基肥
DB34/T376—2003
栽种前应将腐熟的农家肥和磷、钾肥均匀地撒在温室哇地上,深翻25cm左右,并将土地粑碎整平。
5.2.3栽植
5.2.3.1栽植时间
香椿落叶后可将苗木起出实施假植,将起出的苗木的根部埋在假植坑中,浇水保湿、盖草袋防冻,经15一20天,当平均气温降到3一5C时,(准北地区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应将苗木移栽到日光温室内。
5.2.3.2栽植方法
在日光温室内按南北挖1.2一1.5m宽,0.2m深的槽,将苗木按大小分级密排在槽内,行距保持20cm,株距保持4一5cm,苗木与地平夹角保持70一80°角,边排苗木边封土踏实并及时浇次透水。
5.2.3.3栽植密度
般当年生苗木每平方米宜栽100—150株,2年生苗木每平方米宜栽80一120株。两年以上生苗木有分枝不宜密植。
5.2.4温度调控
5.2.4.1苗木移入大棚后暂不封膜。使苗木继续通过休眠、兹养根系,在气温降到3℃以下应及时封膜。
5.2.4.2大棚温度一般白天保持在15一22℃,夜间保持在10℃左右。夜最低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地温在8以上。经4050天,顶芽开始萌动。5.2.4.3在春节前20天,如果香椿还未发芽,或室温降到4一5C时,应采取增温措施,如采取地热线、日光灯、炉火等方式增温。也可夜间在薄膜外加盖双层草帘保温。白天室内温升应控制在18℃以上,下午应控制在15℃以上。。5.2.5湿度调控
为防止顶芽抽干苗木移栽后应及时浇透水,以后10—15天或采芽期前3—5天选晴暖天气适时给苗木喷水到叶面滴水为止。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一85%之间,空气干燥时,应向空中喷水。湿度过大,应在中午适当通风降湿。5.2.6养份调控
在第二茬椿芽长出后,每平方米追施尿素250克,追肥后浇水,以后每采摘一次追施肥一次,促侧芽萌发。
5.2.7光照调控
为保持椿芽呈红褐色,大棚内光照强度应保持在2.6一3万勒克斯范围内,一般上午日出后及时卷起草帘,增加光照,下午4点左右盖帘保温。平时应及时清除塑料膜上的灰尘、水珠,增加棚膜的透光性能,如遇连阴天时应采取增加光照措施。5.2.8化学调控
5.2.8.1促进休眠
在树苗自然落叶前30天左右,可用乙稀利1000PPM水液喷洒植株,促进落叶,使其提前进入休眠。
5.2.8.2打破休眠
栽植前57天用浓度为150一200PPM赤霉素(九二0)水液喷酒植株,打破休眠,使其提前发芽。
5.2.8.3促进椿芽健壮生长
DB34/T376-2003
发芽初期开始喷洒50一100PPM赤霉素水液,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5.2.9病虫害防治
按DB34/T375规定的方法操作。
6采收
6.1香椿发芽后长到15cm左右或椿芽梗部木质纤维前应及时采收。6.2采收方法
6.2.1整芽采收
整芽采收时宜用手轻,以免破坏隐芽或撕破树皮,一般可采收3一4次。6.2.2叶片采收
叶片采收时宜用剪刀从叶梗部剪断,第1次采收留一梗叶,第2次采收留二梗叶,第三3次采收留三梗叶。并应及时将采收的梗叶捆扎成把,6.3采收的椿芽应在3一10℃的室内临时存放,不能堆放,以防发热脱叶。恢复培育
7.1平茬移植
7.1.1早春,椿芽采摘结束后,逐渐收起棚膜,加强通风,降低温度,使苗木适应外部环境。并及时将大棚内苗木移植到苗圃培育。7.1.2平茬与移植
平茬可在移植前,也可在移植后。平茬时,1年生苗木应留干约10cm,2一3年生苗木留干15一20cm,移植时剪去三分之一老根,促生新根。苗木根部可沾磷肥泥浆水(磷肥:土:水=1:8:30)以利成活。
7.2移植密度
移植的行距与株距应为(4050cm)×(2030cm),每667m2可移植60008000株。7.3移植管理
移植后适时浇水。苗木发芽后,保留1一3个健壮枝培育成短枝的多头苗木,待初冬时再移入温室。
A1.1日光温室设施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鸟翼型无支柱日光温室技术要求DB34/T376—2003
鸟翼型无支柱日光温室坐北向南,方位正南偏西50一100,跨度8.2m,室顶尖距地面3m后墙基部宽1一1.2m,上部0.80.9m,高1.85m后坡内角450,投影1.15m;前坡内角280,前棚面呈弧园形,温室横切面呈鸟翼形,室长70—80m。A1.2场地选择:
温室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水方便的开阔地带。当形成温室群时,室与室之间南北距离不低于7m,东西间距不低于4m。A1.3筑土墙
地基夯实,后墙中间填隔热材料,如锯末、炉灰渣、草等:东西两边山墙尖高2.7m,山尖距后墙内侧1.1m;前墙南沿距地面高0.8m。A1.4预制拱梁:
A1:4:1预制拱梁应用高标号水泥、0.5cm石子、黄砂配料,配比1:5:3,拱梁内置3根Φ6:5mm钢絲,按上一下二分布,用细铁丝编织固定。A1.4.2拱梁跨度8.2m、宽5cm上中端厚15cm、北端厚18cm、脊弯处20cm。A1.5拱梁固定位置拱梁固定,两端必须用水泥砌砖做基石,高宽各0.5m,长0.8一0.9m。拱梁间距1.4m。每667m2约用60根。A1.6与拱梁横向摆放12号铁丝,后坡7道,间距30一45cm,前坡10道,间距42cm,布勾拴紧固定。
A1.7后坡面放一层普膜,膜上放玉米杆约30cm厚,再覆土30cm。A1.8布杆覆膜加盖草帘:
在拱梁间均勾放两根细竹杆,两拱梁间压一道压膜线,固定棚膜,棚膜上方设一条东西长扒缝,扒缝膜口粘入两根压膜线,东山墙设出口及看护房,并选用1.5X8m草帘覆盖。A1.9鸟翼型温室,南北走势,东西两面受光,可充分利用全天光照,受光均匀,可避免坐北向南温室南面受光过强北面受光弱的缺陷。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