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标准(DB) > DB34/T 526-2005 皖西白鹅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34/T 526-200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526-2005

中文名称:皖西白鹅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69KB

相关标签: 皖西 白鹅 商品 肉鹅 饲养 管理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34/T 526-2005 皖西白鹅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34/T526-2005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
皖西白鹅
2005-08-01发布
方标准
DB34/T5262005
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05-08-01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日纯伴网
http://foodmajate.net/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鹅舍设备卫生条件
6饲养管理卫生要求
7饲养管理技术
生产记录.
10检疫
http://foodm
DB34/T526-2005
DB34/T526-2005
为了促进皖西白鹅的生产的发展,保障皖西白鹅的养殖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特制定本标准,作为皖西白鹅饲养和管理的技术规范,本标准由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六安天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天霖、胡方宏、陈萍、丁昌东、李勇本标准于2005年8月1日首次发布。http://foodmate.net/1范围
皖西白鹅
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34/T526-2005
本标准规定了皖西白鹅的饲养管理条件,包括产地环境、引种来源、大气环境质量、水质量、鹅舍环境、饲料、兽药、免疫、消毒、饲养管理、饲养技术、疾病防治、废弃物处理、生产记录、出栏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商品肉鹅饲养,种鹅后备种鹅的饲养可参考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407.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4554
GB16548
GB1654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bzxZ.net
畜禽病害肉户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T16569
NY/T388
NY5027
NY5035
NY5037
NY5266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无公害食品鹅饲养兽医防疫准则LS/T3406-92肉用仔鹅精料补充料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兽药停药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3号公告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全进全出制
同一鹅舍或同一鹅场的同一段时期内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鹅,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3.2净道
供鹅群周转、人员进出、运送饲料的专用道路3.3污道
粪便和病死、淘汰鹅出场的道路。3.4鹅场废弃物
全品伙伴区
DB34/T526-2005
主要包括鹅粪(尿)、垫料、病死鹅和孵化厂废弃物(蛋壳、死胚等)、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等。
3.5病原体
能引起疾病的生物体,包括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3.6动物防疫
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3.7种草养鹅
大部分养鹅采用种植牧草,青刘舍饲全程饲养商品鹅。4总体要求
4.1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3标准的要求,4.2引种来源
维鹅应来自有种鹅生产经营许可证,而且无小鹅瘟、禽流感、鹅副粘病毒病的种鹅场,或由该类场提供种蛋所生产的经过产地检疫的健康维鹅,或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专业孵化场提供的健康维鹅。同栋鹅舍饲养群体或全场的所有鹅只在同一段时期内应来源于同一种鹅场。不得从禽病疫区引进维鹅。4.3饮水质量
鹅的饮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4.4饲料质量
鹅饲料应符合NY5037的要求。
4.5兽药使用
鹅以饮水或拌料方式添加兽药应符合NY5035的要求。兽药使用停药期规定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78号公告停药期规定。使用兽药种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27号公告禁限用兽药规定。
4.6牧草种植
4.6.1种草养鹅
鹅以吃草为主,养鹅常年种植优质牧草,例如多花黑麦草,杂交苏丹草、鹅菜、杂交狼尾草、墨西哥玉米、皖草二号、红三叶、白三叶、紫花首等无病虫害等不需要喷洒农药的优质牧草,种植地远离工业污源。大部分养鹅采用种植牧草,青刘舍饲全程饲养商品鹅4.6.2牧草品种
种植适应性强、产量高、无病虫害的优质牧草,多花黑麦草、苏丹草、鹅菜、杂交狼尾草、墨西哥玉米、皖草二号、红三叶、白三叶、紫花首等品种。4.6.3种植模式
可采用间作、轮作等模式。
4.6.4种植技术
按牧草栽培技术要求栽培。农药使用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4.7防疫
疫病预防应符合NY5266的要求。4.7.1环境卫生条件
鹅饲养场的环境卫生条件应符合NY/T388要求,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GB14554的要求。4.7.1.1建筑布局
应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场内人员、动物和物品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净道和污道不交叉,防止污染和疫病传播4.7.1.2消毒和病害肉尸的无害化处理2
全品伙伴区
应按照GB/T16569和GB16548进行。4.7.2饲养管理制度
DB34/T526-2005
鹅饲养应坚持“全进全出”原则。即全群维鹅同时进场,同期出场,全场消毒。至少每一栋鹅舍饲养同批同日龄的肉鹅并同时出场4.7.3免疫接种
鹅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并应符合NY5266的要求,4.7.4疫病监测
应符合NY5266的要求。
4.7.5疫病控制和扑灭
鹅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采取以下措施:a)驻场兽医应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b)确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鹅场应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鹅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发生鹅副黏病毒、禽结核病等疫病时,应对鹅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鹅的体按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GB/T16569进行。4.7.6病害肉户的无害化处理
应符合GB16548标准的要求。
4.7.7鹅场废弃物处理
使用垫料的饲养场,采取鹅出栏后一次性清理垫料,饲养过程中垫料潮湿、污染后要及时清出、更换,网上饲养时应及时清理粪便。运动场上的粪便也要每日清除,清出的垫料和粪便在固定地点进行堆放,充分发酵处理,堆肥池应为混凝士结构,并有房顶。运动场前沿应建有雨水排污沟,所有污水应集中一处经生物法处理后排放。4.7.8环境质量
鹅舍内环境卫生应符合NY/T388标准的要求。5鹅舍设备卫生条件
5.1鹅舍选址
5.1.1鹅舍选址应在地势高、干燥、采光充足和排水良好、有充足和卫生的水源。5.1.2鹅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屠宰场等污染源,距离其他畜牧场至少1km以上。5.1.3鹅场距离交通主干线、城市、村和镇居民点至少1km以上。5.1.4鹅场不应建在水源保护区上游和食品加工厂上风方向。5.1.5新建鹅饲养场不可位于传统的鹅副黏病毒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内。5.2工艺要求
5.2.1鹅场应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隔离的原则,并布局合理。5.2.2鹅舍建筑应符合防疫卫生要求,育雏室内墙表面、地面应光滑平整,并耐酸或耐碱消毒液,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不含有毒有害物质。5.2.3应具备良好的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5.2.4鹅舍及运动场地面应有不低于20厘米落差斜坡面。5.3设备
5.3.1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
5.3.2适合清洗、消毒处理,且卫生易于检测。6饲养管理卫生要求
DB34/T526-2005
6.1消毒
应制定合理的鹅舍消毒程序和制度,并认真执行:每批鹅出栏后应实施清洗、消毒措施。清洗消毒应按以下顺序进行:首先清除粪便,并立即喷洒杀虫剂:其次,搬出所有可以移动的杂物:再次,鹅舍和舍内设备清洗,特别是引水和喂料设备;最后,对墙壁、地面、用具进行消毒,并准备好围栏、工作服等。消毒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防交叉污染。消毒剂应选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高效、低毒和低残留消毒剂。
6.2鹅舍空置
鹅舍清洗、消毒完毕后到进鹅前空舍时间不少于2周,关闭并密封鹅舍,防止野鸟和鼠类进入。6.3对外隔离
鹅场所有人入口处应加锁并设有“谢绝参观”标志。鹅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出车辆经过消毒池,所有进场人员必须经消毒池进人,消毒池可选用2%~3%漂白粉澄清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液应定期更换,保持其有效性。进场车辆建议用表面活性剂消毒液进行喷雾,进场人员经过紫外线照射的消毒间。外来人员不能随意进出生产区;特殊情况下,参观人员在淋浴和消毒后穿戴保护服方可进入。
6.4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并应定期进行体检。工作人员进鹅舍前必须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6.5养鹅场不能同时饲养其他禽类。7饲养管理技术
7.1仔鹅的饲养管理
7.1.1仔鹅是指从用3周龄到10周龄左右的鹅。饲养管理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7.1.2饲养方式:放牧饲养、放牧与舍饲结合、关棚饲养。7.1.3放牧:放牧地要求牧草丰盛、品质好、靠近水源,水质要好,环境达GB18407.3-2001要求。“夏放麦场、秋放稻场、冬放湖塘,春放草塘”。放牧时间尽量延长,一般每天放牧9个小时左右。早春季节,天气晴好,中午前后放牧,夏季宜早晚放牧,秋天宜晚出牧,早收牧,放牧回舍后补饲精料。7.1.4补料:补喂次数和喂量应根据鹅的日龄、生长状况和放牧情况灵活掌握。补料以糠麸、稻谷为主适当加入豆饼和玉米等。料中添加骨粉或贝壳粉、食盐以及必需的微量元素。饲料卫生要求应符合GD13078的要求,营养标准符合LS/T3406-92要求,营养成分指标见表1。表1
营养成分指标
指标种类
肉用前期
仔鹅后期
代谢能(参考值)
MJ/kg≥
Mcal/kg≥
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
注:各项营养成分指标的计算基准一律以87.5%的干物质含量折算,钙,%≥
磷,%
食盐,%
7.1.5游泳、饮水:游泳对鹅的饲养是不可缺少的,能增强鹅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羽毛的光泽和质量,防止生虱和皮肤病。除每次放牧吃饱后放水以外,在天气较热时,如鹅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应及时放水,也可每隔0.5小时放水一次,7.1.6转群、出栏:生长到70一80日龄,选留合格种鹅转入后备种鹅群,不符合种用条件和体质瘦弱的仔鹅,转入育肥群,达到标准体重的仔鹅及时上市销售。7.2育肥鹅的饲养管理
7.2.1育肥原理:仔鹅饲养到70日龄左右体重可达4.5kg左右,可进行短时间快速育肥。育肥时间以15一20天为宜。采用限制活动来减少体内养分的消耗,喂给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在安静且光线暗4
淡的环境中,使其长肉并促进脂肪沉积。DB34/T526-2005
7.2.2分群:根据体型大小、采食能力,公母混养分成强群、中群、弱群,使全群达到最高生产性能,一次性出栏。
7.2.3驱虫:育肥前应进行一次彻底驱虫,驱虫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35的要求。7.2.4日粮配合:前期青料占50%,精料50%,后期青料减至20%,精料增至80%。7.2.5育肥方法
将鹅群用围栏圈起来,每平方米5-6只,要求栏舍干燥,通风良好,光线暗,环境安静,每天进食3-5次,育肥期20天左右。增重30%-40%。7.2.5.1填饲育肥法
俗称“填鹅”。在短期内强制性地让鹅采食大量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促进育肥。可按玉米、碎米、甘薯面60%,米糠、麸皮30%,豆饼(粕)粉8%,生长素1%,食盐1%,配成全价混合饲料,加水拌成糊状,用特制的填饲机填饲。操作方法:一人抓鹅,一人握鹅头,左手撑开鹅嘴,右手将胶皮管插入鹅食道内,脚踏压食开关,一次性注满食道,一只一只慢慢进行。。开始三天内,不得填的太饱,每天填3-4次。以后要填饱,每日5次,早6点到晚10点,平均每4小时填一次。填后供充足饮水。每天晚应放水一次,时间约0.5小时。7.2.5.2自由采食育肥法
用围栏隔成小囚栏,食槽和水槽设在围栏外,鹅伸出头来自由采食和饮水。先喂青料50%,后喂精料50%,也可混合饲喂。要注意鹅粪的变化,当逐渐变黑,粪条变细而结实,说明肠管和肠系膜开始沉积脂肪,应改为先喂精料80%,后喂青料20%,逐渐减少青饲料的填加量,促进其增骠。7.2.6肥育标准
情根据翼下两侧体驱皮下脂肪分为三个等级:上等肥度,皮下摸到脂肪增厚,有板栗大小,结实富有弹性。中等肥度,皮下摸到板栗大小舒松小团块。下等肥度,皮下摸不到脂肪团,皮肤可以活动,需继续育肥几日。肥度达中等以上,即可出售。8出栏
鹅出栏前6h~8h停喂饲料,自由饮水。9生产记录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维日期、进数量、雏鹅来源、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鹅日龄、死亡数、死亡原因、存栏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治疗用药记录、喂料量、主要添加剂使用记录、药物性添加剂使用记录、鹅群健康状况、出售日期、数量和购买单位。记录应在鹅出售后保存2年以上。
10检疫
鹅出售前按GB16549标准进行产地检疫。11运输
运输设备应洁净,符合畜禽运输检疫要求。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