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000-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000-2009
中文名称:泥鳅亲本选择与培育技术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85KB
相关标签:
泥鳅
选择
培育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34/T 1000-2009 泥鳅亲本选择与培育技术
DB34/T1000-2009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000—2009
泥鳅亲本选择与培育技术操作规程2009-08-19发布
2009-08-19实施www.bzxz.net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0002009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祖国掌、张晓华、孙守旗、孙棠丽、苏加胜。本标准首次发布。
http://foodmate.net/1范围
泥鳅亲本选择与培育技术操作规程DB34/T1000—2009
本标准规定了泥鳅、大鳞副泥鳅亲本或后备亲本的选择与培育等技术要求,包括亲本鳅或后备亲鳅的来源、表性特征、亲鳅选择标准、亲鳅与后备亲鳅培育、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及其周边地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DB34/T419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程3亲鳅来源
使用地笼在河渠、池塘或稻田捕捉的泥鳅、大鳞副泥鳅群体中选择,4亲本选择
4.1泥鳅
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须5对,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粘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色泽正常、无病无伤、二龄以上,雌鳅全长15.5cm以上、体重19.0g以上,雄鳅全长13.5cm以上、体重在12.0g以上。4.2大鳞副泥鳅
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侧线完全,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色泽正常、无病无伤、二龄以上,雌性大鳞副泥鳅全长14.5cm以上、体重在17.5g以上,雄性大鳞副泥鳅全长14.0cm以上、体重在15.5g以上。5亲鳅及后备亲鳅培育
5.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2000m2~3334m,长宽比2:1或3:2,池深150cm,池底向排水口倾斜,并设置与排水口相连、深30cm的鱼溜,其面积约为池底的5%,进水口在池塘面以下20cm,入池口用pvc管材,直径30cm40cm,并密网布制成拦截敌害生物滤网安装在管口,排水口设在进水口斜对面池底鱼溜底部,靠建造闸阀,设防逃网。池壁砖砌或水泥板护坡,坡度1:2.5,池壁上、中部(离池底nt
DB34/T10002009
80cm)预埋钩栓,便于养殖期间设置泥鳅栖息活动与投饵场所:沿四周设高为30cm~50cm、下埋密实的聚乙烯网布防敌害围栏:在池周预理紧固装置,便于支撑杆树立设天网防水鸟侵装等:池塘消每参照DB34/T419。
亲鳅培育池的水源要求充足,水质符合GB11607,排灌方便亲鳅池的水质应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25cm以上,溶解氧3.5mg/L以上,PH值7.0~8.0。经常观察水色变化,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培育前期以加水为主,中后期每2d~3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20%~30%,养殖水质应当符合NY5051要求。
5.2放养密度
池塘培育亲鳅,亲本泥鳅雌雄比1:1~1:2,培育密度每667m按7000尾~10000尾,重量310kg~370kg;
亲本大鳞副泥鳅雌雄比1:1~1:2,培育密度每667㎡按7000尾~10000尾,重量275kg~380kg.
5.3培育技术
5.3.1繁殖前期培育方法
泥鳅、大鳞副泥鳅亲鳅培育的饲料可选择符合要求的专用饲料,也可自配饲料。饲料的蛋白水平42.5%,粗脂肪含量6.7%,添加维生素E,添加的矿物盐中适当多补充钙。饲料中主要动物蛋白原料应选优质的进口鱼粉和肉骨粉。5.3.2繁殖后期培育方法
繁殖后的亲鳅要加强培育,使亲鳅尽快恢复体质。如果计划亲鳅秋季再进行第二次繁殖,培育的方法与要求参照春季培育的技术要求。否则,参照DB34/T419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程(4.4)。5.4病害防治
选择的亲鳅或后备亲鳅下塘前需进行药浴消毒,消毒方法参照DB34/T419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程(3.3)或用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0%)浸浴5min~15min,用3%4%的食盐水浸浴5min~10min也可以。
泥鳅的病害分成敌害和疾病两大类,其中,敌害主要是指危害性生物等,此外是各种疾病。病害的防治参照参照DB34/T419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程,并符合NY5071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