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标准(DB) > DB11/T 904-2012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DB11/T 904-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904-2012

中文名称: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00KB

相关标签: 土池 规模化 培育 轮虫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11/T 904-2012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DB11/T904-2012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150
备案号:
北京市地
DB11/T904—2012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tifers large-scale culture in earthenponds
2012-09-27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01-01实施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环境条件
轮虫休眠卵的采集、分离和定量轮虫培育池选择
排水冻底.
清塘晒底Www.bzxZ.net
注水搅底.
水肥度调控
增氧。
日常管理.
敌害防除
抽滤与换水.
轮虫卵资源保护
DB11/T904—2012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清靖、朱华、贾成霞、刘盼、曲疆奇。DB11/T904—2012
1范围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内源性淡水轮虫土池规模化培育的环境条件与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土池培育淡水轮虫规范性引用文件
DB11/T904—201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
GB/T13869
渔业水质标准
用电安全导则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
SC/T9101
3环境条件
3.1场地选择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其场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3.2水质
3.2.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2.2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3.3进、排水设施
池塘养殖场应建设满足养殖需要的独立进、排水设施。3.4用电设施
养殖生产用电应符合GB/T13869的要求,4轮虫休眠卵的采集、分离和定量4.1采集
每个池塘设2~4个点。除池塘中央设置1个点位外,其余点位均离岸2m~5m,并且各个点位的直线距离尽可能大,用体积为600mL休眠卵采集器(见图1)垂直插入泥底,采取约10cm厚的底泥,并切取上部5cm高度的泥层置于容积为1000mL的容器中。1
DB11/T904—2012
4.2分离
放气阀
气阀座
休眠卵采集器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往容器中加水稀释到600mL,搅拌均匀后取出10mL,注入到50mL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徐徐加入盐糖高渗液(在常温下将白糖陆续加入到饱和食盐水溶液中直至饱和),用玻璃棒搅动1min,静置20min,待泥沙下沉后再次搅动,并再次加入高渗液,同时冲洗玻璃棒,使最终液面略突出于瓶口,但不可溢出,静置20min,待休眠卵逐渐上浮后即可计数。4.3定量
用浮游生物计数框或载玻片在突出瓶口的液面上粘取上浮休眠卵,随即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并计数,多次粘取,直至将上浮休眠卵取尽。轮虫休眠卵的数量计算,见公式(1):N
式中:
休眠卵数量(个/cm2或万个/m2):-观察到的休眠卵数量(个);
被稀释后的泥水体积(mL);
采泥器底面积(cm2);
所取泥浆水样体积(mL)
轮虫培育池选择
5.1面积和水深
轮虫培育池面积以0.2ha~0.4ha,水深以1.5m~2m为宜。5.2饵料池的配备
轮虫饵料池(浮游植物培育池)与轮虫池按1:1配备。5.3池塘底质条件
DB11/T904—2012
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或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urceus)等大型臂尾轮虫休眠卵量大于100万粒/m者均可作为轮虫培育池,但晶囊轮虫(Asplanchna)休眠卵过多者应弃用。池底淤泥肥厚,经多年饲养鲤、鲫、鲶等底层摄食性鱼类成鱼的池塘,休眠卵丰富,可选做轮虫培育池6排水冻底
秋末排水使其自然冰冻越冬。排水应符合SC/T9101的规定。而冬季未进行排水冻底而欲选做轮虫培育的池塘,春季应采取第7部分的措施。7清塘晒底
7.1清塘
将水排至20cm~30cm,用750kg/ha~1500kg/ha生石灰清塘。7.2晒底
清塘后排干池水,晾晒5d~7d,以清除敌害和激活休眠卵萌发8注水搅底
8.1注水
池塘注水时以300目(48um)的筛绢网过滤。初注水量20cm~30cm,随着轮虫密度的增加,逐步加水至水深1.5m~2m。
8.2搅动底泥
用机械或人工等手段搅动池塘表层底泥,以促使底泥中的轮虫休眠卵上浮、萌发。水肥度调控
在轮虫达到高峰之前,轮虫培育池水肥度调控的原则是“先瘦后肥”,即在轮虫大量发生前不用施肥,让浮游植物利用池塘固有肥力自然繁殖起来。当培育池中轮虫密度达到约1000个/L时,施肥使池水透明度降至20cm30cm,以提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所需要的营养。若利用单种小球藻培养轮虫,其“先瘦3
DB11/T904—2012
后肥\的原则是当接种的小球藻密度达到1000万/mL以上(透明度<30cm)时,灌注消毒后的清水稀释至透明度>40cm,待轮虫密度>1000个/L时,再强化施肥。10投饵
饵料种类
直径小于25um单胞藻、有机碎屑和一些有益微生物均可作为轮虫的饵料。10.2投饵原则与方法
培育池中的轮虫进入指数增长期后要及时补充饵料。一般是混合投喂单胞藻和有益微生物。当浮游植物量较少(透明度>30cm)时,应多补注富含浮游植物的肥水。当池水中浮游植物量极大(透明度<10cm)时,需补充有机碎屑(发酵后的有机肥、豆浆等)或菌类(光合细菌、酵母等)食物,以有效地降低过高的pH和溶氧。
11增氧
当轮虫密度大于2万个/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小于10°个/L,以及使用有益微生物密度较大或天气异常时,需及时开动增氧机增氧,保持水体中溶氧在3mg/以上。12
日常管理
每日监测水温、透明度、溶氧、氨氮、pH值、单胞藻与轮虫密度,如发现指标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轮虫达到高峰期的时间与池底轮虫休眠卵量和水温的经验数据关系见表1。若在相应的水温和时间条件下,未达到预定的轮虫密度时,应分析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表1轮虫到达高峰期的时间与池底休眠卵量和水温的关系水温
轮虫达到高峰期的时间是从注水日算起敌害防除
防除原则
休眠卵量
(万个/m)
100~200
200~400
100~200
100~200
100~200
100~200
100~200
轮虫达到高峰期(1万个L)的时间(天)
以防为主,彻底清塘,严格滤水。13.2防除方法
13.2.1甲壳动物(包括桡足类和枝角类等)和摇蚊幼虫的防除DB11/T904—2012
按水体总量计算用药量,用0.5mg/L~1.5mg/L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具体浓度依敌害种类、水温和水质条件而定,可通过室内小型试验确定。13.2.2原生动物的控制
通过控制有机肥和酵母的施用时间和数量控制80um以上原生动物繁殖与生长。14
抽滤与换水
14.1抽滤轮虫
轮虫密度达1万个/L时,架设4英寸泵用150目(106μum)筛绢网抽滤,通常每667m水体(水深1m)架设1台4英寸泵每天抽滤2h~3h,其抽出量与繁殖量大体平衡。14.2换水
将抽滤出富含轮虫的培育池水提供给鱼苗作为开口饵料,同时将浮游植物培育池中的肥水(最好是富含小球藻的肥水)向轮虫池进行等量的补注。轮虫卵资源保护
保证轮虫休眠卵质量的最好办法是在停止轮虫培养前采取措施强化培育一批轮虫,使其达到高密度并产生大量休眠卵,从而为下一个生产周期奠定好基础。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