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8.1-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T 8.1-2003
中文名称: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形变台站 第1部分:地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103KB
相关标签:
地震
台站
建设
规范
地形
倾斜
应变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T 8.1-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形变台站 第1部分:地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DB/T8.1-2003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91.120.25
备案号:12689—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
DB/T 8.1—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形变台站
第1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Specific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 seismicstationterustdeformation station
Part 1:Crust tilt and strain observatory in cave本电子版不作务法定技术文件,请以地震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务准,2003-11-03发布
中国地震局发布
2004-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文
观测场地勘选
仪器墩·
观测室
设备配置
8资料管理与归档
附录(资料性附录)仪器墩布设图目
附录B(资料性附录)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记录室示意图附录℃
(资料性附录)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洞室截面图
观测室布局图
利用已有川洞的观测室覆盖厚度下限值参考表地震标准
DB/T 8.1—2003
DB/T 8.1—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是《地震台站建设规范》系列标准中的第五项标准,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一第2部分:钻孔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第3部分:断层形变台站。
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地震局提山。
本部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225)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周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昊云、陈志遥、楼关寿、邱泽华、李正媛、陈德福。地震标准
1范围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
第1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DB/T 8.1 -- 2003
本部分规定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建设中观测场地勘选、仪器嫩与观测室建设、设备配置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和相关科学研究的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的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谁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紫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2897—1991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8207.1
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3术语和定义
GR/T 18207.1 -
3.1基线式仪器
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Baselineinstrument
通过设置于两设定问的线形装置,以检测两设定点间相对位置变化为工作原理的测景地倾斜、地震标准
应变的仪器。
3.2摆式仪器Penduluminstrument以检测设定的摆的偏转角为工作原理的测量地倾斜的仪器4观测场地勘选
4.1基本要求
4.1.1观测场地应具备观测工作正常进行所需的电力、通信和交通等条件。4.1.2观测场地勘选应顾及当地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及其可能对观测环境造成的影响4.2地震地质条件
4.2.1观测场地宜选在活动断裂帮两侧,但距断层破摔带的距离应大于等于500m。4.2.2地基岩体坚硬完整、致密均勾。4.2.3地基岩层倾角应小于等于40。4.3地形地貌条件
拟建洞室的山体项部地形平缓、对称,宜有植被或黄土覆盖。4.3.1
4.3.2观测场地不宜选在下列地段:风口,山洪汇流处;
移动沙丘、泥石流、滑坡易发地段;岩溶发有和易遵雷击区。
4.4环境要求
4.4.1洞室底面应高于当地洪水最高水位和地下水最高水位面。1
DB/T 8.1 — 2003
4.4.2距汀河、湖泊、水库岸边的距离应大于3000m。4.4.3距人型建筑、人型仓库(物资集散地)和列车编组站的距离应大丁2000m。4.4.4距采矿、爆破点的距离应大于2000m。4.4.5距抽、注地下水泵站的距离应大于1000m。4.4.6距冲、压设备作业场地的距离应大于300m:4.4.7距输变电站、无线发射台的距离应大于200m。5仪器墩
5.1仪器墩的基本要求
5.1.1仪器墩由花岗岩、大理岩、灰岩岩石加工而成,用水泥砂浆将其与墩基平面接触粘接。5.1.2应建倾斜、应变观测仪器整体密封小腔体(见附录A)。5.2基线式仪器墩的要求
5.2.1倾斜、应变仪器共墩设置吋,仪器墩的尺寸:长0.65m,宽0.40mo5.2.2倾斜、应变仪器单独设置时,仪器墩的尺寸:长0.40m,宽0.40m。5.2.3仪器墩高出地面的距离应小于等于0.30m5.2.4仪器墩面平整,高差小于等于2mm5.2.5同分量两仪器墩墩间高差小于等于3mm。5.2.6仪器嫩周围设隔振槽,槽深0.30m,槽内填细砂,槽面沥青覆盖(见附录A)。5.3基线式仪器支墩的要求
5.3.1仪器墩之间按1.50m间隔设置支墩,但第1号支墩与仪器墩间距应小于等于1.00m(见附录A).
5.3.2仪器支墩的尺长0.40m,宽0.20m5.3.3仪器支墩与仪器墩间高差小于等下5mm三5.3.4应变仪支墩由岩石或混凝土构成,周围设隔振槽,槽深0.30m,槽内填细砂,帮面沥青覆盖,5.3.5倾斜仪支可用砖砌,可不设隔振槽。5.4摆式仪器嫩的要求
5.4.1仪器墩尺寸:长1.60m,宽1.0mc5.4.2仪器墩高出地面的距离应小于等于0.30m,5.4.3仪器嫩面平整光滑,高差小于等于5mmc5.4.4仪器墩周围设隔振糟,槽深0.30m,槽内填细砂,樽面沥青覆盖。6观测室
6.1洞室结构
6.1.1洞室应是开凿的专用山润,也可利而现成的比洞,由引洞和仪器室两部分组成(见附录D)。6.1.2室截面尺寸:高大于等于2.6m,宽大于等于2.2m,洞宰顶部呈半圆形(洞室截面图见附录C)。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6.1.3洞室的地面应内高外低,坡度应在1/500~1/200之间。洞壁两侧应设排水暗沟。
6.1.5洞室岩壁应完整、无剥落或掉石,否则应被覆。6.1.6宜用四道以上船舱密封门密封观测室(密封门设置见附录D)。6.2仪器室
6.2.1仪器室的布局
仪器室设置见附录;
DB/T 8.1 — 2003
倾斜观测按南北、东西两分量布设,若变场地限制,两分量夹角可在60°~120°之间;应变观测按南北、东西两分量布设,着受场地限制,两分量夹角可在60120之间;应变观测,宜布设第三分量(见附录 D);同分量仪器墩之间应无断层。
6.2.2覆盖厚度要求
仪器室的顶部覆盖厚度应大于等于40m,若地表有黄土覆盖层,顶部覆盖厚度也不应小于20m;
仪器室的旁侧覆盖厚度应大于等于30m;利用己有山洞的观测室,覆盖厚度参见附录E6.2.3尺度要求
基线式仪器室,长大于等于10m,宽2m,高2.5m(见附录C和树录D);摆式仪器室,长大于等于3m,宽2m,高2.5m(见附录C和附录D)。6.2.4室温要求
日变幅应小于等于0.03℃;
年变幅应小于等于0.5℃
6.2.5电缆布设要求
交流电网线与仪器信号电缆应分开布线。6.3记录室
6.3.1记录室宜建在洞口或设在洞内,距仪器室的距离应小于200m6.3.2洞口记录室建筑面积应大丁40㎡2(见附录B)。6.3.3记录室室温5℃~30℃,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6.3.4应防尘。
6.4供电
地震标准
不间断[220×(1±10%)]V
6.5辅助设施
6.5.1综合观测墩
综合观测嫩的设置应达到以下要求:在记录室外开阔地埋设一个综合观测墩,墩的尺寸,长0.4m,宽0.4m,高1.2m综合观测墩的埋深参照GB128971991中A5.3条a和b的规定;一综合观测墩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材质及混凝土施工要求参照GB12897一1991中A6的规定;-综合观测墩面设置强制归心盘,靠近地平处设置水准标志。6.5.2气象要素(气温、气压和雨量观测装置台站应设置气象观测百叶箱、量雨桶等装置。7设备配置
7.1地倾斜观测设备配置
7.1.1 水管倾斜仪
水管倾斜仪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7.1.2摆式倾斜仪
摆式倾斜仪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7.2地应变观测(伸缩仪)设备配置仲缩仪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3
DB/T 8.1 — 2003
设备名称
水管倾斜仪
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电源装置
自动扩展测微仪
时号钟
模拟记录器
表1水管倾斜仪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测蛋范围:±20
分辨率:≤0.001\
日漂移:50.005\
灵敏度系数:≤0.1mV/0.001
非线性度:≤1%f
零点漂移:≤5\1a
标定精度:优于1%
分辨率:100V
动态范围:90dB
推确度:±(0.02%f+1)
(0元~+40℃6个月
采样间:1m
时间服务精度:1sfd
注:裁中指为全程(fullscale)单位
地震标准
含2个或3个分量,包括自动
标定装置、标定逻测仪(数宁
显示)等部件
0.02%fs+1是指在0.02%的
末位数上加1,例如0.02%=
0.1,0.01,购 0.02%+ 1
分别为2,0.2,0.02,余类推
模拟记录时配置
模拟记录时配置
模拟记录时配置
摆式(垂直摆、水平摆)倾斜仪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名称
摆式倾斜仪
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时号钟
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2%
日漂移:≤0.005″
灵敏度:≤0.001\
非线性度:≤1%fa
零点漂移:≤5\/a
标定精度:优于2%
分辨率:100gV
动态范围:90dB
准确度:± (0.02% fs+ 1)
(0℃~+40℃,6个月)
采样间隔:≤I min
时间服务精度:≤1sd
含2个分量,其中包括自动标
定装置、电源调零机箱等部件
0.02%s+1是指在0.02%的
末位数上加1,例如0.02%=
1,0.1,0.01,期0.02%f+1
分别为2,0.2,0.02,余类推
模拟记录时配置
设备名称
伸缩仪
数据采集装置
电源装置
自动调零器
时号钟
模拟记录器
表3伸缩仪配置的及主要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2×10-5
分辨率:≤1×10-%
漂移:≤4×10-Ja
灵敏度:0.1mV/1×10-9
非线性度:≤1%
温度系数:≤8×10-7/℃
标定精度:优于1%
分辨率:100mV
动态范围:90
准确度:±(0.02%s+1)
(0℃+40℃,6个
采样间隔:1 mir
时间服务精度:≤1sd
辅助设备配置
地倾斜观测辅助设备配置见表
设备名称
四位半万用表
精密数字测温仪
精密数宁气压计
量雨桶
8资料管理与归档
B.1归档资料
归档资料应包括:
选台报告;
一勘选资料;
台站建设方案;
地震标准
表4地倾斜观测辅助设备配置表
技术指标
直流电压摆优于0.1%
温度范围:-20℃~+50%
精度:1% fs
分辨力:0.1°℃
DE/T 8.1 2003
含2个分量或3个分量,其中
包括标定装置、应变数控仪、
观测信号接口装置、传输装置
0.02%fs+1是指在0.02%fs的
末位数上加1,例奶0.02%培=
1,0.1,0.01,则0.02%fs+1
分别为2,0.2,0.02,余类推
需要模拟记录时配置
模拟记录时配置
模拟记录时配置
DB/T 8.1— 2003
洞室、记录室建设资料;
一试运行报告,技术总结,验收报告;台站士地使用证。
8.2勘选资料归档内容
8.2.1台址勘选报告内容应包括:台站地理位置(经度、纬度,可从1:50000地图上量取,准确至1);台站的地震地质(活断层等)、水文地质、地形地貌、黄土植被、气象及其它自然条件:台站周围1km2范围的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0):台站附近可能的干扰源;
台址山体概貌(素描或照片)。8.2.2利用人防、军事工事或现成润体,应有试记记录(可用撰式仪光记录)。8.2.3台址综合性评价、勘选结论报告8.2.4勘选过程记叙和主要勘选人员名单。8.3观测洞室建设归档内容
8.3.1观测室洞体的新建设计或收造设计与施工归档内容如下观测场地的详细设计与施工图件(含平面图)及其文字说明;洞体开挖过程中对观测室的顶部、两侧、地面做的地质素措图(1:200),对洞内小断裂、层及岩性变化较显著部位应适光放大比例尺详细的描绘,并记载其规模、渗水情况等细节。仪器墩基的施工归档内容如下:8.3.2
精确定位后的仪器墩墩位照片,开挖后的仪器墩基坑照片一采集,保存的岩样标本,现场敲击墩基岩石声的录音带。8.3.3仪器墩的如工与安置归档内容如下:仪器墩石材岩性,尺,长,宽,高,重在仪器墩安置方法,墩基平面平整程度,两者粘结充填水泥砂浆情况,墩面高出地平的距离;仪器墩四周隔振槽的充填物;
仪器支墩材、尺寸、安置情况。8.3.4仪器小腔体保温体的施正归档内容如下:仪器小腔体设计图:
仪器小腔体保温施工结果(腔体大小:长,宽,高,壁厚;侧面有否出入口等);仪器小腔体保温聚苯乙烯泡沫板(5cm厚)密封情况(未封盖时照片和封盖后的照片)。8.3.5船舱密封门的施工归档内容如下:船舱密封门型号、尺寸、价格;船舱密封门布设、施工情况(平面图和照片)8.4记录室施工归档内容
记录室施工归挡内容应包括:
一记录室的布设平面图;
记录室设计、施工方案与施工情况;记录室的电源、避雷接地、布线、防尘、防盗等设施建设情况,8.5辅助设施归档内容
辅助设施归档内容应包括:
综合观测嫩设计与施工情况;
气象等辅助观测装置设计与施工情况。6
图中末标注的尺寸单位为旁米(mm)。墩布设图
仪器墩布设图
应鼠出入
聚丙乙烯泡沫板(原51)
F00 18
DB/T 8.1 - 2003
业震标准
鹰璀草
DB/T 8.1 2003
地震标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