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标准(DB) > DB33/T 946-2014 能源监测信息系统技术总则
DB33/T 946-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946-2014

中文名称:能源监测信息系统技术总则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499KB

相关标签: 能源 监测 信息系统 技术 总则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33/T 946-2014 能源监测信息系统技术总则 DB33/T946-2014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7.010
DB33/T9462014
能源监测信息系统技术总则
General technological principles of energy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2014-11-14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12-14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系统组成与架构
功能服务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
能源数据采集和报送系统
能源数据传输网络
能源监测应用系统
能源监测信息安全保障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循环余校验(CRC)算法
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
信息-摘要(MD5)算法
能源监测指标体系
DB33/T9462014
DB33/T9462014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中易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节能协会、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骁、李寅雷、徐至宏、高迪娜、胡翔、刘璇、蒋建平、褚咏凤、张秀岩。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能源检测信息系统技术总则
DB33/T946—2014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能源监测信息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基本功能以及建设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地方能源监测信息系统设计和建设,也可作为制订专项能源监测信息技术标准的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
GB/T19582基手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GB/T28751
DB33/656
CJ/T188
DL/T645
术语和定义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
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能源监测
依据国家和浙江省能源(节能)的法规、规章和相关能源标准,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或人工录入报送)、运算分析等手段,对用能单位的能源生产(加工转换)、输配、消费和利用状况进行动态、实时监测的活动。
用能单位
企业(包括建筑、交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能源使用、生产(包括加工转换)单位。
能源监测信息系统
DB33/T9462014
对区域内用能单位进行动态、实时能源监测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总称,由能源数据采集系统(或用能单位自建的能源信息系统)、互联网接口软件报送系统和能源监测应用系统组成。3.4
能源监测应用系统
通过对能源监测信息进行数据交互、指令发起及指令应答,完成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向政府、企业、公众提供应用服务的系统。3.5
能源数据采集系统
对用能单位的能源生产(包括加工转换)、输配、消费和利用状况等信息通过各类型能源计量终端的测量、采集,并上传到能源监测应用系统,包括能源数据采集设备和计量终端。3.6
能源计量终端
具有网络通讯功能的能源计量仪器仪表或能源测量装置3.7
能源数据采集设备
采集各类能源的计量数据,通过能源计量终端与能源监测信息系统的网络连接,完成数据转换、运算、存储的现场能源数据采集设备。3.8
互联网接口软件
用能单位采集的能源数据通过标准的格式进行网络传输、报送的软件。3.9
能源监测指标体系
能源监测指标体系是指按照政府统计和节能主管部门管理要求,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反映用能单位利用状况和能源消费规模的指标体系。包括能源供应、转换、输配和消费的全过程,反映各个阶段中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节能潜力。4总体要求
4.1能源监测信息应覆盖能源生产、储运(输配)、加工转换和消费的全过程,系统应具备对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与利用状况进行动态、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和分析功能。4.2能源监测信息系统应采用标准的接口协议,标准格式的互联网软件。4.3能源数据采集系统应采用具有DL/T645、CJ/T188、MODBUS等标准通讯协议的测量仪表或计量装置。
4.4能源数据采集(包括人工录入报送)的周期应根据需求,科学合理的设定。2
DB33/T9462014
4.5能源监测应用系统应对上传的能源数据进行CRC校验(见本标准附录A),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实时性。
4.6能源监测信息系统对接收到的能源数据应保证数据存储、访问、传输的安全性:能源数据传输应通过标准的AES加密(见本标准附录B);能源监测应用系统应使用标准MD5校验算法(见本标准附录C)进行身份认证。
5系统组成与架构
5.1图1为能源监测信息系统系统拓扑示意图,能源监测信息系统采用统一建设、云服务的模式,并具备与用能单位自建的能源信息系统对接的架构。5.2能源数据采集方式根据需求,采用实时采集和人工录入报送两种方式。用能单位自建的能源信息系统可通过互联网接口软件接入。5.3能源监测应用系统包括能源数据接入、存储、处理和应用。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数据服务子系统、应用子系统组成。5.4用能单位可通过能源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用能单位自建的能源信息系统、互联网接口软件将能源数据传输到能源监测应用系统。业管更用产
公欧连石用户
能源监测应用系统
销设备
教调牙柜服务器
能连模型质务器
教然子线
6功能服务
6.1基础服务
核心交典身
配互报务务
应用干氯院
改府专网
政府出营用
政略web盟务器
全业Web服务器
公wcbl#
双据采于系忧
数据服务子系统
能源检测信息系统的拓扑架构图通过能源数据采集系统、用能单位自建的能源信息系统、网上报送系统等数据对接技术,为能源监测应用系统提供煤炭、电力、燃油、燃气、热力等能源消费相关采集数据:提供各类能源数据接口服务、能源监测数据实时存储服务、静态能源数据存储服务等,为能源消费与利用状况数据分析、评价和决策提供支持。3
DB33/T9462014
业务服务
为政府对区域内、行业及用能单位能源消费管理提供基本能源数据和分析应用支撑,为政府节能工作决策提供相关辅助工具;将能源信息化服务延伸到企业,服务于企业自身能源管理;-作为公众了解和参与节能环保事业的重要途径。用能单位能源计量
用能单位监测计量的能源品种、范围应与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和政府节能主管部门的要求一致。7.1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准确度应符合DB33/656的要求。7.2
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应符合DB33/656的要求,能源数据采集和报送系统
数据实时采集
8.1.1能源数据实时采集品种、范围按表1规定采集。表1
能源名称
洗精煤
其他洗煤
煤制品
水煤浆
其他焦化产品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其他煤气
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计量单位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能源信息表
能源名称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千气
其他油制品
其他燃料
煤研石
生物质能
工业废料
城市固体垃圾
能源合计
计量单位
百万千焦
万千瓦时
吨标准煤
吨标准煤
吨标准煤
吨标准煤
吨标准煤
2、能源数据实时采集对象包括能源生产、存储、运输过程中的所涉及的电力、热力、燃气、8.1.2
等各类能源数据,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8.1.3对于能源加工转换等用能单位,能源加工投入能源数据和加工转换后的产出能源数据需按照能源流程与用能监测要求进行实时采集。8.2
数据网上报送
DB33/T9462014
用能单位可通过人工录入报送方式对无法完成实时采集的能源数据,通过互联网向能源监测信息系统报送能源数据,报送的格式与指标体系应符合政府统计和节能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能源数据传输网络
能源数据传输网络的协议采用TCP/IP协议的要求10
能源监测应用系统
10.1能源监测应用系统的接口协议中的指令内容应兼容。10.2能源监测应用系统应具备接入能源监测指标体系(附录A)中所涉及的能源实时数据和指标信息的能力。
10.3能源消耗的分类、统计和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原则均应符合GB/T2589的要求。10.4燃料的热值应符合GB/T213的要求。10.5能源监测应用系统包括: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一一监测: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及时监测能源生产、输配、消费与利用情况;一一预警:通过对能源数据汇总分析,根据管理要求设置预警阈值,当超过预警阈值,发送预警信号:
一一查询:通过对采集报送的能源数据汇总分析,了解各部门、各行业、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与利用情况:
一一统计:对能源数据按规定的方法进行统计,为数据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并生成各类不同需求的能源报表;
分析比较:包括对指标数据进行同比、对比、环比及对标,从横向和纵向角度了解数据对象的能源运行情况:
一预测:通过需求模型分析等手段,对能源数据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一一决策: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预测,提出决策意见。能源监测信息安全保障
能源监测信息系统应综合多种安全技术,分层分域设计物理隔离、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各种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实时跟踪、监视网络和监测入侵攻击行为并进行相应记录。应能提供系统日志的审计管理,以保证系统的整体信息安全。
DB33/T9462014
A.1循环余校验(CRC)算法说明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循环穴余校验(CRC)算法
CRC(CyclicRedundancyCheck)是一种数据传输错误检验方法,CRC码两个字节,包含一16位的二进制。它由传输设备计算后加入到数据包中。接收设备重新计算收到消息的CRC,并与接收到的CRC域中的值比较,如果两值不同,则有误。CRC具体算法
CRC是先调入一值是全“1”的16位寄存器,然后调用一过程将消息中连续的8位字节时当前寄存器中的值进行处理。仅每个字符中的8bit数据对CRC有效,起始位和停止位以及奇偶校验位均无效。CRC校验字节的生成步骤
CRC校验字节的生成步骤如下:
装一个16位寄存器,所有数位均为1;a
取被校验串的一个字节与16位寄存器的高位字节进行异或运算。运算结果放入这个16位寄存器;
把这个16位寄存器向右移一位:若向右(标记位)移出的数位是1,则生成多项式1010000000000001和这个寄存器进行异或\运算;若向右移出的数位是0,则返回3);重复3)和4),直至移出8位;
取被校验串的下一个字节;
重复3)-6),直至被校验串的所有字节均与16位寄存器进行异或\运算,并移位8次;这个16位寄存器的内容即2字节CRC错误校验码。校验码按照先高字节后低字节的顺序存放。B.1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说明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
DB33/T9462014
高级加密标准AES(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是一种分组密钥加密算法,它可以使用128、192和256位密钥,并且用128位(16字节)分组加密和解密数据2AES具体算法
AES加密算法通常由密钥扩展算法和加密(解密)算法两部分组成。密钥扩展算法将b字节用户主密钥扩展成r个子密钥。加密算法由一个密码学上的弱函数f与r个子密钥选代r次组成。AES加密数据块分组长度必须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比特。AES加密算法步骤
AES加密有很多轮的重复和变换,大致步骤如下:密钥扩展(KeyExpansion);
初始轮(InitialRound);
重复轮(Rounds),每一轮又包括:SubBytes、ShiftRows、MixColumns、AddRoundKey;最终轮(FinalRound),最终轮没有MixColumns。7
DB33/T9462014
C.1信息-摘要(MD5)算法说明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信息-摘要(MD5)算法
MD5(Message-digestAlgorithm5)是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指字节串(Message)的Hash变换,即把一个任意长度的字节串变换成一定长的大整数。MD5具体算法
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MD5算法计算步骤
MD5算法的大致步骤如下:
数据通过添加一个1和若干个0的方式,把输入数据长度(按照字节算)变成64m+56a)
补数据长度:用一个64位的数字表示数据的原始长度B,把B用两个32位数表示。这时,数据就被填补成长度为512位的倍数:初始化MD5参数:四个32位整数(A,B,C,D)用来计算信息摘要,初始化使用的是十六进制表示的数字;
处理位操作函数:
X,Y,Z为32位整数;
F(X,Y,Z)=X&YINOT(X)&Z:
G(X, Y,Z)=X&Z Y?(Z);
H(X,Y,Z)=X xor Y xorZ;
I(X, Y,Z)=Y xor(X not (Z));
e)进行变换,输出最后结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