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832-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832-2015
中文名称:三门青蟹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83KB
相关标签:
青蟹
养殖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33/T 832-2015 三门青蟹养殖技术规范
DB33/T832-2015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67.120.30
DB33/T8322015
代替DB33/T832-2011
三门青蟹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the Mud Crab in Sanmen County2015-06-12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07-12实施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DB33/T832-2015
本标准代替DB33/T832-2011《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门青蟹》,与DB33/T832-2011相比,除了缩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三门青蟹养殖技术规范”:修改标准技术内容以养殖技术规范为主,有关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等指标及相关内容作为资料性附录:
一增加三门青蟹、白苗的术语和定义;一增加浅海笼养模式,养殖设施按池塘养殖、笼养分别列明:删除部分淘汰产品和实用性不强的防逃设施;删除“亲本”、“调节盐度”、“收获时间”和附录E;一病害防治作为资料性附录,增加了新的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一附录A三门青蟹的形态特征,按青蟹属的特征进行描述;一附录B中有关三门青蟹的产品要求根据三门青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作了修改;增加了附录D标准化养殖模式图。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三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丽芝、叶春宇、王主芳芳、王维祥、陈萍、张琴星、王卫明、陈杰、陈洁本标准为第一次修订,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832-2011。I
-irKacaQiaiKAca-
1范围
三门青蟹养殖技术规范
DB33/T832—2015
本标准规定了三门青蟹养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放养、饲养管理、日常管理、越冬管理、病害防治、收获与运输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三门青蟹池塘养殖、浅海笼养,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测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9103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三门青蟹
在三门县所辖行政区域野生的或人工养殖的青蟹。其外部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3.2
多数稚蟹I期和少量稚蟹ⅡI期组成的蟹苗。产地环境
4.1区域
三门县所辖行政区域:东经121°31°53”、北纬28°53°32”,东经121°36’51、北纬28°5244”,东经121°38”19”、北纬28°57'07″,东经121°39″36”、北纬28°57'07″。4.2场址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DB33/T832—2015
海水交换良好、风浪平静、无污染源的内湾中高潮区或高潮区,底质为泥沙底沿海、河口地区、港湾海区,环境水质符合NY5052规定,其它环境要求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盐度适宜范围为8~26。4.3养殖设施
4.3.1池塘养殖
4.3.1.1池塘要求
专养塘面积0.2hm~0.3hm,混养塘面积0.7hm~2.0hm,水深在1m~1.5m。设置进水、排水闸门与拦网设施。挖中央沟和环沟,沟深0.5m~1.0m、宽2m~6m,沟滩面积比1:3,沟渠与闸门相通。进水闸处安装过滤网、排水闸处安装防逃网。4.3.1.2隐蔽物
池塘专养池内用水泥涵管、砖瓦片等建造人工洞穴和“蟹岛”。4.3.1.3防逃设施
池塘的堤坝四周内侧设置水泥板、瓷砖、尼龙网片等防逃设施,高度高出池水面50cm。4.3.2浅海笼养
4.3.2.1浮筏
主要由木板、浮子组成,以桩缆固定于海底。4.3.2.2蟹笼
浮筱上吊挂单层或多层蟹笼。
4.3.2.3网箱
用8目网布做底网,四周用16目网布与底部相接做成网箱。网箱底部四角挂沙袋,上沿四周设防逃网。
5放养
5.1放养准备
5.1.1池塘养殖
5.1.1.1清淤
青蟹收获后,清除过厚淤泥,反复冲洗,并排干池水,封闸晒池,整修堤坝、闸门等。5.1.1.2消毒
放苗前15天用药物消毒,清塘药物及使用方法见表1。清塘用药后的废水排放应符合SC/T9103,2
irKacaQaiKAca-
渔药名称
氧化钙(生石灰)
漂白粉(有效氯≥25%)
二氧化氯
茶籽饼
5.1.1.3进水
清塘药物及使用方法
用法与用量
350400
休药期
DB33/T832--2015
注意事项
不应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混用。
1.不应用金属物品盛装。
2.不应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1.不应用金属物品盛装。
2.不应与其他消毒剂混用。
粉碎后用水浸泡一叠夜,稀释连渣全池泼洒。
药性消失后,过滤进水20cm,至放苗前2天~3天加水至1m。5.1.2笼养
蟹笼在放苗前用20mg/L~30mg/L高碘酸溶液进行消毒。5.2蟹苗
5.2.1来源
分天然捕捞的苗种和人工培育的苗种,以天然苗种为主。自然海区4月~11月均产苗种,夏季苗发汛期5月初~7月底,秋季苗发汛期8月中下旬~10月底。人工培育的苗以5月初至6月底为宜。5.2.2规格
用于人工养殖的蟹苗要求放养稚蟹II期个体,甲壳宽8mm,壳硬、色青、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伤、反应灵敏、活力强。5月中上旬收购或捕捞自然海区的“白苗”集中进行中间培育至稚蟹Ⅲ期后放养。
5.3放养
放养时间、放养数量、放养规格因养殖模式、上市规格和时间要求不同灵活掌握。专养的放养模5.3.1
式见表2,混养塘青蟹的放养量减半,见表3。笼养放养模式见表4。表2池塘专养
放养时间
4月~6月
9月~10月
苗种规格
甲壳宽8.0~16.0
甲壳宽16.0~36.0
甲壳宽8.0~16.0
甲壳宽25.0~36.0
放养密度
只/hm
15000~22500
12000~15000
22500~30000
15000~22500
饲养时间
4个月~5个
9个月~10
预计收获时间
8月~10月
翌年5月~7月
越冬后数量不足,3
月~4月补放
DB33/T8322015
放养时间
苗种规格
甲壳宽8.0~16.0
4月~6月
甲壳宽16.0~36.0
9月~10月
放养时间
5月~10月
5月10月
11月~12月
甲壳宽8.0~16.0
甲壳宽16.0~36.0
苗种规格
50~200
250以上
池塘混养
放养密度
只/hm
7500~11250
6000~7500
1125015000
7500~11250
饲养时间
1个月~2个月
1个月~2个月
饲养时间
4个月~5
9个月~10
浅海笼养
养成规格
250~500
预计收获时间
8月~10月
翌年4月~6月
预计收获时间
育肥为主,根据市场
行情随时上市
春节前后
越冬后数量不足,3
月~4月补放
采用网箱进行中间
以补海区天然苗为
膏蟹,体肢无伤、
无残、无病
5.3.2选择晴好天气,上风头、多点放养:风浪大、阴雨天不宜放苗。养殖地与苗种来源地的盐度差应小于3。
饲养管理
投饲技术
饲料种类
养殖饲料以寻氏肌蛤、红肉蓝蛤、鸭咀蛤、淡水螺蛳等小型贝类为主。提倡投喂专用配合饲料。饲料安全和卫生质量符合NY5072和GB13078的规定。6.1.2投饲量
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潮汐、水质等环境因子,结合实际摄食情况,合理确定。投喂动物肉鲜重与青蟹个体大小关系见表5。中间培育日投饲量开始为青蟹幼苗体重100%~200%,以后日投饲量占青蟹苗种体重百分比逐渐减少,但日投饲量逐渐增加。在水温低于13℃或高于30℃时应减少投饲量,低于8℃停止投饲。
表5动物肉鲜重日投饲率
甲壳宽
11以上
rrKacaiaiKAca
日投饲率
6.1.3投饲方法
DB33/T832-2015
6.1.3.1池塘养殖在池四周均匀撒投,池中央不应投饲。早晚各投一次,傍晚占总投饲量的70%。6.1.3.2笼养则将蟹笼起水后投喂,1天~2天投喂一次。6.2水质管理
6.2.1水质要求
进水水质应符合NY5052规定,养殖塘pH值控制在7.8~8.6,最适盐度8~26,溶解氧≥5mg/L,氨氮≤0.5mg/L,硫化氢≤0.1mg/L,化学耗氧量≤4mg/L,池水透明度30cm~40cm。6.2.2管理措施
6.2.2.1换水
水位以保持在1m为宜,高温期和低温期升至1.2m1.5m。小潮以添水为主,以3天~4天换水一次为宜,大潮时尽量换水,日换水量20%~30%,高温季节增至50%70%。海区水质不佳,可适当延长换水间隔时间,换水前后应避免池水盐度变化幅度过大,应控制在3以内。提倡换水后及时泼酒水体解毒剂,做好解毒抗应激等稳水措施。
6.2.2.2改善水质和底质
不定期地使用光合细菌、沸石粉等微生物制剂和天然水质改良剂。在蟹种入池前3天~7天用菌液浓度大于10亿个/毫升的光合细菌全池泼洒10mg/L,以后每隔7天~10天泼洒5mg/L。沸石粉在养殖期间泼洒,每隔15天30天泼酒100mg/L~150mg/L。6.2.2.3消毒水体
用生石灰25mg/L或漂白粉2mg/L每隔7天交替消毒水体。使用消毒剂时应停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
6.2.2.4尾水处理
养殖废水不应直接排放到海区,经处理达到SC/T9103要求后排放。7日常管理
7.1巡池
7.1.1池塘养殖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闸门、堤坝、防逃等设施和水色、水位、青蟹活动、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病死蟹。在雷雨前或闷热天的傍晚及日出前或下大雨后盐度突变时,应加强巡池和观察。
7.1.2笼养及时清除残饵、病死蟹,洗刷蟹笼,适时补种。风浪较大时,在蟹笼底加砖块、碎石、沙袋等,减轻风浪冲击造成的摆动。7.2测量与记录
养成期间定期测量水温、盐度、pH值等理化指标和青蟹的壳宽、体重等生长指标,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5
DB33/T8322015
7.3越冬管理
7.3.1池塘养殖
从自然水温下降到10℃时开始,至翌年水温回升到12℃~14℃结束,应采取越冬措施:越冬前1个月,投喂优质鲜饵:过冬穴居前,尽量降低水位;冬眠期尽量加高水位:越冬后期(3月底)观察青蟹出洞情况,水温12℃时开始少量投喂优质饲料,14℃C后适当增加投饲量等措施7.3.2笼养
根据水温调整蟹笼吊挂深度,在水温度≥10℃坚持投喂饵料,水温<10℃时将蟹笼提至室内或起捕。病害防治
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原则,药物防治应符合NY5071规定。青蟹养殖期间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C。
收捕与运输
9.1规格
个体规格≥200g可上市。
9.2方法
9.2.1池塘内青蟹的起捕在大潮讯时在闸门附近捞网捕、笼捕,夜间用饲料诱捕、灯光照捕,排干池水后可用耙捕、手捉、钩捕等方法9.2.2笼养青蟹将蟹笼提出水面起捕即可。9.3运输
夏季运输前,连箩筐浸于清新海水中数分钟,运输途中适当淋水,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规定。长距离宜在低温冷藏车运输。冬季宜采用保温措施。运输工具应清洁、无异味,并防晒、防有害物质污染标准化养殖模式图
三门青蟹标准化养殖模式图参见附录D。6
irKacaQiaiKAca-
A.1三门青蟹的形态特征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三门青蟹的形态特征
DB33/T832-2015
三门青蟹头胸甲呈卵圆形,长度等于或略小于宽度的2/3:背面圆突,有“H”形图案;表面光滑,胃心沟不甚明显;额具有4个齿,前侧缘具有大小相近的9个齿,比光滑的后侧缘长,小触角折叠几乎横断。螯足粗大,表面光滑,长度比步足长,鳌足长节前缘有3个刺,后节2个刺,1个位于末端,1个位于中间;腕节内缘具尖锐的刺,外缘具或不具2个刺,刺的长度因种类而异;掌节在靠腕节边缘具强刺,在靠指节基部有一对刺,刺的长度因种类不同而异:内侧紧挨腕节处有一结核状凸起;座节不具刺,长方格状沟明显,前后具刷状毛边缘。第二至第四对步足相似,第五对步足末端2节呈浆状,适于游泳。甲壳颜色因种类和生活环境不同呈深绿色、黄绿色、橄榄绿色等,步足具或不具网格状斑纹。雄性腹部分为5节,第三至第五节愈合,呈宽三角形;雌性腹部分7节,呈宽卵形,具或不具网格状斑纹。
DB33/T832—2015
B.1感官特征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三门青蟹的要求
青背、黄肚、金爪、绯钳,壳薄、螯大,蟹黄黄白色,脂膏橙黄色,蟹肉洁白细嫩。分类
分为肉蟹和膏蟹两类。
三门青蟹等级指标应符合表B.1规定。表B.1
三门青蟹等级指标
寄生虫(蟹奴)
体重与壳高比g/mm
理化特征
无斑病点
附肢齐全
体表清洁、甲壳青绿色,有光泽活泼有力,反映敏捷
白色或微褐色,无异味,无异臭味鳃丝清晰、
不得检出
具有活蟹固有鲜、腥味,无异味肉质紧密有弹性,不易剥离,蟹黄凝固不流动斑病点极少
缺一个步足
粗蛋白≥14%、粗脂肪≥4%、谷氨酸≥1.5%、甘氨酸≥0.6%、丙氨酸≥0.6%8
irKacaQaiKAca
斑病点少
缺二个~三个步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