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标准(DB) > DB33/T 546.1-2016 翘嘴鲌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DB33/T 546.1-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546.1-2016

中文名称:翘嘴鲌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608KB

相关标签: 苗种 繁育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B33/T 546.1-2016 翘嘴鲌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DB33/T546.1-2016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150
方标准
DB33/T546.1—2016
代替DB33/T546.1-2005,DB33/T546.42008翘嘴鲈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reeding of Culter alburnus2016-03-18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04-18实施
YYYRBHTKAea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DB33/T546.12016
本标准代替DB33/T546.1-2005《无公害翘嘴红第1部分:人工繁育技术规范》和DB33/T546.4-2008《无公害翘嘴红苗种》,与DB33/T546.1-2005和DB33/T546.4-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标准SC/T1077《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和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引用。www.bzxz.net
增加了对产卵池、孵化环道、孵化桶等繁殖用设施要求:一明确了亲鱼强化培育期间的饵料选择;增加了对产卵池中的水流要求;一明确了翘嘴适宜的产卵方式:一一调整了亲鱼雌雄配组比例:一一增加了对催产后亲鱼的处理要求:一明确了催产药物注射部位。
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永义、顾志敏、蒋文秤、刘士力、何丰、郭建林、黄小红、陈智慧、1
YYYRBHTKAea
YRaiBTKea
1范围
翘嘴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DB33/T546.12016
本标准规定了翘嘴(Culteralburnus)苗种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环境与设施、亲鱼要求、亲鱼培育、产卵与孵化、鱼苗培育、鱼种培育、病害防治、苗种质量及苗种运输技术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翘嘴鲈苗种的生产与质量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
NY/T394
NY5051
NY5071
NY5072
NY5361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1077
SC/T9101
术语与定义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卵黄囊基本消失、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的仔鱼。3.2
夏花鱼种
鱼苗培育至体表鳞片、鳍条长全,外观已具有成体基本特征的鱼种,全长3.0cm~4.0cm。3.3
冬片鱼种
夏花继续培育至当年冬季的鱼种,全长8.0cm~15.0cm。1
YYYRiBHTKAa
DB33/T546.12016
畸形率
形状不规则的个体数占苗种总数的百分比。3.5
损伤率
苗种的鳍条、鳞片及外部器官不完整或缺失的个体数占苗种总数的百分比。4环境与设施
4.1环境条件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池塘环境、底质、水质应符合NY5361、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
4.2设施要求
4.2.1培育池塘
池底平坦,不渗水,淤泥厚度不大于20cm,池塘面积、水深要求见表1。表1培育池塘要求
鱼苗培育池
鱼种培育池
亲鱼培育池
4.2.2产卵池
面积(m)
600~2000
1000~3000
600~2000
水深(cm)
80~120
100150
150~200
圆形水泥池,直径6m~8m,池深0.8m~1.0m。池壁光滑,池底呈锅底状,设有集卵箱(网目60,50cm×60cm)。
4.2.3孵化环道
单环形水泥池,外径大于5m,宽0.8m~1.0m,池深0.6m~0.8m4.2.4孵化桶
用白铁皮或PVC塑料焊接而成的漏斗形孵化器,容水量100L~300L,窗纱网目80目~120目。4.2.5增氧设施
按每667m培育池配备增氧机0.3kW~0.5kW。5亲鱼要求
YYYRaiBTKe
5.1来源
亲鱼应来源于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或原、良种场,符合种质标准要求。5.2外观
体质健壮,无伤,无畸形,无病症。5.3年龄和规格
以3龄~4龄为宜,体重1kg以上。6亲鱼培育
6.1放养
6.1.1池塘消毒
DB33/T546.12016
放养前10d~15d,用生石灰带水或干塘消毒,用量以75kg/667m2~150kg/667m为宜。6.1.2放养密度
每667m放养200kg~300kg。
6.2强化培育
6.2.1投饲
以无病害的小规格鲜活饵料鱼为主,辅以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要求符合SC/T1077的规定。每天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5%,具体视水温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6.2.2冲水刺激
开春后适当降低水位提高水温,4月中旬开始,每周冲注新水1次~2次,定时开机增氧,5月下旬停止注水。
7产卵与孵化
7.1水质
产卵、孵化用水要经过100目~120目双层筛网过滤,溶解氧5mg/L以上。7.2催产
7.2.1时间
以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宜,水温23℃~30℃,最适25℃~28℃。7.2.2雌雄鉴别
雄鱼头部和体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不膨大,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开。雌鱼头部和体表腹部光滑,腹部膨大而柔软,两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3
YYYRiBHTKAa
DB33/T546.12016
7.2.3雌雄配组
选择个体大、健壮、无伤,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按雌雄比1:(1~1.5)配组。7.2.4催产剂量
雌鱼按每千克体重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IU~2000IU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2号(LRH-Az)5μg~10ug。雄鱼剂量减半。
7.2.5注射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法,注射部位以腹鳍基部为宜,一次性注射。7.2.6效应时间
催产后的效应时间见表2。
表2催产效应时间
水温,℃
7.3产卵
7.3.1方式
效应时间,h
水温,℃
效应时间,h
注射催产剂后,按每产卵池放入30组~40组亲鱼,产卵池上方加盖网衣,保持冲水,避免人为干扰。
7.3.2收集
待发情产卵后5h~10h,及时将亲鱼捕出,收集受精卵,带水放入孵化环道或孵化桶孵化。催产后亲鱼经0.1mg/聚维酮碘消毒处理后放回池塘培育。7.4孵化
7.4.1方式
采用孵化环道或孵化桶孵化,孵化水流速度以鱼卵不沉积为度。7.4.2密度
孵化桶30×10粒/立方米50×10粒/立方米,孵化环道50×10粒/立方米~80×10*粒/立方米。7.5出苗时间
水温24℃~27℃,受精卵经24h~36h孵化出膜。鱼苗出膜后2d~3d,体形成、能在水中平游时,即可带水出苗,进入苗种培育阶段。3夏花鱼种培育
YRiBHTKe
8.1池塘清整
放养前10d~15d,用75kg/667m2~150kg/667m的生石灰干塘消毒。8.2饵料培养
DB33/T546.12016
消毒后2d~3d,注入经60目~80目筛绢过滤的新水40cm~50cm,每667m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00kg~200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8.3鱼苗放养
鱼苗质量应符合本标准11.1要求。每667m放养鱼苗10万尾~20万尾。8.4饲养管理
8.4.1投饲管理
鱼苗下池后,每10万尾鱼苗每天均匀泼洒黄豆浆1.5kg~2kg。鱼苗全长2cm后,增加投喂粉状全价配合饲料,每天2kg/667m~3kg/667m,分上午、下午2次投喂。8.4.2水质管理
下塘一周后,每3d~5d加注一次,每次10cm~15cm。水深80cm~100cm后,采用调水方式,使透明度保持在20cm30cm。
8.5出苗时间
鱼苗全长至3.0cm以上即可出池,进入冬片鱼种培育阶段。9冬片鱼种培育
9.1放养前准备
池塘清整、基础饵料培养同本标准的8.1和8.2。9.2鱼种放养
夏花质量应符合本标准11.2要求。每667m放养1万尾~1.5万尾。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浴3min~5min。
9.3饲养管理
9.3.1投饲管理
9.3.1.1饲料种类
鱼种全长8cm以前以粉状配合饲料为主,8cm以后以膨化颗粒饲料为主,粗蛋白质含量要求40%以上。饲料使用规则及其安全限量应符合SC/T1077和NY5072的规定。9.3.1.2投饲方法
日投喂占鱼体重总量2%~5%的膨化配合饲料,以1h吃完为度,分上午一次、下午二次投喂。9.3.2水质管理
YYYRiBHTKAa
DB33/T546.12016
每5d~7d加换一次新水,每次换水量10cm~15cm,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cm~30cm。排放用水应符合SC/T9101要求。定期交替使用生石灰或氯、溴制剂等消毒水体,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见表3。
表3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生石灰
三氯异氰尿酸
二氧化氯
二溴海因
日常管理
30天1次,全池泼酒
15天1次,全池泼酒
15天1次,全池泼酒
15天1次,全池泼洒
用量(mg/L)
每天巡塘早晚各一次,观察和记录天气、水质、鱼的吃食活动和生长情况。9.4出苗时间
鱼种培育至8.0cm以上时即可出池,进入成鱼养殖阶段。10常见病防治
10.1常见病种类
主要有指环虫病、小瓜虫病等寄生虫病和烂鳃病、出血病等细菌性疾病。10.2治疗措施
细菌性疾病治疗可用含氯、溴消毒剂全池泼洒,连用2次~3次。寄生虫病治疗可内服中草药驱虫药,同时结合外消,连用3~5d。10.3用药要求
不宜使用对翘嘴鲈敏感的高锰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等药物,生石灰、三氯异氰尿酸使用应注意安全限量,其它渔药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11苗种质量
鱼苗要求
11.1.1外观
鱼苗鱼体透明,色泽光亮,不呈黑色。喜集群游动,行动活泼,有逆水能力。11.1.2指标
畸形率小于1%,损伤率小于1%。无病症,不得检出违禁药物残留。11.2夏花鱼种要求
YRiBHTKe
11.2.1外观
体形正常,体表光滑,有粘液,色泽正常,游动活泼,鳍条、鳞片完整。11.2.2指标
DB33/T546.12016
畸形率小于2%,损伤率小于2%。95%以上全长达到3.0cm~4.0cm。无病症,不得检出违禁药物残留。
11.3冬片鱼种要求
11.3.1外观
外观要求同本标准的6.1部分。
11.3.2指标
畸形率小于1%,损伤率小于1%。90%以上全长达到8.0cm15.0cm。无病症,不得检出违禁药物残留。
12运输
亲鱼运输
12.1.1捕捞
亲鱼运输前应停食1d~2d,避免用手抄网等易造成亲鱼应激的捕捞工具或方式。12.1.2运输
用充氧活水车或者橡胶氧气袋充气运输,时间以11月至翌年2月为宜。12.2鱼苗运输
12.2.1集苗
鱼苗出膜后3d~4d,从孵化设施中收集鱼苗,全程应带水操作。12.2.2运输
般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规格30cm×30cm×40cm的塑料袋,运输时间10h以内,每袋装苗3万~8万尾为宜。装苗时应注意清除杂物,水温超过25℃或长途运输,应采取适当降温措施。12.3夏花鱼种运输
12.3.1捕捞
出塘前2d~3d拉网锻炼1次~2次,隔天1次。捕捞时间一般在早晨或晚12.3.2运输
一般采用充氧活水车或者尼龙袋充氧运输。运输前应先在网箱内微流水密集暂养12h后再装运。充氧活水车装水量为6m~12m,密度为10万尾/立方米~15万尾/立方米。尼龙袋规格50cm×50cm×70cm,密度为1000尾/袋1500尾/袋。运输时间控制在8h以内,避免水温变化过大。7
YY RaiBiiikAea
DB33/T546.1—2016
冬片鱼种运输
12.4.1捕捞
起捕时间11月至翌年3月。起捕前应停食2d,运输前在网箱内微流水密集暂养3h以上12.4.2运输
采用充氧活水车或者尼龙袋充氧运输,充氧活水车要求装水量为6m~12m,密度为60kg/m~80kg/m:尼龙袋规格30cmx30cm×70cm,每袋装水6kg~7kg,放鱼种0.5kg~0.75kg。运输适温为5℃~15℃。
模式图
翘嘴苗种标准化繁育模式图参见附录A图A.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