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626.4-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626.4-2018
中文名称: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242KB
相关标签:
电磁兼容
试验
测量
技术
快速
脉冲
扰度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17626.4-20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18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33.10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代替GB/T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gues-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immunity test[IEC 61000-4-4:2012,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Part 4-4: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immunity test,IDT2018-06-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9-01-01实施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试验等级
试验设备
脉冲群发生器
交流/直流电源端口的耦合/去耦网络6.3
容性耦合夹
7试验布置
概述·
试验设备
7.3实验室进行型式试验的试验布置现场试验的试验布置.
8试验程序
概述·
实验室参考条件
进行试验
9试验结果的评定
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关于电快速瞬变的信息附录B(资料性附录)试验等级的选择附录C(资料性附录)
测量不确定度的考虑
参考文献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目前包括以下部分:GB/T17626.1—2006
GB/T17626.2—2018
GB/T17626.3—2016
GB/T17626.4
GB/T17626.5—2008
GB/T17626.6—2017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GB/T17626.72008
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17626.8—2006
GB/T17626.9—2011
GB/T17626.10
GB/T17626.11—
扰度试验;
GB/T17626.12
—2013
GB/T17626.13—2006
号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4—2005
GB/T17626.15—2011
GB/T17626.16—2007
试验;
GB/T17626.17—2005
GB/T17626.18—2016
GB/T17626.20—2014
度试验;
GB/T17626.21—2014
GB/T17626.22—2017
测量:
GB/T17626.24—2012
方法;
GB/T17626.27—2006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抗扰度试验总论: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Www.bzxZ.net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闪烁仪功能和设计规范;
0Hz~150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横电磁波(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混波室试验方法;
全电波暗室中的辐射发射和抗扰度试验和测量技术
HEMP传导骚扰保护装置的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三相电压不平衡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频率变化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GB/T17626.29—2006
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日
GB/T17626.30—2012
电能质量测量方法: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主电源每相电流大于16A的设备的GB/T17626.34—2012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本部分为GB/T17626的第4部分。I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17626.4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与GB/T17626.4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引用标准IEC60050一300:2001,国际电工词汇电气和电子测量及测量仪表第311部分:和测量有关的一般术语:第312部分:和电气测量有关的一般术语:第313部分:电气测量仪表的类型;第314部分:根据仪表类型的特定术语(见第2章);增加了1个术语和定义(见3.1.1);增加了缩略语(见3.2);
删除了试验发生器的主要元件(见6.2.1);增加了图3及理想波形的计算公式(见6.2.2);删除了“图3接502负载时单个脉冲的波形”,增加了“图3输出到502负载的单个脉冲的理想波形(见6.2.2的图3)”;
增加了6.4.2容性耦合夹的校准内容,增加了图7,图8(见6.4.2);增加了7.2.2试验仪器验证(见7.2.2)增加图11中容性耦合夹后的标注(见图11);修改了顶部进线设备的试验布置,新增了图13(见7.2.2图13);删除了图12,增加了图15(见7.4.2图15);一增加了附录C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信息(见附录C):删除了附录C表C.1和表C.2单位中的1(见附录C表C.1和表C.2):修改了附录C表C.1中A为α,在附录C中没有A的出现(见附录C表C.1)。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1000-4-4:2012《电磁兼容(EMC)第4-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本部分名称改为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本部分由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6)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英、翁海丰、俞磊、张翼翔、龚增、李妮、周鹏成、费杰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7626.41998.GB/T17626.42008.Ⅱ
1范围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的本部分涉及电气和电子设备对重复性电快速瞬变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此外,还规定了试验等级的范围和确定了试验程序,本部分的目的是为评估电气和电子设备的供电电源端口、信号、控制和接地端口在受到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时的性能确定一个共同的能再现的评定依据。本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描述了一种评估设备或系统对已定义现象抗扰度的一致性方法注:正如IEC导则107中所述的,本部分是电磁兼容基础标准,供各产品委员会使用。IEC导则107还规定,产品委员会负责确定是否应用本抗扰度试验标准,如果使用,需要负责确定合适的试验等级和性能判据。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分技术委员会愿与产品委员会合作,以评估其产品的特殊抗扰度要求本部分规定了:
试验电压波形;
一试验等级的范围;
一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的校准和验证程序;
试验布置;
试验程序。
本部分给出了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的技术规范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3652003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IEC60050(161):1990.IDT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4365一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辅助设备auxiliaryequipmentAE为受试设备(EUT)正常运行提供所需信号的设备和校验EUT性能的设备3.1.2
脉冲群
数量有限且清晰可辨的脉冲序列或持续时间有限的振荡。[GB/T4365—2003,定义2.2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3.1.3
calibration
参照标准,在规定的条件下,建立标示值和按参考标准的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注1:该术语用于“不确定度”方法注2:原则上,标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校准图表示。GB/T2900.77—2008定义311-01-093.1.4
耦合coupling
线路间的相互作用将能量从一个线路传送到另一个线路。3.1.5
共模(耦合)commonmode(coupling)同时耦合到对接地参考平面的所有导线。3.1.6
耦合夹couplingclamp
在与受试线路没有任何电连接情况下,以共模形式将骚扰信号耦合到受试线路的、具有规定尺寸和特性的一种装备。
耦合网络
couplingnetwork
用于将能量从一个线路传送到另一个线路的电路。3.1.8
去耦网络
fdecoupling network
用于防止施加到受试设备上的电快速瞬变电压影响其他不被试验的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3.1.9
(性能)降低degradation(ofperformance)装置、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正常性能的非期望偏离。注:“降低”一词可用于暂时失效或永久失效GB/T4365—2003.定义2.1
EFT/B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目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GB/T4365—2003,定义2.1]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
受试设备。
接地参考平面ground referenceplane一块导电平面,其电位用作公共参考电位。[GB/T4365—2003,定义2.4]
(对骚扰的)抗扰度immunity(toadisturbance)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GB/T4365—2003,定义2.1]
端口port
受试设备和外部电磁环境的特殊接口。3.1.16
脉冲宽度
pulsewidth
瞬时值达到首个脉冲上升沿的50%时和达到最后下降沿的50%时的时间间隔。注:改写IEC60050(702):2001,定义702-03-043.1.17
上升时间
risetime
脉冲瞬时值首次从脉冲幅值的10%上升到90%所经历的时间。[GB/T4365—2003.定义2.2]
瞬态transient
在两相邻稳定状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LGB/T4365—2003.定义2.2
非对称模式(耦合)
unsymmetric mode(coupling)
相对于接地参考平面的单线耦合。3.1.20
verification
用于检查测试设备系统(比如,试验发生器和互连电缆),以证明测试系统正常工作的一整套操作。注1:验证的方法可能与校准方法不同。注2:出于本基础电磁兼容标准的目的,本定义不同于IEV311-01-13中给出的定义。3.2
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概述
辅助设备(AuxiliaryEquipment)耦合/去耦网络(Coupling/DecouplingNetwork)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lectricalFastTransient/Burst)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受试设备((EquipmentUnderTest)接地参考平面(GroundReferencePlane)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Uncertainty)保护接地(ProtectiveEarth)
非线性终端(TerminatornonLinearity)重复性快速瞬变试验是一种将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耦合到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源端3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口、控制端口、信号端口和接地端口的试验。试验的要点是瞬变的高幅值、短上升时间、高重复率和低能量,参见附录A。
本试验是为了验证电气和电子设备对诸如来自切换瞬态过程(切断感性负载、继电器触点弹跳等)的各种类型瞬变骚扰的抗扰度。5试验等级
表1中列出了对设备的电源端口,控制端口,信号端口和接地端口进行电快速瞬变试验时应优先采用的试验等级。
表1试验等级
开路输出试验电压和脉冲的重复频率电源端口和接地端口(PE)
电压峰值
重复频率
5或100
5或100
5或100
5或100
信号端口和控制端口
电压峰值
重复频率
5或100
5或100
5或100
5或100
传统上用5kHz的重复频率;然而.100kHz更接近实际情况。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宜决定与特定的产品或者产品类型相关的那些频率
对于某些产品,电源端口和信号端口之间没有清晰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应由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试验目的来确定如何进行。
“X\可以是任意等级,在专用设备技术规范中应对这个级别加以规定。有关试验等级的选择,参见附录B。6试验设备
6.1概述
6.2.3,6.3.2和6.4.2的校准程序确保试验发生器耦合/去耦网络以及其他构成试验布置的单元的正确操作,从而使预期波形施加到受试设备上。6.2脉冲群发生器
6.2.1概述
发生器的电路简图在图1中给出。经由挑选的电路元件C。,R。+R和Ca,使发生器在开路和接502阻性负载的条件下产生一个快速瞬变。信号发生器的有效输出阻抗应为502。元件:
Switch
高压源;
充电电阻:
储能电容器;
脉冲持续时间调整电阻;
阻抗匹配电阻;
隔直电容;
高压开关。
Switch
注:开关特性与分布(电感和电容)对上升时间有影响。R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C502同轴输出
图1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主要元件电路简图6.2.2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特性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的特性如下:1000Q负载时输出电压范围至少从0.24kV~3.8kV:50Q负载时输出电压范围至少从0.125kV~2kV。发生器应能在短路条件下工作不被破坏。特性:
极性:
输出型式:
隔直电容:
重复频率:
与交流电源的关系:
脉冲群持续时间:
(见图2)
脉冲群周期:
(见图2)
脉冲波形
·输出到502负载
·输出到10002负载
正极性、负极性
同轴输出,50Q
(10±2)nF
(见表2)重复频率值X(1士20%)kHz异步
5kHz时为(15±3)ms
100kHz时为(0.75±0.15)ms
(300±60)ms
上升时间t=(5±1.5)ns
脉冲宽度t=(50±15)ns
峰值电压:根据表2的电压值×(1土10%)(接502负载的波形见图3)
上升时间t,=(5±1.5)ns
脉冲宽度t=50ns,容许-15ns~+100ns的偏差峰值电压:根据表2的电压值×(1土20%)(见表2的注1)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U
5kHz时为200μs
100kHz时为10μs
11/重复频率
脉冲群
5kHz时
为15ms
脉冲群持续时间
100kHz时
为0.75ms
脉冲群周期300ms
183333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概略图
图3输出到50负载的单个脉冲的理想波形(t,=5ns,tw=50ns)图3理想波形EFT(t)的计算公式:UEFT(t)=k
式中:
kEFT=e(FTXT)ET
开路电压的最大值或峰值(k。三1意指归一化电压)k
T2=51ns
注:此公式由IEC62305-1:2010附录B给出。6.2.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特性的校准nEFT=1.8
为了对所有的发生器建立一个共同的参考,应校准试验发生器特性(关于校准的不确定度参见附录C)。6
由此,应采取下面的程序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试验发生器的输出分别连接一个50Q和1000Q同轴终端,并用一台示波器监视电压。示波器的3dB带宽应至少为400MHz。对于1000Q的试验负载阻抗可能为一个复合的网络。试验负载阻抗特性如下:
(50±1)Q;
(100020)Q;在直流下测量电阻。两个试验负载的插人损耗容差应不超过:·小于或等于100MHz:±1dB;
·100MHz~400MHz:±3dB
应测量下列参数:
·峰值电压:
对于表2中的每个设定电压,测量接50Q负载时的输出电压[V(502),测得电压值应为V.(502),允差为士10%;
对于同一个发生器设定(设定电压),测量接10002负载时的电压[V(10002),测得电压值应为V(10002),允差为±20%。·所有设定电压的上升时间:
所有设定电压的脉冲宽度。
在一个脉冲群内任一设定电压的脉冲重复频率。·任一设定电压的脉冲群持续时间。·任一设定电压的脉冲群周期。表2输出电压峰值和重复频率
设定电压
V(开路)
宜采取措施以确保寄生电容保持最小V(10002)
Vp(502)
重复频率
5或100
5或100
5或100
5或100
5或100
注1:如V,(10000)列中所示,接1000Q负载阻抗将自动导致电压读数低于设置电压5%。接10000负载时V的读数等于V,(开路)乘以1000/1050的倍数(试验负载与整个线路阻抗1000Q加上502的比值)。注2:接50Q负载时,如上面所示,测得的输出电压是空载时电压的0.5倍。6.3交流/直流电源端口的耦合/去耦网络6.3.1耦合/去耦网络特性
耦合/去耦网络用于交流/直流电源端口的试验电路图(以三相供电电源为例)在图4中给出。典型耦合/去耦网络特性如下:
铁氧体的去耦电感>100μH;
耦合电容
33nF。
GB/T17626.4—2018/IEC61000-4-4:2012交流/直流电源L
元件:
相线:
中线:
保护接地:
耦合电容。
去耦部分
铁氧体
自试验发生器来的信号
C=33nF
耦合部分
图4用于交流/直流电源端口/端子的耦合/去耦网络6.3.2耦合/去耦网络特性校准
6.2.3给出的测量设备也应用于耦合/去耦网络特性的校准。PE
连接到地
应使用符合6.2.3要求的发生器校准耦合/去耦网络(关于校准的不确定度参见附录C)。EUT
应在共模耦合方式下校准波形,即将瞬态脉冲同时耦合到所有线。对每个耦合线,应在耦合/去耦网络的每个输出端(LL2,L:,N和PE)连接50Q终端对参考地分别校准波形。图5给出了5个校准测量之一即L对参考地校准。
注1:对每个耦合线分别进行验证,确保每根线功能正常且被校准。注意应使用同轴适配器连接CDN的输出。CDN的输出和同轴适配器之间的连接应尽可能短,不超过0.1m。将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设置为标称值4kV,然后进行校准。发生器连接到耦合/去耦网络的输人端耦合/去耦网络的每个输出端(通常连接到EUT)依次端接一个50负载,其他输出端开路。记录每个极性的峰值电压和波形。
脉冲的上升时间应为(5.5士1.5)ns。脉冲宽度应为(45士15)ns。
按照表2,峰值电压应为(2土0.2)kV注2:以上显示的值为CDN校准方法的结果,断开受试设备和供电网络的连接,发生器设置在4kV,耦合/去耦网络设置在共模耦合,即把瞬变脉冲同时耦合到所有线路,每个输人端子(L1,L?,L3,N到PE)分别端接50Q时,在耦合/去耦网络电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