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210-1992 工业碳酸钠
GB 210-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210-1992

中文名称:工业碳酸钠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Industrial sodium carbonate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2-12-04

实施日期:1993-09-01

作废日期:2004-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29544

相关标签: 工业 碳酸钠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化工技术>>无机化学>>71.060.50盐

中标分类号:化工>>无机化工原料>>G11无机酸、碱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 210.1-2004;GB/T 210.2-2004替代

采标情况:≈BS 3674-81

出版信息

标准价格:12.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

归口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标准简介

GB 210-1992 工业碳酸钠 GB210-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 for industrial us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210—92
代替品 218-±2373-89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钠。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分子式:NazCO:
相对分子质量:105.99(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2引用标准
GB125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化学试剂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3049
GB3050
GB3051
GB6003
GB6678
GB6682
GB8946
GB8947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无机化工产品中氟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试验筛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实验室用水规格
塑料编织袋
复合塑料编织袋
GB10454
柔性集装袋
GSBG12001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样品3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1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I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Ⅱ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4技术要求
4.1外观:1类为白色细小颗粒。!、I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4.2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2-04批准1993-09-01实施
总碱量(以NazCO,计),%
氟化物(以NaCI计)含量,%
铁(Fe)含量,%
硫酸盐(以SO,计)含量,%
水不溶物含量,%
烧失量,%
堆积密度\,g/mL
180μm
筛余物,%
优等品
GB210-92
优等品
注;1)为氨碱法控制项目,用户有要求时检验。2)为包装时检验结果。
3)为重质碳酸钠控制项目。
5试验方法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GB602、GB603之规定制备。
5.1总碱量的测定
本方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740—1976《工业用碳酸钠——总碱量的测定5.1.1方法提要
以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液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总碱量。5.1.2试剂和材料
5.1.2.1盐酸(GB622)标准滴定溶液:c(HCl)约1mol/L5.1.2.2溴甲酚绿(HG3—1220)-甲基红(HG3—958)混合指示液。5.1.3仪器、设备
5.1.3.1称量瓶:$30mm×25mm;或瓷埚;容量30mL。5.1.4分析步骤
滴定法》。
称取约1.7g试样,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或瓷中,移入烘箱或高温炉内,在250~270℃下干燥至恒重,精确至0.0002g。将试料倒入锥形瓶中,再准确称量称量瓶或瓷埚的质量。两次称量之差为试料的质量。用50mL水溶解试料,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5.1.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总碱量(以NazCO:计)X,按式(1)计算:X =c(V-Vo)×0. 053 00
5.3c(V-V。)
式中:c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X100
GB210-92
-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
V。—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试料的质量,g;
0.05300—与1.0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c(HC1)=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钠的质量。
5.1.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5.2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5.2.1汞量法
本方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742—1973《工业用碳酸钠——氯化物含量的测定—5.2.1.1方法提要
同GB3051第2章。
5.2.1.2试剂和材料
5.2.1.2.1硝酸(GB626)溶液:1+1;硝酸(GB626)溶液:1+7;
5.2.1.2.2
氢氧化钠(GB629)溶液:40g/L;5.2.1.2.3
5.2.1.2.4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c(号Hg(NO)·H,O)约为0.05mol/L。按GB3051第4.9条配制并标定;
5漠酚蓝(HG3—1224)指示液:1g/L;5.2.1.2.5
: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5g/L。5.2.1.2.6
5.2.1.3仪器、设备
5.2.1.3.1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1或0.02mL。5.2.1.4分析步骤
5.2.1.4.1参比溶液的制备
汞量法》。
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水和2滴溴酚蓝指示液。滴加硝酸溶液(5.2.1.2.2)至溶液由蓝色恰变为黄色,再过量2~3滴。加入1m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记录所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此溶液在使用前制备。5.2.1.4.2试样的测定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40mL水溶解试料,加入2滴漠酚蓝指示液,滴加硝酸溶液(5.2.1.2.1)中和至溶液变黄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5.2.1.2.3)至试验溶液变蓝,再用硝酸溶液调至溶液恰呈黄色再过量2~3滴。加入1m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与参比溶液(5.2.1.4.1)相同的紫红色即为终点。将滴定后的废液保存起来,按GB3051附录D规定进行处理。5.2.1.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氯化物(以NaCI计)含量X按式(2)计算:X: V-V0.058 44×100
m100-x
584.4c(V-V.)
m(100-X。)
式中:c-
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滴定中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一参比溶液制备中所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2)
m-试料的质量,g
按5.6条测得的烧失量,%;
GB210-92
与1.00miL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cl的氯化钠的质量。
5.2.1.6允许差
Hg(NO,)2·H,O)=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5.2.2电位滴定法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6227—1982《工业用化学产品——测定氯离子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
5.2.2.1方法提要
同GB3050第2章。
5.2.2.2试剂和材料
5.2.2.2.1氯化钠基准溶液(GB1253):c(NaCI)=0.05mol/L基准溶液。称取2.9225g预先在500~600℃下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氟化钠,精确至0.0002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2.2.2.2硝酸银(GB670)标准滴定溶液:c(AgNO,)约0.05mol/L。称取约8.75g硝酸银,溶于1000mL水中,摇匀。溶液保存于棕色瓶中。用移液管移取5mL氯化钠基准溶液,置于100mL烧杯中,放入电磁搅拌子,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加2滴漠酚蓝指示液(5.2.1.2.5)滴加硝酸溶液(5.2.1.2.1)至试验溶液恰呈黄色。把测量电极(5.2.2.3.3)和参比电极(5.2.2.3.2)插入溶液中,将电极与电位计连接,调整电位计零点,记录起始电位值。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先加入4.00mL,再逐次加入0.10mL,记录每次加入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后的总体积和对应的电位值E,计算出连续增加的电位值A,E和△,E。A,E的最大值即为滴定的终点。终点后再记录一个电位值E。记录格式见GB3050附录C。滴定至终点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按式(3)计算:h
式中:V。—一电位增量值△,E达最大值前所加入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i—电位增量值△,E达最大值前最后一次加入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b——A,E最后一次正值;
B一△,E最后一次正值和第一次负值的绝对值之和(详见GB3050附录C的举例)。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c按式(4)计算:式中:C2—
氟化钠基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2——滴定时移取的氟化钠基准溶液的体积,mL;V——滴定所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5.2.2.3仪器、设备
5.2.2.3.1电位计:精度应不低于10mV/格,量程为一500~+500mV;(3)
(4)
5.2.2.3.2参比电极:双液接型饱和甘汞电极,内充饱和氯化钾溶液,滴定时外套管内盛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甘汞电极相连接。
5.2.2.3.3测量电极:银电极或硫化银涂层的银电极,(制备方法见GB3050附录A);5.2.2.3.4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1或0.02mL。5.2.2.4分析步骤
GB210-92
称取适量试样(1类2g,I、类1g),精确至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40mL水溶解,以下操作按(5.2.2.2.2)条规定进行,自“放入电磁搅拌子”开始,到“终点后再继续记录一个电位值E”止,但不再一次先加入4.00m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同时做空白试验。
5.2.2.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氯化物(以NaCI计)含量X,按式(5)计算:c(V-Vo)X0. 058 44×100
(100-X。)
584.4c(V-V)
m(100-X。)
式中:c--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
一滴定中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一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
X。——由5.6条测得的烧失量,%;试料的质量,g;
(5)
与1.00m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化钠的质量。
5.2.2.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5.3铁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6685--1982《工业用化学产品——测定铁含量的通用方法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5.3.1方法提要
同GB3049第2章。
5.3.2试剂和材料
同GB3049第3章。
5.3.3仪器、设备
5.3.3.1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3cm的吸收池。5.3.4分析步骤
5.3.4.1工作曲线的绘制
按GB3049第5.3条规定,选用厚度为3cm吸收池及其对应的铁标准溶液用量,绘制工作曲线。5.3.4.2试样的测定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滴加35mL盐酸溶液(1十1),煮沸3~5min,冷却(必要时过滤),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50mL(或25mL)试验溶液,置于100mL烧杯中;另取7mL(或3.5mL)盐酸溶液(1+1)于另一烧杯中,用氨水(2+3)中和后,与试验溶液一并用氨水(1十9)和盐酸溶液(1+3)调节pH值为2(用精密pH试纸检验)。分别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下操作按GB3049第5.3.2条及5.3.3条规定,选用3cm吸收池,以水为参比,测定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5.3.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铁(Fe)含量X,按式(6)计算:Xbzxz.net
GB210-92
m-m。
(100-X。)
10(m,一m)
m(100-X。)
式中:m1——根据测得的试验溶液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铁的质量,mg;m-
一根据测得的空白试验溶液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铁的质量,mg;一移取试验溶液中所含试料的质量,g;X。-—按5.6条测得的烧失量,%。5.3.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优等品、一等品不大于0.0005%,合格品不大于0.001%。5.4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5.4.1硫酸钡重量法仲裁法
本方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743—1976《工业用碳酸钠-法》。
5.4.1.1方法提要
一硫酸盐含量的测定一一硫酸锁重量溶解试样并分离不溶物,在稀盐酸介质中使硫酸盐沉淀为硫酸钡,将得到的沉淀进行分离,在800士25℃下灼烧后称量。
5.4.1.2试剂和溶液
5.4.1.2.1盐酸(GB622)溶液:1+1;5.4.1.2.2氮水(GB631);
5.4.1.2.3氯化(GB652)溶液:100g/L;5.4.1.2.4硝酸银(GB670)溶液:5g/L。用少量水溶解0.5g硝酸银,加20mL硝酸溶液(1+1),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5.4.1.2.5甲基橙(HGB3089)指示液:1g/L。5.4.1.3分析步骤
称取约2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烧杯中,加50mL水,搅拌,滴加70mL盐酸溶液中和试料并使之酸化,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和洗液收集于烧杯中,控制试验溶液体积约250mL。滴加3滴甲基橙指示液,用氨水中和后再加6mL盐酸溶液酸化,煮沸,在不断搅拌下滴加25mL氮化钡溶液(约90s加完),在不断搅拌下继续煮沸2min。在沸水浴上放置2h,停止加热,静置4h,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沉淀直到取10mL滤液与1mL硝酸银溶液混和,5min后仍保持透明为止,将滤纸连同沉淀移入预先在800士25℃下恒重的瓷埚中,灰化后移入高温炉内,于800士25℃下灼烧至恒重。
5.4.1.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酸盐(以SO.计)含量X。按式(7)计算:X,=mx0:411 6×100
100-X。
m(100-X,)
式中:m
-灼烧后硫酸钡的质量,g;
试料的质量,g;
按5.6条测得的烧失量,%;
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7)
GB210--92
5.4.1.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6%。5.4.2硫酸钡比浊法
5.4.2.1方法提要
在微酸性介质中,用氯化钡沉淀硫酸根离子,与硫酸钡标准比浊液比较。5.4.2.2试剂和材料
5.4.2.2.1氯化钡(GB652)溶液:250g/L;5.4.2.2.2硫酸盐标准溶液:1mL含有0.1mg硫酸根(SO.);5.4.2.2.3酚酸指示液:10g/L;5.4.2.3分析步骤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20mL水和1滴酚指示液,滴加盐酸溶液(5.4.1.2.1)中和至中性并过量2mL,煮沸2min,冷却(必要时过滤),移入50mL比色管中。同时根据试料中的硫酸盐含量,分别取3~4份硫酸盐标准溶液,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每份间隔相差0.5mL(根据试料中硫酸盐含量,可适当缩小或扩大间隔)。分别加入20mL水、2mL盐酸溶液(5.4.1.2.1)。
在试料管及标准管中同时加入10mL氯化锁溶液(5.4.2.2.1),加水至刻度,摇匀。置于40~50℃水浴中20min后比较标准管和试料管的浊度。取与试料管浊度相当的标准管中的硫酸盐的量进行计算。当试料管浊度介于三支标准管浊度之间时,按两标准管中硫酸盐量的平均值进行计算。5.4.2.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酸盐(以SO,计)含量X,按式(8)计算:m,X100_0.1ml
m×1000
式中:m——与试料管浊度相当的标准管中硫酸盐(以SO.计)的质量,mg;-试料的质量,g。
5.5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5.5.1方法提要
将试料溶于50士5℃的水中,将不溶物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8)
5.5.2试剂和材料
5.5.2.1酸洗石棉(HG3-—1062):取适量酸洗石棉,浸泡于1+3盐酸溶液中,煮沸20min,用布氏漏斗过滤并洗涤至中性。再用100g/L无水碳酸钠(GB639)溶液浸泡并煮沸20min,用布氏漏斗过滤并洗涤至中性(用酚酸指示液检查)。以水调成糊状,备用。5.5.2.2酚指示液:10g/L。
5.5.3仪器、设备
5.5.3.1古氏埚:容量30mL。
5.5.4分析步骤
将古氏埚置于抽滤瓶上,在筛板上下各匀铺一层酸洗石棉,边抽滤边用平头玻璃棒压紧,每层厚约3mm。用50士5℃水洗涤至滤液中不含石棉毛。将甘埚移入干燥箱内,于110士5℃下烘干后称量。重复洗涤、干燥至恒重。
称取20~4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烧杯中,加入200~400mL约40℃的水溶解,维持试验溶液温度在50士5℃。用已恒重的古氏甘埚过滤,以50士5℃的水洗涤不溶物,直至在20mL洗涤液与20mL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后所呈现的颜色一致为止。将古氏甘埚连同不溶物一并移入干燥箱内,在110士5℃下干燥至恒重。
5.5.5分析结果的表述
GB210-92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不溶物含量X,按式(9)计算:X,
—水不溶物的质量,g;
式中:m,-
m—试料的质量,g;
X。——按5.6条测得的烧失量,%。5.5.6允许差
(100-X。)
m,×104
m(100-X,)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优等品、一等品不大于0.006%,合格品不大于0.008%。5.6烧失量的测定
本方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745—1976《工业用碳酸钠-的测定》。
5.6.1方法提要
-250~270℃时质量损失和不挥发物试料在250~270℃下加热至恒重,加热时失去游离水和碳酸氢钠分解出的水和二氧化碳,计算烧失量。
5.6.2仪器、设备
5.6.2.1称量瓶:930mm×25mm或瓷埚,容积约30mL。5.6.3分析步骤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或瓷内,移入烘箱或高温炉中,在250~270℃下加热至恒重。
5.6.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烧失量X。按式(10)计算:X。
试料加热时失去的质量,g;
式中:m-
试料的质量g。
5.6.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4%。5.7堆积密度的测定
5.7.1方法提要
一定量的试料通过圆锥形漏斗,进入一已知容积的圆柱形料罐中,测定装满料罐所需试料的质量。5.7.2仪器、设备
5.7.2.1堆积密度的测定装置
如图所示。
5.7.3测定步骤
按图安装好堆积密度测定装置。称取料罐质量,精确至1g。
GB210—92
堆积密度测定装置图
1—料罐;2--支架;3--漏斗
关好漏斗下底,将试样自然倒满,用直尺刮去高出部分,放好已知质量的料罐,打开漏斗下底,使试料全部自动流入料罐中,用直尺刮去高出部分(刮平前勿移动料罐),称量试料和料罐的质量,精确至1g。
5.7.4测定结果的表述
以单位体积的质量表示的堆积密度β按式(11)计算:m,
式中:m-料罐和试料的质量,g
料罐的质量,g;
V——料罐的容积,mL。
5.7.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g/mL。5.8粒度的测定
5.8.1仪器、设备
5.8.1.1试验筛(GB6003):R40/3系列,Φ200×50/1.18mm、4200×50/180um,附有筛底及筛盖。5.8.1.2震筛机。
5.8.2测定步骤
称取约50g试样,精确至0.1g。放入装好筛底的试验筛中(试验筛孔径1类为1.18mm.和180μm,I、1类为180um),盖好筛盖,手工水平震筛2min,每分钟振动80次,或以震筛机筛分5min,称取筛余物质量,精确至0.1g。
5.8.3测定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筛余物X。按式(12)计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