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8016-2019 纺织品 干燥速率的测定
GB/T 38016-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016-2019

中文名称:纺织品 干燥速率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纺织品 干燥 速率 测定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标准名称:GB/T 38016-2019 纺织品 干燥速率的测定 英文: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drying rate (ISO17617:2014,MOD) 标准格式:PDF 标准大小:1588K 标准介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不适用于其他形式的纺织品,如散纤维或纱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529-200180189:200MOD)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1503696:1987,MOD)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千燥速率 drying rate;DR 单位时间内试样中水分的蒸发量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9.0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016—2019
纺织品
干燥速率的测定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drying rate(ISO17617:2014,MOD)
2019-08-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03-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38016—2019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7617:2014《纺织品干燥速率的测定》。本标准与ISO17617:2014相比存在结构变化,具体如下:删除了\5.1”和*6.6.1”;
将6.4、6.5、9.1和9.2的悬置段分别并人到6.4.16.5.1、9.1.1和9.2.1中;将7.1中关于调湿时间的内容并人到7.2.3中;本标准与IS017617:2014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529代替ISO139;?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682代替ISO3696一在7.2.1和7.2.2中增加了取样和剪裁试样的具体要求,并在7.2.2中增加了注在9.1.8中增加了第2段
将附录B更改为资料性附录。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修改了3.1中“干燥速率(DR)\的定义;修改了第4章原理的表述内容,使语言表述简练、准确;在6.6图3和说明中增加了\5——试验罩”,将6.2标题“培养皿”修改为“试样盘”,使试验器具的作用更明确,增加了试样承托平板作为试样盘,使试验器具简易、易得;将6.4.1图1说明中3“试样悬挂装置”改为“试验罩”,并在图1和说明中增加了“4——试样悬
挂装置”;
删除了10.2.1中“这样y轴截距等于0\的表述,使表述准确;删除了A.4.1中引用BS4554的示例;将附录B中B.2中*DM\更改为\M”;将附录C中C.3.1第二段中“使用方法B\更正为“使用方法A1”。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天祥、章辉、张孟胜、富巍、耿彩花、丁彩玲、杨尚斌、丁翠侠。I
GB/T38016—2019
除传统面料,如棉或涤纶/棉混纺衬衫面料外,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纺织材料已进入市场并应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和家居便服中。此类纺织品的市场规模正在增长,预计将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继续增长。
在这个正在发展的市场中,现存的评价此类功能面料的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用于测定并构成功能性声明基础的新方法仍没有制定完备。本标准描述了三种测定纺织材料干燥速率的新方法,用于反映纺织品被穿着者在轻量运动或活跃状态下产生的汗液浸湿后的干燥性能。本标准也可用于其他被要求测定干燥速率的纺织材料。本标准描述了三种测试方法,相关方宜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测试。1范围
纺织品干燥速率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不适用于其他形式的纺织品,如散纤维或纱线。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38016—2019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529—2008.ISO139:2005,MOD)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干燥速率dryingrate;DR
单位时间内试样中水分的蒸发量。注:以单位时间水分干燥的百分率表示。3.2
干燥时间(100%)dryingtime(100%)施加到试样中的水分完全于燥所需要的时间。4原理
将规定量的水加人到试样中,每隔规定时间测定试样中剩余水分的质量,并计算水分干燥百分率通过对水分干燥百分率和试验时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出于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给出了垂直干燥法(方法A)和水平干燥法(方法B)两种测定方法。方法A分为方法A1(悬挂法)和方法A2(称量盘法)。在方法A1中,试样垂直安装于一个悬挂在天平下方的悬架上。在方法A2中,试样垂直安装在一个置于天平称量盘上的支架上。在这两种方法中,试样两面均暴露在测试环境中。在方法B中,试样平放在一个置于天平上的承托器具上,试样仅朝上的一面暴露在测试环境中,
注:本试验中用水代表一些可能与纺织织物接触的体液,包括汗液、睡液或尿液本标准分别给出了三种测试方法的操作流程,相关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试方法B适用于具有较好表面吸湿性或毛细管(芯吸)效应的纺织织物5试剂
三级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
GB/T38016—2019
注:如相关方同意,可选用其他液体代替三级水,如人工汗液。GB/T3922中给出了人工汗液的化学组成成分6材料和仪器
6.1微量移液器。
能够定量滴加规定体积的水,精度为0.01mL。6.2试样盘。
培养皿或承托平板(矩形或圆形),用玻璃制成,培养皿内部直径至少比试样直径大5mm,内部高度为20mm士3mm,承托平板尺寸至少比试样直径大5mm。注:如经验证,可采用不影响试验结果的其他材料。6.3天平。
有合适的量程,精度为0.001g,应使试样组合(试样和试样架)质量落在天平量程的10%~90%之间。
在方法A1中,天平下方应安装有如图1所示的试样悬挂装置。在方法A2和方法B中,天平称量盘应能支撑试样支撑装置或试样盘,如图2和图3所示。6.4方法A1试验仪器
6.4.1仪器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试样悬挂装置具备合适的能固定试样的结构(如挂钩、别针、夹子等),并且通过合适的方法能够悬挂在天平(6.3)下方,所用材料不应吸水。说明:
试样:
天平:
试验罩:
试样悬挂装置
图1方法A1试验仪器
6.4.2试验罩,能打开并具有合适的尺寸能够把试样组合完全包围,底部应至少距悬挂试样最低边缘50mma
注:试验罩可以由玻璃,丙烯酸等制成,尺寸大小取决于天平的尺寸(6.3),但适当的尺寸至少为:长300mm,宽300mm,高300mm
6.5方法A2试验仪器。
6.5.1仪器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试样支撑装置具备合适的能固定试样的结构(如挂钩、别针,夹子等),并且能垂直安放在试验罩(6.5.2)内的天平(6.3)上,所用材料不应吸水。2
说明:
1——试样:
2——天平;
3——试样支撑装置。
图2方法A2试验仪器
GB/T38016—2019
6.5.2试验罩,由合适的不吸水材料制成,具有合适的尺寸把天平和试样组合完全包围。试验罩高度应至少比安放在天平上的试样组合顶端高50mm,其一组相对面和试样正上方一面应为能打开的注:许多商用天平装有合适的滑动嵌板可作为试验罩。6.6方法B试验仪器。
仪器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试验罩由合适的材料制成,四个侧面封闭,顶部开放。试验罩尺寸应能够将天平(6.3)完全包围,其高度应至少比放有试样的试样盘上表面高50mm。说明:
试样:
试验所施加的水;
试样盘;
天平;
试验罩。
图3方法B试验仪器
GB/T38016—2019
6.7风速计。
测量精度能够达到0.01m/s。
6.8计时器。
误差士1s。
6.9施水框。
通过适当的方式将试样支撑在工作台上方的水平平面上,使试样有直径约100mm的区域暴露在环境中。
注:比如刺绣环等环形框和中心开孔带有别针或夹子的矩形板材等,可作为施水框。或者可用手支撑样品,但注意避免皮肤与样品间的水分传导或异物污染样品。6.10塑胶手套。
试验准备
调湿和试验大气
试样应在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试验应在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和无风的位置下(空气穿过试样暴露面的速度不应超过0.1m/s)进行。
每一序列试验开始前应立即使用风速计(6.7)测量空气流速。7.2试样准备
7.2.1取样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数量按产品标准或有关方商定进行,每个样品剪取0.5m以上的全幅织物,取样时避开匹端2m以上;纺织制品至少1个单元。7.2.2试样的数量和尺寸
剪裁试样时在距布边150mm以上区域内均匀排布,如果制品由不同面料构成,试样从主要面料上选取,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褶皱准备1个试样用于验证试验,另准备3个试样用于干燥速率测定试验。试样尺寸按表1规定当需要用手握持试样时,宜佩戴用非吸收性手套(6.10)以避免试样和皮肤之间水分传导、散失或污染试样。
表1代表性试样尺寸
测试方法
方法A1:悬挂法
正方形:(200土2)X
(200±2)
方法A
方法A2:称量盘法
正方形:(100土2)×
(100±2)
方法B
圆形:直径
(85±2)
如果水分没有扩散至距试样任何边缘10mm以内的区域,可选择较小的试样尺寸。单位为毫米
注:如果水分传导至距试样边缘10mm以内区域,选用更大尺寸的样品进行测试,如果仍不能达到要求,则此样品不适用于此方法。
7.2.3试样调湿
试验前,应至少将试样在标准大气条件(7.1)下调湿24h。4
7.2.4试验用水调节
将试验用水在标准大气条件下(7.1)至少放置24h,水温应为(20土2)℃。8验证试验
GB/T38016—2019
试验开始前,按附录A所述进行验证试验。样品水滴吸收时间应小于或等于60s,超过60后,则不适用于本标准所述测试方法。样品平均水滴吸收时间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9试验步骤
9.1方法A
9.1.1方法A为垂直干燥测试法,可使用方法A1:悬挂法(见6.4和图1)或方法A2:称量盘法(见6.5和图2)。准备试样悬挂装置(6.4.1)或试样支撑装置(6.5.1)。9.1.2将试样安装在试样悬挂装置(方法A1)或试样支撑装置(方法A2)上9.1.3对于方法A1,将已安装好试样的试样悬挂装置挂在天平的挂钩上。对于方法A2,将已安装好试样的试样支撑装置放置到天平托盘上。称量并记录施水前试样组合的质量,精确到0.001g,记为Mw。
9.1.4将试样悬挂装置(方法A1)或试样支撑装置(方法A2)从天平上取下,然后分别取下试样。9.1.5将试样水平放置在施水框(6.9)上,使试样底面中心区域不与任何表面接触,测试面朝上。9.1.6对于方法A1,用微量移液器(6.1)在试样朝上一面的近似中心位置处滴加0.30mL士0.01mL已调节好的水(7.2.4)。
如果发生渗漏,记录在试验报告中。发生渗漏后,试验有效性应由相关方判断。9.1.7对于方法A2,用微量移液器(6.1)在试样朝上一面的近似中心位置处滴加0.08mL土0.01mL已调节好的水(7.2.4)。
如果发生渗漏,记录在报告中。发生渗漏后,试验有效性应由相关方判断,9.1.8将试样从施水框(6.9)上移除,把试样重新安装在试样悬挂装置(方法A1)或试样支撑装置(方法A2)上,再把试样组合重新安装到天平上。上述操作应在水分被完全吸收到织物中的60s内完成。称量试样组合的质量,精确到0.001g:并立即打开计时器计(6.8)时,记录此时试样组合质量,记为M。如果滴加的水传导至距测试样边缘10mm以内区域,则本次试验无效,宜选用更大尺寸的样品进行测试。如果仍不能达到要求,则此测试样品不适用于此方法。9.1.9每隔5min土15s重复称量试样组合质量,直到累计干燥时间达到60min或剩余水分减少至总加水分量的10%以下时停止试验。记录每次称量试样组合的质量,记为M,其中t为称量时对应的干燥分钟数
9.1.10对剩余两个试样重复9.1.1~9.1.9的操作。如果每个试样均有单独分开的试样悬挂装置或试样支撑装置用于试验,则3个试样可以同时测试。9.1.11按照第10章计算干燥速率。9.1.12取9.1.11中3次试验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为干燥速率。9.2方法B:水平干燥
9.2.1本方法所用仪器如6.6和图3所述。把试样展平放置于试样盘(6.2)上,然后将试样组合置于天平上称量并记录施水前试样组合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01g,记为Mw。9.2.2把试样从试样盘上取下。使用微量移液器在试样盘中心滴加0.1mL士0.01mL水(第5章),然5
GB/T38016—2019
后把试样测试面朝下展平重新放置在试样盘上,中心位置与水接触,立即打开计时器(6.8)开始计时,重新称量并记录施水后试样组合起始质量,精确到0.001g,记为M。。为便于施水,不宜把试样盘从天平上移出。9.2.3如果滴加的水传导至距测试样边缘10mm以内区域,则本次试验无效,宜选用更大尺寸的样品进行测试。如果仍不能达到要求,则此测试样品不适用于此方法。9.2.4每隔5min土15s重复称量试样组合的质量,直到累计干燥时间达60min或剩余水分质量降至总加水质量的10%以下时停止试验。记录每次称量试样组合的质量,记为M,,其中t为称量时对应的干燥分钟数。
9.2.5对剩余两个试样重复9.2.1~9.2.4的操作。如果每个试样均有单独分开的试样盘用于试验,并且试样已在标准大气中调湿.保证无风的试验条件(见7.1),则试验可同时进行。9.2.6按照第10章计算干燥速率。9.2.7取9.2.6中3次试验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为干燥速率。10计算
10.1水分减少质量,W,
按照式(1)计算每次试验时间间隔试样中水分减少质量W,,并把水分减少质量W,和试验时间t以表格形式列出:
式中:
t=0时试样组合总质量,单位为克(g);试验时间t时刻试样组合总质量,单位为克(g)。按照式(2)计算水分干燥百分率L,:W.
L,=M。-Mw
式中:
试验时间t时水分减少的质量,单位为克(g);施水前试样组合的质量,单位为克(g)。10.2线性回归方程
.(1)
(2)
10.2.1根据10.1中的计算结果,例如水分干燥百分率,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法(参见附录B)求得干燥曲线的斜率(%/min)。试验时间为值,水分干燥百分率为y值,关系式如式(3)所示:y=ar+b
式中:
水分干燥百分率,%;
斜率,干燥速率DR,单位为百分之每分(%/min);已干燥时间(实际上为t),单位为分(min);b
常数。
10.2.2按照式(4)和式(5)计算干燥速率DR:DR=a
·(3)
.(4)
.(5)
GB/T38016—2019
10.2.3计算水分干燥百分率100%时的干燥时间,如水分干燥百分率有相应要求,规定条件下的干燥时间如下:
水分干燥百分率100%时的计算式如式(6):DT(100%)
式中:
干燥时间,单位为分(min)。
水分干燥百分率为时的计算式如式(7):100-6
DT(y)=
联合试验测试结果和说明示例参见附录C和附录D。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本标准的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方法(方法A1、方法A2或方法B);验证试验的水滴吸收时间;
名义施水量(0.3mL、0.08mL或0.1mL);干燥速率(%/min)或干燥时间(100%);如有要求,给出规定水分干燥百分率所对应的干燥时间;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 6)
·*·(7)
GB/T38016—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吸水测试验证试验
本验证试验是一种为了辨别样品试样是否吸水的方法。不吸水的样品不能按照本标准所述方法进行干燥速率的测定。
A.2仪器
A.2.1微量移液器,能够定量滴加0.03mL液体,误差在土0.01mL范围内。2秒表。
A.2.3试样夹持器,由拒水材料制成,能够把试样水平支撑在支撑器所放置表面的上方。试样支撑框中心区域的直径应至少为150mm。注:满足尺寸要求的刺绣环可作为试样夹持器。若能满足试样测试暴露区域的相关要求,也可选用边框装有别针或夹子的框架。
单位为毫米
中150
说明:
试样夹持器内框:
试样夹持器外框;
框壁厚度:约2mm;
框架高度:约15mm。wwW.bzxz.Net
试样夹持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