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411—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6411—2010
中文名称:海水中16种多环芳怪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海水
测定
相色谱
质谱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26411—2010.
1范围
GB/T 26411规定了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烂的样品采集与贮存,预处理、分析测试﹑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程序。
GB/T 26411适用于海水中萘、薏烯、薏、枋、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菌、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花和币并(1,2,3-cd)芘等16种多环芳经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的测定,也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质中16种多环芳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80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GB/T 14666分析化学术语
GB/T 15921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
3术语和定义
GB/T 15921,GB/T 14666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方法原理
采用C18固相萃取柱直接富集水中16种多环芳泾,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
5试剂和材料
除另作说明,本标准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5.1二氯甲烷(CH,Clz).
5.2正己烷(C.H1w).
5.3甲醇(CH,OH)。
5.4丙酮(CH,COCH,).
5.5异丙醇(C, HRO).
5.6 1∶1(体积比)甲醇/水溶液。
5.7硫代硫酸钠(NagSO,-5HzO).
5.8无水硫酸钠(NazSO:):预处理方法见附录A。
5.9重铬酸钾-浓硫酸洗液;称取10 g研细的重铬酸钾固体,加热溶于20 mL水中,待冷后,边搅拌边缓慢地加入180 mL浓硫酸(H,SO,),冷后,移入磨口瓶中保存。
标准内容
ICS07.060;13.03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411—2010
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16 polynuclear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eawater by GC-MS2011-01-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6411—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21千字2011年5月第一版2011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2209定价18.00元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26411--2010
本标准与美国国家环保总署USEPAMETHOD525.2.3535和610方法的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广东海洋大学本标雄主要起草人:赵利容、曲念东、林端、黄楚光、谢群、孙省利、陈春亮,1范围
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6411—2010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样品采集与贮存、预处理、分析测试、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中萘、苞烯、苞、荔、菲、葱、荧葱、、苯并(a)葱、菌、苯并(b)荧葱、苯并(k)荧葱、苯并(a)芪、二苯并(a,h)葱、苯并(ghi)菲和并(1,2,3-cd)芪等16种多环芳烃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的测定,也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质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280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GB/T14666分析化学术语
GB/T15921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
3术语和定义
GB/T15921,GB/T14666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方法原理
采用C18固相萃取柱直接富集水中16种多环芳烃,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后,用正已烷定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5试剂和材料
除另作说明,本标准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5.1二氯甲烷(CHzCl2)。
5.2正已烷(CH14)。
5.3甲醇(CHOH)。
5.4丙酮(CHCOCH)。
5.5异丙醇(CH:O)。
5.61:1(体积比)甲醇/水溶液。5.7硫代硫酸钠(NazS2O3·5H2O)。5.8无水硫酸钠(Na2SO.):预处理方法见附录A。5.9重铬酸钾-浓硫酸洗液:称取10g研细的重铬酸钾固体,加热溶于20mL水中,待冷后,边搅拌边缓慢地加人180mL浓硫酸(HSO),冷后,移入磨口瓶中保存。5.10水(H2O):重蒸蒸馏水或市售纯净水。5.11C18固相萃取柱:规格为500mg/3mL。1
GB/T26411--2010
5.12玻璃纤维滤膜(0.7μm):在400℃灼烧1h冷却或二氯甲烷(5.1)超声30min后自然干,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5.13标准溶液
5.13.1.多环芳标准溶液:2000(1土5%)ug/mL,含有本标准涉及的16种多环芳烃的混合标准溶液(溶剂为1:1,二氯甲烷:苯)。5.13.2多环芳烃标准溶液中间液:20(1士5%)g/mL,取10.0L的多环芳烃标准溶液(5.13.1)溶于正已烷(5.2)中,定容至1.00mL。5.13.3多环芳烃标准溶液使用液:0.2(1土5%)g/mL,取10.0L的多环芳烃标准浴液中间液(5.13.2)溶于正已烷中,定容至1.00mL。5.13.4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2000(1土5%)μg/mL,5种多环芳烃尔代物混合标准溶液(溶剂为二氯甲烷),包括蔡-d8、苞-d10、菲-d10、菌-d12和菲-d12。5.13.5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中间液:20(1士5%)ug/mL,取10.0uL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5.13.4)溶于二氯甲烷中,定容至1.00mL。5.13.6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使用液:0.02(1士5%)μg/mL,取10.0μL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中间液(5.13.5)溶于异丙醇(5.5)中,定容至10.0mL。5.13.7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使用液:2(1土5%)μg/mL,取100μL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中间液(5.13.5)溶于二氯甲烷中,定容至1.00mL。5.13.8多环芳烃内标标准溶液:200(1土5%)μg/mL,四氯间二甲苯或六甲基苯(溶剂为甲醇)。5.13.9多环芳烃内标标准溶液使用液:4(1士5%)μg/mL,取10.0μL多环芳烃内标标准溶液(5.13.8)溶于异丙醇中,定容至0.50mL。6仪器和设备
6.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EI源。6.2色谱柱:毛细管色谱柱(30mX0.25mmIDX0.25μm,Crossbond5%diphenyl-95%dimethylpolysiloxane).
6.3气体:氮气(N)和氨气(He)纯度大于99.99%。6.4固相萃取装置。
6.5真空抽气泵。
6.6K-D浓缩器。
6.7氮吹仪。
6.8超声清洗器。
6.9刻度移液管:0.50mL.1.00mL.5.0mL、10.0mL,GB12808A类。6.10微量气相进样针:5μL、10μL、50μL和100μL。6.11分析天平:分辨率0.01g。
7水样采集和处理
7.1水样的采集
7.1.1采水器及采样瓶的清洗
采水器应在使用之前用清水洗净,运输过程中避免污染。样品应选用2L棕色玻璃容器采集,采样瓶在使用前应按照11.1规定的方法清洗。7.1.2采样
采样时不应用样品预洗采样瓶,以防止样品的沾染或吸附,采样瓶应完全注满,倒置无气泡。2
7.1.3样品保存
GB/T26411—2010
在每1L海水样品中加人80mg硫代硫酸钠(5.7)和5ml甲醇(5.3)。样品应在4℃的环境下避光阴暗保存。样品应在7d内完成萃取,40d内完成测试。7.1.4空白样品的采集
用水(5.10)作空白样品,空白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按7.1.2、7.1.3的规定操作。7.2水样预处理
7.2.1水样的准备
量取1000mL水样,用玻璃纤维滤膜(5.12)抽滤后,依次加入100mL异丙醇(5.5)和1.00mL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使用液(5.13.6)。7.2.2C18固相萃取柱的活化
7.2.2.1将C18固相萃取柱(5.11)依次放置于固相萃取装置,拧紧所有旋钮。7.2.2.2加人3mL正已烷(5.2)于柱中,拧松开关,当溶剂完全浸润柱填充物时紧开关,保持1min。打开开关,使溶剂缓慢流过柱子,速度为1滴/秒。当溶剂液面接近柱填充物时,再加人3mL正已烷,共重复3次。
7.2.2.3继续加人二氯甲烷(5.1)于柱中,重复7.2.2.2的操作。7.2.2.4继续加人甲醇(5.3)于柱中,重复7.2.2.2的操作。7.2.2.5继续加入水(5.10)于柱中,重复7.2.2.2的操作。7.2.3水样的萃取
7.2.3.1将准备好的水样连接人已经活化的C18固相萃取柱,打开真空泵,流速控制为(6~8)mL/min。
7.2.3.2当水样全部萃取完毕,液面接近柱填充物时,关闭真空泵,加人3mL1:1(体积比)甲醇/水溶液(5.6)于柱中,打开真空泵调整流速为1滴/秒。待溶液全部流出后维持抽空1min,通人高纯氮气10min进一步干燥,氮气流速为1L/min。7.2.4C18固相萃取柱的洗脱
7.2.4.1加人1.5mL丙酮(5.4)于柱中,拧松开关,当溶剂完全浸润柱填充物时拧紧开关,保持3min。打开开关,使溶剂缓慢流过柱子,速度为1滴/秒。用10mL玻璃试管收集洗脱液。7.2.4.2继续加人3mL二氯甲烷(5.1),重复7.2.4.1的操作;重复一次。收集于同一玻璃试管中。7.2.4.3将洗脱液通过装有10cm无水硫酸钠(5.8)的层析柱脱水,当液面接近无水硫酸钠,加人5mL二氯甲烷(5.1))继续冲洗层析柱,重复二次。脱水后的洗脱液用K-D浓缩器浓缩至约1mL,置换为正已烷溶剂,浓缩至约0.5mL,加人10.0μL多环芳烃内标标准溶液使用液(5.13.9),待测。8样品的测试
8.1仪器分析
8.1.1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00℃;离子源类型:EI源。接口温度为:250℃。
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50℃,以20℃/min的速度升至150℃,保持2min;再以12℃/min的速度升至290℃,保持7min。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量:1μL~2μL。高纯氨气(≥99.99%),柱流量:1.5mL/min,总流量:50mL/min。8.1.2全扫描(SCAN)定性分析
质量数范围(50~500)m/z。
GB/T26411-2010
8.1.3选择离子扫描(SIM)定量分析根据仪器条件和样品选择多环芳烃各化合物的特征离子进行检测。16种多环芳烃、5种多环芳烃替代物和多环芳烃内标物特征离子参见表B.1。8.2标准曲线
8.2.1定量方法
采用替代物/内标物定量方法。
8.2.2标准工作溶液
分别取5.0μL,10.0μL,20.0μL,50.0μL,100.0μL和0.200mL多环芳烃标准溶液使用液(5.13.3)于正已烷中,定容至0.5mL,使系列标准工作溶液中各化合物浓度分别为2.0ng/mL、4.0ng/mL.8.0ng/mL.20.0ng/mL、40.0ng/mL和80.0ng/mL。每个标准工作溶液中分别加入10.0μL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使用液(5.13.7)和10.0μL多环芳烃内标标准溶液使用液(5.13.9)。
8.2.3绘制标准曲线
通过自动进样器或10.0μL气相进样针分别移取不同浓度的标准使用液1μL~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按照8.1.1色谱条件得到各不同浓度的多环芳烃的色谱图,计算不同浓度待测物质的相应峰高(或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8.3样品的测定
8.3.1进样方式:自动进样器或手动进样。8.3.2进样量:1μ~2μ。bzxz.net
8.3.3操作:用正已烷(5.2)润洗微量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筒10次,再用试样润洗3次,抽取待测样品,排除针筒中的气泡,迅速注人气相色谱进样口,进行分析。8.3.4分析空白试验:按10.1.3进行分析空白试验。8.4色谱图的分析
8.4.1标准色谱图
16种多环芳烃及5种多环芳烃替代物的标准色谱图参见图B.1。8.4.2定性分析
对照待测样品质谱图与标准图谱库中的标准质谱图,进行定性分析。9结果的表示与计算
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进行定量分析,记录试样中每种多环芳烃的峰高(或峰面积),按式(1)、式(2)和式(3)计算试样中各种多环芳烃的浓度值。式中:
An=KaM
A,一标准样品中多环芳烃目标化合物的峰高或峰面积:A一标准样品中内标化合物的峰高或峰面积;M,一标准样品中多环芳烃目标化合物的质量,单位为纳克(ng);M一内标化合物的质量,单位为纳克(ng);K-一标准样品中多环芳烃目标化合物与内标化合物响应因子的比值,K值为常数。.
式中:
A.一标准样品中多环芳烃替代物的峰高或峰面积;4
(1)
..-(2)
M.一一标准样品中多环芳烃替代物的质量,单位为纳克(ng);GB/T26411—2010
K一一标准样品中多环芳烃替代物与内标化合物响应因子的比值,K值为常数。-K.
式中:
一标准样品中多环芳烃目标化合物与多环芳烃替代物响应因子的比值,K值为常数。K
多环芳烃替代物回收率按式(4)进行计算:AM.
式中:
Re—待测样品中加人的多环芳烃替代物的回收率,%;Ai——待测样品中内标化合物的峰高或峰面积;At——待测样品中多环芳烃替代物的峰高或峰面积。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按式(5)进行计算:C
式中:
C—待测样品中多环芳烃目标化合物浓度,单位为纳克每升(ng/L);A待测样品中多环芳烃目标化合物的峰高或峰面积;V—样品取样体积,单位为升(L)。10质量控制
10.1空白
10.1.1试剂空白
所有试剂空白测试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10.1.2全程序空白
每批样品全程序空白的样品数量不少于该批样品总数的10%。10.1.3分析空白试验
按照试样的分析条件和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分析试验,得到的结果为“空白值”。10.2方法检出限
16种多环芳烃方法检出限数据见表C.1。10.3回收率
空白加标和多环芳烃替代物的回收率应在60%~130%,见表C.2、表C.3和表C.4。10.4精密度
(3)
(4)
·(5)
16种多环芳烃在6.0ng/L,10.0ng/L和20.0ng/L浓度水平的精密度数据分别见表C.2、表C.3和表C.4。
10.5标准曲线的使用
每个工作日应测定一种或几种浓度的标准溶液以检验标准曲线,若某一化合物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大于10%,则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10.6平行样
本方法中平行双样数量为总样品数的10%~20%,平行双样相对偏差应低于30%。11注意事项
11.1玻璃器皿使用前应先用清水冲洗,等水干后放人40℃~50℃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洗液中浸泡5
GB/T26411--2010
24h,取出后用清水洗净,再用纯水清洗,用烘箱105℃烘2h,再于马弗炉中400℃灼烧4h,玻璃器皿彻底清洗干净后放人专用柜保存。带有刻度的玻璃器血不能灼烧。11.2无水硫酸钠纯度无法满足实验要求时,应进行处理以消除干扰。11.3试剂纯度无法满足实验要求时,应蒸馏后使用。11.4整个实验过程应在具有通风设备的实验室进行。11.5当待测化合物在气相色谱-质谱的全扫描方法下不能定性时,可通过提取碎片离子方式定性分析。
11.6需要加入内标溶液时,应在待测样品测定前完成操作。11.7样品准备时,应在待测样品溶液液面以下加人多环芳烃替代物。当受环境影响,如室温过高,加速了多环芳烃替代物的挥发,损失较大,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时,可采取增加多环芳烃替代物标准溶液使用液的浓度,减少加人体积的方法提高回收率。11.8样品的预处理时,C18固相萃取柱的活化和水样萃取过程中不能使柱干。A.1在蒸馏装置中对甲醇进行蒸馏。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无水硫酸钠的预处理方法
GB/T26411—2010
A.2取一定量无水硫酸钠,用普通滤纸包好,放人烧杯中,先用蒸馏后的甲醇浸泡10min,再超声15min,取出后放人干净烧杯中自然晾干。A.3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将经过A.2处理后的无水硫酸钠在索氏抽提器中抽提72h。A.4取下索氏抽提器中的无水硫酸钠,放人烧杯中自然晾干。A.5将自然晾干的无水硫酸钠置于马弗炉中灼烧4h。A.6将灼烧后的无水硫酸钠置于干燥皿中,备用。GB/T26411—2010
B.1标准色谱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16种多环芳烃的标准色谱图和特征离子表图B.1给出了本标准中16种多环芳烃及替代物的标准色谱图。tensity
100000104.961
4.55.06.07.08.09.010.011.0 12.013.014.0 15.0 16.017.018.019.0 20.021.022.023.0 24.025.0min1
茶-d8;
苞烯;
苞-d1o;
菲-d10:
-荧葱;
苯并(a)蕙:
菌-d12;
苯并(b)荧葱:
苯并(k)荧葱;
苯并(a)芪;
-d12:
节并(1,2,3-cd)花;
二苯并(a,h)葱:
苯并(ghi)苝。
注:3、4两种组份与本标准无关,故未给出。图B.116种多环芳烃及替代物标准色谱图B.216种多环芳烃,5种多环芳烃替代物和多环芳烃内标物的特征离子GB/T26411—2010
表B.1给出了本标准中16种多环芳烃,5种多环芳烃替代物和多环芳烃内标物的特征离子。表B.116种多环芳烃、5种多环芳烃替代物和多环芳烃内标物的特征离子序号
蔡-d8
化合物
四氯间二甲苯
菲-d10
特征离子
136,134
128,129,127
152,151153
164,162,160
153,154,152
166,165,167
207,209,244
188,184
178,179
178179,176
202,101,100
化合物
苯并(a)葱
莓-d12
苯并(b)荧葱
苯并(k)荧葱
苯并(a)芪
菲-d12
节并(1,2,3-cd)芪
二苯并(a,h)蕙
苯并(ghi)菲
特征离子
202,200,203
228,226
240,236
228,229,226
252,253,125
252,253,250
252,253,250
264,260
276,277,138
278,276,139
276,274,13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