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211-201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王学良、冯学民、刘学春、余田野、焦雪、黄克俭、史雅静、李国樑、李鑫、朱传林、张科杰、贺姗、陈仁君、张谦、朱秦超、李斐
起草单位:湖北省防雷中心、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武汉市气象局、武汉天宏防雷检测中心发展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标准号:QX/T 211-2019
标准名称: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n
expressway facilities
标准格式:PDF
发布时间:2019-10-18
实施时间:2019-12-01
标准大小:2367K
标准介绍: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X/T211-2013《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与QX/T211-2013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3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电气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见2013年版的3.4),修改了雷电防护装置、人工接地体、接地电阻、防雷等电位连接、磁屏蔽的定义(见3.5、3.8、3.9、3.11、3.13,2013年版的3.4、3.63.9、3.10、3,12、3.14);
删除了检测机构和人员要求(见2013年版的4.1);
修改了现场环境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应包含的内容(见4.1.2,2013年版的4.2.2);
删除了标准中防静电的有关内容和条款(见4.1,2的e条、5,3.1.5、5.5.,3、5.5,4,2013年版的4.2.2的e条、5.2.9、5,3,1,5、5.4.3、5.4,4、5,4.6);
修改了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要求(见4.2,2013年版的4.3);
修改了检測报告的要求(见4.3.3,2013年版的4.4.3);
修改了接闪器的检查要求(见5.1.1.1、5.1.1.3、5.1.1.4,2013年版的5.1.1.1、5.1.5.1.1.4);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的基本要求和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的检測,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QX/T190-2013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高速公路 expressway
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
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度行驶的公路
[JTJ002-1987定义2.0.1]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的基本要求和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的检测。
标准内容
ICS07.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211—2019
代替QX/T211-2013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nexpresswayfaciliti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9-09-18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19-12-01实施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工作程序
检测仪器设备
检测报告
检测周期
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建筑物
加油加气站
机电系统
通信系统
5.5接地电阻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
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接地电阻值的测试方法
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QX/T 211—2019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211—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QX/T211—2013《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与QX/T211—201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3年版的第2章);删除了电气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见2013年版的3.4),修改了雷电防护装置、人工接地体、接地电阻、防雷等电位连接、磁屏蔽的定义(见3.5、3.8、3.9、3.11、3.13,2013年版的3.4、3.6、3.9、3.10、3.12、3.14);
删除了检测机构和人员要求(见2013年版的4.1);修改了现场环境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应包含的内容(见4.1.2,2013年版的4.2.2)删除了标准中防静电的有关内容和条款(见4.1.2的e条、5.3.1.5、5.5.3、5.5.4,2013年版的4.2.2的e条、5.2.9、5.3.1.5、5.4.3、5.4.4、5.4.6);修改了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要求(见4.2,2013年版的4.3);修改了检测报告的要求(见4.3.3,2013年版的4.4.3);修改了接闪器的检查要求(见5.1.1.1、5.1.1.3、5.1.1.4,2013年版的5.1.1.1、5.1.1.3、5.1.1.4);
修改了引下线的检查要求(见5.1.2.3、5.1.2.4,2013年版的5.1.2.3、5.1.2.4);增加了引下线防接触电压的检查要求(见5.1.2.5);修改了接地装置的检查要求(见5.1.3.1,2013年版的5.1.3.1、5.1.3.2);增加了接地装置防跨步电压的检查要求(见5.1.3.4);修改了等电位连接的检查要求(见5.1.4.5,2013年版的5.1.4.5);修改了SPD的检查要求(见5.1.6.1、5.1.6.2.2013年版的5.1.6.1、5.1.6.2);修改了低压配电系统安装的SPD的测试参数和方法要求(见5.1.6.6,2013年版的5.1.6.6);修改了2013版5.3.条为54节(见5.4,2013年版的5.3.4);修改了采取电气连接、等电位连接和跨接连接时过渡电阻的要求(见5.5.5、5.5.6,2013年版的5.4.5);
一修改了附录A中表A.1、A.3的内善(见阿录A.1、A.3,2013年版的附录A.1、A.3);修改了附录B中表B.1、B.2、B.3、B.4的内容(见录B,2013年版的附录B);修改了附录C的性质(见附录C,2013年版的附灵():修改了附录D中D.4的内容(见附录D,2013年版的附象D)。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安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防雷中心、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武汉市气局、武汉天宏防雷检测中心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学良、冯民学、刘学春、余田野、焦雪、黄克俭、史雅静、李国棵、李鑫、朱传林、张科杰、贺姗、陈仁君、张谦、朱秦超、李斐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X/T211—2013。
1范围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的基本要求和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的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
QX/T211—2019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QX/T1902013www.bzxz.net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expressway
高速公路
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人,专供汽车高速度行驶的公路。[JTJ002—1987完义2.0.1]
高速公路设施
expresswaffaciniy
高速公路沿线各种附属建筑物、高速公路中的桥梁、隧道等主体工程,以及相关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
机电系统
mechanical & electronic systemfillingstation
加油加气站
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GB50156—2012,定义2.1.1]
防雷装置
lightningprotection system;LPS雷电防护装置
用来减小雷击建筑物造成物理损害的整个系统。注1:LPS由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两部分构成。1
QX/T211—2019
注2:改写GB/T21714.1—2015,定义3.42。3.6
earth-terminationsystem
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GB500572010.定义2.0.10]
共用接地系统
common earthingsystem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或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连接在一起构成共用的接地系统。[GB50343—2012.定义2.0.6]
artificialearthelectrode
人工接地体
为接地需要而埋设的接地体。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GB/T21431—2015.定义3.5]
接地电阻
earthing resistance
接地装置对远方电位零点的电阻。注1:数值上为接地装置与远方电位零点间的电位差与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按冲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按工频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注2:改写DL/T475—2017,定义3.7。3.10
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
自然接地体
兼有接地功能、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并管、混凝土中的钢筋等的统称。
[GB50343—2012.定义2.0.7]
防雷等电位连接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
[GB50057—2010.定义2.0.19]
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电通保护器
恩服务平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合有一个非线性元件。[GB50057—2010.定义2.0.29]
磁屏蔽magneticshield
将需保护建筑物或其一部分包围起来的闭合金属格栅或连续型屏蔽体,用减少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失效。
【GB/T21714.12015.定义3.52
*本标准凡未标明为冲击接地电阻的接地电阻均指工频接地电阻。2
防雷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QX/T211—2019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GB50057—2010,定义2.0.24]
4基本要求
4.1工作程序
4.1.1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1进行。接受检测任务
开展现场环境和有关资料调查
制定检测方案
确认检测仪器和设备状况
现场检查与测量
记录和整理检测数据
计算分析与结果判定
行业协
出具检测报告
现场环境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应包舍工列内容根据GB50057—2010第3章和4.5.1的规走划分建筑物防雷类别;b)
息服务
根据QX/T190—2013第4章的规定划分防雷区,查阅受检场所的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档案:查看接闪器、引下线的安装和敷设方式;查看接地型式、等电位连接状况;检查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接地型式、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磁屏蔽措施等。
4.1.3防雷装置接地电阻的测量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4.1.4
防雷装置现场检测的数据应记录在专用的原始记录表中,并应有检测人员签名。检测记录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楚,不应涂改:改错应使用二条直线划在原有数据上,在其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并签字或加盖修改人员印章。4.1.5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的式样参见附录A。3
QX/T211—2019
4.2检测仪器设备
4.2.1用于现场检测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被测参数的准确度要求4.2.2用于现场检测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经过检定/校准,并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且处于正常状态。
4.2.3用于现场检测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在测试中发现故障、损伤或误差超过允许值时,应及时更换或修复,经修复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经检定/校准,在满足准确度要求后方可使用,并对之前检测进行复检。
4.3检测报告
4.3.1现场检测完成后,应对记录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出具检测报告。4.3.3检测报告应对所检测项目是否符合本标准或设计文件及其规范的要求作出明确的结论。4.3.3检测报告应包括
-受检单位名称;
一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检测结论;一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及下次检测时间;一检测、审核和批准人员签名;加盖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或检测机构公章。4.4检测周期
4.4.1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应每年检测一次,其中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4.4.2对雷击频发或有雷击破坏史的场所,宜增加检测次数。5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5.1建筑物
5.1.1接闪器
5.1.1.1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支持卡间距、与引下线的焊接工艺、防腐措施、保护范围、接闪网网格尺寸及其与保护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中的表B.1的要求。
5.1.1.2检查接闪器外观状况,应无明显机械损伤、断裂家严重锈蚀现象5.1.1.3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和电子线路,附着的他电气和电子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人金属管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应接地,埋人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相连接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章格连控5.1.1.4测试接闪器与每一根引下线、屋面电气电子设备和金属构件与防雷装置、防侧击雷装置与接地装置等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1.2引下线
5.1.2.1检查引下线的设置、材料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焊接工艺、防腐措施,引下线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中的表B.2的要求。5.1.2.2检查引下线外观状况,应无明显机械损伤、断裂及严重锈蚀现象。4
QX/T211—2019
5.1.2.3检查各类电气和电子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交叉净距不应小于0.3m。
5.1.2.4检查引下线之间、专设引下线距出人口或人行道边沿的距离,应符合表B.2的要求5.1.2.5检查引下线的防接触电压措施,应符合表B.2的要求5.1.3接地装置
检查接地型式、接地体材质、防腐措施、材料规格、截面积、厚度、埋设深度、焊接工艺,以及与5.1.3.1
引下线连接,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中的表B.3的要求。5.1.3.2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进行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5.1.3.3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见附录C。5.1.3.4检查接地装置的防跨步电压措施,应符合表B.3的要求5.1.4等电位连接
5.1.4.1检查建筑物的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等大尺寸金属件所采取的等电位连接措施,并测试其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1.4.2检查穿过各防雷区交界处的金属部件,以及建筑物内的设备、金属管道、电缆桥架、电缆金属外皮、金属构架、钢屋架、金属门窗等较天金属物,应就近与接地装置或等电位连接板(带)作等电位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1.4.3检查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及连接线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连接方式及工艺,防侧击雷及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中的表B.4的要求,5.1.4.4检查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安装位置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查的位置,且不应设置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5.1.4.5检查高度超过60m的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其相应高度及以上外墙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接地端子(或等电位连接端子)的电气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1.5磁屏蔽
5.1.5.1检查屏蔽电的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同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测试其电气连接,应有合5.5.5的要求。5.1.5.2检查建筑物之间用+设”屏蔽电缆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两端应电气贯通,且两端应与各自物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
5.1.5.3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金属槽、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屋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等电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服务平
的要求。
5.1.6.1检查低压配电系统、所选SPD的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5.1.6.2检查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当低压配电线路上安装多级SPD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符合生产厂商提供的技术要求。如无技术要求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长度达不到要求应加装退耦元件。5.1.6.3检查SPD的状态指示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1.6.4检查各级SPD的连接线应平直,每个SPD的连接线总长度不宜超过0.5m,连接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表B.5的要求。
QX/T211—2019
5.1.6.5测试SPD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1.6.6低压配电系统安装的SPD的测试参数和方法应符合GB/T21431一2015中5.8.5.1和5.8.5.2的规定
5.2加油加气站
5.2.1检查油(气)罐、储气瓶组防雷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5.4的要求。5.2.2检查油(气)罐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放空管、加油机及安全阀等金属附件应采取接地并做电气连接。测试其接地电阻和电气连接的过渡电阻,应分别符合5.5.4和5.5.6的要求,5.2.3检查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始、末端及管道拐弯、分岔处的接地状况。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5.4的要求。
5.2.4检查进出加油加气站的金属管道的接地状况,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接地一次。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5.4的要求。5.2.5检查平行管道净距小于0.1m时,应每隔20m~30m作电气连接;当管道交叉且净距小于0.1m时,应作电气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6的要求。5.2.6检查管道的法兰应作跨接连接,在非腐蚀环境下不少于5根螺栓可不跨接。测试其跨接连接,应符合5.5.6的要求。
5.2.7检查加油、加气管道与充装设备电缆金属外皮(电缆金属保护管)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6的要求5.2.8检查加油、加气软管(胶管)两端连接处应采用金属软铜线跨接。测试其跨接连接,应符合5.5.6的要求。
5.2.9检查加油加气站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机电系统
5.3.1机房
检查机房所处建筑物位置,应处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的LPZ1区及其后续防雷区内。5.3.1.1
5.3.1.2检查机房内及备距外墙及柱、梁的距离,不应小于1m。5.3.1.3检查机房的金属门窗和金属屏蔽网与建筑物内的结构主筋.应作可靠电气连接。5.3.1.4检查机房内设置的电位连接带的规格,应符合表B.4的要求。5.3.1.5检查机房内机柜、金属外壳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3.1.6检查机房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药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1.7检查进、出机房的金属管、金属槽、金属线缆屏萨应就近与接地汇流排连接5.3.1.8检查机房的接地线,应从共用接地装置引至机房局部等克位接地端子板。版
5.3.2收费岛机电系统
5.3.2.1检查计重系统、收费系统及收费天棚防雷系统接地型式,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表B.4的要求。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5.2和55.3的要求5.3.2.2检查收费亭、自动栏杆、信号灯、车道护栏、立柱、车道摄像机支撑架(杆)、地下通道的扶栏、门等所有金属构件与收费岛共用接地装置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
5.3.2.3检查收费亭内的金属机柜、各种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与收费亭内预留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电气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6
QX/T211—2019
5.3.2.4检查计重收费系统的设备外壳、金属框架、线缆的金属外护层或穿线金属管与收费岛共用接地系统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表B.4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3.2.5检查进、出收费亭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
5.3.3外场机电系统
5.3.3.1检查可变信息标志、气象监测仪器、车辆检测器(不含路面铺设)及监控摄像探头应处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内。
5.3.3.2可变信息标志、气象监测仪器、车辆检测器及监控摄像系统传输线路、配电线路的敷设形式、屏蔽措施,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
5.3.3.3高杆灯的引下线及接地状况,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5.3.3.4独立接闪装置的接地网与共用地网间距应符合表B.3的要求。5.3.3.5监控系统各路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端口处设置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3.6监控系统低压配电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3.7检查车辆检测器、气象监测仪器、可变信息标志、机箱等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3.4低压配电系统
5.3.4.1检查变电所、配电房建筑物防雷装置应符合5.1.1、5.1.2、5.1.3的要求。5.3.4.2引人高压架空供电线路在进人变电所、配电房前,应改用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力电缆穿钢管理地,埋地距离应不小于50m引入变压器输入端。5.3.4.3检查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当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系统时,应检查从建筑物总配电盘处引出低压配电线路应采取TN-S系统5.3.4.4由配电房引出的各配电专线线缆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钢管埋地敷设,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两端就近接地。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
5.3.4.5检查与外场设备连接的直埋电缆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两端就近接地,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与接地装置的申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3.4.6低压配电、照明线路上安装的SPI应符合5.1.6的要求。5.3.4.7检查外场设备电源箱、配电箱、分线书与安全保护接地的等电位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
5.3.5桥梁、隧道的机电系统
5.3.5.1检查桥面敷设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应采取屏蔽措品,其屏层两端应接地,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3.5.2检查桥梁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5.3检查隧道的车辆检测器、气象监测仪器、环境检测设备、紧急电话系统、可变信息标志、消防闭路电视监控、通风、行车信号、通信、广播、供配电、照明等系统的防雷措施,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
5.3.5.4检查隧道的环境检测设备、报警与诱导设施、通风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本地控制器的供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应采取屏蔽措施,其屏蔽层两端应接地,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7
QX/T211—2019
5.3.5.5检查隧道的环境检测设备、报警与诱导设施、通风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本地控制器的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5.3.5.6检查隧道监控中心的防雷措施,应符合5.3.1的要求。5.4通信系统
5.4.1检查通信站、通信塔的防雷装置,应符合5.1.1、5.1.2、5.1.3的要求。5.4.2通信机房应符合5.3.1的要求。5.4.3检查通信线路的敷设形式、屏蔽措施,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5.5.5的要求。5.4.4检查埋地光缆上方埋设的排流线或架设的架空地线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5.2和5.5.3的要求。5.4.5检查光缆在人(手)孔处、引人机房前,应将其缆内金属构件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5.2和5.5.3的要求。
5.4.6检查直埋电缆金属铠装层或屏蔽层的各接续点,应保持电气连通,两端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5.5.2和5.5.3的要求5.4.7紧急电话机箱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Q5.4.8通信系统低压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的要求。
5.5接地电阻
5.5.1高速公路建筑物、加油加气站、机电系统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防雷设计方案的要求。5.5.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采用独立的接地装置,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Q;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2;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Q2。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方法参见附录D5.5.3当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及电子系统的接地等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时,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应按接人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阻值确定5.5.4加油加气站的办需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技术设备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2当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2,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2:地上油品、液化1油气压缩天然气管道始、未端及管道拐弯、分岔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2;进出加油加气站的金属管道,其接地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Q。5.5.5当采取电气连接、等电位连接时,其过电阻不应大于0.22。息服务平台
5.5.6加油加气站场所内采用跨接等电气连接时,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2。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