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15-1994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原材料工业及通信、广播工程>>P70矿山、煤炭工程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 50215-199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 GB50215-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0215—9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ode for the colliery
designcoalminingindustry
1994—07-12
1995—03—01
国家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50215—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3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43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原煤炭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50215—94为强制
门会审。现批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件国家标准,自1995年3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煤炭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充州煤矿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7月12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通知,由原煤炭工业部负责主编,由充州煤矿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煤矿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专题论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矿井生产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我国国情,采用了矿井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的科研成果。初稿提出后,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专家讨论会,广泛征求设计、施工、生产、科研、教学、管理等部门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19章。与原《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矿井篇相比,主要内容变动较大的有:改革矿井开拓部署;吸收国内外成熟的、行之有效的采煤方法;提高矿井采、掘、运装备水平,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提高矿井安全生产可靠度;改革矿井地面布置;改革机电设备修理和材料供应体制。
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请结合设计、生产实际,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充州煤矿设计研究院,以便今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1994年1月12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
第二章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一节矿井储量·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三章井田开拓及准备·
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节井口及主要运输大巷位置第三节
井田准备及采区布置…
第四章井
第一节立井井筒
第二节,平碉和斜井·
第五章井底车场及碉室
第一节井底车场
第二节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第三节
第六章采煤方法与采掘机械化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采煤方法与采煤机械化
第三节采准工作与掘进机械化
第七章水力采煤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开
第三节工艺系统
第八章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3)
:(14)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节建筑物、构筑物保护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二节水体安全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三节铁路保护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四节工业场地及主要井巷保护煤柱留设第九章井下运输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大巷煤炭运输·
第三节采区煤炭运输··
第四节井下辅助运输·
第五节矿井车辆配备及井巷铺轨第十章
通风、安全及热害防治
第一节
第二节
防水、防尘、防火、防煤与瓦斯突出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抽放瓦斯
安全监测
矿井热害防治
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提升设备
通风设备
排水设备
压缩空气设备:
生产矿井改扩建
般规定
生产矿井扩建
生产矿井改建:
地面生产系统
般规定
主、副井井口布置及机械设备
工程2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6)
(38)
:(43)
(43)
(53)
(53)
:(57)
:(60)
:(66)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四节筛分、选研与破碎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十七章
装车与储存
研石和脏杂煤处理·
计量和煤质检查
矿井修理车间…
矿井坑木加工房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和防洪排涝平面布置
竖向布置及排水
场内运输
工业场地防洪与排涝
地面运输
-般规定
标准轨距铁路站场
场外窄轨铁路
架空索道
管道输煤
供电、配电及照明
供电、配电系统
地面配电
井下供配电
电力牵引及供电
雷电保护
自动化、生产监测、监控、信号、通信和计算机管理
第一节
自动化、生产监测、监控·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76)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节信
第三节
通信和计算机管理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十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地面建筑
般规定
主要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
给水排水、供热通风与燃气供应水
室外给水排水
室内给水排水
井下消防和酒水
通风与空调
生活供热
矿井井筒防冻空气加热·
第八节
第九节锅炉房设备www.bzxz.net
第十节室外供热管道
第十一节
矿井瓦斯利用及煤气·
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第1.0.1条为贯彻执行发展煤炭工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广应用煤炭工业井工开采(以下简称矿井)各项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矿井建设经济效益,促进矿井建设现代化,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及以上第1.0.2条
的新建、改建及扩建煤炭矿井设计。第1.0.3条矿井设计应体现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原则,从我国国情及地质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行科学管理。第1.0.4条矿井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第一节矿井储量
第2.1.1条矿并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进行,且必须经认真分析研究后,对勘探程度、资源可靠性及开采条件等作出评价,必要时应提出补充工程勘探的意见。第2.1.2条编制矿井初步设计,应计算下列储量:一、矿井地质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储量,包括“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二、矿井工业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A、B、C三级储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三、矿并设计储量:矿并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四、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的储量。
第2.1.3条矿并采区的回采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厚煤层不应小于75%:
二、中厚煤层不应小于80%;
三、薄煤层不应小于85%。
工程2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2.2.1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根据资源条件、开采条件、技术装备、经济效益及国家对煤炭的需求等因素,经多方案比较或系统优化后确定。
论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进行第一开采水平或不小于20年配产。配产应符合合理开采程序,厚、薄煤层、不同煤类搭配开采,同时生产的采区数及采区内同时生产的工作面个数,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的规定,并应保证采区及工作面合理接替。第2.2.2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其类型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大型矿井为1.2、1.5、1.8、2.4、3.0、4.0、5.0、6.0Mt/a及以上,
二、中型矿并为0.45、0.6、0.9Mt/a;三、小型矿井为0.3Mt/a及以下;四、新建矿井,不应出现介于两种设计生产能力的中间类型。第2.2.3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宜按年工作日300d计算,每天净提升时间宜为14h。
第2.2.4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宜以一个开采水平保证。第2.2.5条矿井及第一开采水平的设计服务年限,不应小于表2.2.5的规定。
矿井及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矿井设计
生产能力
(Mt/a)
6.0及以上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矿并设计
服务年限
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a)
煤层倾角
<25℃
煤层倾角
25℃~45℃
煤层倾角
>45℃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矿并设计
生产能力
(Mt/a)
第2.2.6条
矿井设计
服务年限
续表2.2.5
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a)
煤层倾角
<25℃
煤层倾角
25℃~45℃
煤层倾角
>45℃
计算矿井及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时,储量备用系数宜采用1.31.5。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