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3032-199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91.060建筑构件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筑构配件与设备>>Q72混凝土构配件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页数:29页
标准价格:16.0 元
出版日期:1996-05-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王绍民、鲍威、杨峣、杨德建、金鸿年、许苏华、高峰
起草单位: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提出单位: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混凝土构件钢模板产品的分类、结构选型,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预制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模板制造和验收,其它土木工程中类似的钢模板亦可参照本标准的有关条款执行。 JG/T 3032-1995 预制混凝土构件钢模板 JG/T3032-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
3032—1995
预制混凝土构件钢模板
Steelformwork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products建标
1996-03-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6-05-01实施
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钢模板分类、型号编制及结构选型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运输和贮存
附录A
附录政
附录d
附录功
附录E
附录F
常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代号(补充件)常用非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代号(补充件)次
在竖直荷载设计值作用下钢模板弯曲变形的测定(参考件)在预应力张拉力作用下钢模板弯曲变形的测定(参考件)在整直荷载设计值作用下钢模板翘曲变形的测定(参考件)在水平荷载设计值作用下钢侧模侧弯变形的测定(参考件)0oe00i
标准搜网(1)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钢模板
Steel formwork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productsJG/T3032—1995
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混凝主构件钢模板(以下简称钢模板)产品的分类、结构选型,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预制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模板制造和验收,其它土木工程中类似的钢模板亦可参照本标准的有关条款执行。2引用标准
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钢结构设计规范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焊缝符号表示法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2975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GBJ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术语
3.1底模soffitformwork
成型构件底面的钢模板部件
侧模sideformwork
成型构件长边的钢模板部件。
端模endformwork
成型构件短边的钢模板部件。
3.4模车thesoffitformworkwithwheel带有车轮的钢模板。
3.5热模heatingwuppliedformwork具有热媒腔或热源腔的钢模板。3.6工作面(工作表面、成型表面)workingsurface
接触混凝土的钢模板表面。
3.7翘曲buckle
型武技
钢模板中某一角处相对其它三个角构成的平面而产生的变形,此变形值表示翘曲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6-03-05批准1996—05—01实施
,bzsoso,co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4钢模板分类、型号编制及结构选型4.1钢模板分类
钢模板按构件分为下列六类:
a.板类构件的钢模板。
b.墙板类构件的钢模板。
c梁类构件的钢模板
d.柱类构件的钢模板。
e.桩类构件的钢模板。
f.桁架及薄腹梁类构件的钢模板。4.2钢模板型号编制
标记示例
模板改型序号
模板长度,以L/100表示
模板宽度,以B/10表示
构件代号[见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模板代号
预应力下型屋面板钢模,93年定型设计,型号为:MYWB150601500mm×6000mm
1200mm×3900mm预应力圆孔板钢模,94年定型设计,型号为:MYKB4.3钢模板结构选型
4.3.1钢模板底模的一般结构型式(见图1)3X888
12039—94JG/T
bzSosO,co玛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图1底模的一般结构型式
4.3.1.1图1(a)适用于B不大于0.8m,承受单向预应力荷载及垂直荷载的底模,4.3.1.2图1(b)、图1(c)适用于B不大于2m,承受单向预应力荷载及垂直荷载的底模;4.3.1.3图1(d)适用于B不大于3m,承受垂直荷载的底模;图1(e)适用于B不大于3m,承受单向预应力荷载及垂直荷载的底模,
4.3.1.4图1(f)适用于B大于3m,承受双向预应力荷载及垂直荷载的底模;4.3.1.5图1(g)适用于B大于3m,承受双向预应力荷载及垂直荷载的等腰三点支承底模(模车);bzsosO,C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4.3.1.6图1(h)适用于B大于3m,仅承受垂直荷载的等腰三点支承底模(模车);4.3.1.7图1(i)适用于在非移动式生产工艺及封闭式热模骨架结构中使用。4.3.2钢模板底模的典型结构构造4.3.2.1菱形格构(见图2)
内骨架梁结构采用对角线十字形结构称菱形格构,适用于承受垂直荷载的底模。斜肋与边框夹角α宜控制在35~55之间,并以45为佳,斜肋根据计算应优先采用冷弯槽钢或冷弯工形型钢,也可选用普通热轧槽钢或扁钢JJLJL
图2菱形结构
1边框:2一斜肋:3一面板
4.3.242组合式格构(见图3)bZxz.net
组合式格构适用于承受单向预应力荷载和垂直荷裁共同作用的底模,由高抗扭刚度的菱形格构和抗弯扭均佳的箱形截面梁矩形结构组合而成。图3组合式结构
4.3.2.3等腰三点支承底模
图4(a)适用于承受双向预应力荷载和垂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底模或模车,图4(b)适用于垂直荷载的底模或模车。
bzsos,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图4等腰三点支承底模格构
模车采用三点支承型式(见图5)图5(a)适用于机组流水生产工艺:图5(b)适用于轨适传送流水生产.bzsoso.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00120mm
4.3.3侧模截面型式
图5等腰三点支承模车
侧模截面应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形状和尺寸、采用箱型截面(见图6),在能满足刚度要求的条件图8)
二作条件及刚度要求来确定,其截面宜优先可采用槽形截面(见图7)或组合截面(见图6箱型截面侧模
bzsosO.c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
图7槽形截面侧模
图8组合截面侧模
图9底模与侧模的联结型式
1一弹性件2一底板,3一顶推机构.bzsoso.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4.3.4端模截面型式
端模截面应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开合和尺寸、生产方式、工作条件及刚度要求来确定,其截面可采用箱型和其它截面型式。
4.3.5侧模与底模的联结型式
应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形状和尺寸、生产方式及工作条件来确定,可采用固定式[见图9(a)、活动式[见图9(b)]和弹性联结式[见图9(c)]。技术要求
钢模板的一般要求
5.1.1钢模板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及技术文件制造5.1.2钢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5.1.34
钢模板应保证混凝土构件顺利脱模,并不损坏构件。5.1.44
钢模板的可拆卸部件,应保证拆卸方便,连接可靠,定位正确。5.1.5
装有铰链侧模的钢模板应能开合灵活,并应设置开角限位器,侧模部件限位装置可靠,定位一致,且不得少于两个。定位锁具及销紧机构,应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坚固耐用,在振动成型时,不得出现自行松脱等现象。
钢模板的起吊装置应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钢模板土承受预应力钢筋张拉力的零部件,应安全可靠。在锚固端和张拉端应设防护装置。5.1.8在使用中需要叠放的钢模板,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置支承垫块或防滑装置。5.1.9
凝水。
带有蒸汽腔或蒸汽管的钢模板在结构上应满足混凝土构件养护工艺的要求,并能畅通地排出冷电热养护钢模板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在模腔内的电热装置与钢架间应有绝缘处理,接地电线均使用软橡皮线,以保证使用安全。5.1.1钢模板的构造应便于易损零部件的更换。5.2钢模板的材料要求
5.2.1制造钢模板的主材应有材质证明,如无材质证明,应作材性试验。5.2.2钢模板中结构用材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宜采用低碳钢制造,且应符合GB700的要求。
5.β.3一钢模板上承受张拉力的可拆卸错固件、易损件应采用中碳钢制造,并作热处理,且应符合GB69的要求。
5.2.4钢模板的起吊装置应采用低碳钢制造,且应符合GB700的要求。5.β钢模板的设计要求
5.3.1钢模板首先按刚度设计,在荷载设计值作用下,其变形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设计允许变形值表1的要求;其次,钢模板承载力的校核和受压部件稳定性的验算按GBJ17及GBJ18的规定进行。表1设计允许变形值
底模面板区格挠度
底模翘曲变形
底模弯曲变形
侧模侧弯变形
b1/2000,且不大于0.5
L/1500,且不大于5
L/1500,且水平板、桩模不大于3梁、柱模不大于4值
L/2000,且水平板、墙板模不大于2.5;梁、柱、桩、桁架、薄腹梁模不大于3.5mm
注:表中61为底模骨架区格中最小跨距,在矩形格构中为短向跨距,在菱形格构中为通过形心平行骨架边的最小跨距。
.bzsoso,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5.3.2荷载设计值按标准荷载乘以荷载分项系数。刚度设计,承受非预应力荷载时钢筋、混凝土、模板自重荷载分项系数取1.1,但不考虑动力系数;承受预应力时预应力张拉力荷载分项系数取1.05;承载力校核和稳定性验算在非预应力荷载时,钢筋、混凝土、模板自重荷载分项系数取1.2,且应考虑1.4的动力系数;承受预应力时预应力张拉力荷载分项系数取1.05。侧模侧弯刚度设计,水平荷载分项系数取1.1,且须考虑1.4动力系数。5.3.3底模面板的区格挠度、底模翘曲变形、底模弯曲变形、侧模弯曲变形,其设计允许变形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钢模板的制造要求
5.4.1钢模板底模工作面宜采用整体材料制造,如需拼接:宽度小于2m时,焊缝不得多于一条;不小于2m时,焊缝不得多于两条;长度小于4.2m时,焊缝不得多于一条;不小于4.2m时,焊缝不得多于两条。
5.4.2钢模板主肋宜采用整体材料制造。如拼接时,拼接焊缝不宜多于一条,且拼接的部位宜在受力较小处。主肋间拼接焊缝应错开,且不小于200mm。
5.4.3钢模板成型工作面上,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等缺陷,如有某些擦伤、锈蚀、划痕、压痕和烧伤,其深度不得大于0.5mm,宽度不得大于2mm。5.4.4
钢模板焊缝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加工,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模骨架节点处必须满焊,底模面板、侧模面板拼缝必须满焊,且板超过8mm以上时,必须用坡口焊;组拼骨架的通缝及骨架与面板的接触处,焊缝长度不得少于总缝长度的40%。5.4.5钢模板上焊缝均应符合焊接标准GB324、GB985。钢模板工作面上的焊缝,应磨平,接口平面之间及磨平后的焊缝与板面之间的高低差,均不得大于0.5mm。5.4.6一钢模板在制造中,应取减少焊接变形的有效措施。5.4.7
钢模板组装后,其侧模、端模和底模工作面之间的局部最大缝隙不得大于1mm,且0.81mm的缝隙累计长度每边不得大于接缝长度的25%。5.4.8钢模板组装后,在张拉力和荷载设计值作用下,其工作面的变形值,应符合表1的设计要求。板类构件钢模板内腔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5.4.9
5.4.10墙板类构件钢模板内腔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要求。5.4.11
梁类构件钢模板内腔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要求。5.4.12柱类构件钢模板内腔尺寸允连偏差应符合表5要求5.4.13桩类构件钢模板内腔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要求。5.4.14桁架、薄腹梁类构件钢模板内腔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要求。5.4.15V预应力钢筋锚固件槽口下边缘和底模工作面之间尺寸允许偏差不得超过0~-1mm。
5.4.16预应力钢筋锚固件支承面和底模工作面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在预应力钢筋锚固件支承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高度尺寸的1/50,且应向外倾斜。5.4.17钢模板工作面和转动部位涂刷防锈油,其它表面涂刷防腐防锈油漆。表2板类构件钢模板内腔尺寸允许偏差项次
允许偏差
.bzsoso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对角线差
侧向弯曲
表面平整度
拼板表面高低差
组装缝隙
续表2
L≤4200
L>4 200
端、侧模与底模
端模与侧模
组装端模与侧模高低差
插筋、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安装孔
预留孔
张拉板、锚固件、端模槽口中线H≤200
侧模与底模垂直度
200H≥400
注:L一底模、侧模的长度;H一侧模高度。△一为基本项目,必须符合本表规定的允许偏差。目
表3墙板类构件钢模板内腔尺寸允许偏差项
对角线差
侧向弯曲
表面平整度
拼板表面高低差
L≤4200
L>4200
允许偏差
AL/1500
L/1500,且<3
允许偏差
L/3000
AL/1500
.bzsoso.Co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