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919-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919-2020
中文名称:多孔介质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919949
相关标签:
多孔
介质
燃烧器
通用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38919-2020.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orous media burners.
1范围
GB/T 38919规定了多孔介质燃烧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B/T 38919适用于额定输出热功率为30 kW~2 800 kW的多孔介质燃烧器(以下简称燃烧器)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本标准不适用于自然通风的非电力驱动和控制的燃烧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6-2017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
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
GB/T 2423.3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0184-201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 19839-2005工业 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37650燃烧方式术语 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 376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孔介质 porous media
由多相物质所占据的空间,也是多相物质共存的一种组合体。从任一相来说,其他相均弥散在其中。
3.2
多孔介质燃烧器 porous media burner
采用多孔介质燃烧方式通过燃烧转化热能的一种设备。
3.3
正常燃烧 normal combustion
在规定燃烧条件下,燃烧器的性能参数变化均在预定范围内,无脱火、回火、冒黑烟或黄烟、熄火现象的燃烧。
3.4
预混室 premix chamber
燃气与助燃气在燃烧前预先混合的空间。
标准内容
ICS27.06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919—2020
多孔介质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orous media burners2020-06-0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12-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燃烧节能净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1)提出并归口。GB/T38919—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苏州安鸿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徽机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力聚热水机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凤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谁与争锋节能灶具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百年五星饮食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发申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兰特申器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申力科学研究院、合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乐鸣、郑成航、邱坤赞、吴雪松、卓建坤、赵荣新、杨必应、张文秋、凌飞、魏文品、李静、刘涛、高杰、肖锡福、丁十发、丁盛斌、于英利、姚杰、林明波、唐林东、何正罡、任枫燕、张小校、黄建彬、牛锋、程钩、林其钊。1范围
多孔介质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
GB/T38919—2020
本标准规定了多孔介质燃烧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输出热功率为30kW~2800kW的多孔介质燃烧器(以下简称燃烧器)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本标准不适用于自然通风的非电力驱动和控制的燃烧器。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干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干本文件。GB/T1236—2017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GB/T2423.1申工申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申工申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10184—2015申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19839—200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GB/T37650
术语和定义
燃烧方式术语和定义
GB/T376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多孔介质
porousmedia
由多相物质所占据的空间,也是多相物质共存的一种组合体。从任一相来说,其他相均弥散在其中。
porousmedia burner
多孔介质燃烧器
采用多孔介质燃烧方式通过燃烧转化热能的一种设备。3.3
normalcombustion
正常燃烧
在规定燃烧条件下,燃烧器的性能参数变化均在预定范围内,无脱火、回火、冒黑烟或黄烟、熄火现象的燃烧。
premixchamber
预混室
燃气与助燃气在燃烧前预先混合的空间。1
GB/T38919—2020
预混度premixeddegree
燃气与助燃气的混合程度。以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预混室内不同位置的燃气浓度与预混室平均燃气浓度的比值表示。
前吹扫
pre-purge
点火燃烧前,向燃烧器和炉膛强制送风吹扫可燃气体的过程。3.7
后吹扫
post-purg
火焰熄灭后,向燃烧器和炉膛强制送风吹扫可燃气体的过程。4要求
4.1外观和结构
4.1.1外观
燃烧器壳体表面应涂覆与工作条件相适应的防护装饰涂层,涂层完整、均匀、光洁,不应有划伤、起或脱落。多孔介质无破碎、无裂纹。4.1.2结构
燃烧器的基本配置包括燃气开关与调节装置、空气开关与调节装置、自动检漏装置、燃气和空气压力监测装置、空气/燃气联动调节装置、点火安全切断装置、火焰监测装置、辅助点火装置、吹扫系统、均流/过滤装置、预混室、防回火装置、多孔介质燃烧头以及程序控制装置等。基本配置参见附录A。4.2
空气动力性能
当燃烧器出口压力达到配套炉炉膜压力的1.1倍时,燃烧器出口空气量应能满足燃烧器负荷调节范围内最大流量燃料正常燃烧要求。3运行控制
燃烧器在自动或手动操作下应能正常运行,运行顺序应为:上电→启动条件验证→风机启动→前吹扫→点火→正常燃烧(自动或手动调节燃烧负荷)→火焰熄灭→后吹扫→停机。运行中辅助点火系统处于长明状态。4.4
安全保护
燃气管路密封性
从燃气阀组人口到燃烧器出口的燃气管路,在燃气压力达到1.5倍设计压力且不低于4kPa后,在15min内管路内的压降应符合如下要求:a)额定功率不大于2000kW的燃烧器不大于50Pa;b)额定功率大于2000kW的燃烧器不大于25Pa。4.4.2主燃气控制阀系统
主燃气控制阀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a)配置两只串联的自动安全切断阀或者组合阀;2
b)燃气控制阀关断时,关闭时间不超过1 s;c)
GB/T38919—2020
额定输出热功率大于1200kW的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设置阀门检漏装置;d)
上游至少设置一只压力控制装置;e)
设立独立.点火燃烧器,点火火焰点燃并经火焰监测装置验证后,主燃气控制阀才能开启,点燃主火焰。
4.4.3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
4.4.3.1控制箱不同极性的导申部件之间和所有导电部件与壳体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表1所列介申强度申压,不应有大于10mA击穿电流,1min内无击穿或闪络现象4.4.3.2控制箱在承受介电强度电压前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Q,在承受介申强度电压后的绝缘申阻应不小于1Mα。
表1介电强度电压
额定电压
4.4.4吹扫
介申强度申压
单位为伏特
燃烧器在自动或者手动操作条件下,在点火前应能进行定时前扫气,在熄火后进行定时后扫气。前扫气时间不小于20s且应能保证送风量为炉膜及烟道容积的4倍以上,后扫气时间不小于15s。吹扫时风门处于调节位置最大位。
4.4.5点火
设立辅助点火燃烧器。在进人点火程序前,应确保空气、燃气调节装置的开度均处干其调节范围的最低点,否则不应进人点火程序。点火安全时间的设定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限值表2点火安全时间限值
点火火焰建立安全时间
安全联锁和报警
主火火焰建立安全时间
燃烧器在工作状态下,应至少具备以下安全联锁和报警功能:火焰熄灭安全时间
发牛点火失败或在正常燃烧后发生火焰故障,应进入联锁保护状态并报警;工作中意外断申后未完成关闭程序,重新上申时应进人联锁保护状态并报警;火焰检测装置发牛故障时应报警;燃气控制阀被检测为泄漏时应报警;d)
燃气压力或者空气压力不满足启动条件时应报警。燃烧器进人锁定状态后,未经人工复位,不应重新启动。防回火
单位为秒
预混室后设置防回火装置。在燃烧器最低功率条件下,通过防回火装置各喷嘴的最小气流速度大3
GB/T38919—2020
于燃气着火速度的2倍。
5启动条件验证
燃烧器上电后应进行自动巡检以验证:启动开关处于开启时,应报警并锁定;a
b)火焰检测异常时,应报警;
c)启动条件验证程序中,应包括对燃气控制阀的自动检漏程序。4.6燃料流量稳定性
给定的负荷调节范围内,任一工况下参与燃烧的燃料流量符合要求,流量的波动范围在土5%之内4.7预混度
防回火装置前预混气的预混度应不大于10%。4.8燃烧性能
燃烧稳定性
燃烧器在其负荷调节范围内燃料正常燃烧时,烟气中CO2含量(体积分数)变化应不超过土1.5%。4.8.2燃烧充分性
正常工况下稳定运行时,烟气中O2含量(体积分数)应不大于3.5%,烟气中按氧含量3.5%折算出的CO含量应不大于95mg/m,烟气黑度不大于林格曼1级。4.8.3氨氧化物(NO.)生成量
正常工况稳定运行时,烟气中按氧含量3.5%折算出的氮氧化物(NO.)含量应不大于50mg/m\。4.8.4负荷调节
在负荷调节范围内变换燃烧负荷时,火焰变换应稳定,无回火、脱火、熄火、冒黑烟发牛。4.8.5结焦和积炭
负荷调节范围内连续运行时,燃烧器火焰出口的结焦和积炭不应影响正常燃烧,4.8.6燃烧噪声
额定输出热功率小于或等于400kW的燃烧器,其运行噪声应不大于80dB;额定输出热功率大干400kW的燃烧器,其运行噪声应不大干85dB。4.8.7燃烧器部件表面温度
4.8.7.1燃烧器配套的调节装置、控制装置与安全装置的温度,不超过制造单位给出的数值,并且工作可靠。
燃烧器上被操纵的按钮和拉杆的表面温度,对于金属材料应不大于35℃,对于陶瓷或类似材4.8.7.2
料应不大干45℃,对于塑料或类似材料应不大干60℃。4.9自振动
燃烧器在最大燃烧负荷下运行时,其振动速度应不大于6.3mm/s4
4.10运行可靠性
GB/T38919—2020
燃烧器按“启动运行一停止燃烧”连续进行不少于10个周期(每个周期不少于5min)的运行和不少于48h的连续燃烧运行后,各系统应无异常现象。4.11电气外壳防护等级
控制箱、申机等装置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干GB/T4208中规定的IP22要求,接线盒、开关等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208中规定的IP44要求。4.12
环境适应性
在4.12.2~4.12.6规定的条件下,燃烧器应能正常工作。2低温
按GB/T2423.1的规定,低温试验严酷等级对电控设备为一5℃、16h,对其他设备为一20℃、16h。
3高温
按GB/T2423.2的规定,高温试验严酷等级为45℃、16h。4.12.4
4湿度
按GB/T2423.3的规定,试验严酷等级为2d,温度为(30±2)℃,相对湿度为(85±3)%。4.12.5
5海拔高度
当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时,燃烧器应能正常工作;超过2000m时,在其负荷调节范用内每升高1000m燃烧器最大输出功率递减应不超过12%。5电源
电源申压变化在额定值的一10%~十6%之内,申源频率变化在额定值的士5%之内。5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a)气候条件:环境温度5℃~40℃,试验过程中温度波动小于5℃;相对湿度20%~80%,试验过程中波动小于5%;大气压力86kPa~106kPa,试验过程中波动小于0.1kPa;b)
申源申压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一10%~十6%,申源频率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土5%;检验场所通风良好。
2外观和结构
目测检查。
GB/T38919—2020
3空气动力性能
试验装置选择GB/T1236一2017中18.2给出的B型。试验操作按GB/T1236一2017中第20章的要求进行,静压、流量和温度的测量分别按GB/T1236一2017中第7章、第13章和第8章的要求进行。测试时,燃烧器风道中的调节风门均应处于全开状态。型式检验时,改变试验装置风道上的流量控制装置开度,在全关、全开范围内至少测试出大体均布的10个点的静压和流量,并做出空气动力性能曲线。出厂试验时,可仅在要求静压的工作点上测该点的流量试验条件下测得的静压和流量应换算为0℃、1.013×105Pa状态下的数值,作为实测值。5.4运行控制
按GB/T19839—2005中5.5.1的规定进行。安全保护
5.5.1燃气管路密封性
采用压缩空气作为试验介质,除只留一个进气口外,将燃气管路上所有的开口密封,开启管路中所有的开关阀,注人压缩空气,升压至设计压力的1.5倍设计压力且不低于4kPa后,关闭进气阀,维持压力15min,检查管路内的压降情况。如果对全段管路试验有困难时,可以分段进行试验。5.5.2主燃气控制阀系统
主燃气控制阀系统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
目测检查两只串联的自动安全切断阀或者组合阀;b)记录燃气控制阀关断后控制阀关闭时间,在相同条件下测试三次,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关闭时间的实测值;
对照燃烧器额定输出热功率,目测检查;c
目测检查上游压力控制装置;
目测检查是否独立点火燃烧器,操作确认点火火焰点燃并经火焰监测装置验证后,主燃气控制阀才能开启,点燃主火焰。免费标准bzxz.net
5.5.3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
按GB/T19839一2005中5.6.1的规定进行。试验中,同时检测泄漏电流。5.5.4吹扫
在进行5.4运行控制状态下的试验时,当燃烧器进入前吹扫程序时,观察风门处于其调节范围的最大位,目测风机工作状态,记录风机前吹扫时间间隔;当停止燃烧时,测出从火焰熄灭到风机断申之间的时间间隔,此为后吹扫时间的测量值。每一吹扫时间在相同条件下测试三次,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吹扫时间的实测值。5.5.5点火
启动燃烧器,观察是否进人点火程序,记录点火时间。采用火焰模拟输入信号方法测量点火火焰建立安全时间,主火火焰安全建立时间,火焰熄灭安全时间。每一时间在相同条件下测试三次,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时间的实测值6
观察运行中辅助点火系统处干长明状态。5.5.6安全联锁和报警
按GB/T19839—2005中5.6.5的规定进行。5.5.7防回火
GB/T38919—2020
在燃烧器最低功率条件下,测量通过防回火装置各喷嘴的气流速度,取其最小值。5.6启动条件验证
试验可在冷态条件下进行,断申条件下开启燃烧器开关,接通申源,观察燃烧器是否发生锁定和报警。在燃烧器通申后,输人火焰监测异常、漏气模拟信号,观察燃烧器是否发生锁定和报警。5.7
燃料流量稳定性
按GB/T19839—2005中5.7的规定进行。5.8预混度
在预混室同一横截面不同位置,用燃气成分分析仪测试预混气中的燃气成分含量,取不少于三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预混度按式(1)计算。=(ci,max—Ci.min)/cavg
式中:
预混度,%;
预混室燃气浓度最大测量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Ci.x
Ci.min——预混室燃气浓度最小测量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cav——预混室各测点燃气浓度测量平均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5.9
燃烧性能
5.9.1概述
(1)
试验可在试验炉上或用户的燃烧炉上进行。燃气应为燃烧器适用燃气品种中低位热值最小者。试验应在所有工况参数达到要求的条件下进行。5.9.2燃烧稳定性
按GB/T19839—2005中5.8.3的规定进行。烟气取样和分析按GB/T10184—2015中5.10的规定进行。5.9.3燃烧充分性
调节助燃空气至燃烧器火焰正常,在其负荷达到额定负荷的80%100%且烟气温度变化不超过土5℃时,每隔5min~10min用烟气分析仪测试一次烟气成分,共进行三次的测试,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测试项目的实测值。烟气取样和分析按GB/T10184一2015中5.10的规定进行。5.9.4氨氧化物(NO.)生成量
在进行5.9.3试验时,用烟气分析仪测试烟气中的NO,和氧含量,取不少干三次测量值的算术平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