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26-1986
标准分类号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GJ 26-1986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 JGJ26-198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程建设标准全
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86
(试行)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86
(试行)
主编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6年8
试行日期:19
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批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试行)
为部标准的通知
(86)城设字第95号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适应城乡建筑工程节能设计工作的需要,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试行),经我部审查现批准为部标准,编号为JGJ26-86,自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起试行。各地可根据本标准要求,结合本地区技术经济条件编制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计局备案。试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九八六年三月三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3)城设建字第114号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和空气调节研究所,会同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供热系、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研究所等7个单位组成编制组,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由总则、采暖期度日数及室内计算温度、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及采暖能耗估算、建筑热工设计、采暖设计、经济评价等6章和8个附录组成。
本标准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出发,强调在保证使用功能和建筑质量,并符合经济原则的条件下,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适当的符合国情的技术措施,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水平上。为此目的,本标准对围护结构的保温要求,比《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且对采暖供热系统设计和管道保温也作出了规定。bzxZ.net
本标准是在调查研究并吸取国内外试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是我国首次编制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但目前仅限于采暖居住建筑部分,采暖民用建筑中的其它部分还有待于今后补充。在使用本标准过程中,如发现某些条文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工程2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所,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编制组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主要符号
一年节能收益
-建筑面积
空气比热
一管道外径
管道公称直径
采暖期度日数
建筑物外表面积;参与传热的各个围护结构面积的总和
围护结构面积
1——节能投资
i——节能贷款年利率
一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
换气次数;水泵铭牌功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
供热设计热负荷
锅炉机组容量
采暖耗煤量指标
建筑物内部得热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采暖设计热负荷
工程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Fo/V。
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
锅炉机组负担的采暖设计热负荷采暖设计热指标
窗户每米缝长空气渗透量
管道周围空气温度
管道保温层平均温度
实际供热热媒温度
换气体积
建筑体积
水输送系数
采暖期天数
一建筑物体型系数
空气容重
管道最小保温厚度
全日理论泵输送耗电量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管网总热损失率
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锅炉运行效率
管道保温层在其平均温度条件下的导热系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贯彻国家颁布的节约能源的政策。扭转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大,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保证使用功能和建筑质量并符合经济原则的条件下,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水平上,特制订本标准。第1.0.2条本标准涉及的能耗主要指采暖能耗。其它方面的能耗,应按有关的标准、规范或规程执行。第1.0.3条本标准主要适用于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及居住区供热系统的节能设计。改建的居住建筑,以及使用功能与居住建筑相近的其它民用建筑、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等,可以参考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临时性建筑和地下建筑。
第1.0.4条
按本标准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应同时符合有关设计标准、规范或规程的要求。工程6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采暖期度日数及
室内计算温度
第2.0.1条本标准按采暖期度日数规定不同地区居住建筑耗热量控制指标及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的限值。第2.0.2条全国主要城镇采暖期度日数及分布图见附录一附表1.1及附图1.1。
第2.0.3条一般居住建筑的居住房间(包括卧室、起居室等)室内设计温度为18℃;包括辅助房间在内的、用于估算采暖能耗的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按16℃采用。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及
采暖能耗的估算
第3.0.1条不同地区居住建筑耗热量指标不应超过按图1规定的数值。
第3.0.2条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Q^=(QH·T+QINF—QI.H)/(24Z·A0)式中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h,按下式计QH.T
式中8—一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附录二附表2.1采用;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的规定计算;F
围护结构面积,m2,按附录四的规定计算;Dd
采暖期度日数,℃·d,按附录一附表1.1或附图1.1采用;
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减18℃的度数值,4t
一般居住建筑为一2℃;
Z一—采暖期天数,d,按附录一附表1.1采用;Ao——建筑面积,m2,按附录四的规定计算;Quwr—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W·h,按下式计工程8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0001020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图1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耗热量控制指标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