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26-199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91.120建筑物的防护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P31建筑物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页数:30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1996-07-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杨善勤、郎四维、李惠茹等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标准简介
为了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扭转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大、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水平,制订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暂无条件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其围护结构宜按本标准执行。 JGJ 26-199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免费标准bzxz.net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Energyconservationdesignstandardfor newheating residentialbuildingsJGJ26—-95
1996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Energy conservationdesign standard fornewheatingresidentialbuildingsJGJ26—95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6年7月1日
1996北
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
建标(1995]708号
根据建设部[1991]建标字第71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26—95,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原部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并负责其其体解释。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5年12月7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术语、符号: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建筑热工设计
一般规定
围护结构设计
5采暖设计
一般规定
5.2采暖供热系统
管道敷设与保温
附录A
附录申
附录C
全国主要城镇采暖期有关参数及建筑物耗热量、采暖耗煤量指标·...·.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值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附录D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附录E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总则
1.0.1为了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扭转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大、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没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水平,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建筑热工与买暖节能设计。斩无务件设置集中买暖的居住建筑,其围护结构宜按本标准执行。1.0.3按本标准进行居住建筑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O,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术语、符号
2.0.1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outdoormeanairtemperatureduring heating period
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2.0.2采暖期度日数(Da)degreedaysofheatingperiod室内基准温度18℃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单位℃·d。2.0.3采暖能耗(Q)energyconsumedforheating用于建筑物采暖所消耗的能量,本标准中的采暖能耗主要指建筑物耗热量和采暖耗煤量。
2.0.4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indexofheatlossofbuilding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采暖耗煤量指标(g)indexofcoalconsumeptionforheating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kg/m2。2.0.6米暖设计热负何指标(g)indexofdesignloadforheatingof building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食时间内需中锦护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2.0.7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overall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buildingenvelope
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来,在单位时问内通过单面积围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品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W/(m2·K)。2.0.8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e)correctionfactorfor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不同地区、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因受太阳辐射和天空辐射的影响,使得其在两侧空气温差同样为1K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要改变。这个改变后的传热量与未受大阳辐射和天空辐射影响的原有传热量的比值,即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2.0.9建筑物体形系数(s)shapecoefficientofbuilding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2.0.10窗墙面积比arearatioofwindowtowall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
2.0.1h采暖供热系统heatingsystem锦炉机组、室外管网、室内管网和散热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2.0.1b锅炉机组容量capacityofboilerplant文称额定出力。锅炉铭牌标出的出力,单位:MW。2.0.13锅炉效率boilerefficiency锅炉产生的、可供有效利用的热量与其燃烧的煤所含热量的比值。在不同条件下,又可分为锅炉铭牌效率和运行效率。2.0.1锅炉铭牌效率ratingboilerefficiency来称额定效率。锅炉在设计工况下的效率。2.0.15锅炉运行效率(n2)ratingofboilerefficiency锡炉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效率
2.0.16室外管网输送效率(n)heattransferefficiencyofoutdoor heating network
管网输出总热量(输入总热量减去各段热损失)与管网输入总热量的比值。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O,cO玛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0.17耗电输热比EHR值ratioofelectricityconsumptiontotransferied heatquantity
在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全日理论水泵输送耗电量与全日系统供热量的比值。两者取相同单位,无因次。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3.0.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NFI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m2);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W/m2);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住宅建筑,取3.80W/m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2
F2A。
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应按本标准附录A附表A采用;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应按本标准附录B附表B采用;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对于外墙应取其平均传热系数,计算方法见本标准附录C;围护结构的面积(m),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
建筑面积(m2),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3
q NF=(t-t.)(C,p. N ·V)/A。
空气比热容,取0.28W·h/(kg·K);空气密度(kg/m2),取t。条件下的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一换气次数,住宅建筑取0.51/h,V
一换气体积(m2),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3.0.4采暖耗煤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qe=24·Z·q/H。·m·m2
式中9
采暖耗煤量指标(kg/m2)标准煤;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
平暖期天数()应按本标准附录A附表A平用一标准煤热值,取8.14×10°w·h/kg,室外管网输送效率,采取节能措施前,取0.85,采取节能措施后,取0.90;
-锅炉运行效率,采取节能措施前,取0.55,采取节能措施后,取0.68。
3.0.5不同地区采暖住宅建筑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不应超过本标准附录A附表A规定的数值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3.0.6
构的保温应达到当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o.c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建筑热工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4.1.2建筑物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4.1.3采暖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和外廊应设置门窗;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为一0.1~—6.0℃的地区,楼梯间不采暖时,楼梯间隔墙和户门应采取保温措施;在一6.0℃以下地区,楼梯间应采暖,入口处应设置门斗等避风设施。
4.2围护结构设计
4.2.1禾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超过表4.2.1规定的限值。
42.2当实际采用的窗户传热系数比表4.2.1规定的限值低0.5及0.5以上时,在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耗热量指标条件下,可按本标准3.0.1~3.0.3条规定的万法,重新计算确定外墙和屋顶所需的传热系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O.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采暖期室外
平均温度(℃)
6. 1~—7. 0
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W/(m2·K)]屋
代表性城市
郑州、洛阳、宝鸡、徐州
西安、拉萨、济南、青岛、安阳石家庄、德州、晋城、天水
北京、天津、大连、阳泉、平凉兰州、太原、唐山、阿坝、喀什西宁、银川、丹东
张家口、鞍山、酒泉、伊宁、吐鲁番
沈阳、大同、本溪、阜新、哈密呼和浩特、抚顺、大柴旦
延吉、通辽、通化、四平
长春、乌鲁木齐
哈尔滨、牡丹江、克拉玛依
-11.0佳木斯、安达、齐齐哈尔、富锦-12. 0
海伦、博克图
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
体形系
数≤0.3
体形系
体形系
体形系
数≤0.3
不采暖楼梯间
窗户(含
阳台门
上部)
阳台门
下部门
接触室外
空气地板
不采暖
室上部
注:①表中外墙的传热系数限值系指考虑周边热桥影响后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有些地区外墙的传热系数限值有两行数据,上行数据与传热窗相对应,下行数据与传热系数为4.00的单框双玻金属窗相对应。②表中周边地面一栏中0.52为位于建筑物周边的不带保温层的混凝土地面的传热系数;0.30为带保温层的混凝土地面的传热系数。非周于建筑物非周边的不带保温层的混凝土地面的传热系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o,co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