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 JGJ 106-1997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JGJ 106-199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GJ 106-1997

中文名称: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英文名称: Code for 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of pile foundations JGJ106-97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7-06-05

实施日期:1997-12-01

作废日期:2003-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19022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工程结构>>P22地基、基础工程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JGJ 106-2003代替

出版信息

页数:27页

标准价格:2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GJ 106-1997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JGJ106-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of PilesJGJ106—97
1997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O,c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of PilesJGJ106—97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7年12月1日
1997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的通知
建标[1997]]133号
名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各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www.bzxz.net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2]732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106—97,自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并负责其体解释。本规程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7年6月5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基本规定
检测仪器及设备
现场检测参数设定
的参数设
5.2采样频率和采样数据长度的设定5.3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标定系数的设定·6测试技术
般规定
准备工作
传感器安装?
测试技术要求
基脏承载力判定和桩身结构完整性评价7..信号选取.
..…….
实测曲线拟合法判定桩承载力
7.3凯司法判定桩承载力
、桩身结构完整性评价
试打桩和打桩监控
试打桩
桩身锤击应力监测
一锂击能量监测
9现场测试人员和检测报告
附录A
附录B
混凝土桩桩头处理
本规程用词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0.1为了统一高应变动力检测方法、确保桩基工程检测的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在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一94所规定的勃力试桩范围内,本规程适用于采用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方法判定基桩的极限承载力和评价桩身的结构完整性。1.0.3进行高应变动力检测时,应具有可靠的、同条件的动静对比验证资料。
1.0.4高应变动力检测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o,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0.1抗力和材料性能
桩身内应力波传播速度(简称桩身波速)E
-桩材弹性模量;
一由凯司法判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一土的极限静阻力;
一桩身截面力学阻抗,
桩材质量密度。
作用与作用效应
质点运动加速度;
桩锤实际传递给桩的能量;
锤击力;
土的最大弹性位移;
锤击力波起升沿的起始时刻,
-速度峰值对应的时刻;
锤击力波的起升时间;
缺陷反射峰对应的时刻;
质点运动速度;
最大桩身锤击压应力;
最大桩身锤击拉应力。
2.0.3几何参数
A——桩截面积;
L——测点下长;
M——桩的质量。
2. p. 4一 计算系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J。——凯司法阻尼系数;
β——桩身结构完整性系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基本规定
3.0.1高应变动力检测的结果可用于下列工作:3.0.1.1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与桩锤效率,选择没桩设备与工艺参数;
3.0.1.2选择预制桩合理的桩型和桩长;3.0.1.3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估计桩侧与桩端土阻力分布,模拟静载荷试验的Q-8曲线等。
3.0.2采用高应变动力检测时,委托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3.0.2.1
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名称;3.0.2.2试桩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02.3桩基础施工图;
3.02.4工程桩施工记录;
3.02.5试桩桩身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3. 0.2.6试桩桩顶处理前、后的标高。3.0.3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时,对工程地质条件、桩型、成桩机具和工艺相同、同一单位施工的基桩,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并不得少于5根。
3.0.4按本规程进行的高应变动力检测属非破损检验,检测可选用工程桩进行。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O.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4检测仪器及设备
4.0.1试验仪器应具有现场显示、记录、保存实测力与加速度信号的功能,并能进行数据处理打印和绘图。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0.1.1数据采集装置的模-数转换精度不应小于10位,通道之间的相位差应小于50uS;
4.0.1.2力传感器宜采用工具式应变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安装谐振频率应大于2kHz,在1000ue测量范围内的非线性误差不应大于士1%,由于导线电阻引起的灵敏度降低不应大于1%;4.0.1.3安装后的加速度计在2~3000Hz范围内灵敏度变化不应大于士5%,冲击加速度在10000m·S-2范围内其幅值非线性误差不应大于士5%。
传感器应每一年标定一次。
打桩机械或类似的装置都可作为链击设备。重锤应质量均匀,形状对称,锤底平整,宜用铸钢或铸铁制作。当采用自由落锤时,锤的重量应大于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4.0. 4
桩的贯入度可用精密水准仪、激光变形仪等光学仪器测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O.cm5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5现场检测参数设定
5.1桩的参数设定
现场检测时桩头测点处的桩截面积、桩身波速、桩材质量密度和弹性模量应按测点处桩的实际情况确定。5.1.2测点下桩长和截面积的设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5.1.2.1测点下桩长应取传感器安装点至桩底的距离;5.1.2.2对于预制桩,可采用建设或施工单位提供的实际桩长和桩截面积作为设定值;
5.1.2.3对于混凝土灌注桩,测点下桩长和截面积设定值宜按建设或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记录确定。5.1.3
桩身波速设定可符合下列规定:5.13.1对于普通钢桩,波速值可设定为5120m/s;5.1.3.2对于混凝土预制桩,宜在打入前实测无缺陷桩的桩身平均波速作为设定值,
5.1.3.3对于混凝土灌注桩,在桩长已知的情况下,可用反射波法按桩底反射信号计算桩的平均波速作为设定值:如桩底反射信号不清晰,可根据桩身混凝主强度等级等参数综合设定。5.1.4
桩身质量密度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5.14.1对于普通钢桩,质量密度应设定为7.85t/m;5.14.2对于普通湿凝十预制桩,质量密度可设定为2.452.55t/m2,
5.1.4.3对于普通混凝土灌注桩,质量密度可设定为2.40t/m3。
5.1.5桩材弹性模量设定值应按下式计算E=p·c2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bzSos,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式中E一桩材弹性模量(MPa)
c—桩身内应力波传播速度(m/s);p
一桩材质量密度(t/m2)。
5.2采样频率和采样数据长度的设定5.2.1采样频率宜为5~10kHz。
5.2.2每个信号的采样点数不宜少手1024点5.3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标定系数的设定5.$.1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标定系数应由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开具的标定系数或传感器出厂标定系数作为设定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