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Z 19091.1-2003 纺织工艺监控用数据元素的定义和属性 第1部分: 纺、纺前准备及相关工艺
GB/Z 19091.1-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 19091.1-2003

中文名称:纺织工艺监控用数据元素的定义和属性 第1部分: 纺、纺前准备及相关工艺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efinitions and attributes of data elements for textile process monitoring Part 1: Spinning, spinning preparation and related process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3-04-24

实施日期:2003-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0237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59.020纺织工艺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机械与器具>>W90纺织机械与器具综合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10782-1:1988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9652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31, 字数:56千字

标准价格:17.0 元

出版日期:2003-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3-04-24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纺机电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定义的数据素主要适用于与数据处理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总线系统,或通信网络连接的短纤维,或长纤维纺织机械。包括在本部分的数据素与纺织厂的工作人员密切相关。 GB/Z 19091.1-2003 纺织工艺监控用数据元素的定义和属性 第1部分: 纺、纺前准备及相关工艺 GB/Z19091.1-200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9.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19091.1—2003/IS0 10782-1:1998纺织工艺监控用数据元素的定义和属性第1部分:纺、纺前准备及相关工艺Definitions and attributes of data elements for control andmonitoring of textile processes-Part 1 :Spinning,spinning preparatory and related processes(ISO 10782-1:1998,IDT)
2003-04-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3-09-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数据元素的标识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数据元素的定义
数据格式的定义
通用术语的解释
国中电电电
GB/Z 19091.1—2003/ISO 10782-1:19982
中电电电心
GB/Z 19091.1—2003/ISO 10782-1:1998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GB/Z19091的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0782-1:1998《纺织工艺监控用数据元素的定义和属第1部分:纺、纺前准备及相关工艺》(英文版)。性
GB/Z19091《纺织工艺监控用数据元素的定义和属性》预计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纺、纺前准备及相关工艺;一第2部分:织造;
一第3部分:织物处理。
本部分是GB/Z19091的第1部分。本部分除“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外,等同翻译英文版1S010782.1-1998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部分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b)“规范性引用文件”章中凡国际标准已被我国标准采用则引用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并按GB/T1.1一2000的规定,将国际标准的第2章中部分引用标准作为资料性引用文件列入参考文献中;
c)根据GB/T1.1—2000的规定,参考文献不再作为附录。故将国际标准的附录D改为参考文献,并增加了上述b)项所述内容;删除了ISO前言;
在第02.04.01条英文字母代号“HOK”前增加了中文术语“生产率的倒数”,以明确其含义,并e)
删除了术语中的“(h/100 kg)”,因标准“属性”一栏的“物理单位\中已明确了其单位;f)
删除了第03.02.31条术语中“以米/秒为单位”的字句。因为在标准“属性”一栏的“物理单位”中已明确了其单位为m/s;
将第03.03.06条“应用范围”一栏的标记“X”从序号2改为序号1。因为,每次喂人量是指开包机上每行走一次增加的深度,而序号2指的是梳棉工序,显然不包括开包机;将第07.04.31条和第07.04.36条的捻度符号\rev/m改为\T/m”,使之与第06.01.31条和h)
第06.01.46条统一。
i)为便于检索,本部分增加了术语的索引。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中纺机电研究所、经纬纺机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纺织机械厂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凉远、吴芃、元国宏。本部分首次发布。
1范围
GB/Z 19091.1-2003/ISO 10782-1:1998纺织工艺监控用数据元素的定义和属性第1部分:纺、纺前准备及相关工艺GB/Z19091的本部分定义的数据元素主要适用于与数据处理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总线系统或通信网络连接的短纤维或长纤维纺纱机械。包括在本部分的数据元素与纺织厂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领班、操作工、维修工)密切相关,有关数据处理的术语本部分不予考虑。每个数据元素由具有属性的术语组成,并附有表示含义的简单解释。词条前面的参考号是条目编号。本部分所给出的属性旨在尽可能合理地将各数据元素的表示方法和它们的传输特性统一,而不是限制工程应用的自由。
由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传输在输入点给出了限定格式,数据传输本身的格式和传输后数据的表示方法不在本部分考虑。
数据元素按照生产率、质量控制和加工工序进行分组。注:基本数据结构对于总线系统是开放的,这属于IEC/TC65C的研究范畴。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Z19091的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eqvISO1000:1992)GB/T8693—1988纺织纱线的标示(eqvISO1139:1973)GB/T8694—1988纺织纱线及有关产品抢向的标示(idtISO2:1973)GB/T16754—1994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eqvISO13850:1995)FZ/T01035--1993纺织材料标示线密度的通用制(特克斯制)(eqvISO1144:1973)ISO96-1:1992纺织机械和附件环锭纺纱和环锭并捻机用钢领和钢丝圈第1部分:T型钢丝圈及配用钢领
ISO96-2:1992
纺织机械和附件环锭纺纱和环锭并捻机用钢领和钢丝圈第2部分:HZCH-,HZ-和J型钢丝圈及配用钢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Z19091的本部分。3.1
信息(在信息处理中)information(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关于客体(如事实、事件、事物、过程或思想,包括概念)的知识。在一定的场合中具有特定的意义。[GB/T5271.1—2000]
数据data
信息(3.1)的可再解释的形式化表示,以适用于通信、解释或处理。[GB/T5271.1 -2000]
GB/Z19091.1—2003/IS010782-1:19983.3
数据元素dataelement
数据的一个单位。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容许值按属性集合的方式规定,[GJB 2435—1995]
注1:本部分的附录A定义了各数据元素。注2:本部分采用了数据元素的三种类形:标志、数值、记录,见附录B。注3:本部分的附录C解释了上下文中所用的基本术语,数据元素本身的术语除外。4要求
当采用本部分所列数据元素作为纺织厂数据处理和控制应用时,应符合附录A的规范5
数据元素的标识
在采用本部分的数据元素时应用参考号加以识别。例如:运行时间效率——GB/Z19091.1,02.03.01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数据元素的定义
本附录给出了表A.1所列数据元素的解释。参考号
GB/Z 19091.1—2003/IS0 10782-1:1998参考号位于每条术语的前面。第一对数字代表组别,第二对数字代表次组别,第三对数字代表术语,通常第三对数字间隔为五,以便今后修订时预留插人的空间。术语和应用含义
在假定本部分的使用者熟悉纺织工艺和纺织术语的情况下,本部分对纺织厂作为数据元素应用的每条术语的特定含义做了简单明了的解释,是对参考文献[1了、[2]中术语定义的补充说明。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这一栏以图表形式表示了纺织工艺的10个工序,(×)表示可能发生的术语,(·)表示不发生的术语,12个点矩阵中的前10个代表1至10个工序,每个序号表示一个纺纱工序,并在表A.1的前面加以说明。
注:在某些场合下,纱管可能用于长(毛型)纤维的处理,而条简则用于短(棉型)纤维的处理。表A,1所列的应用范围反映了这两种情况。
该栏表示经过定义的术语的常用简略形式。格式
该栏用三种类型表达术语的含义或规范:标志F1和F2,数值(整数或实数)和记录R(见附录B)。物理单位
所用物理单位应按照GB3100—1993规定的通用量纲和FZ/T01035—1993规定的纺织量纲,无量纲值应用“1”或“%”表示为宜。错误条件
该栏提示术语在系统中是否与可能发生的错误有关,用两种状态加以区别:“E”(表示非危急错误,如:04.01.11)或者\C”(表示危急错误,如:04.02.06或06.03.41)。危急错误将引起停机,非危急错误将产生报警,由操作工进行处理。初始化
数据传输得到初始化基于以下几种情况:用户请求(\R”);自动地在预定时间(“T”);当相关的可变量改变时(“C”);当可变量达到或超过给定值时(“V\)。优先级
有两种优先级得到使用:“N”(常规)和“U”(紧急)。复位
标志位或者由用户(\U\)或者自动(\A\)复位。传输
预知有两种类型:“B\(广播,不需要由接收器确认)和\C”(由接收器确认的消息)。注:目前该栏尚无数据。
GB/Z 19091.1—2003/ISO 10782-1:1998表 A.1术语、应用含义、应用范围和属性表中“应用范围”一栏的序号分别表示:2——梳棉3——并条
一清花
一络筒
4——条卷
6——粗纱、搓条或头道粗纱7-—细纱9——转杯纺10-
注:输送系统属于下道工序的机器。术语和应用含义
01配值参数
01.01材料包装
01,01.01纱管类型和尺寸
喷气纺
应用范围
交叉卷绕纱管(锥形、圆柱形)、粗纱纱管:动程、简管和纱管直径、锥角和重量。
01.01.06输出或输入条简类型和尺寸用于装载螺旋式圈绕棉条的条简外形和主要尺寸、净重。01.01.11环锭纱管的尺寸
纱管长度、内径、外径和净重。01.01.16简管
简管类型(圆柱形、锥形、是否有边)、简管长度和直径。01.02
生产位数
每台机器的输出位数
01.02.06每台机器的喉入位数
01.02.11机器数目
一个工厂里,同类机器数目。
01.02.16每节纺纱单元数目
×××
×××
物理单位
错误条件
01. 02.21
术语和应用含义
每节卷绕单元数目
01.03机器零部件
01.03. 01
假挖盘类型
表A.11(续)
新成形的纱线通过假捻盘从转杯中抽出,该假捻盘的类型。01.03.06分梳类型和直径
在齿尖测量的直径、梳针或齿条类型、齿尖倾角、齿尖密度。01.03.11钢领类型和直径
纺纱钢领的内径。类型按ISO96。01.03.12钢丝圈类型
钢丝圈的横截面、形状、材料和重量。01.03.16转杯类型和直径
转杯沟槽的直径。
01.03.21锭距
两个相邻锭子(粗纱机上同一排)轴线的距离。01.03.26再循环斜槽(可选用)是否配有再循环斜槽。
01.03.31空气喷嘴类型
所用喷嘴的类型。
物料自动处理设备
换筒装置(可选用)
01. 04. 01
满条简和空条简自动更换装置。9
GB/Z 19091.12003/IS0 10782-1:1998应用范围
物理单位
错误条件
GB/Z 19091.12003/IS0 10782-1:1998术语和应用含义
01.04.06落纱装置(可选用)
满纱管和空纱管自动更换装置。01.04.11喂入装置(可选用)
将加工物料有控制地提供到加工阶段的单元。01.04.16换卷装置(可选用)
在输人端或输出端自动更换棉卷的装置。01.04.21
现场换管装置数量
表A.1(续)
在环锭纺纱机、络筒机、转杯纺纱机和喷气纺纱机(可选用)上:自动更换纱管和简管装置的数量。01.04.26循环筒管的数量
在闭环系统中,纱管、纬管或筒管循环的总数。01.05辅助装置(可移动式)
01.05.01现场自动接头器的数量纺纱机上自动检测并且修复纱线断头的移动装置的数量。01.05.06移动式清洁器(可选用)纺纱机上连续清洁操作的移动装置。01.06单元(固定式)
01.06.01喂入端断头检测器的数量每台机器喂入端棉条、粗纱等断头检测器的数量。01.06. 06 输出端断头检测器的数量每台机器输出端棉条、粗纱、纱线等断头检测器的数量。01.06.11清纱器的类型
用于检测和自动去除纱线疵点的装置的类型。6
应用范围
物理单位
错误条件
02基本使用方法
生产使用的方法。
02.01生产区域
术语和应用含义
02.01.01操作中的生产区域
表A.1(续)
GB/Z 19091.12003/IS0 10782-1:1998应用范围
在工作期间操作人员能够在场并且进行操作的场地(或部分场×地)。与非操作中的生产区域对应。02.01.06非操作中的生产区域
生产已经停止后,工作时间以外工作人员可进人的场地(或部分场地)。与操作中的生产区域对应。02.02机械和设备
02.02.01主要用途
利用设备进行物料处理。与“生产”或“运行”同义。02.02.06辅助用途
在生产期间有计划引人的间接应用(装载、卸载、检验、重新设置、定期清洁等)。
02.02.11使用中断
X×X×
X××X
由于故障或操作的原因,机器不能发挥其功能,但是机器仍处于X
操作状态。
02.02.16操作中断
(在工作时间内)设备可以生产的能力临时停止。02.03效率
02.03.01运转时间效率
[(主要用途的时间)/总时间(主要用途十辅助用途十操作中断)]X100%
该术语是指一台机器或者独立的生产工位数02.03.16停止或运转的百分率
在清花生产线累积运转时间与工作时间的比率×100%02.04生产率
××××
××××
物理单位
错误条件
【初优
GB/Z 19091.1—2003/IS0 10782-1: 1998术语和应用含义
02.04.01生产率的倒数(HOK)
生产率的倒数:
HOK=每生产100kg所需要的小时数。(AMK=每生产1kg所需要的分钟数)02.04.06生产率
表A.1(续)
统计每单位时间内一个工厂、一台机器或者一个生产位置的生产量。如:克每锭每小时,公斤每班每机器,吨每月等。03机器的使用
机器的主要用途和辅助用途的数据元素,03.01操作模式
03.01.01自调匀整装置:关闭或打开可选择的机器喂人控制状态。
03.01.06手动或者自动
可选择的整机自控或可单独控制的部件的标志值。03.01.11喂入:关或开
可选择的机器喂给状态。
03.01.16本地控制或远程控制
个主系统或者子系统的一台机器或其中一部分可选择的控制状态。
03.01.21试运转
一种控制方式,机器在监管下以检测为目的的操作。03.01.26调试
应用范围
××××
××××
×X×X
一种控制方式,机器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对工艺参数进行细×XX
致的调试。
03.02实际速度和额定速度
03.02.01输出速度
加工物料在正常加工阶段的输出速度,相当于测量产量。8
物理单位
错误条件
h/100kg
03.02.06喂入速度
术语和应用含义
加工物料在正常加工阶段的输人速度。03.02.11锭翼旋转速度
表A.1(续)
粗纱机锭翼每分钟转数。该速度可能变化,但是一台机器的所有锭翼的速度必须相同。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03.02.16钳次
每分钟精梳循环次数。
分梳辊施转速度
转杯纺纱机的分梳辊每分钟旋转圈数。03.02.26接头速度
为使加工物料能够手动接头而减慢的速度。03.02.31钢丝圈切向速度
钢丝圈相对于纺纱钢领的速度。03.02.36钢丝圈的旋转速度
钢丝圈围绕着纺纱钢领每分钟的转数。03.02.41转杯速度
在转杯纺纱机上,转杯每分钟转数。03.02.46锭子实际运转速度
在管纱成形过程中,环锭纺纱锭子每分钟转数的瞬时值。03.02.51锭子最大工作速度
在管纱成形过程中,环锭纺纱锭子每分钟转数的最大值。03.02.56卷取速度
在卷绕装置(包括转杯纺纱机,喷气纺纱机)中,纱线牵引的线速度。
GB/Z 19091.1—2003/IS0 10782-1:1998应用范围
物理单位
错误条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