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GA/T 1368-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1368-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A/T 1368-2017

中文名称: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534331

相关标签: 警用 数字 集群 通信 系统工程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A/T 1368-2017.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gineering.
1范围
GA/T 1368规定了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的设计、施工、工程验收的要求。
GA/T 1368适用于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的新建、改建以及扩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201- 2014 防洪标准
GB 50348- 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A/T 1056- -2013 警 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 术规范
GA/T 1059- -2013警 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安全技 术规范
GA/T 1255-2016警用数字集 群(PDT)通信系统射频设 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A/T 1367-2017警 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功能测试方法
GF 005一1994专 用移动通信系统接人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
YD/T 1051- -201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T 1712- 2007 中小型 电信机房环境要求
YD/T 1821- -2008通 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YD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YD/T 5040-2005通 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T5131--2005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标准图片预览

GA/T 1368-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1368-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1368-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1368-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1368-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标准内容

ICS 33.06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1368—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
通信系统
工程技术规范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nnication system-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gineering2017-02-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17-02-08实施
GA/T 1368—2017
本标准是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维文件已发布如下技术规范:
GA/T10562013警用数字集群(PI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GA/T1057一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空巾接口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投术规范》;
——GA/T1058—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空中接几呼叫控制层技术规范》;-GA/T1059—2013《警用数宁集群(FDT)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规范》:GA/T 12552016《警用数字集群(PII)通信系统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A/T1364--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互联技术规范》;GA/T1365-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网管技术规范》;GA/T13662017《警用数字集群(PI)T)通信系统移动台技术规范》;—GA/T1367—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功能测方法》。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山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本标准由公安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公安部第-研究所、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格通专网科技有限公司、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公安厅、武汉市公安局、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优能通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北京市万格数码通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标滩卡要起荤人:主汉杰、范寨、振苏、孙飞、刘祖荣、张崇托、蒋庆牛、王序、许炜、孙慧洋、陈佳洲、戎骏、刘君。
1范围
警用数字集群(PDT)
通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本标滩规定了警用数字集群(PIT)通信系统的设计,施工工程验收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的新建、改建以及扩建。2规范性引用文件
GA/T 1368—2017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174 ---2008
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池
GIB502012014防洪标准
GB 50348—200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689 2011 ±
通信局(站)防需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A/T 1056 2013
GA/T 1059—2013
GA/I 1255 2016
GA/T 1367--2017
警用数字集群(PI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规范警用数学集群(PDI)通信系统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警用数字集群(PIDT)通信系统功能测试方法GF 005--1994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接入公用电活自动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YD/T1051201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T17122007中小型电信机房坏境要求YD/T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坏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T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1.程设计规池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T5131—2005移动通信T程钢塔枪结构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呼损制ralf-lnss syslem
单基站业务信道全忙时,新的呼叫中请将被损失掉。3.1.2
call-delay system
等待制
单基站业务道全忙时,新的呼叫中请将逊人排欧等待队列,一日出现空闲道,系统将进行信遣1
HKANKAca
GA/T 1368-2017
指配。
交换控制中心mobileswichoffice提供业务交换、用户管理、业务承载以及至外部网络接口的控制中心。3.1.4
无线网radio network
实现移动台与基站之间无线通信的网络,3.1.5
probability of call-delay
呼叫延退概率
在等待制系统中,用户呼叫遐到阻塞而导致呼叫延迟的概率。3.1.6
可通率
probability of communication系统川战功通话的概率。
signal source station
信源站
仅为直放站提供信号源的基站
天线挂高
hanging heighi nf antenna
天线根部与地表之间的乘直距离。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3U Building Basehand Uni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nlernet Prutocol
RRU Remotc Radio Unit
4概述
室内基带处理单
地理危息系统
因特网互联协议
远端射频单儿
PDT通信系统山交换控制中心、传输链路、光线网和业务平台组成。交换控制中心包括软交换控制、媒体网关、网管、鉴权和加密、与公安信息网安全对接、与异构网互联及数据库服务器等;传输链路包括光纤链路、无线链路及链路的汇接;无线网包括基站、移动台及相关设备;业务半台包括谢度、录音、GIS等。
5PDT通信系统设计
5.1概述
PDT系统设计士要包括建设现状、业务需求、网络覆益、系统容量、频率规划、编号方案、网络管理、安全体系、联网力案、应用对接功能要求、性能指标、配套设施、经费概算等。5.2网络服务质量
网络服务质量应满足表1要求,
HKANKAca
空外无线可通率
业务指标
呼叫建文时间
重点地区
主要地区
一般地区
呼损率
表1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参数名称
呼叫延迟概率
掉话率
短数据发送成功概率
同--交换中心内组呼建立时间
跨交换中心组呼建立府间
≥85岁
2%--5%
P(等待时间0)一5%
500 ma
GA/T 1368—2017
按于持台步行溅战计算
按手持台步行试计算
按手持台步行溅试计算
用于呼领制系统
川于等待制系统
注:警务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为重点地区,警务活动较频繁的区威为主要地区,除此以外警务活动额次不高的区域为一殷助区
交换控制中心设计
交换控制中心应采用软交换架构,其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软交换控制设备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人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bzxZ.net
信令网关完成异构网的信令处理,PDT 通信系统接人公用电话网的接口应符合 GF 005-1994的相关要求;
媒体网关先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信息安全设备完成无线通信的入网鉴权和安全加密功能,如密钥管理服务器,鉴权服务器等,信息安全系统应符介GA/T10592013的相关要求;安全对接坚完成PDT系统与公安信息网的安全对接,包括前置服务器、网闸、盾置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以确保公安信息网和FDT专网的安全,确保PDT专网与公安信息网的语音、数帮业务实现实时交互,功能完整,没有缺失;其他女撑设备如数概库服矫器,网臂服务器等,软变换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费的支持:交换控制中心宜考虑异地容灸热备份。5.4传输链路设计
5.4.1概述
传输链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链路:基站和交换中心间链路,交换中心与交换中心间链璐,交换中心与管理客户端、调搜客片端、监控客门端链路等在使用社会资源提供的机房,链路租用公网电信运营商的链路时,不得直接接人公安信息网。5.4.2链路形式
链路应采用IP专用链路。
TKANKAca
GA/T 1368—2017
5.4.3链路带宽要求
变换!!心乏间采用链路连接。交换中心的链路带宽要求为5Mbps~-10Mbps基站和交换问链路带宽每载波要求不小于61kbps。5,4.4调度台和管理终端传输链路远程网管/调度终端采用带宽不低于2Mbps链路连接到卡交换中心.5.4.5监控终端的传输链路
应在满足集群业务怖宽基础上,选择支持监控视频传输的网络带宽,以避免对于集群业务造成影响。
5.4.6可靠性要求
关键传输链宜采用双备份设计。基站与交换i心间链路要求:网络时延不大于 50 ms,网络抖动不大于 20 ms,丢包率不大于1×10 3。
交换中心与交换中心间链路要求:网络时延不大于100ms,网络抖动不大于50ms,丢包率不大于1X10-3.
5.5无线网设计
5.5.1概述
无线网设订应包括站点覆盖规划、睿量设计和懒率配置。5.5.2无线网覆盖设计
5.5,2.1无线网覆盖设计原则
在无线网覆盖设计中,应以满足覆盖范国、碱小频率十扰为原则,来确定基站天线挂高,天线类型、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
5.5.2.2无线网覆盖设计内容
无线网覆盖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站点位置;
站点数量;
站点类型:
天线挂高;
无线参数(包括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倾角、方向图、天馈系统损耗等);-微盖预测
为「解决于持台与基站间上下行通信距离不匹配的间题,可采用下列措施:一基站采用分集接收;
基站接收天线选用高增益定向大线,对于局部弱覆盖或百区,宜采用光纤直效站来满处覆蓝要求。在射频收发隔离条件许可时,可采用无线直放站米满足覆盖要求。无线直放站的设计应满足十扰指标要求,并结合所选用的设备,考虑时延1
TKANrKAca
GA/T 1368—2017
影响,增益设置低丁直放站收发隔离度10d3。为减少直放站过多对于施主站的底噪抬升,可采用独立的信源站。
P通信系统采用大区的网络结构,对于大城市的建筑物密集区,可适当增加基站数量对于宰内不能满足爱盖的地,宜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对于体量较用户数较多的建筑物,可采用独立基站加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的方式实现室内覆盖;对于体量较小或用户数较少的建筑物,可采用直放站加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或直接采用直放站的方式实现室内覆盖,室内倍号分布系统由有源器件(1线放大器)、源器件(功分器、介器、价路器)、天线(吸顶大线、壁挂天线,泄电缆),缆线等细成。室内覆盖设订应完成以下上作:一根据覆盖需求,将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天线和缆线进行布局和组合,使基站或直放站的信号延伸到建筑物内各区域;
对链路预算进行计算,确保目标区域内的信号强度达到清晰通活的要求,Ⅱ室内信号外泄到室外10m处的场弱比室外信号低10dB。5.5.2.3无线网爱盖设计基本步骤无线网覆盖设计基本步檗如下:a)选择基础传播模型,逃行路测,校正传播模型;b)通过链路预算,计算无线传播路径损耗,预测基站覆盖范胤;
d)根据设订且标,确定站点的初始设置方案;e)
系统仿真;
根据仿真结果,对初始站点设置方案迹行调整;g)现场勘察确定具体站点位置;h)根据实际站址对初始站点设置方案进行调整。5.5.3无线网容量设计
5.5.3.1无线网容量设计内容
无线网容量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单呼,组呼话务量计算话音信道数量;根据卫星得数据量计算数据偿道数量:一考虑20%~30%的亢余,
5.5.3.2无线网容量设计基本步骤数字集群允线容量设计宜遵循以下基术步骤:a)明确用\容量需求目标;
b)根据话务量模型,预测覆盖区内的活务量和数据流量;)预测每个基站所吸收的话务量和数据流量;d)根据爱尔兰公式确定基站的载波数配置5.5.4无线网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采用不小丁12区群的频率复用方法;站内无三阶互调、无邻频1扰;
HKAONKAca
GA/T 1368—2017
:同合路器最小信道频率间隔不小丁250kHz;一一相邻站无邻懒干扰,复用站无尚懒干扰;频率复用时,其信道抑制,邻道选择性和互调响虚抑制指标虚满定GA110562013要求,5.6业务平台设计
交换控制中心的业务平台完成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业务控制点和应用服务器,如调度服务器.录音服务器、GIS服务器等。5.7设备选型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设备应满足PDT系列标准的相关要求,并逆过检测部门检测。天线,馈线、合路器、分路器、双工器等配套设备的性能指标参见附录A。5.8局(站)选择和要求
5.8.1交换控制中心
交换控制中心局址的选择应按GB50174一2008的有关规定执行。交换控制中心的局址宜考愿链踏汇接方便,与其他应系统对接方便等因素,选择基础设施完等、运营维护方便的机房,
5.8.2基站
基站成在规划设计的位置附选址,位置偏离应以不产生频率扰为原则:基站站地宜选在地势相对较高、有适当高度的建筑物或有可利用通信塔的地方。但不应育扫追求高度,造成覆盖范围虽大有效覆盖却不足的间题,基站四用视斯成开阔,基站天线主瓣方向200m以内尽量避开高于天线高度的高大障碍物当基站站址选在民用建筑物附,应根据站内所有设备的重量、尺寸及排列方式对楼面荷载逊行核算,以便确定是香采联必要的灿闹施站址宜选择在人为噪声和其他无线电优环境较小的地方,不宜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等附近设站。站址应选摔在安全的环境内,不咸选摔在堆放有易燃,易爆材料的建筑物,以及容易产生火火和有爆炸危险的上业企业附近。
站址应有较好的卫生环境.不窄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散发有害气体,多烟雾,多粉尘和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附近。
PDT集群基站和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共大面或共塔设置时,系统之问的干扰隔离应满足要求。5.8.3机房
数字集群避信系统基站的机房建筑设计,机房温度、混度、防尘、防潮的设计应按GB501742008的有关规定执行。
数宁集群通信系统基站的机房应设置安全防范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宜出视额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和H入口控制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应H备联动控制功能。设计应按GB50348一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
5.8.4天线塔
天线塔的设计成满足YD/T5131--2005的相关舰定。6
HKAONKAca
GA/T 1368--2017
基站大线塔可采用白立式铁塔、拉线杆铁塔或H杆塔。大线塔应满足下列要求: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除应满足技术要求,在机场附近的基站还应符合航空部门的有关规定,必要时在塔预设置航空标志灯;
在天线塔体的适当位置川设置操作平台和爬梯,以利于天线、馈线的安装、调测和维护:大线塔在无荷载时,中线乘直倾斜度不应超过塔高的1/1500;一金属大线塔应采最防腐排施。5.8.5供电
数宁集群通信供电系统技术参数应满足YD/T1051一2010的有关规定;集群交换控制中心和基站的供电、备用电源的设计及安装应满是Y)/T50402005的有关规定。5.8.6防雷
集群交换控制中心和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应按GI3506892011的有美规定执行。5.8.7环境保护
集群通信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齐类影响,应符合YD50392009的相关要求通信局(站)内部的坏境要求,应符合YD/T18212008和YD/T17122007的相关要求。6施工要求
6.1机房及环境安全
机房建筑及装修应按设计要求施丁,屋顶不得漏水,室内不得渗水,瑙体、地面应平整密实。地槽、预留孔洞、预埋钢管、螺栓等位置、规格应衍合工程设计和安装要求,地槽盖板应严密、坚固。地槽内不得有渗水,
机房般采用山走线,不得安装吊顶,布放电缆时不得堵作进风孔。机房室内装修材料应采用阻燃材料,预留孔洞应配置阻燃的安全盖板,已用的走线孔洞应用防火泥封堵。
机房照明、插座的数量,莅置及容量符介配置要求,安装工艺良好,满足使用要求。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抗震措施应符合YD50592005和T程设计要求。防火措施成符合GB50174—2008中相关规定防洪应符合GB50201一2014中关于通信设施的规定。6.2电缆走道及槽道
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走道平直,无明显起伏、扭曲和歪斜;-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柜排列保持平行-吊挂安装符介工程设计要求,垂直、整齐、牢固;·地面支柱安装垂直稳酉,同一向立柱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立柱妨碍设备安装时,适当移动位置:
电缆走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年回、端证、平直::-沿墙水平电缆走道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走道与地面垂直;所有电缆走道叫靠接地:
FKANKAca
GA/T 1368-2017
槽道安装直、端正、牢固,列糖道成直线;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一致长度。6.3设备安装
设备装应欲合下列要求,
·设备安装位置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设备机架垂直安装;
-一同列机架的设备而板处同一平面上;--…机架的防震加闹符合YD5059—2005和T程设计要求;交换子系统设备的防静电措施,符合设备及工程设计要求。6.4线缆布放
6.4.1通用要求
线缆在电缆走道上布放时,应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相互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距均句,线扣松紧适度,第一根横铁1均应绑扎阅定。电缆槽内布放电缆时,槽内电缆应顾直,尽量不交义,在进出槽道和转弯处应绑扎周定。6.4.2电源线布放要求
电源线布放应满足以下要求:
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分开布放;各类电源电缆的规格、型号符介工程设计要求;采用整条电缆料的电力电缆,严禁巾间接头,且电缆外皮宪整,芯线及金属护层对地的绝缘电阻符合出广要求;
::·电力电缆扮弯圆滑均匀,铠装电缆的变曲半径不小于其直径的12俺,塑包电缆及其他软电缆的弯曲半径大于电缆直径6倍;
设备电源引入线一般利用白带的电源线;当设备电源线引人孔在机顶时,沿机架顶上颇占成把布坡。
6.4.3信号线及控制线布放要求
信号线及控制线布放应满定以下要求: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分开布放,间距不小于100mm;线缆规格型号、数量符衍合工程设计要求;布放线缆有序、顺直、整齐,避免交文纠缠;线缆弯曲应均句、圆滑一致,弯曲半径大于60mm:—线缆两端有明确标志。
6.4.4接地线敷设要求
接地线敷设成满足以下要求:
接地引接线截面积符介工程设计要求,使用热镀锌扇钢、多股铜芯电缆或铜条:机房内采用联合接地系统,保护地及电源工作地均由空内同-接地系统引出;机架接地线一般来用16mm的彩股铜线,机架内设备就近山机渠汇流排接地:一一接地线布效尽量短、直,多余导线截断,所有连接使用铜案或连接器连接,铜鼻可靠压接或煜接。
6.4.5BBU+RRU架构的基站馈线安装方式BBU十RRU架构的基站馈线妾装方式如下,RRU采取上塔安装方式.BBU和RRU之间通过户外光缆进行连接;——RRU和天线之间采用1/2\馈线连接;-一户外光缆布放时,应顺势逐圈放缆;一—光纤接头应做好防水处理,光纤人室内前应做好防水弯:…光纤布线整齐,转弯圆滑,无弯折月光纤安装位置正确;GA/T 1368—2017
一亢余光纤满是弯曲半径盘圈后挂放到室外侧,光纤弯曲半径须不小于自身线径的20倍。蓄电池安装
蓄电池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安装位置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电池架的材料、规格、尺寸、承重满足设计要求;一—-电池架非列平整稳固;
—-铁架与地面加固处的膨胀螺栓进行防腐处理一在抗囊设防地区,安装蓄电池架符合YD)5059—一2005相关要求;蓄电池的型号、规格数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人网许川证;一一安装时将滤气帽或安全阀、气赛紧,防止松动;电池外壳及安全阀、滤气帽没有损坏现象;-二-电池各列排效整齐,前后位置、间距适当,电池单依保持垂直与水平:电池间隔偏差不大于5mm,电池之间的连接条整,连接栓紧,并在栓和螺上涂防腐层或加装塑料盒盖:
-电池安装在铁架!时.垫缓冲胶挚;…-·各组电池根据馈电博线走向确定正负极出线位置:-一在电池架和电池体外侧,有防腐材料制作的编号标志。6.6铁塔及地网
通信基站铁塔,抱杆与机房地网成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使用同·-地网或用扁钢在地下将铁塔(抱杆)地网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
6.7基站天馈线安装
6.7.1天线安装
基站的天线安装应满足如下要求:天线安装稳定、固、可靠,符合程设计要求天线接地良好,并处在避针下45°角的保护范谢内:天线莅角和俯仰角符食工程设让要求;一全向天线与独立避莆针的间距不小于1.5m…-大线的安装高度山无线覆盖区设计决定;一天线安装位置避开周围制高层批筑物、广告牌,高塔和地形地物等的阻挡:.同一平面安装的收发两刷全向天线水平间距大于5个波长,两副发射大线水平间距人于7个9
GA/T1368—2017
波长.350MHz濒段的波长为0.85m;::乘肖共线安装的两副全向天线的首尾垂直距离大于1个波长;基站采用空间分集接收天线时.相邻大线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间距不小于2.5m;…大线安装在铁塔」时,为避免塔体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全向天线安装在塔顶位置,若安装在塔身侧面,全向大线离塔体闻距不小于1.5m,定尚天线离塔体间距不小于1m;一卫星定位接收天线与塔体间距不小于1m6.7.2馈线安装
基站的馈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馈线安装稳定、牢固、可靠,符合工程设计要求;..…馈线耗衔合1设计要求,大馈线系统的电压驻波比不人于1.3;天线共用器与收发信机和馈线匹配良好;安装馈线的弯曲半径和扭转角度符合产品出厂技术标准要求;馈线的规格、型号、路出、接地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二一馈线金属外护层在天馈线连接处,馈线离塔处和进入机房前分别做接地处理;馈线接头做好防水处理
一馈线进人机房前设置防水弯,弯面半径不小下20倍馈线直径.拐均勾,防水弯最低处低于馈线窗下沿100mm~200tmm;
馈线在室内沿电缆走线架安装,不应直接敷设在地前或墙壁;铁塔安装馈线时,在设右上独梯一侧安装。7工程验收
7.1概述
7.1.1工程过程
正程过程按时间序分为施工阶段和试运转阶段,其中施「阶殿侧惠丁网络硬作设备的安装及较件基不功能的调试网络基本功能正。试运转阶段是在网络基本功能正常的基础[,通过软、破件的参数调整,局部设备配置调整等力法,使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的通信覆盖、性能和功能。7.1.2工程验收流程
企工程施阶段结策后应启动工程初步验收,在试运转阶段结束后应启动工程峻工验收。两个工程过程期间均应牛成过程文档,初步验收和峻工验收时应牛成验收报告,与过程文挡并存档,工程过程及验收按图1所示流程执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