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1590-1999 公用数据网与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
GB/T 11590-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590-1999

中文名称:公用数据网与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s and optional user facilities for public data networks and ISDN network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9-08-02

实施日期:2000-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3941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电信系统>>33.040.40数据通信网络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网>>M19通信网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通信网借口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T 11590-1989

采标情况:eqv ITU -T X.2: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6381

页数:26页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2004-04-09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8-2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谢琳、邱安定

起草单位: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

归口单位: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公用数据网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以及DTE业务。本标准适用于公用数据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GB/T 11590-1999 公用数据网与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 GB/T11590-199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590—1999
eqv ITU-T X. 2 : 1996
公用数据网与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
Interna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sand optional user facilitiesin public datanetworks and ISDNs
1999-08-02发布
2000-03-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1590—1999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X.2建议(1996年版)。编写格式遵照GB/T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是我国公用数据网与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的标准。ITU-TX.2建议在1984年后进行了重大修改(1984年修改于马拉加-托雷莫里诺斯;1988年修改于墨尔本;1993年修改于赫尔辛基;1996年完成再修改),将X.1、X.2和X.10建议的相关部分进行了合并和大量的增补。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相应标准GB/T11590—1989进行修订。本标准此次修订,根据国标制定工作的最新要求,调整和补充了一些原建议中没有的内容,因此采用等效建议的方式。
本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增加了前言。
2在ITU-T前言中,根据X.2建议(1996年版),增加了定义在本标准中出现的任选用户设施的标准或建议名称,定义了四种数据传输业务,列出了在国际上成为可用的任选用户设施;增加了经过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CSPDN)或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获得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以及当经过公用数据网(PDN)获得顿中继数据传输业务时,所采用的DTE业务和识别方法。
3增加了第一章范围
4增加了第二章引用标准
5增加了第三章缩略语
6第四章,电路交换数据传输业务中,增加了四种用户设施。第五章,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中,将原国标中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分为直接接入和端口接7
入;在直接接入中,增加了用户业务类别23~26、29、30~33、35、37、45、53和59,增加了16种用户设施;在端口接入中,增加了9种用户设施,增加了DTE业务和识别方法,增加了用于用户指定型DTE业务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设施:增加了多播(组播)业务提供的附加能力部分。
8增加了第六章顿中继数据传输业务。9第七章,租用电路数据传输业务中,增加了14种用户业务类别。10增加了附录A提示的附录)一一任选用户设施编码。11增加了附录B(提示的附录)一—ISDN(I.250系列建议)补充业务与本标准任选用户设施的关系。
12根据专家们的意见,保留和增补了名词术语英汉对照表(附录A)。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11590—1989。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琳、邱安定。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
本标准委托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解释。1
GB/T11590—1999
ITU-T考虑到:
ITU-T前言
(a)国际用户业务类别和接入种类已在GB/T11589中定义。(b)需要对应在国际上成为可用的公用数据网和ISDN网的数据传输业务、任选用户设施和DTE业务标准化:
(c)需要对主管部门可能提供的和国际上可能使用的附加的任选用户设施和DTE业务标准化;(d)本标准中列出的任选用户设施在其他建议或标准中已予以规定,例如关于网络实现的X.301建议的有关部分和关于网络规程的GB/T11593、GB/T11595等标准;注:本标准中的各设施和I,250系列建议中的补充业务之间的整合和互通在附录B中说明。(e)需要对这些DTE业务所采用的、应在国际上成为可用的识别方法标准化,这些识别方法可由主管部门提供,并在国际上是可能使用的,(f)这些任选用户设施和DTE业务对资费结构可能产生影响。一致建议:
1)对于下列各种数据传输业务,在GB/T11589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用户业务类别,其任选用户设施应该标准化:
i)电路交换数据传输业务;
i)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
i)租用电路数据传输业务;
iv)顿中继数据传输业务;
2)在以下各节中列出了在国际上成为可用的任选用户设施。某些任选用户设施可以在每次呼叫时使用,而另一些任选用户设施则可规定在商定的合约期内使用。在各种情况下,用户均有一个给定的任选用户设施选项。
3)当经过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CSPDN)或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获得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时,当经过公用数据网(PDN)获得顿中继数据传输业务时,所采用的DTE业务和有关识别方法也应该标准化,并在以下各节中说明。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用数据网与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
Interna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sand optional user facilities in public datanetworks and ISDNs
GB/T11590—1999
eqvITU-T X.2:1996
代替GB/T11590—1989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公用数据网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以及DTE业务。
本标准适用于公用数据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1589—1999公用数据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国际用户业务类别和接入种类(eqvITU-TX.1:1996)
GB/T11591—1999公用数据网中的分组装拆(PAD)设施(idtITU-TX.3:1993)GB/T11593—1989公用数据网上同步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间的接口(eqyITU-TX.21:1984)GB/T11595一1999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idtITU-TX.25:1996)GB/T11597—1999
GB/T11598—1999
在分组装拆(PAD)设备与分组式DTE或另一个PAD之间交换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的规程(idtITU-TX.29:1997)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网之间的分组交换信息系统(idtITU-TX.75:1996)
ITU-TX.6:1996多播(组播)业务定义数据传输业务的技术特性
ITU-TX.7.1996
5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对分组式终端设备的支持ITU-T X.31:1995
ITU-T X.32:1996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5在传真分组装拆(FPAD)设备和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或另一个FPADITU-T X.39.1996
之间交换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的规程ITU-TX.48:1996
6使用X.25建议的数据终端设备(DTE)提供的基本多播(组播)业务规程ITU-T X.49.1996
使用X.25建议的数据终端设备(DTE)提供的扩展多播(组播)业务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8-02批准2000-03-01实施
GB/T11590—1999
ITU-TX.213:1995用于ITU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网络业务定义ITU-TX.223:1993利用X.25提供ITU应用的OSI连接或网络服务ITU-TX.301:1993为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子网内部以及子网之间呼叫控制的一般配置的描述3缩略语
TOA/NPI
4任选用户设施
电路方式承载业务
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
闭合用户群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数据终端设备
国际电工委员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
综合业务数字网
国际电信联盟
网络用户识别
任选用户设施
分组装拆设备
公用数据网
分组方式承载业务
公用交换网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
公用交换电话网
永久虚电路
认可的运营机构(以前称PROA)地址类型/编号计划标识
虚呼叫
交换识别(无编号格式)
任选用户设施是一种对基本数据传输业务可修改或补充的设施。因此它不能作为单独的一种业务提供给用户,而必须和一种数据传输业务起提供给用户。任选用户设施适用于多种数据传输业务。本标准指出了对与数据传输业务相联系的能力及所要求的支持程度。通常,这种支持程度可以按下列之一来表示:
E应使基本用户或DTE的业务或设施成为国际上可用的。A在某些数据网上,并且在国际上可能使用的附加用户业务或DTE业务或设施。FS联系到某一数据传输业务时,该项是否会完全得到支持,待定。该项是不适用的。
在某些情况下,支持的程度取决于对其他业务或设施或其他方面的支持。这可采用下列附加注释来表示:
称为“条件支持说明”,在出现Cn的表的下部给出。Cn
M主管部门必须支持的用户业务或DTE业务或设施,但在国际上不一定被使用。X.7建议给出了任选用户设施的详细定义。2
电路交换数据传输业务
GB/T11590—1999
表1示出应在国际上成为可用的电路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任选用户设施以及某些数据网可以采用且在国际上也可能使用的任选用户设施。表1由CSPDN提供的电路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任选用户设施任选用户设施
在商定的合约期间使用的任选用户设施直接呼叫
闭合用户群
有出口的闭合用户群
有入口的闭合用户群
闭合用户群内阻止入呼叫
闭合用户群内阻止出呼叫
主叫线路标识
阻止出呼叫
双边闭合用户群
有出口的双边闭合用户群
阻止入呼叫
反向计费接受
等空闲时连接
允许等待
呼叫重定向
在线设施登记
DTE停用登记/撤销
日期和时间指示
搜索群
人工应答
每次呼叫时DTE请求的任选用户设施直接呼叫
缩位地址呼叫
多地址呼叫(注)
反向计费
ROA选择
计费信息
被叫线路标识
闭合用户群选择
双边闭合用户群选择
a)ROA为认可的运营机构(以前称PROA)。所有用户业务类别
注:本任选用户设施还提供用户请求建立下列一点到多点配置的能力:集中式多点、分散式多点和广播方式。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
6.1直接接入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表2和表3分别示出应在国际上成为可用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以及某些数据网上可以采用,并在直接接入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情况下国际上也可能使用的那些业务3
和任选用户设施。
GB/T11590—1999
这些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在GB/T11595标准中描述。DTE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这些业务和设施。在多播(组播)业务中,某些任选用户设施还有其他作用(见表8)。必须注意GB/T11595标准具有一些固有的特性(例如地址扩展的传送),用户可以用它们来提供端到端的OSI网络服务(见X.213和X.223建议)。这种特性在GB/T11595标准中予以描述,并称作“CCITT定义的DTE设施”(见GB/T11595标准附件G)。注:有关“无连接服务”的问题待定。表2由PSPDN提供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各种业务(直接接入)
业务类型
虚呼叫业务
永久虚电路业务bzxZ.net
8~11、26(同步方式)、30~61E
E(注)
用户业务类别
20~26(起止式)
注:对此业务仍分配类别“E”。虽然某些主管部门仍然认为提供这种业务是国际业务的基本性能,而另一些主管部门则表示它们不提供这种国际业务,在国际上的应用取决于双边协商。对于海事移动通信业务有可能不使用这种业务。
表3由PSPDN提供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设施(直接接入)
用户业务类别
8~11、26
任选用户设施
在商定的合约期间使用的任选用户设施扩展的顿顺序编号(模128)
超级扩展的顿顺序编号(模32768)多链路规程
扩展的分组顺序编号(模128)
超级扩展的分组顺序编号(模32768)D比特修改
分组重发
阻止入呼叫
阻止出呼叫
单向逻辑信道出
单向逻辑信道入
非标准的默认分组长度:(16、32、64、256、512、1024、2048、4 096)
非标准的默认窗口大小
(同步方式)
(注 2)
(注2)
(注2)
(注2)
(注2)
(注 2)
(起止式)
(注1)
任选用户设施
默认的吞吐量等级分配
流量控制参数协商
基本的吞吐量等级协商
扩展的吞吐量等级协商
闭合用户群
有出口的闭口用户群
有入口的闭口用户群
闭合用户群内阻止入呼叫
闭合用户群内阻止出呼叫
双边闭合用户群
有出口的双边闭合用户群
快速选择接受
反向计费接受
阻止本地计费
NUI预药
NUI取代
计费信息
ROA预约
搜索群
呼叫重定向
呼叫改发预约
TOA/NPI地址预约
直接呼叫
网间呼叫重定向/改发阻止预约
全球替代地址登记
接口特定的替代地址登记
替代地址使用预约
每次呼叫时的任选用户设施
流量控制参数协商
基本的吞吐量等级协商
扩展的吞吐量等级协商
闭合用户群选择
有出口的闭合用户群选择
双边闭合用户群选择
反向计费
快速选择
NUI选择
计费信息
GB/T11590—1999
表3(续)
用户业务类别
8~11、26
(同步方式)
(注3)
(起止式)
(注 1)
(注3)
ROA选择
任选用户设施
呼叫改发选择
呼叫重定向或呼叫改发通知
被叫线路地址修改通知
转接延迟选择和指示
缩位地址呼叫
网间呼叫重定向/改发状态选择
替代地址选择
当用虚呼叫业务时使用。
当用永久虚电路业务时使用。
GB/T11590—1999
表3(完)
有效线路利用率所用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cl
RXD/8<:XN1
式中:R-
传输速率(比特/秒);
一总的往返延迟(秒);
——第二层的窗口大小,
N1一一顿的长度(八位组数)。用户业务类别
8~11、26
(同步方式)
(起止式)
(注1)
如果变量和N1的组合不满足等式(1),则应增加k、N1或两者均应增加。如果满足等式(1)的和/或N1的值是要求的扩展的顿顺序编号和/或非标准的默认分组长度(也影响N1),则这些设施的一种或两种为M,否则它们均为A。
如果提供替代地址使用预约,则为M,否则被禁止。c3
如果在合约期间提供扩展的吞吐量等级协商,则为M,否则被禁止。c4
如果提供有出口的闭合用户群或有入口的闭合用户群并且该网络提供是否选择具有优先CUG的能力,则为M,否则被禁止。
如果提供双边闭合用户群或有出口的双边闭合用户群,则为M:否则被禁止。c5
如果提供NUI预约或NUI取代,则为M,否则被禁止。c7
如果提供呼叫改发预约,则为M,否则被禁止。c8
如果提供呼叫重定向或呼叫改发,则为M,否则为A。9如果提供替代地址使用预约,则为M,否则被禁止。c9
1假设PAD功能用于虚呼叫业务(见GB/T11591标准)。对于永久虚电路业务,它的适用范围待定。2在条件C1时,单个虚电路第三层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等式(1)给出的关系。为了充分利用虚电路,当需要分组窗口大小大于2时,则要求非标准的默认窗口大小设施。如果这个窗口大小还大于7时,则还需要扩展的分组顺序编号设施。关于单个和多个逻辑信道情况的确切关系待定。32000年12月31日世界协调时间23:59以前为A,之后为E。6.2端口接入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用户业务类别20~26和29)注:GB/T11589标准给出了端口接入的定义。表4和表5分别示出应在国际上成为可用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以及某些数据网上可以采用,并在直接接入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情况下国际上也可能使用的那些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
GB/T11590—1999
这此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在GB/T11595标准中描述。DTE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这些业务和设施。表4由PSPDN提供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各种业务(端口接入)
业务类型
虚呼叫业务
永久虚电路业务
20~26(起止式)
用户业务类别
5由PSPDN提供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设施表5
(端口接入)
用户业务类别(注1)
任选用户设施
在商定的合约期间使用的任选用户设施1.1
在线设施登记
D比特修改
阻止入呼叫
阻止出呼叫
非标准的默认分组长度(16、32、64、256、512、1024、20484.096)
默认的吞吐量等级分配
流量控制参数协商
基本的吞吐量等级协商
扩展的吞吐量等级协商
闭合用户群
有出口的闭合用户群
有入口的闭合用户群
闭合用户群内阻止入呼叫
闭合用户群内阻止出呼叫
双边闭合用户群
有出口的闭合用户群
快速选择接受
反向计费接受
阻止本地计费
NUI预约
计费信息
ROA预约
(起止式)
搜索群
呼叫重定向
任选用户设施
TOA/NPI地址预约
直接呼叫
网间呼叫重定向/改发阻止预约
每次呼叫时的任选用户设施
闭合用户群选择
有出口的闭合用户群选择
双边闭合用户群选择
反向计费
快速选择
NUI选择
计费信息
ROA选择
呼叫重定向或呼叫改发通知
被叫线路地址修改通知
转接延迟选择和指示
缩位地址呼叫
VC当用虚呼叫业务时使用。
当用永久虚电路业务时使用。
GB/T11590—1999
表5(完)
C1如果提供闭合用户群,则为M,否则被禁止。用户业务类别(注1)
(起止式)
A,E,
(注2)
(注2)
C2如果提供有出口的闭合用户群或有入口的闭合用户群并且该网络提供是否选择具有优先CUG的能力,则为M;否则被禁止。
C3如果提供NUI预约或NUI取代,则为M,否则被禁正。注
1假设PAD功能用于虚呼叫业务(见GB/T11591和GB/T11595标准和X.8建议)。对于永久虚电路业务,它的1
适用范围待定。
2见表3的注3。
6.3端口接入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用户业务类别8~12、26和30)6.3.1DTE业务和识别方法
表6表示经过中间交换网络接入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用户业务类别8~12、26和30时,应在国际上成为可用的DTE业务和有关的识别方法,并且表示了某些数据网可用的以及端口接入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国际上也可能使用的那些DTE业务和有关的识别方法。在6.3节的范围内不提供永久虚电路。X.32建议中含有DTE业务和识别方法的详细定义。8
1非识别型
DTE业务
(由DTE拨入)
非识别型
(由PSPDN拨出)
3识别型
4用户指定型
(注2)
无识别。
由DTE拨入
由PSPDN拨出
由DTE拨入
由PSPDN拨出
由公用交换网提供识别。
GB/T11590—1999
表6DTE业务和识别方法
用户业务类别
8~12、26
(同步方式)和30
(注 1)
(注1)
用数据链路层XID规程提供识别。用NUI选择设施提供识别。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
(注1)
DTE识别
(注1)
在网络提供相应的DTE业务时网络能够提供的DTE或DCE识别方法。NUI
DCE识别
1为业务类别8~12、26和30提供端口接入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主管部门至少应该提供DTE无识别方法的非识别型DTE业务(由DTE拨入),或带有PSN提供的DTE识别方法的识别型DTE业务(由DTE拨入)。
2用户指定型DTE业务是可以提供或不提供PSPDN拨出的一种DTE业务。但是,对于DTE拨入和PSPDN拨出的可能的识别方法是不同的。6.3.2设施
对于非识别型DTE业务(由DTE拨入)、非识别型DTE业务(由PSPDN拨出)和识别型DTE业务,在DTE/DCE接口处提供的任选用户设施是X.32建议指定的默认值。对于用户指定型DTE业务、应在国际上成为可用的任选用户设施,以及某些数据网可用的和国际上也可能使用的那些任选用户设施在表7中示出。表7用于用户指定型DTE业务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设施任选用户设施
在商定的合约期间使用的任选用户设施扩展的顿顺序编号
多链路规程
扩展的分组顺序编号(模128)
D比特修改
分组重发
阻止入呼叫
用户业务类别
8~12、26
(同步方式)和30
A(注 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