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310-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310-2020
中文名称: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规范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301502
相关标签:
汽车
客运站
售票
管理信息系统
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310-2020 Specifications of ticket-sell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road passenger station.
1范围
JT/T 310规定了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售票管理系统要求终端系统要求、检测方法,以及汽车客运站售票票样和移动售票票样等要求。
JT/T 310适用于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 :低温
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
GB/T 2423.3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Cab :恒定湿热试验
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5080.7--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 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 18284- 2000 快速 响应矩阵码
GB/T 25000.51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 要求和评价( SQuaRE)第51 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 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B/T 29267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
GA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
JT/T 309汽车客运站(点) 代码
JT/T325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标准内容
ICS03.220.20;35.240.60
866588393
山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3102020
代替 JT/T 310-—1997.JT/T 319—2010,JI/T 381-—1998,JI/T 498—2004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规范Specifications of ticket-selling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road passenger stationJT
2020-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21-04-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4总体框架
5售票管理系统要求
6终端系统要求
7检测方法
8汽车客运站售票票样
9移动售票票样免费标准bzxz.net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元汽车客票条码
JT/T310—2020
本标准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JT/T310—2020
本标准代替JT/T310—1997、JT/T319—2010、JT/T381—1998、JT/T498—2004。本标准以JT/T310—1997为主,与JT/T310—199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系统开发和系统环境的内容(见1997年版的第5章、第6章);-增加了总体框架(见第4章);一增加了购票实名制售票要求、售票预售参数设置、旅客区域选座及联程售票留座功能(见5.1.2.1);
-增加了退票参数设定和修改、实名制退票功能(见5.1.2.2);增加了改签功能(见5.1.2.3);增加了废票功能(见5.1.2.4);删除了预留票功能(见1997年版的7.1.6);增加了销票功能(见5.1.2.5);删除了售票辅助功能(见1997年版本7.1.7);修改了条形码检票,增加了二维码验票功能、电子客票检票与查验功能(见5.1.3,1997年版的7.2.1);
删除了打印结算凭证和行车路单(见1997版本7.2.4);增加了票据管理功能(见5.1.5);增加了数据上报功能(见5.1.8);删除了系统运行管理(见1997版本第8章);增加了系统管理(见5.1.9);
增加了售票管理系统性能要求、接口要求和安全要求(见5.2、5.3和5.4);增加了终端系统要求(见第6章);增加了检测方法(见第7章);
-增加了汽车客运站售票票样(见第8章);增加了移动售票票样(见第9章);增加了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元(见附录A);-增加了汽车客票条码(见附录B)。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提出并归口。T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公华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卓研奥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雷玉巧、盛磊、
寇福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T310—1997;
-JT/T319—1997、JT/T319—2010;—JT/T381—1998;
—JT/T498—2004。
1范围
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规范JT/T310—2020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售票管理系统要求、终端系统要求、检测方法,以及汽车客运站售票票样和移动售票票样等要求。本标准适用手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943.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5080.7一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GB/T25000.51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
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GB/T29267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GA36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JT/T309汽车客运站(点)代码
5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JT/T325
JT/T697.7—2014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第7部分:道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JT/T979.1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第1部分:服务接口规范JT/T979.2—2015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第2部分:信息数据元JT/T979.4—2016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第4部分:部级版网售票平合安技术要求HET
第10部分:
JT/T979.10-2016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
JT/T979.11—2016
JT/T979.12—2016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
胶术剪求
第12部分:自检票终端技术要求JT/T697.7JT/T979.1、JT/T979.2、JT/T979.4JT/T979.10、JT/T979.11、JT/T979.12界定1
JT/T310—2020
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售票管理ticket-sellingmanagement对汽车客运站的售票、查验与检票统计结算,票据管理,信息发布信息查询数据上报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终端系统terminal system
为旅客提供售、取票及检票的终端设备总称,包括自助售、取票终端,自助检票终端,移动售检票终端和人工售票终端等。
移动售检票终端mobileterminal具有售票、制票、检票等功能,可供临时售检票的移动手持终端设备3.1.4
道路客运实名制证件realnamecertificateforroad-passengertransport符合公安部门实名制要求的道路客运旅客身份证明3.1.5
systemusability
系统可用性
系统正常运行的概率,即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与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之和的比率。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ESAM:嵌人式安全控制模块(EmbeddedSecureAccessModule)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overSecureSocketLayer)JSON: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avaScriptObjectNotation)UTF-8:统一码的可变长度字符编码(8-bitUnicodeTransformationForma)4总体框架
4.1系统组成
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由基础支撑层、数据资源层、应用系统层、用户层组成,见图1。4.2基础支撑层
基础支撑层的组成及功能如下:应用支撑系统,包括各类应用支撑软件,为系统提供应用车列
主机及存储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备份服运行环境;
为系统提供硬件
网络系统,包括客运站内部局域网、专线、互联网等,为客运站内部以及客运站与行业管理部门、互联网第三方等提供网络连接;一安全系统,包括售票管理系统和终端系统的安全。2
行业主管部门
运行调度
统计结算
信巡查询
些础数据库
客运站
售票管理索统
崇据管理
数据!报
用户层
应用系统层
否验与检票
信息发布
系统管理
数据资源层
业务数括库
苯础支摔层
应用支撑系统
4.3数据资源层
主机及存储系统
运输企业
终端系统
自助售、
最票终端
移动件检
票终端
主题数库
网络系统
图1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公众
自助检票
人上件票
交换与共享
数据库
安全系统
JT/T310—2020
数据资源层包括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交换与共享数据库,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应符合JT/T979.2、IT/T697.7和附录A的数据元的定义规范。4.4应用系统层
应用系统层的组成及功能如下:售票管理系统,包括运行调度、售票、查验与检票、统计结算、票据管理、信息发布、信息查询、数据上报、系统管理等功能;
终端系统,包括自助售、取票,自助检票终端,移动售检票等功能。4.5用户层
用户层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客运站、运输企业及公众等用户对象。5售票管理系统要求
5.1功能要求
运行调度
5.1.1.1班次计划生成与管理
班次计划生成与管理应具有以下功能:a)班次计划的生成;
班次计划的录入、增加、停开、恢复、顶班、并班;b)
JT/T310—2020
班次计划信息的修改,包括班次发车时间、检票口、售票站点、上车地点、各站点限售时间、允c)
许售票张数、票价;
支持结算比例的设置与修改;
支持增减某班次的座位数;
支持班次晚点设置、取消;
打印或批量导出班次计划表。
5.1.1.2报班
系统应具备车辆报班和信息查询功能5.1.2售票
5.1.2.1售票
售票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应支持实名售票;
应支持客运站人工售票窗口,应支持现金和电子支付,宜支持终端系统、手机ApP、网站、代理b)
点等售票方式;
应支持客运站人工售票窗口、终端系统、代理点取票、打印乘车凭证;应具有预售班次、班次类型、预售票天数、预售票数量、预售票类型等参数设置、修改;应支持班次余票阈值设置,并支持余票低于阈值时启动预警;在售票管理信息系统故障情况下,应支持应急手工售票;宜支持旅客区域选座及联程售票留座;宜支持民航、铁路售票与退改签。h)
5.1.2.2退票
退票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应支持退票参数设定和修改,包含但不限于退票时间、退票手续费、退票审批、退票类型等;a)
应支持实名制退票;
已经换取纸质车票的电子客票退票,系统应支持在客运站人工售票窗口退票功能;c)
应支持打印退票手续费票据:
宜支持客运站人工售票窗口、终端系统、手机APP、网站、代理点等退票。e
5.1.2.3改签
改签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改签参数设定和修改;
实名制改签;
c)打印改签手续费票据。
5.1.2.4废票
废票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a)废票操作日志等的存储和查询;b)废票数据、废票类型、废票原因等的查询。5.1.2.5销票
销票系统应具有对已售客票作废处理并释放座位的功能。5.1.2.6车票挂失
在旅客客票丢失情况下,系统应具有原车票挂失和作废功能,并支持旅客凭购票实名制证件或网上购票凭证到人工售票窗口补打车票。4
5.1.3查验与检票
查验与检票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a
识读道路客运实名制证件获取旅客身份信息;b)
识读纸质客票副联纸质客票条形码或二维码、电子客票获取乘车信息:JT/T310-—2020
票、证、人三者一一致性核验功能,宜支持旅客人脸识别数据与实名制证件照片比对检票结果数据存储上传;
人工输人票号查询购票信息、客票验证、实名制证件信息验证和录入审批。统计结算
5.1.4.1统计
统计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对于旅客发送量、运量变化、运力分布、售票、退票、改签、废票、车票领用情况、营收状况、售票a)
和乘车情况对照、运输质量等的统计分析;b)按照站点、线路、班次、经营业户、起点等维度进行统计。5.1.4.2结算
结算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在检票完成后提供发车结算单,并上传结算单数据:a)
生成日报、月报、设定时间段结算报表;b)
站点间、线路、班次、经营业户、发车时间、检票人数、拆账结果、上座率、实载率等结算信息c)
查询。
票据管理
票据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a)对客运站售票员、终端系统等用票信息设置和管理;票据类型、票据信息的设置和管理;b)
对票据进行入库、领用、删除、使用和剩余情况统计等;对已经领用的票据进行退领:
对退票、废票、改签的车票进行核销;票据手工补录。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应以广播、短信、App推送、站内信息屏等形式将售票、检票、发车等信息通知旅客;a)
应提供在售班次、线路等售票信息;b)
应提供在检、待检的班次号、车牌号、发车时间、终到站等c
应提供发车的班次号、车牌号、终到站等发车信息;d)
宜提供民航、铁路班次实时到发信息。5.1.7信息查询
信息查询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a)行车计划、票价信息、站点代码、退票规则、改签规则、预售规则、停售规则等查询;b)当天及预售天数内的车型、班次、起点班次情况、停开班次、售票、检票等各项行车动态数据5
JT/T310—2020
查询;
新开班次、停开班次、恢复班次、经营业户变更、车辆变更、客票预留、停售站点情况等运行调度动态数据查询;
结算后查询各班次售票、退票、改签、检票、坏票等:d)
提供民航、铁路班次实时到发信息查询。数据上报
数据上报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a)上报行业管理部门所要求的信息;上传公安部门所要求的旅客身份信息及乘车信息;b)
接入省级联网售票系统,上传联网售票所要求的信息。c)
系统管理
5.1.9.1基本信息管理
应具有人员、客运企业、客运车辆、客运站、线路、班次、车票等基础信息管理功能。5.1.9.2终端管理
终端管理应具有以下功能:
a)终端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采集,支持终端缺纸提醒、故障报警、远程维护等;终端ESAM安全接人的授权管理;b)
c)终端与管理人员的授权维护管理。5.1.9.3权限管理
应具有各岗位人员登录系统操作业务模块的口令、权限设定功能。5.1.9.4日志管理
应记录各种用户进行的操作日志,日志记录至少保存3年以上。5.2性能要求
系统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支持24h在线运行;
可用性大于99.9%;
具有并发业务请求响应能力,支持人工售票窗口、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的查询和购票并发c)
请求;
具有适应性和可扩展性,根据用户数量的增加,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d)
业务请求在1s内处理,实时查询在5s内返回查询结果;支持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保留时间不少于3年。5.3接口要求
省级联网售票管理服务接口
省级联网售票管理服务接口应符合JT/T979.1的要求。5.3.2站外第三方售票服务接口
5.3.2.1交互模式
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站外第三方售票服务接口交互模式应满足表1的要求,6
使用协议
传输地址
数据格式
系统编码
安全机制
第三方售票服务接口交互模式
HTTPS请求响应模式
售票管理信息系统IP地址
JT/T310—2020
第三方售票渠道接人售票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国产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业务数据加密后以密文方式传输
5.3.2.2业务接口调用
业务接口调用数据类型见表2。
表2业务接口调用数据类型
业务类型
实时数据变更推送
班次详细信息查询
锁定票源
解锁票源
订单查询
票务变更
5.4安全要求
数据内容标识
station
schedule
lockseat
unlockseat
ticket
deticket
change
return
调用机制
班次计划、余票变更、线路代码、营运车辆等信息有变化时,应实时推送数据请求站点代码、发车时间、余票数量、价格数据查询
根据班次信息、发车时间日期、座位类型请求锁定座位
根据票号请求解锁票源
根据购票人身份信息、票号请求售票根据订单号或票号请求查询订单数据根据订单号或票号请求销票
根据订单号或票号请求查询票务变更手续费
根据订单号或票号请求退票操作售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a)
引用说明
JT/T979.42016中7.2
JT/T979.4—2016中7.3
JT/T979.4—2016中7.4
JT/T979.4—2016中7.5
JT/T979.4—2016中7.6
JT/T979.4—2016中7.7
JT/T979.4—2016中7.8
JT/T 979.4—2016中7.9
系统安全总体遵循GB17859的等级保护第二级或更高安全级别要求;Q.4—2016中7.10
采用交通运输行业IC卡道路运输证件国产密钥,进行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售票管理系统具备终端设备的安全授信管理,终端信息采用国密算法进行加密,对接入终端设备通过ESAM传输的加密信息进行验证鉴权。7
JT/T310-2020
6终端系统要求
自助售、取票终端
6.1.1整机要求
6.1.1.1总体要求
应包括售票信息屏、证件识别单元、制票单元、主控单元、二维码阅读模块、供电单元、维护功能单元、ESAM安全单元。自助售票终端还应包括支付单元。6.1.1.2外观和结构
除人钞口、出钞口、找零口和银行卡插入口的要求外,自助售票终端的外观和结构应满足JT/T979.10—2016中4.2的要求、自助取票终端的外观和结构应满足JT/T979.11—2016中4.2的要求。6.1.1.3工作模式
自助售、取票终端应接人售票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自助售、取票相关功能6.1.1.4设备安全
自助售票终端设备安全应满足IT/T979.10一2016中4.4.1的要求。自助取票终端设备安全应满足JT/T979.11—2016中4.4.1的要求,6.1.1.5通信安全
通信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
a)采用交通运输行业IC卡道路运输证件国产密钥,终端信息采用国密算法进行加密;b)接人售票管理系统的终端设备通过ESAM对接入链路传输的关键信息进行硬件加解密。6.1.1.6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JT/T979.10—2016中4.7的要求。6.1.2
功能要求
6.1.2.1售票信息屏
应满足JT/T979.10—2016中5.1的要求。6.1.2.2支付单元
应具有互联网等电子支付方式,可具有现金、银行卡等支付方式。6.1.2.3制票单元
应满足JT/T979.10一2016中5.4的要求应按第8章的要求采用针式或热转印式方式打印且具备自动上纸、切换功能。
6.1.2.4取票单元
应满足JT/T979.102016中5.5的要求,应具备打印过期未取票、打印线上退票单据功能。6.1.2.5维护功能单元
应满足JT/T979.10—2016中5.7的要求,应支持剩余未打票数6.1.3性能要求
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打印方式采用24针点阵击打或热转印方式;a)
制票速度不大于3s每张。
其位置提醒等功能。
6.2自助检票终端
6.2.1整机要求
6.2.1.1总体要求
JT/T310—2020
自助检票终端应包括通行指示、状态指示、闸门控制、检票处理、主控单元、服务接口、供电单元、维护功能单元、ESAM安全单元。
6.2.1.2外观和结构
自助检票终端的外观和结构应满足JT/T979.12—2016中4.2的要求。6.2.1.3工作模式
自助检票终端应接入售票管理信息系统,完成检票相关功能。6.2.1.4安全要求
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具有备用电源功能,当外部电源切断时,能保证最后一次业务处理流程的完整性:a
采用交通运输行业IC卡道路运输证件国产密钥,终端信息采用国密算法进行加密;b)
接人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的终端设备通过ESAM对接入链路传输的关键信息进行硬件加解密。
6.2.1.5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外壳防护等级应分别满足JT/T979.12--2016中4.74.8和4.9的要求。6.2.2功能要求
自助检票终端满足以下功能要求:应满足JT/T979.12—2016中第5章的要求:a)
应阻止人、证、票三者不一致的旅客通行;b)
宜具有基于实名制证件与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旅客身份识别的功能6.2.3性能要求
自助检票终端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闸门标准通道净宽不低于650mm,宽通道净宽不低于900mm,高度不低于850mm;a)
在常闭模式下,旅客通过闸机通道后,闸门应自动关闭,关闭时间可通过参数设置;b)
可检测的最小尾随距离(可报警间隔)不大于200mm。c)
6.3移动售检票终端
6.3.1整机要求
6.3.1.1总体要求
移动售检票终端应包括证件识别单元、支付单元、制票单元元和ESAM安全单元。
6.3.1.2安全要求
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佳单元、无线通信单
a)采用交通运输行业IC卡道路运输证件国产密钥,终端信息采用国密算法进行加密;接人售票管理信息系统的移动售检票终端设备通过ESAM对接入链路传输的关键信息进行b)
硬件加解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