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011-199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医药卫生技术>>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中标分类号:>>>>C59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4584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7, 字数:9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7-29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7-10-05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卫生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依据。 GB 17011-1997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7011-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170111997】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前言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炎性坏死为主的肠道传播性疾病。患者主要为成年人,病死率较高,尤其孕期最后3个月的妊娠妇女患病后,病死率可达10%~39%。戊型病毒性肝炎,首先在印度次大陆发现,中亚、东南亚、非洲、印度次大陆均有较大流行的报道。多数爆发流行为水源性的。食源性的报道亦见诸文献。我国人群戊型肝炎的感染率约18%。急性散发性肝炎中戊肝约占10%,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和北京地坛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崇柏、徐道振。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依据。
2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依赖病原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2.1急性戊型肝炎及(黄疽型/无黄疽型)2.1.1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2~6周内接触过肝炎病人或饮用过被粪便垃圾污染的水或外出就餐,到戊型肝炎高发区或流行区。2.1.2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1周以上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或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2.1.3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2.1.4血清病原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肝炎。2.1.5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BIL>17.1umol/L(>10mg/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疽。2.1.6病原血清学检测,抗HEV-IgM阳性或抗HEV-IgG由阴转阳,或滴度由低转高,或高转低4倍以上者,临床诊断:2.1.2、2.1.3加2.1.4。确诊病例:2.1.6。
注:有2.1.5者为黄疽型,无2.1.5者为无黄疽型。2.2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2.2.1符合急性黄疽型戊型肝炎(参照2.1)。2.2.2起病后10天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指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者。
2.2.3黄疽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2.2.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疑似病例:2.2.1十2.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2.2+2.2.4。2.3亚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2.3.1符合急性肝炎黄疽型(参照2.1)。2.3..2起病后10天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者:a)高度之力和明显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
b)血清胆红素上升≥171u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umol/ L。
c)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d)意识障碍(指肝病脑病)。
疑似病例:2.3..1+2.3.2a)和b)。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2.3.2c),参考2.3.2d)。3戊型肝炎的处理原则
3.1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3.1.1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是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施治,主要用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3.1.2重型戊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加强对病人的监护,密切观察病情。采取延缓肝细胞继续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微循环等措施。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大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素乱,腹水,低血糖等,并加强支持疗法。
4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疫情处理(见附录A)5戊型肝炎的病原血清学诊断试剂(见附录B)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疫情处理戊型病毒性肝炎尚无特异性的主动被动免疫手段,加强卫生教育及切断传播途径,管理好传染源是预防戊型肝炎的主要措施A1管理好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A1.1各级医务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病例报告。
A1.2隔离病人自发病日起3周。
A1.3对病人的居住、活动区进行终末消毒。A1.4对接触者观察45天,进行ALT和尿胆红素检查。AI.5对ALT异常、尿胆红素阳转、抗HEV-IgM阳性者视为新发病例,依法报告及隔离治疗。A1.6按表A1对病人排泄物包括尿便及尿液接触的器皿进行消毒。
消春对象
1、房屋门、窗、地、家具
2.驱吐物、排世物
3.厕所,便具
4、食用、护理用具
6.衣物.被姆
7.污染的医疗器械
能高压消毒类
不能高压消毒类
8.饮用水
消毒方法
0.5%优领净喷票
牧周吐排物1份加10%~20%漂自粉乳剂2份:较辑吐排物1份加源白粉干粉5份无分授置2h
3%漂白粉上清液喷穿便翼用药液没泡1h2%过氧乙酸,2%次帆脱的或3火源白粉夜想1h.煮沸5~10min
0.2%过氧乙浴液或02%优氧净投跑2min
环载乙境0.4kg/m2或福尔马林100mL/m就蒸,密闭12~24h
高压薰汽103425帕:15~39min:干热160c1h或素带
取戊二能8ml(原药含量为25%)如0.3%碗酸氢钠和水至100mL.使pH为7.7~8.3,慢泡1~~2h
余鼠保特在0.3~1mg/L,或素沸5min附录B
取原药0.5g,加人至100ml
取激白粉3gc加少量水调与》加水至100mL.待清后取上请液使
在密闭的专用消毒器内进行
(提示的附录)
戊型肝炎的病原血清学诊断试剂日前尚不能在组织培养上获取供诊断用的病毒抗原、化学合成抗原肽和cDNA重组抗原。两者组装的EIA试剂在检测抗HEV-IgG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似。
化学合成寡肽抗原,由位于第二读码框架3'端的B细胞表位决定簇的42个氨基酸和第三读码框架的3'端的33个氨基酸组成:对第一读码框架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区的部分氨基酸也有合成。此三个读码框架中以第二、三读码框架为优势表位决定族,一框架的聚合酶片段较差bzxz.net
B2CDNA重组抗原:用原核细胞分别表达的第二、三读码框架的3端编码多肽,证明具有抗原性,可用作组装诊断试剂盒的抗原材料,将第二、三读框的B细胞表位决定族片段嵌合表达可得嵌合多肽,对第二、三读框都有抗原反应,并且抗原性较分别表达的肽段强。当前国内外检测戊型肝炎均用EIA。其基本原理是:在聚苯乙烯板孔内在碱性条件下包被纯化的戊肝抗原,饱和吸附后洗净未结合的抗原,加待检血清标本(1:20稀释)洗净,加入由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如检测IgG则加标记的抗人IgG,如检测IgM型抗体则加抗人μ链抗体)如果血清中抗HEV阳性,标记抗体可与抗HEV结合,温育,洗净后加OPD底物显橙黄色在492nm波长下光吸收值(OD值)越大表示阳性强度越大,无色则表示阴性反应。其阳性判定值各厂家产品均有说明。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均有说明,在此不多述。
抗HEV-IgM在疾病的早期出现,可作为HEV病原分型诊断的重要判定标准,从初步的临床检测结果看HEV一IgM的反应强度低于甲型肝炎,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在病人入院时立即采血做1:5C稀释检测抗HEV一IgM,最晚不能迟于发病后半个月,因抗HEV滴度较低,故凡抗HEV一IgM阳性应检测类风湿因子,如类风湿因子阳性同时抗HEV一IgM阳性时应再进一步稀释血清进行验证,如抗HEV一IgM仍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诊断成立。亦可先用抗人IgG与待检血清预先中和,仍能检出IgM则可判为抗HEV一IgM阳性。当前所用的间接IgM检测法特异性较捕捉法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