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1283.1-2019 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
JT/T 1283.1-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283.1-2019

中文名称: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气囊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283.1-2019 Inflatable buoyancy hovercraft-Part 1: Sidewall inflatable hovercraft.
1范围
JT/T 1283.1规定了侧壁气囊气垫船的分类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JT/T 1283.1适用于内河和海上平静水域营运限制水域航行,以及冰面.雪地、滩涂、沼泽沙滩等区域行驶的船长小于20m的侧壁气囊气垫船的设计、建造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21柴油机动力 内河船舶系泊和航行试验大纲
GB/T 3471海船 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
GB/T 13146气垫船术语
GB/T 13306标牌
GB/T 19310小艇永 久性安装的燃油系统和固定式燃油柜
GB/T 19311小艇电气系统超低压 直流装置
CB/T 19312小艇汽油机 和/或汽油柜舱室的通风
GJB 77(所有部分)航空用聚氯乙 烯绝缘尼龙护套电线电缆
GJB 2232-飞机螺旋桨 系统通用规范
HB 7809- -2006 飞机螺旋桨 通用技术要求
JT7/T 1283.3- -2019 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 第3 部分:气垫船气囊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7.08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83.1—2019
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
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
Inflatable buoyancy hovercraft-Part 1: Sidewall inflatable hovercraft2019-07-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9-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和型号
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标志、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船体铆接技术要求
称重试验方法
JT/T1283.1—2019
JT/T1283《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
第2部分:围壁气囊气垫船;
一第3部分:气垫船气囊。
本部分为JT/T1283—2019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JT/T1283.1—2019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全国内河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0)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飞浪气垫船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上海市地方海事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滔、周健、刘勤度、陈志飚、肖渤舰、樊妙生、柳存根、贾永清、姜兵祥、袁生民。I
JT/T1283.12019
侧壁气囊气垫船是一种新型气垫船,具有侧壁气垫船的外形特征和全垫升气垫船的两栖性能。为了适应侧壁气囊气垫船的应用与发展,满足我国交通、旅游、公务、抗洪救灾、紧急抢险等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保障侧壁气囊气垫船的安全,制定标准的本部分。IV
1范围
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
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
JT/T1283.1—2019
JT/T1283的本部分规定了侧壁气囊气垫船的分类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内河和海上平静水域营运限制水域航行,以及冰面、雪地、滩涂、沼泽、沙滩等区域行驶的船长小于20m的侧壁气囊气垫船的设计、建造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21
GB/T3471
GB/T13146
CB/T13306
GB/T19310
GB/T19311
CB/T19312
柴油机动力内河船舶系泊和航行试验大纲海船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
气垫船术语
永久性安装的燃油系统和固定式燃油柜电气系统超低压直流装置
汽油机和/或汽油柜舱室的通风
GJB77(所有部分)
航空用聚氯乙烯绝缘尼龙护套电线电缆GJB2232飞机螺旋桨系统通用规范HB78092006
飞机螺旋浆通用技术要求
JT/T1283.32019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3部分:气垫船气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国船级社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中国船级社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中国船级社
材料与焊接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1314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inflatablebuoyancyhovercraft采用柔性气囊作为浮体,船体全部或部分质量在静止时由柔性气囊的浮力支承,航行时由气垫支承,使用空气螺旋桨推进,具有两栖性能的气垫船注: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分为侧壁气囊气垫船和围壁气囊气垫船两种类型。1
JT/T1283.1—2019
侧壁气囊气垫船sidewall inflatablehovercraft两具有柔性气囊侧壁,船体全部质量在静止时由柔性气囊的浮力支承,航行时由气垫支承,使用空气螺旋桨推进,具有两栖性能的气垫船。3.3
气囊inflatabletube
气垫船静止时提供浮力,垫升航行时用以封闭气垫的可充气的柔性囊体。3.4
侧壁气囊sidewall inflatabletube侧壁气囊气垫船两航封闭气垫并具有浮力的气囊3.5
stabilizinginflatabletube
稳定气囊
分隔气垫以提高侧壁气囊气垫船稳性并具有浮力的气囊3.6
纵向稳定气囊longitudinalstabilizinginflatabletube安装在侧壁气囊气垫船中线面上的稳定气囊。3.7
横向稳定气囊
transverse stabilizing inflatable tube安装在侧壁气囊气垫船横剖面上的稳定气囊。3.8
气囊手指finger
由柔性材料制成形状似手指,互相间可紧密贴合,又可独立活动,安装在气囊底部用以封闭气垫的内侧张开的三角形围斗。
首气封bowseal
侧壁气囊气垫船部用以封闭气垫的装置。3.10
尾气封sternseal
侧壁气囊气垫船部用以封闭气垫的装置。3.11
船长length
刚性船体的总长,不包括气道甲板、护航材、碰垫等不影响船体结构完整性的突出结构物、3.12
气囊水线长
lengthofwaterline
漂浮排水状态,沿设计水线自气囊端点至端点的水平距离3.13
气囊水线宽
breadthof waterline
漂浮排水状态,沿设计水线自一气囊外侧至另一气囊外侧的水平距离。3.14
气道甲板
airductdeck
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封盖气道的甲板。3.15
气道甲板长lengthofairductdeckLa
气道甲板自舰端至端的水平距离。3.16
气道甲板宽
breadth of air duct deck
气道甲板自一航至另一般的水平距离。3.17
总高height overall
JT/T1283.1—2019
柔性气囊充气状态,自气囊底部至船上最高固定点的垂向距离(包括灯具、照明等附件)。3.18
船高height
柔性气囊未充气状态,自刚性船体底部至船上最高固定点的垂向距离(包括灯具、照明等附件)。4
分类和型号
侧壁气囊气垫船分类
侧壁气囊气垫船按以下方式分类:按船体材料分为铝合金和纤维增强塑料;按发动机类型分为柴油机和汽油机;b)
按推进系统分为单机单空气螺旋桨推进系统和双机双空气螺旋桨推进系统:c)
按垫升轴系布置形式分为主机前输出轴系布置系统和主机后输出轴系布置系统d)
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
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表示方法如图1所示。CC
示例1:
000-00
发动机类型代码:C为柴油机,Q为汽油机;乘员数,由阿拉伯数字表示;
垫升系统特性代码:Q为主机前输出轴系布置系统,H为主机后输出轴系布置系统:
推进系统特性代码:D为单机单空气螺旋推进系统,S为双机双空气螺栓菜推进系统
船体材料特性代码:L为铝合金:S为纤维增强塑料,H为采用铝合金和纤维增强塑料两种材料混合结构:侧壁气囊气垫船形式代码:
船代码
图1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表示方法10人座单柴油机单空气螺旋奖前输出垫升轴系铝合金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标示为CCLDO-10C3
JT/T1283.1—2019
示例2:
16人座双汽油机双空气螺旋桨后输出垫升轴系铝合金和纤维增强塑料混合结构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标示为CCHSH-16Q。
5技术要求
环境条件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侧壁气囊气垫船在下述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运行:a)
海拔高度不超过3500m;
环境空气温度:-35℃~45℃;
海水温度不超过32℃;
蒲氏风级不超过6级.有义波高不超过1m的水域:冰面、雪地、滩涂、沼泽、沙滩等区域:满足设计限制条件的斜坡、壕沟、坑洼、流冰等障碍环境。船体
船体构造
侧壁气囊气垫船由左右两侧沿船长设置的侧壁气囊、中间部位设置的稳定气囊(如适用)、首5.2.1.1
气封、尾气封和上部连接桥、气道甲板、甲板室等刚性结构构成,如图2所示。说明:
空气舵:
空气螺旋浆:
导管;
一首气封:
侧壁气囊;
尾气封;
稳定气囊:
一刚性船体。
图2侧壁气囊气垫船构造示意
5.2.1.2侧壁气囊气垫船的船体浮力部分由侧壁气囊和稳定气囊(如适用)等柔性结构组成。4
5.2.2刚性船体
5.2.2.1船体材料
JT/T1283.1—2019
刚性船体材料可采用铝合金和纤维增强塑料。铝合金材料、纤维增强塑料应满足现行《材料与焊接规范》的要求。
5.2.2.2结构形式
刚性船体通常为单底结构.单底一般为纵骨架式。满足结构强度安全条件下,骨架形式的选择可依据建造工艺、营运条件和船舶修理条件等确定。参加总纵弯曲的纵向强构件应尽可能在船长范围内保持连续。连接形式可采用铆接或其他有效方式,船体铆接技术要求见附录A。5.2.2.3结构强度
5.2.2.3.1船体结构应能经受住在规定航区内可能遭遇的作用在船体上的最大静载荷和动载荷,且不产生不允许的变形、破坏、渗漏或其他妨碍船舶安全的缺陷。5.2.2.3.2刚性船体结构强度应满足现行《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海上高速船人级与建造规范》的要求,或采用直接计算方法确定构件尺寸。5.2.3柔性气囊
5.2.3.1气囊强度和密性
侧壁气囊、稳定气囊的强度和密性应满足JT/T1283.3—2019中4.2的要求。5.2.3.2气囊材料
侧壁气囊、稳定气囊的材料应符合JT/T1283.3—2019中4.5的要求。5.2.3.3气囊形状和布置
侧壁气囊一般由2~3个圆柱形气囊构成,沿船长布置在侧壁气囊气垫船的两侧,舰两端呈锥形稳定气囊设于船体中心处。
气囊底部可设置耐磨条或气囊手指。5.2.3.4气囊分隔
5.2.3.4.1侧壁上气囊沿船长方向分隔成若干气密隔舱,每一气密隔舱应设置一个便于检测密性和排水的气阀口。气密隔舱的分隔数量按5.3.4破损稳性要求计算确定。5.2.3.4.2侧壁下气囊长度方向不作分隔。侧壁下气囊在航行状态中,应通过充气泵调整控制压力,满足不同界面运行时获得更好的适航能力。5.2.3.4.3上下稳定气囊长度方向均不作分隔,稳定气囊下气囊在航行状态中的压力可控制调整。
5.2.3.5气囊安装
5.2.3.5.1侧壁上气囊和稳定上气囊与刚性船体可采用两道卡槽连接,将上气囊的嵌绳连接耳插进刚性船体的卡槽连接件内进行连接固定。注:连接耳是指粘接于气囊囊体上的条状附件,用于气囊与刚性船体、气囊与首尾气封、气囊与气囊之间的连接安装。
5.2.3.5.2气囊与气囊间可采用两道穿绳方法或其他等效方法连接。穿绳法可用尼龙绳交叉穿入各自气囊的穿绳连接耳内相互连接。5.2.3.5.3气囊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能有效保证气垫的封闭性,确保航行中遭遇最大静载荷和动载荷时,不发生破坏、渗漏或妨碍船舶安全的缺陷。5.2.3.6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由制造商确定,并应符合JT/T1283.3—2019中4.2.1的要求。工作压力应在相应的隔舱部位或操作手册内注明,或两者兼有,并应标示在产品的标牌上。5
JT/T1283.1—2019
5.2.4首气封和尾气封
5.2.4.1气封材料
气封材料应符合JT/T1283.3—2019中4.5的要求。5.2.4.2气封形状
首气封为垂直方向三边固定,下缘自由的裙形柔性体;尾气封为水平方向四边固定,中间可充气的状柔性体
5.2.4.3气封的布置和连接安装
5.2.4.3.1首气封与刚性船体可采用卡槽连接安装,将首气封的嵌绳连接耳插进刚性船体的卡槽连接件内进行连接固定。
5.2.4.3.2首气封与气囊可采用穿绳方法或其他等效方法连接。穿绳法可用尼龙绳交叉穿人各自的穿绳连接耳内相互连接
5.2.4.3.3尾气封上部前、后封口与刚性船体可采用卡槽连接安装,左、右两侧可通过管形连接件与刚性船体连接安装。如设置稳定气囊,则尾气封由左、右两部分组成。5.2.4.3.4首气封、尾气封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能有效保证气垫的封闭性,确保航行中可能遭遇最大静载荷和动载荷时,不发生破坏或妨碍船舶安全的缺陷。5.3浮力和稳性
5.3.1浮力原则
5.3.1.1侧壁气囊气垫船气囊的浮力应能支承全船质量,并具备一定的储备浮力。5.3.1.2侧壁气囊气垫船应具有不少于100%最大设计排水量的储备浮力,以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储备浮力包括气囊和刚性船体提供的浮力。刚性船体的水密舱壁甲板作为储备浮力计算的限界面,限界面以下的所有刚性水密舱室均可计入储备浮力。气囊计入储备浮力的比例不得大于最大设计排水量的20%。
5.3.2浮力分布
储备浮力应沿船长、船宽平衡分布。所有计人储备浮力的舱室均应有可靠的结构完整性,在设计环境条件和紧急情况下能保证水密。5.3.3稳性
5.3.3.1垫升状态稳性
侧壁气囊气垫船在垫升状态中以最大荷载航行时的横稳性和纵稳性应满足现行《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相关规定。5.3.3.2排水状态稳性
5.3.3.2.1侧壁气囊气垫船排水状态的横稳性应满足现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的相关规定。5.3.3.2.2船长小于5m或载人不超过6人的侧壁气囊气垫船,稳性应满足如下要求:a)当全部人员位于客舱一炫时,应满足现行《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完整稳性中稳性试验的要求;
b)无论侧壁气囊气垫船满载还是空载状态,当其中一人位于甲板任何位置时,水线应低于甲板以下50mm。
5.3.4破损稳性
5.3.4.1侧壁气囊气垫船的破损稳性应符合如下要求:JT/T1283.1—2019
a)满足现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的相关规定:b)左右侧壁下气囊全部破损,船舶应不会沉没。5.3.4.2船长小于5m或载人不超过6人的侧壁气囊气垫船,假定遭受船长范围内任一位置处的破损(但不包括间距超过0.1倍船长的隔舱壁),破损稳性应满足如下要求:a)最终水线应位于任何可能进一步进水的开口下缘以下;b)可通过调整人员在客舱内的位置使最终横倾角不超过10°。5.4防腐措施
5.4.1铝合金船体应采用适合使用环境要求的船用配套防腐涂料,涂装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应按涂料制造厂的规定执行。
5.4.2铝合金与其他金属材料接合面之间应采取防腐措施。如铝质船体与非铝合金设备支架连接、铝质船体与管路系统的吊架,通舱管件等固定结合面之间,铝质船体与气囊及首尾气封连接件之间等异种金属接触面,可采用铺垫多硫橡胶带或其他绝缘胶布,螺栓头及螺母与铝合金接口处可采用聚四氟乙烯绝缘垫圈的方式隔离,以保证铝合金与非铝合金绝缘5.4.3用于海上环境的侧壁气囊气垫船,铝合金船体材料应采用硫酸阳极氧化处理,铝合金船体应使用牺性阳极进行保护,或采用其他等效防腐方法。铝合金铆接部位应敷设多硫橡胶带,起密封及防止电化腐蚀和缝隙腐蚀作用。
5.4.4其他设备应满足营运航区对船用设备的防腐要求。5.5两栖性能
5.5.1侧壁气囊气垫船应具有在冰面、雪地、滩涂、沼泽、沙滩等区域的运行能力,具有预定的爬坡、跨沟、越障的性能。
5.5.2非水域环境条件下的载荷应满足满载工况的要求。5.5.3非水域平整界面条件下的速度应不低于同等风级条件下在水面上航行的速度。5.5.4爬坡角度应不小于8°,爬坡长度应不小于侧壁气囊气垫船总长的2倍。5.6机械装置的安全
5.6.1所有旋转的机械设备应设置罩壳等防护措施,防止可能伤害人员和危及船舶安全。5.6.2机器和空气螺旋桨安装处所的人口应设置隔离设施和警示标志,航行期间防止人员进入。5.6.3散开式侧壁气囊气垫船的导管空气螺旋奖应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人员和杂物吸入。防护网材料可采用金属丝或尼龙绳编织,防护网的孔距应不大于50mm×50mm。防护网架应与导管牢固连接。5.6.4所有机械装置都应采取防止松动措施,防止零件松动吸人桨叶导管和垫升风扇,损坏高速旋转的空气螺旋桨和风扇叶轮。
5.6.5永久性安装的燃油系统和固定式燃油柜的安装和试验应符合GB/T19310的要求,5.6.6汽油机舱室的通风应符合GB/T19312的要求。5.6.7任何电气安装应符合GB/T19311的要求。5.6.8侧壁气囊气垫船所用的电缆,除设备随机带来的电缆外,可选用质量较轻的航空用尼龙护套线,航空用尼龙护套线的要求应符合GJB77的规定。5.6.9侧壁气囊气垫船应设置避雷装置。气道甲板构架或气道甲板构架以下的船体部位应设置避雷接地板,避雷装置通过导线与避雷接地板连接,避雷接地板通过导线引人水中。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