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行业标准(FZ) > FZ/T 71006—2021 山羊绒针织绒线
FZ/T 71006—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71006—2021

中文名称:山羊绒针织绒线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7175942

相关标签: 山羊绒 针织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71006—2021.
1范围
FZ/T 71006规定了山羊绒针织绒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验收规则,包装和标志。
FZ/T 71006适用于鉴定精、粗梳及半精梳的纯山羊绒针织绒线和含山羊绒30%及以上的山羊绒混纺针织绒线的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 4802.3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GB/T 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 5706——2018纺织品毛纺织产品术语
GB/T 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 10685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GB/T 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FZ/T 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FZ/T 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101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
FZ/T o1112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蚕丝与羊毛或/和羊绒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FZ/T 20015.6毛纺产品分类,命名及编号绒线
FZ/T 20018毛纺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FZ/T 70001针织和编结绒线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9.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71006—2021
代替FZ/T71006—2009
山羊绒针织绒线
Cashmereknittingyarn
2021-04-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1-07-01实施
FZ/T71006—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FZ/T71006—2009《羊绒针织绒线》,与FZ/T71006—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文件名称修改为“山羊绒针织绒线”;修改了文件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一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一安全性要求增加了婴幼儿及儿童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见4.1:2009年版的3.1);
分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见4.2,2009年版的3.2);内在质量评等主要修改内容有(见表1,2009年版的表1及表2):修改了纤维含量按GB/T29862执行;a)
修改了线密度偏差率中合格品指标;增加了线密度变异系数中精梳产品一等品及合格品指标;d)
修改了单根纱线断裂强度指标;e)
删除了含油脂率指标,增加了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指标;修改了耐洗、耐汗渍、耐水色牢度的色泽变化、贴衬沾色表述的方式,并调整了相应考核指标;
增加了耐干洗色牢度考核指标;g)
调整了备注内容;
外观质量评等主要修改内容有(见4.4,2009年版的3.4);增加了外观实物质量评等(见4.4.1);a)
b)修改了绞纱外观疵点评等要求(见表2,2009年版的表3);修改了织片外观症点评等要求(见表3,2009年版的表4);试验方法主要修改内容有(见第5章,2009年版的第4章);a)增加了安全性要求检验(见5.1);b)增加了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试验方法按FZ/T20018执行,半精梳产品起球试验预置转数为7200r(见5.2);
删除了捻度试验中单纱试验次数的要求(见表5,2009年版的表6);增加了婴幼儿及儿童产品如不符合GB31701的要求,均判定为不合格的判定要求(见6.3.3.1,2009年版的5.3.3.1);
调整了附录A内容(见附录A,2009年版的附录A)。删除了原附录C(见2009年版的附录C)。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分会(SAC/TC209/SC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依蓄毛纺织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雪莲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检验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站。1
-rKaeerkca-
FZ/T71006—2021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光、李涛、朱杰、唐晓萌、赵英、陆卫国、赵俊杰、任振新、陈学彪、朱虹、孟令红、徐药。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71006—1997、FZ/T71006—2009。-riKaeerkca-
1范围
山羊绒针织绒线
FZ/T71006—2021
本文件规定了山羊绒针织绒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验收规则、包装和标志。本文件适用于鉴定精、粗梳及半精梳的纯山羊绒针织绒线和含山羊绒30%及以上的山羊绒混纺针织绒线的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1
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4802.3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5706—2018纺织品毛纺织产品术语GB/T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10685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GB/T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01101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FZ/T01112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蚕丝与羊毛或/和羊绒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FZ/T20015.6毛纺产品分类、命名及编号绒线FZ/T20018毛纺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FZ/T70001针织和编结绒线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
4.1安全性要求
山羊绒针织绒线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婴幼儿及儿童产品基本安全技术1
rKaeerkAca-
FZ/T71006—2021
要求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
4.2分等规定
山羊绒针织绒线的品等以批为单位,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分为优等品、等品、合格品,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4.3内在质量的评等
4.3.1内在质量的评等以批为单位,按检验结果中最低一项定等。4.3.2内在质量按表1规定评等。表1
内在质量要求
纤维含量/%
山羊绒纤维平均细度*/μm≤
线密度偏差率b.d/%
线密度变异系数CVhd/%
抢度偏差率b.d/%
抢度变异系数CVbd/%
单根纱线平均断裂强度bd/
(eN/tex)
强力变异系数CVhd/%
起球\/级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d/%
线密度<20.8×2tex
(≥48/2 Nm)
线密度>20.8×2tex
(<48/2 Nm)
线密度<38.5×2tex
(≥26/2 Nm)
线密度>38.5×2tex
(<26/2Nm)
优等品
—2.0~+2.0
-2.5~+2.5
-rrKaeerKAca-
一等品
按GB/T29862执行
—3.0~+3.0
-3.5~+3.5
-6.0~+6.0
合格品
-4.5~+4.5
-5.0~+5.0
染色牢度/级
耐光?
耐洗?
耐汗渍
(酸性、碱性)
耐摩擦?
耐干洗”
表1内在质量要求(续)
优等品
,山羊绒纤维平均细度只考核纯山羊绒产品。4
一等品
FZ/T71006—2021
合格品
3-4(深色3)
3-4(深色3)
b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抢度偏差率、抢度变异系数、单根纱线平均断裂强度、强力变异系数均为股纱考核指标。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不考核含聚酯纤维、丙纶、二醋酯纤维或三醋酯纤维的产品,粗梳本白纱和散毛染色纱的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试验前必须进行洗涤,洗涤方法见附录A.2。,半精梳山羊绒产品按粗梳指标考核。根据GB/T4841.3标准,>1/12标准深度为深色,≤1/12标准深度为浅色。f耐洗色牢度不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不可水洗的产品。8耐干洗色牢度不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不可干洗的产品。4.4外观质量的评等
4.4.1实物质量的评等
实物质量指外观、手感、条干和色泽。实物质量的评等以批为单位,依据供需双方确认的封样或制造方的生产封样评定,符合封样者为实物质量合格产品。4.4.2外观疵点的评等
4.4.2.1外观症点的说明及量计方法见附录B。
4.4.2.2绞纱外观疵点评等
绞纱外观疵点评等以250g为单位,逐绞检验,按表2规定评等。3
-rKaeerkca-
FZ/T71006—2021
疵点名称
4.大肚纱
5.异形纱
7.异色纤维
表2绞纱外观疵点要求
优等品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一等品
≤2个
不允许
不允许
≤1处
不允许
不允许
注:疵点程度描述:“不明显”指症点比较模糊,检验人员能隐约看到,非专业人员不易发现者。4.4.2.3
筒子纱外观疵点评等
合格品
≤4个
≤1个
不明显
≤3个
不明显
不明显
筒子纱外观疵点评等以每个筒子为单位,逐筒检验。各品等不允许成形不良、斑、色差、色花、错纱等疵点出现。
4.4.2.4织片外观疵点评等
4.4.2.4.1
织片外观疵点评等以批为单位,每批抽取10大绞(简),每绞(简)用单根纬平针织成长、宽为20cm×40cm的织片,10绞(筒)连织成一片,按表3规定评等。表3织片外观疵点要求
疵点名称
1.粗细节
2.松紧抢纱
3.大肚纱
4.条干不勾
5.厚薄档
8.混色不勾
9.毛粒、杂质
优等品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充允许
不充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一等品
不允许
≤1个
云斑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注:疵点程度描述:“不明显”指疵点比较模棚,检验人员能隐约看到,非专业人员不易发现者。4.4.2.4.2织片定等应符合以下规定:优等品疵点限度:10块均符合优等品要求;合格品
≤3处
《3处
云斑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等品疵点限度:符合一等品要求的织片至少达到7块,其中未达到一等品要求的织片均需符合合格品要求;
合格品疵点限度:10块均符合合格品要求。-rKaeerkca-
5试验方法
安全性要求检验
按GB18401和GB31701规定的项目和试验方法执行。5.2内在质量检验
FZ/T71006—2021
纤维含量按GB/T2910(所有部分)、GB/T16988、FZ/T01026、FZ/T01057(所有部分)、FZ/T01101、FZ/T01112等规定执行。5.2.2山羊绒纤维平均细度按GB/T10685执行。5.2.3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按FZ/T20018执行。5.2.4起球试验按GB/T4802.3执行,精梳产品预置转数为10800r,粗梳及半精梳产品预置转数为7200r,织片密度规格和洗涤方法按FZ/T70001中相应规定执行。5.2.5其他各单项试验方法按FZ/T70001执行。6检验规则
6.1外观质量检验条件
6.1.1检验光源以天然北光为准,若采用灯光检验则用40W日光灯两支,上面加灯罩,灯管与检验物距离为80cm士5cm。
6.1.2织片为单面纬平针组织,针圈密度规格按表4规定。表4织片针圈密度规格
线密度/tex(Nm)
50×2(20/2)
38.5×2(26/2)
31.2X2(32/2)
27.8X2(36/2)
23.8X2(42/2)
20.8X2(48/2)
19.2X2(52/2)
16.7X2(60/2)
14.7×2(68/2)
12.5×2(80/2)
9针~14针
9针~14针
9针~14针
9针~14针
9针~14针
16针~18针
16针~18针
16针~18针
16针~18针
16针18针
注:未列入表内的纱支参考相近的支数织片。6.2抽样
以同一原料、品种、颜色和品等的产品为一检验批。横向/(针圈/10cm)
100±4
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样本应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rrKaeerKAca-
纵向/(针圈/10cm)
100±4
106±4
110±5
115±5
120±5
125±5
130±5
FZ/T71006—2021
6.2.3内在质量检验用的样本抽取数量,批量在500kg及以下的每批抽取10大绞(筒);批量在500kg以上的每500kg试验一次;批量在200kg以下的,抽取数量减半,试验总次数不变。6.2.4样本内在质量试验次数按表5规定。表5内在质量试验次数
试验项目
每绞(简)试验次数
总次数
线密度
注:其他项目试验次数按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规定。6.2.5染色牢度检验用的样本抽取应包括该批的全部色号。抢度
单根纱线断裂强度
6.2.6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检验用的样本抽取按GB18401规定执行。6.2.7外观质量检验用的样本抽取数量按批至少为1%(不少于2.5kg)。6.3判定
6.3.1内在质量的判定
按4.3对批样样本进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对应品等要求的,为内在质量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如果所有样本的内在质量合格,则该批产品内在质量合格,否则为该批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其中染色牢度按不同色号分别评定,当某一色号染色牢度不合格时,仅判定该色号的产品不合格。6.3.2外观质量的判定
按4.4对批样样本进行外观质量的检验,绞纱、筒子纱外观疵点评等不符品等率在5%及以下且织片外观疵点评等符合相应品等要求,为该批产品外观质量合格;绞纱、筒子纱外观疵点评等不符品等率在5%以上或织片外观疵点评等不符合相应品等要求,为该批产品外观质量不合格。6.3.3综合评定
6.3.3.1各品等产品如不符合GB18401的要求,婴幼儿及儿童产品如不符合GB31701的要求,均判定为不合格。
6.3.3.2按标注品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均合格,则该批产品合格;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bZxz.net
7验收规则
7.1供需双方按附录A的规定计算针织绒线的公量。重量偏差率按供需双方合约规定执行。7.2供需双方因批量检验结果发生争议时,可复验一次,复验检验规则按首次检验执行,以复验结果为准。
8包装、标志
8.1包装
8.1.1山羊绒针织绒线的包装应保证其品质不受损伤,并适于运输和贮存,包装应注意防蛀。8.1.2每一包装内应为同一品种、品等、批号、缸号的针织绒线。6
-riKacerKAca-
8.2标志
FZ/T71006—2021
8.2.1山羊绒针织绒线的标志按GB/T5296.4和GB18401执行,婴幼儿及儿童产品按GB/T5296.4和GB31701规定执行。其中分类、命名、编号按FZ/T20015.6执行,8.2.2每大绞针织绒线应贴检验合格证、缸号证各一张;小包上应注明品号、色号、缸号、品等、重量等。8.2.3每支筒子纱应有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品名、品号、批号、色号等。8.2.4山羊绒针织绒线的外包装应有如下标志:品名、品号、批号、包号(箱号)、色号、缸号、品等、重量、原料纤维含量、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等。其他
供需双方另有要求时,可按合约规定执行7
rrKaeerkAca-
FZ/T71006—-2021
附录A
(规范性)
几项补充规定
A.1色差、缸差、按色卡或标样检验,对照GB/T250,不低于4级。A.2粗梳本白纱和散毛染色纱考核洗后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洗涤方法按FZ/T70001执行。A.3公定重量的测定
A.3.1实际回潮率的测定按FZ/T70001规定执行。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按GB/T9994执行。A.3.2当实际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含量超过2%时,按式(A,1)计算定重,实际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含量小于等于2%时,按式(A.2)计算定重。mo
式中:
m X(1+R.)
2×[1+(A。-A)]
公定重量,单位为千克(kg);m,实际重量,单位为千克(kg);R。
公定回潮率,%;
m×(1+R。)
A。—规定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含量,%;A,—-实际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含量,%;-实际回潮率,%。
-rrKaeerkAca-
..(A.1)
.....(A.2)
附录B
(规范性)
外观疵点说明及量计方法
斑症:纱线局部沾有污渍。包括黄斑、白斑、色斑、锈渍、胶糊渍等。B.1
FZ/T71006-—2021
多股、缺股、双纱、松紧捻纱、弓纱、毡并、色花、毛粒等疵点说明按GB/T5706-2018执行。B.2
大肚纱:局部纱线直径粗于正常纱3倍以上,形成枣核状者。B.4
异形纱:包括多股、缺股、双纱、松紧捻纱、弓纱等。以绞纱半圈为一处,累计计算。B.5
色档:在织片上呈现色泽不一的档子。混色不匀:不同颜色纤维混合不匀。粗细节、松紧捻纱:3cm为一处。B.8
条干不匀:纱线条干短片段粗细不匀,织片后出现深浅不一的云斑。厚薄档:纱线条干长片段不勾,粗细差异过大,织片后形成明显的厚薄片段。B.9
色差:纱线的色泽有差异。
结头、断头个数:一等品一小绞内的结头、断头数均不得超过大绞所充许数量的一半。错纱:筒子纱纱线用错。包括错支、错捻、错批、错原料等,成形不良:筒子纱线卷绕形状不符规定。异色纤维:其他颜色纤维混人纱线。9
-rKaeerk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