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行业标准(FZ) > FZ/T 73018—2021 毛针织品
FZ/T 73018—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73018—2021

中文名称:毛针织品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9254058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73018—2021.
1范围
FZ/T 73018规定了毛针织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验收规则.包装和标志。
FZ/T 73018适用于鉴定精,粗梳纯绵羊毛针织品,绵羊毛含量为30%及以上的混纺针织品,及由上述针织物为主要面料与其他面料拼接而成的制品的品质,其他动物毛纤维制品亦可参照执行。
FZ/T 73018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毛针织产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1335(所有部分)服装号型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91o(所有部分)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 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 48023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GB/T 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 4856针棉织品包装
GB/T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GB/T 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 7742.1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一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GB/T 7742.2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⒉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气压法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氤弧
GB/T 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 9995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GB/T12490—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GB/T 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19981.2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⒉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9.0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73018-2021
代替FZ/T73018--2012
毛针织品
Wool knitting goods
2021-04-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1-07-01实施
FZ/T73018--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FZ/T73018—2012《毛针织品》,与FZ/T73018—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增加了重缩绒毛针织品的定义(见第3章);调整了毛针织品的分类(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3章);安全性要求增加了儿童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见5.1,2012年版的4.1);
分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见5.2,2012年版的4.2);删除了印花部位、吊染产品的色牢度要求(见2012年版的4.3.3);--内在质量评等主要修改内容有(见表1,2012年版的表1及表3):修改了纤维含量按GB/T29862标准执行;将顶破强度项目名称改为胀破强力;增加了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考核指标;增加了干洗尺寸变化率考核指标,调整了编织密度系数考核要求;修改了耐洗、耐汗溃、耐水、耐干洗色牢度的色泽变化、贴衬沾色表述的方式,并调整了相应考核指标;
增加了拼接互染色牢度考核指标;调整了备注位置并修改了内容。修改了水洗尺寸变化率考核指标(见表2,2012年版的表2);外观质量评等主要修改内容有(见5.4,2012年版的4.4):?增加了缝迹伸长率试验结果判定(见5.4.2,2012年版的4.4.3);修改了领圈拉开尺寸考核分类为7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7岁以下儿童,并增加试验结果判定(见5.4.3,2012年版的4.4.4);修改了外观点的考核要求及注(见表3,2012年版的表4)。增加了抗菌性能要求(见5.5.1);增加了刺痒感性能要求(见5.5.2);试验方法主要修改内容有(见第6章,2012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GB31701安全性要求检验(见6.1,2012年版的5.1);调整了纤维含量试验方法(见6.2.1,2012年版的5.2,1);?调整了胀破强力试验方法(见6.2.2,2012年版的5.2.2);?增加了起球试验对照相关标推样照评级的要求(见6.2.4,2012年版的5.2.4);增加了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试验方法(见6.2.7);?增加了于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见6.2.8)3调整了耐光色牢度的试验方法(见6.2.10,2012年版的5.2.9)调整了耐洗色牢度的试验方法(见6.2.11,2012年版的5.2.10);1
-riKaeerkca-
FZ/T 73018--2021
参增加了拼接互染色牢度试验方法(见6.2.16);修改了缝迹伸长率试验方法按FZ/T20031执行,负荷值为33N(见6.3.3,2012年版的5.3.3);
修改了领圈拉开尺寸试验方法按FZ/T20032执行,负荷值为33N(见6.3.4,2012年版的5.3.4);
?增加了抗菌性能试验方法(见6.4.1);增加了刺痒感性能试验方法(见6.4.2)。修改了外观质量样本抽取按GB/T2828.1—2012执行(见7.1.6,2012年版的6.1.6);增加了儿童产品如不符合GB31701的要求,均判定为不合格的判定要求(见7.2.3.1,2012年版的6.2.3.1);
修改了标志要求(见9.2,2012年版的8.2)。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检验中心、北京市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阜南华翔羊毛衫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光、李涛、孙宇、徐亚波、刘添涛、李马娟。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198--1979、ZBW63001—1986,ZBW63002--1986FZ/T73003~73004—1991,FZ/T24006—1995;-FZ/T73018--2002、FZ/T73018—2012。H
KaeerkAca-
1范围
针织品
FZ/T73018—2021
本文件规定了毛针织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验收规则、包装和标志。
本文件适用于鉴定精、粗梳纯绵羊毛针织品、绵羊毛含量为30%及以上的混纺针织品,及由上述针织物为主要面料与其他面料拼接而成的制品的品质,其他动物毛纤维制品亦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毛针织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巾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GB/T1335(所有部分)
服装号型
GB/T2828.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Www.bzxZ.ne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GB/T2910(所有部分)
GB/T3920
GB/T3922
GB/T4802.3
纺织品
纺织品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牵度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4841.3
GB/T4856
针棉织品包装
GB/T5296.4
GB/T5711
GB/T5713
GB/T7742.1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纺织品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四氨乙烯干洗色牢度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GB/T7742.2
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2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9994
GB/T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GB/T12490-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GB/T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气压法
GB/T19981.2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GB/T20944.3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GB/T23322纺织品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
-rrKaeerKa-
FZ/T73018-2021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T31127—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拼接互染色牢度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31713抗菌纺织品安全性卫生要求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GB/T 38015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FZ/T 01026
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
FZ/T 01101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蚕丝与羊毛或/和羊绒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FZ/T 01112
FZ/T20011—2006毛针织成衣扭斜角试验方法FZ/T 20018
FZ/T20031
毛纺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毛针织品缝迹伸长率试验方法
毛针织品领圈拉开试验方法
FZ/T20032
FZ/T 30003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
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试验方法FZ/T70008
FZ/T70009毛纺织产品经洗涤后松弛尺寸变化率和毡化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GSB 16-2922
粗梳毛针织品起球标准样照
精梳毛针织品起球标准样照
GSB 16-2923
毛织物刺痒感性能试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theskin cormfortof finished woolfab-IWTO-66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重缩绒毛针织品boiled wool knittinggoods为达到设计要求的结构密度,在加工过程中进行了专门的毡缩处理的毛针织品。4产品分类
4.1按品种分为:
开衫、套衫、背心类;
裤子、裙子类;
大衣、西服类;
-衬衣类;
-内衣类;
袜子类:
*一小件服饰类(包括帽子、围市、手套等);—-拼接服装类。
4.2按洗涤方式分为:
-干洗类;
*—小心手洗类;
—一可机洗类。
-rrKaeerkAca-
5技术要求
5.1安全性要求
FZ/T73018—2021
毛针织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儿童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
5.2分等规定
5.2.1毛针织品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5.2.2毛针织品的品等由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项定等。5.2.3内在质量按批评定,外观质量按件评定。5.3内在质量的评等
5.3.1内在质量按表1和表2规定评等,并以检验结果中最低一项定等。表1内在质量要求
纤维含量/%
胀破强力-/kPa
起球\/级
扭斜角/(°)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
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
醛(APEO)/(mg/kg)
干洗尺寸变化率/%
编织密度系数
单件质量偏差率/%
线密度≤31.2
≥32Nm
线密度>31.2
(32Nm)
线密度≤71.4tex
(214Nm)
线密度>71,4tex
(<14Nm)
NP+OP+NPEO+OPEO
染色牢度/级
-rrKaeerkAca-
优等品
按GB/T29862执行
—5.0~~+5.0
-5.0~+5.0
按供需双方合约规定
按供需双方合约规定
合格品
FZ/T 73018—2021
染色牢度/级
耐汗渍
(酸、碱)
耐摩擦”
耐干洗*
表1内在质量要求(续)
优等品
拼接互染b.t
-等品
3-4(深色3)
3(深色2-3)
合格品
3(深色2-3)
胀破强力只考核平针部位面积占30%及以上的产品,背心和小件服饰类不考核;纱线线密度指编织所用纱线的总体线密度。
b起球不考核重缩绒、镂空、长浮线、拉毛等特殊工艺产品;不考核袜子、小件服饰类产品;拼接服装只考核毛针织部分。
。扭斜角只考核平针产品。
1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只考核动物毛含蛋在30%及以上的粗梳部分,其中含聚酯纤维、丙纶、二醋酯纤维或三醋酯纤维的产品不考核。
。干洗尺寸变化率不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不可干洗的产品。1 编织密度系数只考核粗梳平针、罗纹和双罗纹产品。:单件质量偏差率不考核拼接产品。b根据GB/T4841.3,>1/12标准深度为深色,≤1/12标准深度为浅色。1内衣及袜于类产品不考核耐光色牢度。耐洗色牢度不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不可水洗的产品。耐干洗色牢度不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不可干洗的产品。!排接互染色牢度只考核深浅色相拼产品,不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不可水洗的产品。表2水洗尺寸变化率指标要求
松弛尺寸变
化率\/%
小心手洗类
毡化尺寸变
化率/%
洗涤程序
洗涤程序
开衫、套衫、
背心类
≥—10.0
-8.0~+5.0
裤子、裙子、
大衣、西服、衬衣、内衣类
拼接服装类
-rrKaeerkca-
蒜子类
小件服饰类
小心手洗类
可机洗类。
总尺寸
变化率/%
松弛尺寸变
化率/%
毡化尺寸变
化率/%
总尺寸
变化率/%
表2水洗尺寸变化率指标要求(续)开衫、套衫、
背心类
洗涤程序
洗涤程序
8.0~+5.0
裤子、裙子、
大衣、西服、
衬衣、内衣类
拼接服装类
小心手洗类和可机洗类不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不可水洗的产品。松弛尺寸变化率宽度方向只考核平针产品。1X4G
FZ/T73018-2021
袜子类
小件服饰类
:小心手洗类中开衫、套衫、背心类的非重缩绒产品只考核松弛和毡化尺寸变化率;重缩绒产品只考核总尺寸变化率。
外观质的评等
5.4.1主要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长度方向:80cm及以上±2.0cm,80cm以下±1.5cm;宽度方向:55cm及以上士1.5cm,55cm以下±1.0cm;对称性偏差;≤1.0cm。
注1:主要规格尺寸偏差指上衣的衣长、胸阔(1/2胸国)、袖长;裤于的裤长、直裆、横裆;裙子的裙长、臀宽(1/2开围);国巾的宽、1/2长等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或标注尺寸的差异。注2:对称性偏差指同件产品的对称性差异,如上衣的两边袖长,裤子的两边裤长的差异。5.4.2缝迹伸长率
平缝不小于10%;包缝不小于20%;链缝不小于30%(包括手缝)。缝迹伸长率试验结果出现缝线断裂或织物破裂的现象,判定为不合格。5.4.3领圈拉开尺寸
7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30cm;7岁以下儿童:≥28cm。领圈拉开尺寸试验结果出现缝线断裂或织物破裂的现象,判定为不合格。5
rrKaeerKAca-
FZ/T 73018—2021
5.4.4外观症点
外观疵点按表3评等。
原料疵点
编织癌点
裁缝整理疵点
瘀点名称
1.条干不勺
2.粗细节、松紧抢纱
3.厚薄档
6.纱线接头
7.草屑、毛粒、毛片
10.花针、癌针、三角针
11.针閣不匀
12.里纱露面、混色不勺
13.花纹错乱
14.滑针、脱散、破洞
15.露线头
16.拷缝及绣缝不良
17.锁眼钉扣不良
18.修补痕
19.斑症
20.色差
21.染色不良
22.烫焦痕
注1:外观疵点说明见附录A。
表3外观疵点要求
优等品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充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充许
不充许
不允许
≤2个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4-5级
不允许
不充许
一等品
云班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允许
不允许
不明显
不允许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充许
不明显
不允许
注2:疵点程度描述:
一不明显:指疵点比较模翘,检验人员能隐约看到,非专业人员不易发现者。合格品
云斑不明显
次要部位允许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次要部位允许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允许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3-4级
不明显
不充许
明显:指症点本身有比较明显的界限,能意接看到者。注3:次要部位指疵点所在部位为对服用效果影响不大的部位,如上衣大身边缝和袖底缝左右各1/6处,裤子在裤腰下裤长的1/5和内侧裤縫左右各1/6处。注4:色差依据GB/T250评级。
注5:表中未列的外观症点可参照类似的疵点评等。,纱线接头、露线头癌点不允许出现在外表面。拼接面料之间不考核色差。
-rrKaeerKAca-
5.5功能性评价
功能性评价只考核产品上明示具有该功能的产品。5.5.1抗菌性能
FZ/T 73018—2021
毛针织品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7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7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60%。其他抗菌安全性卫生要求应满足GB/T31713。5.5.2防刺痒性能
毛针织品防刺痒性能对非运动产品,刺痒感数值≤510;运动产品,刺痒感数值≤320。6试验方法
安全性要求检验
按GB18401规定的项目和试验方法执行,儿童产品按GB31701规定的项目和试验方法执行。6.2内在质量检验
6.2.1纤维含量试验
按GB/T2910(所有部分)、GB/T16988.GB/T38015、FZ/T01026、FZ/T01057(所有部分)FZ/T01101、FZ/T01112、FZ/T30003等规定执行。6.2.2胀破强力试验
按GB/T7742.1或GB/T7742,2执行,试验面积采用7.3cm(直径30.5mm),仲裁时按GB/T77421执行。
6.2.3编织密度系数试验
按FZ/T70008执行。
6.2.4起球试验
按GB/T4802.3执行,精梳产品翻动144001,对照GSB16-2923精梳毛针织品起球标准样照进行评级;粗梳产品翻动7200r,对照GSB16-2922粗梳毛针织品起球标准样照进行评级。6.2.5扭斜角试验
按FZ/T20011—2006执行,洗涤程序为1X7A。6.2.6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试验
按FZ/T20018执行。
6.2.7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试验按GB/T23322执行。
6.2.8于洗尺寸变化率试验
6.2.8.1按GB/T19981.2执行,使用特敏材料于洗程序洗涤一次,不整烫;试样制备按FZ/T700097
rKaeerkAca-
FZ/T 73018—2021
执行。
6.2.8.2按式(1)分别计算试样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每对标记点的干洗尺寸变化率。l-o×100
式中:
干洗尺寸变化率,%;
一洗涤后的尺寸,单位为毫米(mm);l。洗涤前的原始尺寸,单位为毫米(mm).(1)
6.2.8.3最终结果为长度方向干洗尺寸变化率的平均值和宽度方向干洗尺寸变化率的平均值,精确至0.1%。使用“十”号表示伸长,使用“二”号表示收缩。6.2.9单件质量偏差率试验
6.2.9.1将抽取的若干件样品(见7.1.5)平铺在温度为(20士2)℃、相对湿度为(65土4)%条件下平衡24h后,逐件称量,精确至0.5g,并计算其平均值,得到单件成品初始质量(m)。6.2.9.2从其中一件试样上裁取回潮率试样两份,每份质量不少于10g,按GB/T9995测得试样的实际回潮率。
6.2.9.3按式(2)计算单件成品公定回潮质量,精确至0.1g(公定回潮率按GB/T9994执行)。m:×(1+R。)
式中:
单件成品公定回潮质量,单位为克(g);单件成品初始质量,单位为克(g);公定回潮率,%;
实际回潮率,%。
6.2.9.4按式(3)计算单件成品质量偏差率,精确至0.1%。De-mo-m
式中:
单件成品质量偏差率,%;
单件成品公定回潮质量,单位为克(g);单件成品规定质量,单位为克(g)。6.2.10耐光色牢度试验
按GB/T8427—2019中方法3执行。6.2.11耐洗色牢度试验
按GB/T12490--2014执行,小心手洗类产品执行A1S条件,可机洗类产品热行B2S条件测试,均不加钢珠。
6.2.12耐汗渍色牢度试验
按GB/T3922执行。
6.2.13耐水色牢度试验
按GB/T5713执行。
-rKaeerKa-
6.2.14耐摩擦色牢度试验
按GB/T3920执行。
6.2.15耐于洗色牢度试验
按GB/T5711执行。
6.2.16拼接互染色牢度试验
FZ/T 73018—2021
按GB/T31127--2014方法A执行,对于试样尺寸达不到(100土2)mm×(40士2)mm要求的面料,可按实际试样的最大尺寸剪取,再将两块试样沿短边缘合成组合试样。6.2.17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
按FZ/T70009执行。
6.3外观质量检验
6.3.1外观质量检验条件
6.3.1.1一般采用灯光检验,用40W日光灯两支,上面加灯罩,灯管与检验台面中心距离为(80士5)cm。如利用自然光源,应以天然北光为准。6.3.1.2检验时应将成品平摊在台面上,检验人员正视成品,目光与成品中心距离约为45cm。6.3.1.3检验规格尺寸使用钢卷尺度量。6.3.2规格尺寸检验方法
成品主要部位规格尺寸测量方法按表4和图1规定。表4规格尺寸测量方法
上衣类
连衣裙
围巾类
1/2长
肩最高处向下直量至下底边
腋下1.5 cm处横壁
测蛋方法
平肩式由挂肩缝外端量至袖口边,插肩式由后领中间量至袖口边后腰宽的 1/4处向下直量至裤口边裤身相对折,从腰边口向下斜查至档角处裤身相对折,从裆角处横量
后腰宽的1/4处向下直最至裙底边裙腰下20cm处横量(只考核直筒裙)肩最高处向下直量至裙底边
腋下1.5 cm处横量
平肩式由挂肩缝外端量至袖口边,插肩式由后领中间量至袖口边裙腰下20cm处横量(只考核直筒裙)巾长度方向对折取中直量(不包括穗长)国市取中横量
-rrKaeerk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