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988-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988-2015
中文名称:桥梁结构加固修复用粘贴钢板结构胶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632539
相关标签:
桥梁
结构
加固
修复
钢板
结构胶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988-2015 Repair with bonding steel plate structure adhesive reinforcement of bridge structure.
1范围
JT/T 988规定了桥梁结构加固修复用粘贴钢板结构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JT/T 988适用于桥梁结构加固修复用粘贴钢板(以混凝土为基材)结构胶(以下简称粘钢结构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34. 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 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CB/T 2567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
GB/T 6329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
GB/T 7123. 1胶粘剂适用期的测定
CB/T 7124胶粘剂拉伸 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CB/T 13477. 6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 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
CB 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CB 50728- -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JG/T 271- 2010粘钢加固用建筑结构胶
3 术语和定义
GB 50728和GB 503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涂布型粘钢胶coating structural adhesives for strengthening structures with steel plate
粘贴钢板施工时,在混凝土与钢板缝隙间采用刮涂工艺所用的胶。
3.2 压注型粘钢胶pressure injecting structural adhesives for strengthening structures with steel plate
粘贴钢板施工时,在混凝土与钢板缝隙间采用注人工艺所用的胶。
标准内容
ICS75.140:93.080.2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988—2015
桥梁结构加固修复用粘贴钢板结构胶Repair with bonding steel plate structure adhesive reinforcementof bridgestructure
2015-07-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5-1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和标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JT/T988—2015
Hii KAoNni KAca
iiikAoNiKAca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JT/T988—2015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路工程材料及仪器设备专业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公科固桥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鹏程新博胶粘剂技术开发中心、北京西卡(中国)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威士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天力信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志华、王来永、武俊彦、廖军、任红伟、戴永新、顾晓峰、吴昱、黄燎、李亮、宋世刚、马俊发、王文军、安瑞晶、张江威、陈敏、朱作云、赵巧燕。Hii KAoNni KAca
HTiKAoNi KAca
1范围
桥梁结构加固修复用粘贴钢板结构胶JT/T988—2015
本标准规定了桥梁结构加固修复用粘贴钢板结构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桥梁结构加固修复用粘贴钢板(以混凝土为基材)结构胶(以下简称粘钢结构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34.2
GB/T2567
GB/T6329
GB/T 7123.1
GB/T7124
GB/T13477.6
GB50367
GB50728—2011
JG/T271—2010
3术语和定义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
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胶粘剂适用期的测定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粘钢加固用建筑结构胶
GB50728和GB503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涂布型粘钢胶coating structural adhesives for strengthening structureswith steel plate粘贴钢板施工时,在混凝土与钢板缝隙间采用刮涂工艺所用的胶。3.2
pressure injecting structural adhesives for strengthening structures with steel plate压注型粘钢胶
粘贴钢板施工时,在混凝土与钢板缝隙间采用注人工艺所用的胶。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4.1.1粘钢结构胶按照粘贴钢板施工工艺分为涂布型(CA)和压注型(IA)。4.1.2粘钢结构胶按照施工环境温度分为室温固化型(R)和低温固化型(L)。4.2标记
标记由施工工艺代号和施工环境温度代号组成。HiiKAoNniKAca
JT/T988—2015
示例1:
涂布型粘钢结构胶,室温固化型标记为CA-R。示例2:
压注型粘钢结构胶,低温固化型标记为IA-L。5
技术要求
粘钢结构胶为双组分产品,两组分的颜色应有明显的区别。产品应色泽均勾,无结块,无分层沉淀。5.2
技术性能
室温固化型粘钢结构胶的基本性能、长期使用性能和耐介质侵蚀性能应符合表1、表2、表3的要求。
低温固化型粘钢结构胶的基本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1室温固化型粘钢结构胶基本性能要求性能
抗拉强度(MPa)
受拉弹性模量(MPa)
伸长率(%)
抗弯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无约束线性收缩率(%)
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MPa)
标准值
平均值
钢对钢对接粘结抗拉强度(MPa)钢对钢T冲击剥离长度(mm)
钢对C45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MPa)混合后初黏度(mPa·s)
触变指数
检测条件
在(23±2)℃、(50±5)%RH
条件下,以2mm/min加荷速度进
行测试
(23±2)℃(50±5)%RH
(60±2)℃.10min
在(23±2)C(50±5)%RH
条件下,按所执行试验方法标准规定的加荷速度测试
(23±0.5)℃
25℃下垂流度(mm)
春秋用(23±2)℃
在各季节试验温度下测定的适
用期(min)
热变形温度(℃)
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夏用(30±2)℃
冬用(5±2)℃
固化、养护21d,到期使用0.45MPa弯曲应力的B法测定
(105±2)℃
(180±5)min
涂布型
≥3500
压注型
≥2500
≥50且不得呈脆性(碎
裂状)破坏
≥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1000
50~180
40~210
HTiKAoNi KAca
耐湿热老化性能
耐冻融性能
耐疲劳应力性能
耐盐雾性能
耐海水浸泡性能
表2室温固化型粘钢结构胶长期使用性能要求检测条件
在50℃,95%RH环境中老化90d后,冷却至室温进行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试验在-25℃~35℃(充许偏差-0℃、+2℃)冻融循环温度下,每次循环8h,经50次循环后,在室温下进行钢对钢拉伸抗剪试验在室温下,以频率为5Hz、应力比为5:1.5最大应力为4.0MPa的疲劳荷载下进行钢对钢拉伸抗剪试验
JT/T988—2015
与室温下短期试验结果相比,其抗剪强度降低率不大于12%
与室温下短期试验结果相比,其抗剪强度平均降低率不大于5%
经2×10°次等幅正弦波疲劳荷载作用后试件不破坏
表3室温固化型粘钢结构胶耐介质侵蚀性能要求要
检测条件
5%氯化钠溶液;喷雾压力0.08MPa:试验温度(35±2)℃:连续喷雾,盐雾应自由沉降在试件上:作用持续时间:90d:到期进行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试验
海水或人造海水;试验温度(35±2)℃;浸(仅用于水下粘钢结构胶)
耐碱性性能
耐酸性性能
泡时间:90d;到期进行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试验
Ca(OH)2饱和溶液;试验温度(35主2)℃:浸泡时间60d,到期进行钢对C45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试验
H,S0的5%溶液:试验温度(35±2)℃:浸泡时间:各类胶均为30d;到期进行钢对C45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试验
与对照组相比强度
下降率(%)
不下降,且为
混凝土破坏
混凝土破坏
\耐海水浸泡作用检验用的人造海水配方应符合GB50728—2011中表4.2.3的规定。表4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低温固化型粘钢结构胶基本性能要求性能
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MPa)
钢对钢对接粘结抗拉强度(MPa)钢对C45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MPa)钢对钢T冲击剥离长度(mm)
检测条件
低温固化,养护7d.到期立即在(23±2)℃、(50±5)%RH条件下测试
低温固化,养护7d,再在(23±2)℃下养护3d,到期立即在(23±2)C,(50±5)%RH条件下测试在室温下,以频率为5Hz、应力比为4.0MPa的疲劳荷载下进行钢对钢拉伸抗剪试验
处理后的外观
质量要求
不得有裂纹或
不得有裂纹或
不得有裂纹、
剥离或起泡
不得有裂纹或
与室温固化型同品种结构胶合格指标相比,强度下降不大于10%
与室温固化型同品种结构胶合格指标相比,强度不下降
≥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HiiKAoNiKAca
JT/T988—2015
6试验方法
6.1试验样品的准备
所有试验样品应在(23±2)℃、(50±5)%RH条件下放置24h,取样总量不少于500g。6.2外观
将所有试验样品在各自包装内先搅拌均匀,再用天平分别称出500g~1000g,放人烧杯内,用玻璃棒搅拌并挑起,肉眼观察应符合5.1要求。6.3粘钢胶基本性能测定方法
6.3.1胶体性能的测定
胶体无约束线性收缩率的测定应按GB50728一2011附录P的规定进行。其他检验项目应按GB/T2567的规定进行。
6.3.2粘结性能的测定
6.3.2.1钢一钢拉伸抗剪强度的测定应按GB/T7124的规定进行。6.3.2.2钢一钢对接粘结抗拉强度的测定应按GB/T6329的规定进行。6.3.2.3钢一钢T冲击剥离长度的测定应按GB50728—2011附录F的规定进行。6.3.2.4钢对C45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的测定应按GB50728—2011附录G的规定进行。6.3.3工艺性能的测定
6.3.3.1混合后初黏度的测定应按GB50728—2011附录Q的规定进行。6.3.3.2触变指数的测定应按GB50728一2011附录R的规定进行。6.3.3.325℃下垂流度的测定应按GB/T13477.6的规定进行。6.3.3.423℃下适用期的测定应按GB/T7123.1的规定进行。6.3.4热变形温度的测定
应按GB/T1634.2的规定进行。
6.3.5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应按GB50728—2011附录H的规定进行。6.4粘钢胶长期使用性能的测定方法6.4.1耐湿热老化能力的测定
应按GB50728—2011附录J的规定进行。6.4.2耐冻融能力的测定
应按JG/T271—2010附录B的规定进行。6.4.3耐疲劳作用能力的测定
应按GB50728—2011附录M的规定进行。4
6.5粘钢胶耐介质侵蚀性能的测定方法6.5.1耐盐雾和耐海水浸泡能力的测定应按GB/T7124规定在表3检验条件下进行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试验。6.5.2耐碱性和耐酸性能力的测定JT/T988—2015
应按GB50728—2011附录G规定在表3检测条件下进行钢对C45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试验。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按表5要求项目进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表5要求项目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表5粘钢胶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抗拉强度
受拉弹性模量
伸长率
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无约束线性收缩率
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
对接粘结抗拉强度
钢一钢T冲击剥离长度
钢对C45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混合后初黏度
触变指数
25℃下垂流度
23℃下适用期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JT/T988—2015
检验项目
长期使用性能
耐应力作用性能
耐湿热老化能力
耐冻融能力
耐疲劳作用能力
热变形温度
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
耐盐雾
耐介质侵蚀性能
耐海水浸泡
耐碱性
耐酸性
表5(续)
出厂检验
注1:“V”表示需要检验,“×”表示不需要检验。注2:出厂检验样品的固化条件为40℃、16h或23℃、21d。7.2组批、抽样
连续生产时每5t为一批,不足5t也为一批。抽样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试样应随机抽取。分别抽取双组分,然后充分混合,每批抽取总量不小于8kg。一份用作试验;一份密封保存3个月备用。
7.3判定规则
7.3.1外观质量不符合5.1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7.3.2对于出厂检验,当样本的检验项目全部达到指标要求时,判定该批为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
7.3.3对于型式检验,产品符合表5要求的所有项目,则判该批产品合格。检验中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达不到表5的规定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若仅有1项达不到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双倍抽样进行单项复验;如该项仍达不到规定,该批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
产品包装中应清楚标明下列内容:生产厂商名称及厂址:
产品名称、牌号和类型;
产品标记、商标;
生产日期、批号及保质期:
净质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