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750-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750-2009
中文名称:内部照明标志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7612577
相关标签:
内部
照明
标志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750-2009 Internal lighting signs.
1范围
JT/T 750规定了内部照明标志的产品分类及组成、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
JT/T 750适用于公路上设置的内部照明标志,城市道路和虽属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等各类道路上设置的内部照明标志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1-2008 ,IEC 60068-2-1 :2007 ,IDT)
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 GB/T 2423.2-2008 , IEC 60068-2-2 :2007 ,IDT)
GB/T 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 + 12h循环)(GB/T 2423.4- -2008 ,IEC 60068-2-30:2005 , IDT)
CB/T 2423. 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Fe:振动(正弦) (GB/T
2423. 10- 2008 ,IEC 60068-2-6:1995 ,IDT)
GB/T 2423. 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Ka:盐雾(GB/T 2423.
17- -2008 ,IEC 60068-2-11;1981 ,IDT)
GB/T 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3681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T 3681- -2000 ,neq, Iso 877 :1994)
GB/T 3880. 1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 部分:一般要求
CB/T 3880.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CB/T 3880.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 部分:尺寸偏差
CB/T 397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GB/T 3979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标准内容
ICS93.080.3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750—2009
内部照明标志
Internal lightingsigns
2009-07-23发布
2009-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分类及组成
产品型号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容中国#甲#
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建筑321—标准壹间下载用
wwwJzalnet
JT/T7502009
JT/T750—2009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富阳市新源交通电子有限公司、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敏、郭旷、邵坚达、王国华、丁旭东、杨辉、孙巧丽、陈琳、王辉、胡立平。1范围
内部照明标志
JT/T750-2009
本标准规定了内部照明标志的产品分类及组成、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公路上设置的内部照明标志,城市道路和虽属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等各类道路上设置的内部照明标志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23.1
GB/T2423.2
GB/T2423.4
GB/T2423.10
GB/T2423.17
GB/T3280
GB/T3681
GB/T3880.1
GB/T3880.2
GB/T3880.3
GB/T3978
GB/T3979
GB/T4237
GB/T5080.7
CB5768
GB/T6892wwW.bzxz.Ne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1一2008,IEC60068-2-1:2007,ID)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2-2008,IEC60068-2-2:2007.ID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2423.4—2008,IEC60068-2-30:2005.IDT)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CB/T2423.10—2008,IEC60068-2-6:1995,IDT)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17-2008,IEC60068-2-11:1981IDT)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T3681—2000,neg:IS0877:1994)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一股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5080.7—1986,idt,IEC60605-7:197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7000.1—2007
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IEC60598-1:2003.IDT)GB/T1OH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T18833—200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3产品分类及组成
3.1产品分类
3.1.1根据发光亮度的不同,内部照明标志分为高亮型、中亮型和低亮型。1
建筑321——标推查询下载
w 2L ns
JT/T750-2009
根据灯具外壳防护等级的不同,内部照明标志分为三个等级:级: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
二级: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三级: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34。3.1.3根据照明工作时长的不同,内部照明标志分为:发光间断式:实时检测环境亮度,自动控制标志的开启和关闭:发光不间断式:24h正常发光。
根据调光方式的不同,内部照明标志分为:手动控制式:由人工控制内部照明标志的照明工况:自动控制式:实时检测环境亮度,自动控制照明工况,或按预设程序控制照明工况。具备自动控制式的内部照明标志应具备手动控制功能。3.1.5根据适用环境温度的不同,内部照明标志分为:低温型:能在环境温度-35℃~55℃范围内运行:常温型:能在环境温度-5℃~55℃范围内运行。3.2产品组成
内部照明标志由灯具、箱体、板面等构件组成。4产品型号
内部照明标志的规格型号表示如下0O-O0
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设计顺序号生产商自定义代号,一般用大写字母外壳防护等级,以阿拉伯数字1~3表示亮度等级,H-高亮:M-中亮L-低亮5技术要求
5.1环境要求
内部照明标志环境要求见表1,应能在至少一类户外环境中运行。表1环境适用等级分类
环境特征
夜间背景亮度
(ed/m2)
污染物
相对湿度(%)
环境示例
I类环境
Ⅱ类环境
5-15(亮背景)
粉尘或质蚀性化学物质等污染物较多隧道
沿海公路或跨海大桥
5.2形状、尺寸、结构及外观质量5.2.1形状和尺寸
亚类环境
INV类环境
0~5(暗背景)
固体颗粒少、空气质量良好
达到二级服务水平的公路未达到二级服务水平的公路内部照明标志的形状、图案、文字、尺寸应符合GB5768的规定或有关设计的要求。2
5.2.2结构
内部照明标志内部结构应符合GB7000.1—2007中第4章的有关规定。5.2.3外观质量
JT/T750-2009
5.2.3.1内部照明标志箱体颜色不宜采用深色,标志箱体及连接件的防护层色泽应均匀、无划伤、无裂痕、无基体裸露等缺陷,其理化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箱体的边缘和尖角应适当倒校,呈圆滑状。标志版面和周边应平整、光洁,灯具表面应光滑,防污物堆积和便于清洗,无损伤、变形、涂层剥落。
5.2.3.2安装连接件应具有可调节标志视认角度的机构,以便于安装施工,其活动零件应灵活、无卡滞现象。标志构件应完整、装配牢固、边角过渡圆滑,无飞边、无毛刺。5.2.3.3内部照明标志箱体内元器件安装要求牢固端正、位置正确:箱体出线孔开口合适、切口整齐,出线管与箱体连接密封良好:箱内接线整齐,回路编号清楚,走线横平竖直,符合工艺要求:为便于更换光源和附件以及灯具使用中的维护,宜采取前开门式,箱门开闭灵活轻便,密封良好,箱体内外清洁。
5.3材料要求
5.3.1一般规定
在同一块内部照明标志上,采用的各种材料应具有相容性,防止因电化学作用、不同的热膨胀系数或其他化学反应等造成标志板的锈蚀或损坏。5.3.2箱体
5.3.2.1标志的箱体等构件在保证结构稳定条件下,宜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轻质非黑色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如铝合金板、薄不锈钢板、合成树脂类板材等制造。5.3.2.2铝合金板的板材牌号、规格、力学性能、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CB/T3880.1、GB/T3880.2、CB/T3880.3等有关标准的规定。使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制作标志箱体时,应满足GB/T6892的要求及设计要求,同时应具有轻质、高强、耐蚀、耐磨、刚度大等特点。5.3.2.3薄不锈钢板的材料性能应符合GB/T4237.GB/T3280的相关规定。5.3.3标志面
5.3.3.1标志版面采用的反光膜应兼具较好的透光性能和逆反射性能。5.3.3.2标志板的透光率应不低于98%。5.4光学性能
5.4.1光源
5.4.1.1标志的照明应采用白色光源,安装于标志板结构内部适当位置。5.4.1.2光源应在1%100%光通量范围内可调光,应采用发光效能高的光源。5.4.2亮度性能
5.4.2.1内部照明标志在额定运行状态下的标志版面平均亮度应不低于表2的规定。表2标志版面平均亮度要求(单位:cd/m)颜色
高亮型
建筑32一标雅香询下载调
中亮型
jx321.ne1
低亮型
JT/T7502009
5.4.2.2I类环境下应选用高亮型、发光不间断式且具备自动控制式的内部照明标志:Ⅱ、Ⅲ类环境下宜选用中亮型、发光间断式内部照明标志:IV类环境下宜选用低亮型、发光间断式内部照明标志:ⅡⅢ、IV类环境中事故多发、环境香暗等特殊路段,宜选用发光不间断式内部照明标志。5.4.3均匀性
在规定的标志版面上(不包括拼缝)任何相距150mm测量点上的相同颜色的亮度之比应不大于1.5:1:整个标志版面上相同颜色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应不大于4:1。5.4.4对比度
白色部分与棕色部分平均亮度之比应不大于20:1且不小于10:1:白色与蓝色部分平均亮度之比应不大于18:1且不小于5:1:白色部分与红色、绿色部分平均亮度之比应不大于10:1且不小于4:1。5.4.5色度性能
按6.3.2规定的方法测试,内部照明标志版面色度应符合GB/T18833的规定。5.4.6逆反射性能
内部照明标志表面使用材料的逆反射系数值应根据公路等级和性质按GB5768GB/T18833确定。5.5可靠性
5.5.1平均无故障时间
整机(不含光源)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不小于30000h。5.5.2平均使用寿命
整机(不含光源)平均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0年。5.5.3衰减速度
照明系统服务9000h后,系统流明输出应不小于80%;平均无故障时间内亮度均勾度上升不得超过0.1。
5.6环境适应性
5.6.1外壳防护性能
按6.5.1方法对产品的外壳防水、防尘性能进行试验,灯具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IP34。各类使用环境下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表3的规定。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1类环境
IP55或IP44
5.6.2耐低温性能
Ⅱ类环境
亚类环境
IV类环境
按6.5.2的方法试验后,产品应启动正常。试验中和试验后,产品均应正常工作,检查各部件不应有变形、龟裂、光泽变化等缺陷,密封处不应有爆裂现象,试验过程中出现材料或任何性能指标的变坏都应视为不合格。
5.6.3耐高温性能
按6.5.3的方法试验后,产品应启动正常。试验中和试验后,产品均应正常工作,检查各部件不应有变形、龟裂、光泽变化等缺陷,密封处不应有爆裂现象,试验过程中出现材料或任何性能指标的变坏都应视为不合格。
5.6.4耐湿热性能
按6.5.4的方法试验后,产品应启动正常,无影响安全的损害。试验中和试验后,产品均应正常工作,各部件应无开裂、变形变色等现象发生,试验后检测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5.7的规定。5.6.5耐盐雾性能
产品的外壳、其他裸露部件按6.5.5的方法试验后,应无明显锈蚀现象,金属构件应无红色锈点,电气部件应工作正常,标志版面无变色和被侵蚀痕迹。4
5.6.6耐腐蚀性能
JT/T750-2009
灯具的零部件材料应是耐腐蚀的或涂覆以耐腐蚀的保护层,除本身具有防腐蚀性能的材料外均应采取充分的防腐蚀措施。在可能产生电化腐蚀的不同金属的接触面上,应设有防腐层,非金属表面的处理应具有与金属表面同样的质量。5.6.7耐候性能
产品板面材料的耐候性能应符合GB/T188332002中6.3的相关规定。产品的其他外露部件、发光元件及其支撑结构按6.5.7的方法试验,经过两年自然噪晒试验或经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累积能量达到3.5×10°kJ/m2后,产品外观应无裂缝,凹陷、侵蚀、气泡、剥离、粉化等老化现象,非金属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保留率应不小于90%。试验后,复测标志在额定运行状态下的亮度和均勾度,其指标应符合5.5.3规定。
5.6.8耐机械振动性能
按6.5.8的方法试验后,标志功能应正常,无机械损伤,结构不受影响,紧固部件无松动,无电气接触不良现象。
5.6.9耐风压性能
按6.5.9的方法试验后,标志板面结构应稳定,承受风速为40m/s的正向风产生的最大风压并持续10min后,不影响标志的使用性能,由此产生的几何变形量应不大于2mm。5.6.10强度性能
按6.5.10的方法试验后,以冲击点为圆心,半径6mm区域外,无碎裂,剥离或其他破坏现象,封接处不得有开裂等缺陷,光学部件应无损坏和移动。5.7电气安全性能
采用交流供电的内部照明标志的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以下规定:绝缘电阻、电气强度和泄露电流应符合GB7000.1-2007第10章的要求:a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应符合GB7000.1-2007第11章的要求:b)
安全接地应符合GB7000.1—2007第7章的要求:c
内部及外部接线应符合GB7000.1—2007第5章的要求:d)
防触电保护应符合CB7000.1-2007第8章的要求:e
f)光源的供电电源频率保持50Hz,电压变化范围220×(1±15%)V情况下,内部照明标志亮度应符合5.4.2中规定。光源的供电电源电压保持220V,频率变化范围50Hz±2Hz情况下,内部照明标志亮度应符合5.4.2中规定。
6试验方法
6.1一般规定
6.1.1除特殊规定外,一般试验条件如下:环境温度:15℃~35℃:
一相对湿度:35%~75%;
大气压力:85kPa-106kPa
6.1.2除特殊规定外,一般对可重复的客观测量项目进行三次测试,取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根据需方要求,可给出标准差和不确定度。对于主观测试项目,测试人员应不少于三人,测试结果分为两种:合格或不合格。
6.1.3除特殊规定外,一般应将试样连同全部配件进行测试。当试样尺寸不符合设备测试要求时,在不影响试验结果真实性情况下,可将试样制成60cm×80cm规格的标准试样后送检。6.2外观质量和结构尺寸检测
标志的外观质量用目测和手感法,为主观评定项目。标志的结构尺寸,用分度值0.55mm、精度A5
建筑321—标雅查询下载网
wwwJga21.tet
JT/T750—2009
级的钢板尺或卷尺,以及分度值0.02mm、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6.3光学性能测试
6.3.1亮度、均勾性和对比度测试在额定电压(波动不大于±0.5%)下点亮试样,待发光趋于稳定后,用经过颜色校正和标定的亮度计进行测量。测量时,在版面上以150mmx150mm的网格分区,测出每一点的亮度值,各颜色亮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亮度:计算出整个版面上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的比值作为亮度均匀度:计算出不同颜色的平均亮度之比作为对比度,距离标记牌框架内边不足50mm各点的亮度值不加人算术平均值的计算。
平均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式中·L
L——各测量点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一测点数(个):
一亮度均匀度:
-从测点上测出的最小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从测点上测出的最大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U
6.3.2色度测试
6.3.2.1选用尺寸为150mm×150mm的版面材料试样,采用GB/T3978规定的标准照明体Ds,视场角2°及45/0的照明观测条件,按GB/T3979规定的方法,测出样品光谱的反射比,然后计算出该颜额色的色品坐标或直接测得各种颜色的色品坐标。在同样的照明观测条件下,分别测出试样和标准漫反射白板的光亮度,两者之比值即为亮度因数,或直接测得各种颜色的亮度因数。6.3.2.2选用尺寸为150mm×150mm的版面材料试样,采用GB/T3978规定的标准照明体A光源,视场角0.1°及人射角0°观测角0.2°的照明观测条件,按GB/T3979规定的方法,直接测得各种颜色的色品坐标。
6.3.3逆反射性能测试
按GB/T18833的规定进行。
6.4可靠性试验
按GB/T5080.7的规定进行。
6.5环境适应性试验
6.5.1外壳防护性能试验
按GB7000.1—2007第9章的要求进行试验。6.5.2低温试验
试验设备应符合CB/T2423.1的要求。标志试样连同电气附件以正常工作位置放人试验箱,在环境试验温度条件下放置2h。低温型内部照明标志的环境试验温度为-40℃±3℃,常温型内部照明标志的环境试验温度为-10℃±3℃。试验结束后以额定电压供电,观察标志是否能正常点亮,然后在工作状态下经受16h的试验,试验中观察并记录试样工作是否正常,试验后取出试样,在室温下恢复2h,检查试样是否符合5.6.2的要求。6.5.3高温试验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2423.2要求。将试样连同电气附件以正常工作位置放人试验箱,在环境温度+55℃±3℃条件下放置2h后,以额定电压供电,观察是否能正常点亮,然后在工作状态下经受24h的试验,试验中观察并记录试样工作是否正常,试验后取出试样,在室温下恢复2h,检查试样是否符合5.6.3的要求。
6.5.4交变湿热试验
JT/T750-2009
试验设备应符合CB/T2423.4要求。按CB/T2423.4的规定进行试验,试样放在潮湿箱内,置于正常使用中最不利的位置,以额定电压供电,试验周期为6个周期,1个周期为24h,高温试验的温度为55C。试验中观察并记录试样工作是否正常,试验后取出试样,在室温下恢复2h,检查试样是否符合5.6.4的要求。
6.5.5盐雾试验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2423.17要求。将试样以正常工作位置放入试验箱内,试验箱温度为35℃±2℃,盐雾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1%,盐雾沉降率为1.0ml/(h80cm2)~2.0ml/(h.80cm2),在168h内每隔45min喷雾15min进行试验。试验后用流水清洗掉试样表面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洗涤水温不超过35℃,然后恢复放置1h,检查试样是否符合5.6.5要求。6.5.6腐蚀试验
产品耐腐蚀性能的合格性按CB7000.1—2007中4.18进行。6.5.7耐候试验
自然曝晒试验按CB/T3681的规定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按GB/T18833相关规定执行。6.5.8振动试验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2423.10要求。试样在额定电压下以正常工作状态固定在振动台上,对其进行前后,左右方向上的振动。在振动频率2Hz~150Hz的范围内进行扫频试验。在2Hz~9Hz时按振幅控制,振幅3.5mm:在9Hz~150Hz时按加速度控制.加速度为10m/s。2Hz-+9Hz-150Hz-9Hz-+2Hz为一个循环,扫频速率为1ocVmin,共经历20个循环后,检查试样是否符合5.6.8要求。6.5.9风压试验
将试样倒转90°,按正常固定方式固定在支持物上,使最大迎风面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在灯具上采用加荷载或吊重的方式均勾地施加压力,历时10min。然后将灯具翻转180°重复上述试验。施加的压力P按下式计算:
P=x2.4×S/1502
式中:P—压力,单位为千牛(kN):S一最大迎风面的投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扩—一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风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6.5.10撞击试验
试样应平整放置于硬质地面或试验台上,用质量为0.25kg的钢球从距板面高度500mm处自由下落,冲击试样,保证在冲击的过程钢球与试样只接触一次,每件试样的冲击点应选择上、中、下三个部位进行冲击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6.10要求。6.6电气安全性试验
电气安全性能试验方法应接GB7000.12007的有关规定进行。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内部照明标志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2型式检验
7.2.1产品的型式检验一般由国家法定的质量监督机构组织进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一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一正式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检验:7
健筑321标准善面下慧w2net
JT/T750-2009
产品进行安全认证时: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出场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7.2.2型式检验的项目及顺序按表4规定。表4检验项目及顺序
检验项目
形状,尺寸、结构、外观质量
亮度性能
均匀性
对比度
色度性能
逆反射性能
绝缘电阻、电气强度和泄露电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安全接地
内部及外部接线
防触电保护
电源适应性
外壳防护性能
耐低温性能
耐高温性能
耐湿热性能
耐盐雾性能
耐腐蚀性能
耐候性能
耐机械振动性能
耐风压性能
强度性能
平均无故障时间
平均使用寿命
衰减速度
技术要求
5.2.1,5.2.2,5.2.3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至少20套产品中,按CB/T10111规定随机抽取三套样品。出厂检验
7.2.4·除环境适应性试验以外其他性能不合格时,该次型式检验为不合格:若环境试验项目出现不合格,应在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若仍不合格,则该型式检验批次产品判为不8
合格。
7.3出厂检验
内部照明标志在出厂时均应进行出厂检验。7.3.1检验项目
产品出厂检验由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按表4规定逐项进行检验。7.3.2抽样方法与判定规则
JT/T750-2009
对成品逐个进行出厂检验。若试样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判定为合格产品。若检验结果出现一项不合格,则按情况进行返工或返修,返工或返修后重新检验,若仍不合格,判定为不合格品。
8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8.1标志
8.1.1内部照明标志外壳上应有清晰耐久的铭牌标志,应包含如下内容: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和商标、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等。产品标志大小应与产品外形尺寸协调一致。8.1.2外包装箱上应注明产品的名称和型号厂名和商标、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标准号、产品批号、数量等。两侧面应有防潮、小心轻放及向上等标志。8.2包装
每个产品应有单个包装箱,确保产品不被划伤、碰伤及损坏。包装须符合防潮、防振、防腐的要求。牢固可靠,能适应常用运输工具运送。单个包装箱内应有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检验合格证等。8.3运输与储存
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要注意防止碰撞、受潮及有害化学物品的侵蚀。建筑321标准查面下载
Nnww:j321ne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