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SH/T 3536-2011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SH/T 3536-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H/T 3536-2011

中文名称: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 for Lifting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1-05-18

实施日期:2011-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石油化工 工程 起重 施工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材料储运设备>>53.020起重设备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原材料工业及通信、广播工程>>P72石化、化工工程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SH/T 3536-2002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标准价格:50.0

出版日期:2011-06-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

归口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施技术宁波站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中常用起重机械、起重索具和吊具的使用及工件装卸、厂内运输与工件吊装等起重施工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新建、改扩建、检修和拆除工程时的起重施工。


标准图片预览

SH/T 3536-2011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SH/T 3536-2011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SH/T 3536-2011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SH/T 3536-2011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SH/T 3536-2011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标准内容

ICS 75.200
有效版本
3120 c0 2
J1261-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3536—2011
代替SH/T3536—2002
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lifting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2011-05-18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4.1-般规定·
4.2技术准备
4.3安全技术规定·
4.4环境保护要求
4.5起重指挥·
5起重机械·
5.1·-般规定·
5.2卷扬机·
葫芦。
5.4千斤顶-
5.5流动式起重机
5.6塔式起重机.
5.7桥式、门式起重机·
5.8液压起重设备·.
6杆·
般规定·
钢管榄杆
钢制格构式榄杆
地锚·
般规定
麻(棕)绳
合成纤维吊装带·
钢丝绳与钢丝绳扣-
无接头钢丝绳圈
滑轮与滑轮组·
卸扣·
绳夹·
护绳环与护绳轮
吊具·
一般规定
平衡梁
拉板式吊具·
SH/T3536—2011
SH/T3536--2011
-般规定·
板式吊耳
10.3管轴式吊耳
10.4吊盖
10.5捆绑/兜绑式吊点
10.6抱筛式吊耳
11工件的装卸与运输·
11.1工件的装卸
11.2车辆运输·
11.3排子滚杠运输·
12工件吊装
12.1一般规定
12.2流动式起重机吊装·
杆吊装·
12.4液压吊装系统吊装·
13特定条件的起重施工
13.1利用结构的吊装
13.2立式工件的平移·
罐顶的充气顶升·
13.4储罐类工件的起重作业·
14地基处理及地下设施的保护。14.1地基处理·
14.2地下设施的保护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结构计算中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附录B(资料性附录)起重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大纲·附录C(规范性附录)十不吊·
附录D(资料性附录)钢管榄杆的截面选择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用平衡梁的结构形式附录F(资料性附录)管轴式吊耳的常见结构附录G(资料性附录)吊盖的常见结构型式附录H(资料性附录)流动式起重机的选择·附录I(资料性附录)钢制重型杆的安装、移动和拆除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32
SH/T3536--2011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本规范共分14章和9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起重机械、杆、地锚、索具、吊具、吊点、工件的装卸与运输、工件吊装、特定条件的起重施工、地基处理及地下设施的保护等。本规范是在SH/T3536一2002《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对原规范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与修订后内容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对原规范的结构进行了调整;
重新划分了起重施工等级:
增加了起重施1环境保护的要求:增加了塔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液压起重设备等起重机械的使用要求;增加了管式钢制杆的选择和要求;补充了无接头钢丝绳圈、平衡梁和拉板式吊具等的使用要求;补充了常用管轴式吊耳和吊盖的结构形式;增加了使用液压起重设备吊装作业和特定条件起重作业的内容;增加了作业场地地基处理及地下设施的保护要求;一增加了8个资料性附录和1个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施工技术宁波站负责口常管理,由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施工技术宁波站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科技园区院士路660号邮政编码:315103
电话:0574-87975406
传真:0574-87974566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通讯地址:天津市大港区世纪大道180号邮政编码:300270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吴兆武张信基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岳敏周家祥孙吉产葛春玉石飞刘小平田英关则新程志江坚平
姜俊荣陈文春黄峰蒋平国
本规范200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1次修订。II
1范围
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SH/T3536—2011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中常用起重机械、起重索具和吊具的使用及工件装卸、厂内运输与工件吊装等起重施工的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新建、改扩建、检修和拆除工程时的起重施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适用于本规范。GB5082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T5972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JGJ46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SH/T3515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TSGQ5001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起重施工liftingconstruction
工程项目施工中工件的装卸、厂内运输与吊装作业的统称。3.2
吊装作业liftingoperation
在起重机械的作用下,工件被提升并安装到规定位置的施工作业。3.3
工件work-piece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设备、构件等起重施工作业的对象。3.4
吊装载荷liftingload
工件、吊钩组件、索具、吊具及加强措施等重量的总和。3.5
吊装高度liftingheight
吊装作业时,工件顶部需起升的最大高度。3.6
杆ginpole
用于吊装作业的钢制管式或格构式柱状结构的统称,1
SH/T3536—2011
拖拉绳towguyrope
在吊装受力、风载荷及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用于锁定枪杆或ES
溜绳guyrope
撞制并保持工件状态的绳索。
吊装作业中连接术
走绳fallrope
连接滑轮或滑轮组与起重机械,并承受牵引力的绳索。3.10
skidpad
采用牵机械作为动力,以滚动或滑动方式,用于支撑:
tailskdd/pad
吊装立
tailing
法串装
式工件时,承载工件尾部配合工件吊装的排子。使其保持稳定状态的钢绳
工件的运
TROCHEM
式工件时,配合工件的提升所采取的控制工件尾部运行状态的作业方法tke-
法吊装
的作业
式工件、尾排
定位置时
业中,采流动式的
重机吊起工件尾部
流动式起重机
履带起
超级提升
mobilecrane
作用下,工件尾
主吊起重机械移送的量
胎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等无轨道可移动起重机的统称。superlift
流动式起重机在超级配重
(superliftcounterweight)配置下的吊装作业工况3.17
夹紧于斤顶
elampiack
由动力装置提供液压
力,通过夹持一定规格方钢承重的液压起重设名中孔千斤顶mediunboreiack
由动力装置提供液压动为。
千斤顶。
索具rigging
重的发压起重设备,也称为绳缆通过直接抓持高强度的钢绞线承起重用绳索及与其配合使用的起重部件如绳夹、滑轮组、卸扣、吊索等的总称。3.20
吊索sling
起重施工作业时,连接吊钩或承载设施与工件的柔性元件吊具liftingattachprents
用于起重施工作业时,连接吊钩或承载设施和工件与吊索的刚性壳件的统称。3.22
吊耳liftingJag
起重施工作业安装在工件上用于提升工件的吊点结构。3.23
trial lifting
正式吊装前,
般规定
SH/T3536—2011
起升工件,使工件离开支撑适当距离时,检查各个部位受为情况的帛装作业。PETRO
起重施工作业划分为重大及一般两个等级,重大等级起重施工作业为符合以件的质量在100t及以上;
长度在60m及以上:
单位规定为重大等级的起重施工项目。、注册登记、维护保养应执行TSGQ5001《起重机械使用管机械的使用、
机械的使用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4索具
和吊具产品应有质量证
碳钢材料、焊接连接及普通螺栓、高强螺栓连接件的许用应力、承载能力及见附录
批准,
的规定。
的规定
系数等取值
等级的吊装还应执行SH/T8515《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的规定技术准备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起重施工规划
土程项目的起重施工应编制起重施工技术方案按本单位质量管理程序
光报送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和审批人员的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起重施工等级
起重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参见附录B,起起重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审批人员资格重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单位总工程师
规定审核和
施工技术方案编制
助理工程师
立程师
项自总工程师
4.2.3起重施工可根据本单位的经验,资源、作业的难度及工艺特点等条件确定起重施工等级,但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4.2.4起重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修订或重新编制起重施工技术方案,或者编制修改单,并按原方案的审批程序审核和批准。
4.2.5应将批准后的施工技术方案向起重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作好交底记录。4.3安全技术规定
SH/T3536—2011
4.3.1起重施工应建立起重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范围和安全保障措施。4.3.2起重施工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起重施工作业。4.3.3起重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组织检查,重大等级的起重作业还应有建设/监理及总承包单位参加。检查主要内容包括:a)起重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交底记录;施工人员明确起重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和本岗位的工作内容;b)
起重机械及吊、索具选用和布置及吊点设置符合起重施工技术方案:d)
起重机械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和吊、索具的质量证明文件;e)
地基处理和地锚埋设记录;
f)工件摆放位置和方位;
施工作业场地符合施工技术方案中的要求;h)
吊装作业范围内无障碍物;
正常供电能力;
安全及应急措施;
警戒区域标志。
风速大于或等于10.8m/s、雷雨、大雪天气和在吊装范围内视觉不可及距离等环境下不得进行4.3.4
吊装作业。
4.3.5除本规范4.3.4条规定外,所选用的起重机械对作业环境及气象条件有特定要求时,应遵守该起重机械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4.3.6起重作业人员应遵守附录C中“十不吊”的规定。4.3.71
重大等级的吊装作业应由吊装作业总指挥签署吊装命令书后,方可进行试吊和吊装作业。通过有车辆行驶道路的钢丝绳,应采取保护措施,车辆不得直接碾压钢丝绳。4.3.8
施工现场用电执行3GJ46《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4.3.10起吊的工件不宜在非工作时间悬吊于空中,否则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4.3.11起重机械、吊具、索具、吊点和榄杆等起重施工受力对象均不得超载使用。4.4环境保护要求
4.4.1起重及运输机械的烟气或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废弃的油料应回收集中处理,不得随地倾倒或就地掩埋。4.4.2起重机械使用的动力电缆、信号缆和钢丝绳的布置应作出明显清晰的标志。4.4.3液压起重设备的油管路不得泄漏。4.5起重指挥
4.5.1起重指挥应掌握并执行起重施工技术方案。4.5.2起重指挥应站在能直接指挥各个工作岗位的位置上。起重指挥信号执行GB5082《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规定,指挥信号应规范、准确、清楚。起重指挥的视线受阻碍时,应通过分指挥及时准确地传递信号,当无法听清指挥哨音时应配备通讯工具。4.5.3起重作业人员应熟悉起重施工指挥信号。4.5.4起重作业人员根据起重指挥的指令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操作或离开操作岗位。5起重机械
5.1一般规定
5.1.1起重机械除正常维护、定期检修外,每次使用前还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确保性能完好。5.1.2起重机械的安装与拆除应执行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4
起重机械安装或大修后应进行性能检验和试运转验收。5.1.3
使用起重机械进行起重施工,应按起重机械的起重性能选用作业参数。5.1.4
起重机械具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方可进行施工。起重机械的吊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使用:5.1.6
表面有裂纹或有开口增大的塑性变形;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
扭转变形超过10°。
5.1.7不得将起重机械的吊钩直接挂在工件吊点上作业。5.1.8起重机械吊钩上防脱钩装置应齐全完好。5.1.9不得用焊接方法修补起重机械吊钩缺陷。5.2卷扬机
5.2.1卷扬机钢丝绳应在卷筒上固定,余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少于5圈。SH/T3536—-2011
5.2.2卷扬机工作时,由卷筒到最近一个导向滑轮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得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且不得小于15米。第一个导向滑轮的位置应在卷筒简的垂直平分线上。5.2.3卷筒上缠绕多层钢丝绳时,钢丝绳应始终有顺序地逐层紧缠在卷筒上,钢丝绳的最外一层应低于卷筒两端凸缘高度一个绳径。5.2.4.卷扬机应固定,受力时不得产生位移。固定卷扬机的地锚设计及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地锚的规定。
5.2.6卷扬机的卷简及其卷筒零部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a)卷筒壁厚较原壁厚减薄10%;b)
卷筒圆柱面上或壳上出现裂纹;卷简的衬套磨损间隙超过公差值一倍:c)
卷筒轴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5%。5.2.7
制动器的零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使用:裂纹;
制动带摩擦片厚度磨损达原厚度的50%:弹簧出现塑性变形:
轴或轴孔直径磨损达原直径的5%。d)
5.3葫芦
5.3.1葫芦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转动部分灵活,不得有卡链现象:a)
链条无损坏,销子应牢固:
制动器有效。
5.3.2电动葫芦应设有超载报警和超载限制装置5.3.3电动葫芦制动摩擦片磨损达原厚度的50%或磨损量超过了电动机轴允许的最大调整量时,应更换新的制动摩擦片。
5.3.4葫芦在使用时,应将链条摆顺,且两吊钩受力在一条轴线上。5.3.5葫芦作业环境应清洁,不得有杂物进入转动部位。5.3.6手拉葫芦放松时,起重链条不得放尽,且不得少于3个扣环。5.3.7使用手拉葫芦起重作业时,应逐渐拉紧,经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再进行起重作业,5.3.8
70%。
手拉葫芦吊挂点承载能力不得低于1.05倍的手拉葫芦额定载荷。采用多台葫芦起重同一工件时,操作应同步且单台葫芦的最大载荷不应超过其额定载荷的5
SH/T3536—2011
5.4千斤顶
5.4.1千斤顶应定期维护保养,使用前应进行检查。5.4.2螺旋干斤顶及齿条于斤顶的螺杆、螺母的螺纹及齿条磨损超过20%时,不得继续使用。5.4.3液压千斤顶用油油质应清洁,油量不得低于额定值。作业环境温度在-5℃以上时,应采用10号机油,作业环境温度在-5℃及以下时,应采用锭子油或变压器油。5.4.4千斤顶底部支承面应坚实,顶部的工作面积应核算工件局部的稳定性。5.4.5使用于斤顶时,应随着工件的升降随时调整保险垫块的高度。5.4.6用多台千斤顶同时工作时,应采用规格型号一致的千斤顶,动作协调,升降平稳且每台千斤顶的荷载不应超过其额定载荷的80%。5.4.7使用千斤顶作业时应使作用力通过其承压中心。5.5流动式起重机
5.5.1流动式起重机的使用单位不得改变起重机的结构和起重机所规定的作业工况的配置。5.5.2流动式起重机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承载能力应满足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5.5.3流动式起重机在易燃、易爆区工作时,应按规定办理作业手续。5.5.4流动式起重机作业区域应设置警戒标志。起重机吊臂下及起重机部件旋转范围内不得有人员停留或走动。
5.5.5流动式起重机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当必需在线路近旁作业时,起重机吊臂或吊物与架空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并应设专人监护或隔离防护。表2起重机吊臂或吊物与架空输电线的安全距离输电导线电压,kV
安全距离,m
5.5.6两台或两台以上流动式起重机主吊抬吊同一工件,每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能力的75%。
5.6塔式起重机
5.6.1塔式起重机安装应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符合本规范4.2.2条的规定。5.6.2起重臂杆每次变幅后,应根据工作半径和工件重量,及时对超载限位装置的吨位进行调整。5.6.3起重机升降工件时,起重臂杆不得进行变幅操作。变幅时不得与其他三种动作(行走、旋转、升降)中的任何一种动作同时进行。5.6.4起重机停止作业应卡紧夹轨器。5.6.5两台起重机在同一条轨道上或在相近轨道上作业时,应保持两机任何接近部位(包括起吊的工件)距离不小于5m。
5.6.6两台或两台以上塔式起重机抬吊同一工件,每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能力的75%。
5.7桥式、门式起重机
5.7.1桥式、门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及检维修应编制施工方案并符合本规范4.2.2条的规定。5.7.2起重小车非工作时不得停放于跨中部位。5.7.3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在下列情况下不能修复时不得使用:a)
主要受力构件产生裂纹;
主要受力构件产生塑性变形;
小车于跨中起吊额定负荷,主梁跨中下挠值达主梁跨度的七百分之一。c)
5.7.4起升机构应安装常闭式制动器。6
5.7.5起重机不得反车制动。
SH/T3536—2011
5.7.6两台起重机吊同一工件,每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能力的75%。5.8液压起重设备
5.8.1中孔于斤顶
5.8.1.1中孔千斤顶应接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与相应的动力装置配套使用5.8.1.2中孔千斤顶支撑结构应装稳固,且可承受施加于其上的起重载很
5.8.1.3每台中孔
下锚固件间每根钢
斤顶穿钢绞线的数量应据起重载荷确定。钢绞线全部穿入后应逐根调整,使上、我受力均匀。
5.8.1.4中孙于巧顶上抽出的钢绞线应设置支撑,使钢绞线垂直通过千床顶,拥出钢绞线的质量不得作用在千斤项的柱塞标
措施。
使用中孔于斤顶提升工件,抽出钢绞线的滑出路径宜采用滚动摩擦形式的轨道中孔
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钢绞线有局部松弛现象,应停止提升已穿好钢绞线的中孔千斤顶不宜进行空载下降动作。分析原因并采取调整
生有20%的有效齿
作业前和作业完成后应清理锚块上的夹片并检查损伤情况,发现夹片损失则应更换该夹片。
中孔千斤顶作业时,其承重钢绞线与千斤顶轴线的夹角不得大于2°10钢绞线有折弯、油污和锈坑时不得使用。RQCH
中孔千斤顶油路及控制线路连接完毕并调试合格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所有杆、销、释放板等转动灵活:by
下锚固件的夹爪清洁并润滑:
c)主升斤顶油缸及微型千斤顶无漏油;d)油管及快速接头无漏油。
中孔千斤顶集群组合使用时,每两台中孔千斤顶及每组中孔千斤顶之间应设置平衡装置。5.8.2夹紧干斤顶
5.8.2.夹紧千斤顶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与相应的动力装置配套使用。使用前应检查钢夹楔块的夹齿,齿间清洁且不得有杂物,尖齿表面成型或硬化层不得有损坏。)
5.8.22、夹紧于斤顶的安装应符合工件运动的方向。干斤顶的夹持方钢截面尺寸误差以中心线为准不超过+0.5mm:每条方钢的直线度误差不超5.8.2.3
过其长度的V1000,且不大于5mm,方钢接头错口偏差不大于1mm。
斤顶和夹持方钢应支撑稳固且可承受施加于其上的载荷。夹持方钢的被夹持表面不得有油漆、油污、锈皮及脏物。5.8.2.5
夹紧千斤顶的油路及控制线路连接完毕应调试并进行下列检查:5.8.2.6
a)所有杆、销转动灵活:
b)活塞,压盖无漏油;
c)上、下锚固件的夹爪清洁并润滑;油管及快速接头无漏油
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能正常工作。e)
6.1一般规定
6.1.1钢制杆应有下列技术文件:a)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