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93072-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93072-2011
中文名称:棉花异纤分检机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Machine of detecting and removing foreign material in cotton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1-12-20
实施日期:2012-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棉花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机械>>59.120.10纺纱、加捻和卷曲变形机械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机械与器具>>W93纺部机械与器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23115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12-07-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吴承红、金宏健、徐永刚、刘继东、邓华燕、杨开彬、田晓静、汪超琦
起草单位: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恒天重工有限公司、洛阳方智测控有限公司、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贵友科技有限公司、洛阳银燕科技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5)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5)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异纤分检机的适用型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棉流速度在16m/s以下、产量在600kg/h以下的清梳联或成卷工艺流程中自动去除异纤的设备。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恒天重工有限公司、洛阳方智测控有限公司、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贵友科技有限公司、洛阳银燕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承红、金宏健、徐永刚、刘继东、邓华燕、杨开彬、田晓静、汪超琦。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4793.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FZ/T90001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FZ/T90089.1 纺织机械铭牌 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
FZ/T90089.2 纺织机械铭牌 内容
标准内容
ICS59.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3072—2011
棉花异纤分检机
Machine of detecting and removing foreign material in cotton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棉花异纤分检机
FZ/T93072—201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发行中心:(010)51780235
总编室:(010)64275323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12年3月第一版
印张0.5
字数9千学
2012年3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23115定价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5)归口。FZ/T93072--2011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恒天重工有限公司、洛阳方智测控有限公司、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贵友科技有限公司、洛阳银燕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承红、金宏健、徐永刚、刘继东、邓华燕、杨开彬、田晓静、汪超琦。I
1范围
棉花异纤分检机
FZ/T93072—2011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异纤分检机的适用型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棉流速度在16m/s以下、产量在600kg/h以下的清梳联或成卷工艺流程中自动去除异纤的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7626.5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FZ/T90001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FZ/T90089.1
纺织机械铭牌
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
FZ/T90089.2纺织机械铭牌
3适用型式
3.1采用光学图像传感器。
3.2采用图像处理系统确定异纤的位置。3.3采用高速电磁阀利用高压气流喷除异纤。3.4具备在线自动分检功能。
4要求
4.1外观要求
4.1.1机器箱体外表面应平整,无锈蚀、凹痕、裂纹、变形;表面涂覆应均匀、光滑,不应有起泡、龟裂、脱落、划伤、掉漆及色斑等明显缺陷;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各种标志齐全;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和机械损伤,紧固件无松动、脱落。
4.1.2门的开闭应灵活,关闭后密封良好,门锁能可靠锁紧;开关、按键、旋钮操作应灵活可靠。4.2安全性
4.2.1电气安全性
电源进线端与机箱金属壳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α。1
FZ/T93072—2011
4.2.1.2电源进线端与机壳之间施加频率为50×(1士0.05)Hz,电压1500V(正弦波有效值)1min,应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4.2.1.3可触及金属壳体与该设备引出的安全接地端之间的导通电阻(接地电阻)阻值小于0.12。4.2.1.4电源电压的波动适应性:电源进线端的电压在标称值的士10%之间波动时,机器应能正常工作。
4.2.2储气罐安全性
应符合GB150要求。
4.3基本功能要求
4.3.1控制系统应能可靠运行,具有系统管理、系统设置、运行工况、报警、帮助等功能,上述功能应清晰显示。
4.3.2能自动检测、清除异纤。
4.3.3系统参数可通过界面设置。4.3.4具有故障自我诊断及信息显示功能。4.4
电磁兼容性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的抗扰度性能应符合GB/T17626.11一2008中第1类试验等级的规定。4.4.1
4.4.2浪涌(冲击)抗扰度性能应符合GB/T17626.5一2008中第1试验等级的规定。4.5
5分检性能要求
当检测区符合实时棉流速度在8m/s~12m/s及产量不高于400kg/h条件下,在线检出能力应达到:
对深色试样的平均检出率大于75%;a)
对浅色试样的平均检出率大于65%;)
对荧光白色试样的平均检出率大于75%(只适用具备白色检测功能的型号产品)。5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仪器仪表及材料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周围无明显电磁场干扰。
试验和测试使用的器材和仪器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电气性能测试在通电预热30min后进行测试。试样颜色分三类:
1)深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浅色:浅红、浅绿、浅蓝。
白色:荧光白色。
注:试样颜色参考美国彩通配方指南色谱,具体如下:红色032C、绿色360C、蓝色801C、浅红203C、浅绿7486C、浅蓝2975C。试样尺寸:40mm×2mm。
i)试样数量:每种颜色试样各50个。j)试样材料:各色A4复印纸(70g))。5.2外观检验
用目测法检查4.1。
5.3安全检验
电气安全检验www.bzxz.net
基本绝缘:用500V兆欧表测量。FZ/T93072—2011
5.3.1.2耐电压:按GB4793.1中规定,将电压试验装置输出电流设置为20mA,在不通电工作的条件下测试。
5.3.1.3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可触及金属壳体与该设备引出的安全接地端之间的导通电阻进行测量。5.3.1.4电源电压的波动适应性:在电源进线端加上可调电压电源(波动在标称电压值士10%之间),对整机进行测试。
5.3.2储气罐安全
查验储气罐的产品合格证及生产单位提供的压力容器生产资质证明5.4基本功能检查
开机进人主界面,依次选择各功能菜单。5.4.2设备进入分检工作状态,在检测区前端投入试样,应听到电磁阀动作的喷气声。5.4.3点击工作运行参数界面,应能完成参数输人及设置。5.4.4通过人为设置故障现象如电源、气压等,查看报警界面,应能够得到明确故障指示。5.5电磁兼容性检验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的抗扰度试验条件为:a)
使用电压跌落模拟器。
电压跌落瞬变脉宽100ms。
电压跌落幅度为100%至0。
电压跌落周期设为1。
重复次数设为3。
电压跌落间隔时间设为10s。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条件为:a)
使用脉冲噪声模拟器。
脉冲宽度选择1μs。
脉冲幅度调到500V。
慢慢地调节脉冲注人相位,使其在0°~360°范围内变动。慢慢地调节脉冲重复频率,使其在28Hz100Hz范围内变动。改变脉冲的极性,重复d)和e)试验。本试验测试时间为15min。
5.6机器检出率的测试方法
5.6.1在设备检测区的前方中央位置按颜色逐个投入试样,并从排杂箱挑栋所排出的试样。FZ/T93072—2011
检出率按式(1)计算:
式中:
检出率,%;
M,—从排杂箱内排出试样的数量;M。—投人的试样数量。
平均检出率为该类颜色所含几种颜色的检出率平均值。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由制造方的检验部门按4.1~4.3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6.2
型式试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试验:产品定型鉴定;
在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产品停止生产超过一年时。
检验项目按4.1~4.5进行。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产品铭牌应符合FZ/T90089.1、FZ/T90089.2的规定。7.2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FZ/T90001的规定。7.3运输
·(1)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按规定的起吊位置起吊,包装箱应按规定的朝向安置,不得倾倒或改变方向。7.4贮存
产品出厂后,在防雨、防潮、通风良好的贮存条件下,包装箱内的零件防锈有限期为一年。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2-23115
FZ/T93072-2011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